《別字》試刊號第二期出版﹗

Filed under: 啟事 — Editor at 1:03 pm on Monday, April 3, 2017

 

立即下載:《別字》試刊號第二期

《字花》的網上純創作誌《別字》登場了!

「別字」一名,既有別冊之意,更寄望透過網上平台,另闢傳播門徑,開拓閱讀體驗。

暫定三個欄目,「透光」的作品從自由投稿中特別挑選,「有時」配合《字花》徵稿或另設新題,「極限」則專載萬字長篇。

試刊號第二期,以PDF形式呈現,供各位下載,待《字花》網站更新完畢,將轉為網上版。

投稿交流可電郵至:zihua2m@fleursdeslettres.com、forrestlum.zihua@gmail.com(編輯 關天林)

 

《字花》第六十六期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5:25 pm on Wednesday, March 22, 2017

《字花》第六十六期

Mar – Apr 2017

---------

字花語
盧勁池、羅樂敏/劣食三昧

。分秒
作者簡介

現場
黃怡/在London Tube和港鐵上讀書
字花編輯室/意義的顫動,心肌的鍛煉——評論集作為回眸與展望
王韻詩/新蒲崗地文藝遊祭——與你在字裡行間浪遊
拓銘/慾望的連結或地形學——李展翹《做愛回家》攝影集分享會小札
萊澤諾/承傳與歷練——「紙的傳奇」與「九承九」展後記

 

封面專題︰饑餓的劣食家
李薇婷/啟首語 舌尖很誠實
字花編輯室/劣食診斷書
郭詩詠/劣食的星空
陳麗娟/鳩煮學堂
洪慧/吃錯人
周漢輝/保安道熟食市場
黃仁逵/B餐紅湯
賴朗騫/當我們喪失了全部、手握手、隔著一個海洋
梁莉姿/留美之食
周漢輝/麻辣米線——向電影《迷幻列車》致敬
洪慧/香啊
紅眼/咖啡時光
羅維日、關天林、黃怡、啞瓷/劣食關鍵詞
鄒芷茵/罐頭、蛇膽與殺騎馬
字花編輯室/(不負責任)劣食自救指南

。雜音
作者簡介

字元
飲江/大紅燈籠(懷我姊妹)
言叔夏/坂上之冬
余龍傑/紅的大道
許鈞宜/明日習作
東野/白色小布
鄧浩強/詩兩首
業/吸煙的女人
蔡傳頌/車手
向宇鵬/清晨呼吸微薄
吳耀宗/履歷之類
鍾國強/詩兩首
陳韻紅/蛋水母

迴聲
羅維日/現實的眼,理想與幻想的補全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何杏園、李昭駿/世情與幻象

字元特稿
可洛/怕醜草(下)

。啞光
作者簡介

 

寫生即是發現——約翰.伯格小輯
朗天/從約翰.伯格之死論觀者的解放
李薇婷/約翰.伯格在創作——《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

眾綴
楊雪盈/文化的日常式
楊天帥/評《故事新編》圖錄:藝術與小說評論同步進行的實驗及報告
淡墨/桑簡流VS水建彤——桑簡流留港二十年小考

備忘
盧勁池、羅樂敏/雜駁的激流:《水母與搖滾——字花十年選詩歌卷》序
盧勁池、關天林/紛呈的因緣:對「水母」與「搖滾」的一種讀法

未完成
張婉雯/那些貓們(上)

 

《字花》第六十五期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3:56 pm on Wednesday, March 22, 2017

《字花》第六十五期

Jan – Feb 2017

---------

執編語
譚穎詩/無何有

。分秒
作者簡介

現場
鄭晴韻、盧勁池/創意寫作教學的國際景觀與在地思索

進行式
關天林/文本與音樂的時空穿梭之旅——廖偉棠與陳慶恩談音樂會《音樂.世紀》

作家與a
何杏園/張婉雯與真誠

封面專題︰再會吧,香港
羅維日/啟首語 再會吧!二零一六的香港
譚穎詩/狹小的窗口,並不是世界盡頭——專訪潘源良
陳子雲/飄浮在海面的燈飾、大廈、男和女
劉海龍/香港土壤已不存在
小西/前衛已不存在?
智海/鞭屍
游靜/深坑迷思
李達寧/左翼不存在(?)

 

。雜音
作者簡介

重曝
文於天/反身代名詞

字元
楊兩全/關於末日
小令/鼓聲
余境熹/偽同志詩聯盟
劉偉成/蛇吞象擺設
李雲顥/海鷗脊椎
夏夏/離家出走的行李清單
謝旭昇/穀倉
袁紹珊/斯德哥爾摩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李昭駿/不象徵甚麼

李維怡選文
夏君來/翠林
程皎暘/飛往無重島
麥樹堅/粵語輔導課
李維怡/在無重島放棄標準飛回翠林邨

字元特稿
可洛/怕醜草(上)

迴聲
羅維日/近距離讀者

。啞光
作者簡介

特稿
郭梓祺/書店與書
崑南/寇比力克的凝視

未完成
馬建/中國之夢(四)
陳希我/馬建的意義——讀《中國之夢》

評論專題:走入分子革命的時代
李薇婷/啟首語 歷史的間隔
楊焯灃/傘外的文學話語:以董啟章、黃碧雲為例
魏時煜/全民記錄和自我表達:十一部雨傘紀錄片
魂游/後佔領:走出白匣子,往來共融的微觀烏托邦
朗天/後雨傘抗爭的代理人障礙——抗爭圖式芻議

特約報道
李顥謙/游於野的可能——談香港文學季「文學好自然」

《字花》第六十四期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2:57 pm on Wednesday, March 22, 2017

《字花》第六十四期


Nov-Dec 2016

---------

執編語
譚穎詩/電子肋骨

。分秒
作者簡介

現場
歐時/讓擁有記憶的人說話——《我還是想念你,媽媽》
黃妙妍/文藝也是一種勞動
第十九屆台北文學獎「純文字主義」

進行式
王韻詩/《華人作家系列——對話無多 而我們行走》紀錄片幕後對談

封面專題︰無法離線的戀人
李日康/啟首語
字花編輯室/前情提要

戀人絮語2.0
杜家祁/電腦裡和大腦裡的愛情
何建宗/明年今日是會過去的嗎?
楊天帥/心跳回憶 Tokimeki Memorial/ Tokimeki Memorial
熊一豆 /阿飛阿飛,你可再飛往哪裡?

秘密約會
西西利亞/情人Y:不要嘲笑我們的愛
/情人B:現代愛情事故

寂寞星球
紀大偉/台灣總是潮濕的
蔡琳森/克隆妓女與機械倫理——給SH
洪凌/鴉髓塚降誕

目測
李繼忠/不存在的檔案

。雜音
作者簡介

字元

字元徵稿
汪倩/情信
鄧樂兒/給獨L的情書
李志成/給鯨魚的信
林楷倫/眠與牀
太妍/薛定諤的情書
虞興華/般若戀文

李維怡選文
謝靜雯/一牀棉被
馮洛/發現世界的他們
余婉蘭/尋找烏托邦(下)
李維怡/在虛構的烏托邦中窺見一牀棉被

字元
梁匡哲/虛妄的水
洪慧/我始終還是變了
謝傲霜/媽媽像我這樣大的時候
跂之/置信
水盈/糟
黃君榑/沒墨
南鵲/童話組詩
孟紫芝/禽獸詩會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曾淦賢/得罪人多

。啞光
作者簡介

未完成
馬建/中國之夢(三)

評論專題:邱妙津小輯
陳耀成/邱妙津——寂寞身後名
艾琳.邁爾斯(Eileen Myles)作 侯弋颺譯/難投難收的書簡——邱妙津對愛情和哀慟的哲學探究
高榮禧/作家之死——給邱妙津的一封信

眾綴
曾瑞明/捍衛即將失去的記憶——讀《如夢紀》
沈眠/詩集的意義以及必殺技——閱讀《豐饒的陰影》與《第一人稱》
丘庭傑/從魯迅到閻連科:試讀《日熄》中的隱喻與象徵
淡墨/《香妃》的告白政治

備忘
鄧正健/緩慢是評論的美德:《機器與憂鬱——字花十年選評論卷》序

【拓寬網域,連結文字力量】《別字》試刊號登場﹗

Filed under: 啟事 — Editor at 1:24 pm on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6

 

立即下載:《字花》網刊:《別字》 (試刊號)

 

《字花》的網上純創作誌《別字》登場了!

 

「別字」一名,既有別冊之意,更寄望透過網上平台,另闢傳播門徑,開拓閱讀體驗。

 

暫定三個欄目,「透光」的作品從自由投稿中特別挑選,「有時」配合《字花》徵稿或另設新題,「極限」則專載萬字長篇。

 

第一期是試刊號,以PDF形式呈現,供各位下載,待《字花》網站更新完畢,將轉為網上版。

 

投稿交流可電郵至:zihua2m@fleursdeslettres.com、forrestlum.zihua@gmail.com(編輯 關天林)

63期執編語

Filed under: 字花語 — Editor at 1:25 am on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執編語
世界苦惱
/譚穎詩

今期封面專題「創意寫作有冇課?」,於我來說是一個相當近身的題目。我的創作啟蒙正是源於高中時的課後寫作班,那時導師把一篇篇作品印在微灰的油印紙上,跟我們講〈變形記〉的故事;後來油印紙上的小說慢慢成了我和同學們試寫的詩,最終疏落地夾入文學雜誌的書頁裡。是以一直以來我都無法擺脫寫作班的浪漫想像,十九歲時第一次到中學教創作,畢業後轉到大專院校,斷斷續續原來已將近十年,不敢說有甚麼教學的心得,但總算漸漸摸索出一套和學生分享所愛的方法,使我至今仍然熱情不減。

魯迅對「導師」的名號一向甚為警戒,但堅信「立人」的他在大學執教多年,寫過不少教導青年的文章,也有創作經驗的自剖。魯迅常將創作與寂寞相扣連,「人感到寂寞時,會創作;一感到乾淨時,即無創作,他已經一無所愛」(〈小雜感〉),而〈怎麼寫〉裡更把寫作歸因於生存的痛苦,一種濃郁的「世界苦惱」。我們相信創作可教、希望將創作的美好傳遞給後來者的時候,究竟有沒有勇氣,誠實地把創作所伴隨的寂寞和痛苦,都一併傳遞給他們?

然而誰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呢──寫出自己的不快時,被老師好言相勸,「立意不應這麼消極」啦,「為賦新辭強說愁」啦,總之文章非得要有著滿滿的「正能量」。這令我想起去年讀到台灣詩人廖瞇的一則教學札記。她教的四年級學生小茜,在課上交出這樣一首詩:

〈努力〉
很努力寫功課的人並沒有辦法。
很努力讀書的人並沒有辦法。
很努力長大的人並沒有辦法。

後來詩人建議小茜將「並」改成「還是」,「很努力長大的人還是沒有辦法」,意思更加絕望了。問小茜想表達甚麼?「就是沒有辦法啊,很努力還是沒有辦法……」為甚麼寫呢?「我就是在寫我啊!」寫出來後小茜心情變得好一些了,又動筆作了另一首:

〈堅強〉
很堅強的人還是沒有用
很堅持的人還是沒有用

這首詩讀得廖瞇很難過。而我讀到這裡,在意的不再是字詞選擇的問題。到底我們為小茜準備了怎樣的世界,而使得年紀小小的她,感到這麼無力?她真正寫出了自己的理解,對她來說成長是更大的困境,在她面前等待的未來,任憑她如何努力也是徒勞無功的。雖然不合乎思想正面的價值觀,但我們能因此教導她,不應寫這樣的詩嗎?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資格?

拿起紅筆圈點是很容易的事,但創作能教,其意義則溢出其外。與其板起面孔教訓學生思想要積極,成年人應做的,其實是如魯迅所說,去改變悲哀的現實:「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樣才能令後來者明白:在閘門的彼端,努力和堅強還是有用。

[完整目錄]

zihua63_cover

63期封面專題:創意寫作有冇課?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22 am on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封面專題:創意寫作有冇課?

啟首語
啟首語,或課程通告一則

/黃納禧

zihua63_all-16

 

我們說,人生上的第一堂創意寫作課,老師劈頭第一句話總是「到底創意寫作是否能教?」,但是,幾乎沒有人會斬釘截鐵的留下一句「能教」或「不能」。不正面解答,大概是要人保守一個信念,即世上並沒有什麼是完全不可教的,惟課程中一切的話語、一切的訓練,都未觸著「想像」與「創造」的核心──當「創意」有本可循,「創意」還堪稱「創意」嗎?因這模稜兩可的解答(或不答),「創意寫作課」才有了得以開展的根據。

這次專題定名「創意寫作有冇課?」,旨在探討的正是作家所理解的「教」和「不教」,換句話說,如果創意寫作能教,見諸怎樣的課堂模式、教材取捨、活動設計,還是有其他的要素?如果不能,又該如何理解創意寫作課程近年在大專及民間皆遍地開花的情況?知其不能教而教之,莫非眼下創意寫作課程只是另一填塞鴨子的幌子,還是如台灣作家張大春於近作所說,作家各施各法,要學徒練就自主思想,養成一種隨身攜帶的能力,而非用後即丟的資格?

為討論以上拋出的問題,本期專題特意開設四門實驗課程︰「鈎沉」,發掘香港創意寫作教育的前世今生;「臨場」,深入作家的「教」或「不教」的思想領域;「課外」,探尋紙筆以外的意念開發;「走讀」,由編輯室列出書單,解說從閱讀領略創作的法門。給讀者的四門課,所教所學,我們不求答案,只求可能,以及更多的可能。

 

63期字元:李維怡選文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19 am on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zihua63_all-86zihua63_all-87

63期評論專題:血肉成林──韓江小輯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15 am on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63期評論專題:血肉成林──韓江小輯

啟首語
燃燒的樹

/查映嵐

zihua63_all-109zihua63_all-108

 

每一棵樹上都掛著滴血的肉塊。女人困在幽黑密林中,找不到離開的路,沾得一身鮮血,而腥臭更穿透夢境,成為現實中揮之不去的味道…… 韓國作家韓江在小說《素食者》中所刻劃的、遭夢刺破又比夢更荒誕的異色世界,今年初夏因為拿下了文學大獎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而一舉成為全球文壇焦點。今期我們帶來三篇關於韓江作品和韓國文學的文章,合成這個評論小輯,試圖剖析這位新近進入華文讀者視野的作家。

開首有杜子軒評韓江短篇小說〈童佛〉。杜指出韓江受佛教思想影響頗深,她在這篇小說中,透過描寫主角夢中見到面目陰險扭曲的「童佛」,映照出主角以至其他人物的心。小說主線彷彿尋常的家庭情景劇(melodrama),描寫夫妻關係、婚外情,然而韓江念茲在茲的其實是傷痕、罪業、苦厄攀纏共生的性質。

由是,《素食者》原來延續了前作中的一些命題:婚姻、家庭,並存的愛與憎,消解傷痕與罪業之可能或不可能。楊焯灃帶著我們細讀《素食者》,分析小說三個部分的構成,其中第一部分關於性暴力和家暴的描寫令小說容易被解讀成刻劃女性苦難、關懷當代女性處境的作品,然而韓江並不滿足於正面批判父權。多角度敘事除了層層展現小說人物複雜的心理面向,同時將小說命題推進至性別以外的關懷:人既要默默承受社會加諸己身的暴力,如何又能「保存純真」,避免在尋求生存的空隙之際成為施加暴力的加害者?

然後我們把鏡頭從韓江身上移開,拉闊視角以審視當代韓國文學的其他面向,既以此對照韓江作品,同時亦反過來從韓江身上看出2000年後韓國文學的普遍關懷。黃熙真引李起昊、朴玟奎、黃貞殷三位作家為例,闡釋韓國文學中關於「父親」的一些問題。那個只因為女兒轉向素食就以拳腳相加的父親不是《素食者》中的孤立存在,韓國文學中其實處處是他的同類;而且在黃熙真的詮釋下,韓國粗暴急促的現代化過程、隨之興起的規訓場域、還有強橫的新自由主義秩序,其實同時存在於父親的陰影下——儘管父親們有時也是被摒棄在秩序以外的受害者。這些備受關注的作家都著力書寫身處階序下層者嘗試從父親的語言中逃逸,並努力尋找自己聲音的過程,正如《素食者》結尾那些熊熊燃燒著的樹木,他們以創作的熱能衝擊那個殘酷地毀壞個體的「父親的世界」。

62期執編語

Filed under: 字花語 — Editor at 2:35 am on Tuesday, July 12, 2016

執編語
大渡海
/譚穎詩

大抵港台的出版人最近都在看《重版出來!》,我偷偷在趕稿的夜晚看完了大結局,正打算以女主角的熱情來蓋過心裡的歉咎,在天亮前寫好這段文字。《重版出來!》這部以漫畫編輯為題材的劇集,在書籍編輯們叫苦連天的書展旺季,成為了大家的共同話題。劇中舉凡出版的所有細節,都被描述得相當浪漫,作者、讀者以外,連帶編輯、發行人員和書店的前線員工都富有理想,造就了許多難忘的情節。在最後一集,畫了三十年連載的老作者三藏山龍,請正經歷創作瓶頸的新晉作者中田伯吃飯團,語重心長地說:你知道做一個飯團要用多少水嗎?足足要用上270升。而這些就是「虛擬水」──在製作過程中大量傾注,卻沒有顯現在成品上,彷彿不存在的「必要之物」。

出版業少不了這些「虛擬水」,而《字花》沒有商業機構的人力資源,長期以義務工作形式維持基本運作,以心力和時間灌溉字花的虛擬水可謂海量。雖然工作人員之間常常以「文字血汗工廠」自嘲,但甘願繼續堅持下去,原因往往心照不宣。而這段文字,到底得橫渡多闊廣的虛擬海域,才能夠游到你眼前,相信也大大超出彼此的想像。出版一本雜誌,除了編輯,還需要處理大量繁瑣的行政工作;而要進行文學推廣活動,亦少不免周全的策劃。

出版《字花》的藝團「水煮魚文化」,在剛過去的五月迎來了新任的行政總監羅樂敏和藝術總監盧勁馳。若你是《字花》的長期讀者,相信對這兩個名字不會陌生,因為他們也曾擔任編輯一段很長的時間──用他們最厭惡的說法則是──平均已在《字花》投放六年的青春了。幸好他們(看上去)仍相當年輕,尚有很多青春足以浪擲;而他們的首項挑戰,便是「字花十年選」結集的出版,以及一連串的文藝推廣活動。文學之路任重道遠,且讓我們期待兩位在新的位置上,創造更多驚喜的試爆。

而《字花》超資深編輯洪曉嫻(Kitty),由今期開始將會辭任,開始她人生的另一階段。Kitty從2010年加入《字花》,當時我、Kitty和樂敏被前輩編輯戲稱為「少女組」,學習寫報導和策劃雜誌的周邊小專題;卻沒想到多年以後我們三人會輪流在舊刊裡因見到對方的年輕照片而驚叫連連。如果說「重版出來」(書籍再版)是讓漫畫編輯覺得幸福的關鍵詞,那麼文學雜誌的編輯最想聽到的,是「能讀到這期真是太好了」之類的說話吧?相信Kitty任編輯的日子以來,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而我身為她的第一個《字花》小同事,如今想對甜美的她說的卻不過是,「希望你能一直幸福下去」。

[完整目錄]

cover60_B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