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期評論專題:繑口劖手後殖語言學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2:49 am on Friday, May 9, 2014

評論專題:繑口劖手後殖語言學

後殖民批評理論視野下的語言政治
啟首語
盧勁馳/

近期「普教中」在社會上引發激烈討論,甚至有社論以中共政權藉教學政策實施文化殖民之說以作批評,不時以台灣或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例子作比照,以支持其反對立場,本版無意介入此一討論,反而試圖從中引伸,疏理清楚一直以來,學界的後殖理論如何影響文學創作,盼望透過釐清國族、官話、方言、口語之間與獨特的社會關係,讓讀者再思今日香港此等「殖民」語文教育政策的大勢下,如何再思文學創作的政治價值。

李婉薇一文選擇了不反普教的立場,其立論在於肯定民族國家對於文化傳承的積極意義,並以追溯方言文學的角度,說明即使面對方言與規範書面語之間的必然張力,在悠長的方言文學實踐經驗中,多種語言間的生存張力才有助創作。

李氏的分析方法立論於傳統反殖理論的立場,把語言政治問題界定為國家機器與市民意識的辯證關係,對當下香港的情勢分析不無準確性,然而其說法仍未能跳出方言文學的框架,指出書面寫作和口語之間的多層複雜關係。

廖淑芳則以台灣作為案例,指出在多重殖民經驗下,台灣本身就有著一個「殖民地漢文混成語」的多重語言脈絡淵源,如此回顧,台灣文學史裡的語言競逐經驗並不僅是一種國家機器與市民社會之間的二元角力,而出現一種由白話、假名日語、以羅馬拼音系統吸納原住民語言等多種語文策略之間,促成的混戰狀態,然而隨著全球化下白話書面語在教育體制下的優勢位置,台灣文學界出現以殖民與被殖民的對立框架來批判使用漢文一類的惡性論爭。

當然這種高度激情化的本土論爭似乎未曾在香港文學場域中出現,但是以台灣文學的經驗作為橫向參照,我們不禁會問,香港文學中的粵語運用經驗,真的單單是市民意識對國家機器的單向抗衡?

故譚以諾意圖回顧一些香港小說家與學界就後殖民語言政治問題的說法,指出過去香港文學除了是粵方言文學的繼承外,同時不同的作家亦有它自身抗衡殖民語言的反抗策略;而洛謀更借用文學界流行的朗誦活動,指出這種反抗策略更不僅存在於靜態的書面創作,甚至涉及再詮釋和演繹文學作品。

如此,我們希望以上有關語言政治的思考,並不僅梳理各種討論「普教中」的立場,我們只求拋磚引玉,藉回顧現有的討論,啟發讀者思考更多母語在創作活動所發揮的政治可能性。

 

 

No Comments »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