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花》 貼近群眾的文學

Filed under: 傳媒報導 — Editor at 12:00 am on Sunday, January 22, 2006

[節錄:明報– 向前看﹕文學世紀終刊 字花靈巧誕生– 1月 22日 星期日]

http://hk.news.yahoo.com/060121/12/1km23.html

《字花》 貼近群眾的文學

剛獲是屆文學雙年獎小說獎及推薦獎的新一代作家謝曉虹和韓麗珠,將伙同袁兆昌、鄧小樺、張歷君、郭詩詠任編輯,李智海及江康泉則擔任美指,一行8位年輕人,年齡都未滿三十,出版新的文學雜誌《字花》。內容既有以圖像亦有以文字創作為主的,亦有於學院中作研究的,並已獲得藝發局一年資助計劃的批款,創刊號將於4月起以雙月刊形式推出。

脫去與社會的隔離

謝曉虹說,與友人辦文學雜誌的念頭,由來已久。那是因為有感目前本地文學雜誌的設計樣式或銷售方法,都與一般讀者的生活頗有距離。例如主要銷售通道在二樓書店,使得接觸層面局限小眾。但她跟友人一直相信,文學可以推向更普及的層面,因而聚結在一起,創辦新刊物,脫去與社會隔離的形象。

《字花》有相當明確的定位,要面向高中與大學校園的年輕讀者。與現有傳統文學雜誌少有特定專題比較,謝曉虹指,《字花》內容會更多元化,每一期有特定命題的創作,文字以外,甚至包括漫畫、白雙全的行為藝術作品等,另外亦重視評論,但會更生活化,例如把文學與電影並排評論,擴闊何為文學的領域。也會刊登書評與書介,例如外國文學的介紹。

《字花》編委們其實亦經常到中學校園教授創作,憑藉與學生接觸的機會,亦對雜誌的對象另有體會。雖然香港學生閱讀面常被評為華人圈中較窄的一群,但謝曉虹指中學生選書,未必會排拒高深的作品,只是限於他們的接觸層面,與作為媒介的文學雜誌,可能版面設計等等因素無法引發他們的興趣,從而令他們減少對文學的認識。因此,她認為,《字花》的出版,並不會低估中學生的接受能力,亦不會為「遷就」學生而降低程度,倒是在每期約百多頁的篇幅裏,劃分兩部分,其一調子較為活潑,包括每一期的文學創作遊戲,另外部分則會是深度的評論。

如現有雜誌,《字花》仍以關注香港本土創作為重,但作為年輕人辦予年輕人看的雜誌,謝曉虹有信心保證內容的質素與水準。例如,4月的創刊號加入大陸及台灣學者的撰文,但為了保持新鮮感,她笑言仍需保密。

資助有限 限制設計

萬事俱備,卻要待至4月方可推出,原來涉及藝發局批發資助的方式。由於撥款需由有限公司或非牟利機構形式提出申請,謝曉虹等人便要花時間、精力、金錢去籌組公司,讓她很疑惑,既是少數人在作文學推廣的事情,何以仍要設限,做成不便?對《字花》而言,設計包裝相當重要,但有限的資助金額,亦做成限制,她與友人亦同樣忙於創作與教學等「正職」之餘,要以義務形式參與編務及宣傳——她笑說,也希望透過報道能招募義工。在忙著招徠書店、出版機構的廣告、籌辦活動等推廣的這初創階段,謝曉虹懷抱著文學雜誌是可以自負盈虧的信念,希望這份新生代的雜誌,將帶出另一股香港文學的生命力。

文/鄭依依

2 Comments »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