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期評論專題:愛情是為了更好的革命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1:13 pm on Saturday, May 21, 2016

61期評論專題:愛情是為了更好的革命

啟首語
/李薇婷

zihua61-b_頁面_1zihua61-b_頁面_2

我們總在思考愛情關係中「誰和誰和誰有路」的問題,但若以為這是愛情獨享的特質,可能錯失了許多可能性——例如在革命的環境裡,誰和誰有路,同樣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因素。是的,浪漫婉然的愛情與激烈直接的革命,弔詭地擁有共同本質,但外部呈現的姿態卻非常兩極,致使世代文人為之難離難拾更難捨,譜出大量在革命路線/氣氛底下偶爾抑制不住的浪漫奔放,與喧賓奪主的愛戀天性。

假如要我站在今天,撰寫一篇〈五四遺事〉再創作,這些共產革命路線上為數不少的砂石雜質,絕對是文中主題。專題的五篇文章,都圍繞於此,為我們掀開「革命是為了更好的XX」這場假因果,嘗試告訴讀者,那些離經叛道的愛戀糾纏,偏偏是為了更好的革命。

陳相因以茅盾筆下的「嬲」、「嫐」二字著手,探究五四浪漫一代的感情瓜葛,從而見出他們作品中對革命時代的感性呈現。在無法解決的愛戀矛盾面前,胡也頻那《到莫斯科去》的號召行動徒具其形,成為逃避戀愛責任之路而無革命之實。許建聰則深入分析《到莫斯科去》文中浪漫主義與革命路線之間的拉扯,試圖解說革命大前題下被埋沒的人性掙扎。在這基礎試,張歷君形容革命與浪漫愛情是一場永不止息的鐘擺運動,解說丁玲、胡也頻、瞿秋白這群畢生與革命無法分開的文人,如何表裡不一地保存「波希美亞」生活方式。

經歷一輪五四愛海翻波之後,將情況放回香港,觀察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愛之浪花,灑落詩人鷗外鷗、何達、溫健騮和三人成團的「作家」尹肇池手中如何演化,不失為一種革命話語的再思考。鄭政恆梳理香港革命話語的來龍去脈,試圖分析香港在中國共產革命、文學革命當中扮演扮演的角色。而陳國球則將情況推進一步,集中處理重要的早期詩人鷗外鷗,如何面對革命的召喚之時,盡情揮灑自己的浪漫天性。

站在革命浪潮的歷史三岔口,究竟文人應該跟隨自身本性,抑或完全遵從革命寶典?讓我們與五位作者一起探個究竟吧。

 

No Comments »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