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戴上口罩的這段日子,我一直在想,病毒的出現,是因為人們對無窮無盡的親密潛藏的恐懼。
聲演者:陳嘉茵
H:
已經有一個月,沒有相見。很可能,之前的道別,就是永別。鄰里的意思,就是一群因為各種偶然因素,各自的生活軌跡彼此重疊,而每天碰到的人。碰面的時候,或會禮貌地點頭微笑。當彼此因為不同的偶然因素,又散落到城巿不同的區域時,並不會有離別的苦惱,甚至,可以輕易忘記對方曾經存在於自己的生活裡。
我羡慕這種輕省。
搬遷到一個陌生的區域後,我仍然頻繁地渴望可以像從前那樣光顧你們的餐廳。或許,因為我太飢餓。這種餓延綿了很多年,只有在你們的餐廳,這種餓才被發現,而稍為得到舒解。
可是我已經無法像從前那樣,隔天就到你們的餐廳用膳,因為當我失去了那一區的住客的身份,我們之間便喪失了偶然性帶來的漫不經心。刻意維繫的關係,都有某種不確定和危險,必須要關係中的雙方立下決心,投擲自己的重量。然而,這就不是鄰里的範疇了。
人和社區的關係,其實就是,包納了人際關係裡各種複雜的情感,同時又超脫於各種關係的牢籠,可以隨時又隨意地遇上和分離,看起來輕於鴻毛,但其實只是舉重若輕。
或許只是因為你們的餐廳,有一種輕盈的氣氛,紓緩了我的胃部那種由長期飢餓而引起的疼痛。
每次到餐廳,都會看到你,站在開放式廚房的一角,手裡在忙著處理各種食材,而眼睛溜向每個食客的臉,關注著他們需要甚麼。你並不像別的餐廳的廚師那樣,頂著油膩的頭髮,休息時間必須到外面去抽一根菸,穿著佈滿污垢的白色制服。你總是穿藍色或黑色衣服,外面掛一件黑色圍裙,頭髮乾爽整齊。主廚也跟你一般親切和善,只是她整天在廚房封閉的充滿油煙的內部炒菜,口罩會滑到鼻子的下方。疫情剛開始時,口罩供應緊張,她就問過我,哪裡可以訂到口罩呢?你們的工作,必須整天掛著口罩,口罩濕髒便又要換一個新的。主廚有哮喘,口罩令她感到呼吸更困難。
有時,人和人之間是因為一種必要的距離,才會反思當中的種種不同層面的親密,然後選擇,迎向這種親密,或,自親密的森林中逃開。
農曆年假期後,所有人都覆蓋著自己的嘴巴和鼻子,必須把自己有限度地密封,才能跟別人接觸。我再去餐廳,你們都只露出半張臉,每個人的臉上都附著不同顏色的口罩。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家工作。我看著你們切菜、把麵下鍋、把魚和肉炸或煮,把食物盛在碗裡⋯⋯忽然感到,一個人吃著另一個人所做的食物,是這麼親近的事。做菜的人把那天的菜和肉洗切、烹調、煮沸,把菜餚在碟子上排列,也把自己那天的情緒和一切的心起念動,拌在菜、飯、醬汁和湯之中。到餐廳去的每個人,就這樣,每天都一點點地,把做菜的人心裡無形的部份,一口一口地吃進肚子裡,讓養份滋養自己,讓毒素侵蝕自己。或許,這樣的密不可分,不止存在於廚師和客人之間,也存在於,住在同一個城巿,呼吸著相同的空氣的每個人之間。必須戴上口罩的這段日子,我一直在想,病毒的出現,是因為人們對無窮無盡的親密潛藏的恐懼。
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那個嚴格得近乎單調的飲食要求。不過,你早已知道了,很可能,你站在開放式廚房的那個位置,足以令你看到所有客人的表情、心情、性情,以至,病情和胃部的狀況。正如,當臉面必須貼合口罩,人們漸漸習慣運用眼睛表達和溝通,例如用眼睛微笑、翻白眼、注重眼部化妝、敷上補濕和加強血液循環的眼膜。
我喜歡這餐廳,因為這裡有一種平靜而和緩的氣氛,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的人,結伴的、孤單的、年幼的、衰老的、沉默的、急於傾吐的,甚至和整個世界都格格不入的。疫情最嚴峻的時候,確診數字暴升,城巿失去了許多生命,許多人丟掉了工作,小店相繼結束營業。我問餐廳老闆,這一場瘟疫有沒有影響這裡的生意。他說:「還好吧,這裡來的都是熟客,要來的還是會來。」不過,像他這樣的男人,慣於扛起家庭和包袱,並不會說出自己的煩惱。
(我曾經問自己,會不會感到害怕,但我想起某一次,我點了一份雞蛋三文治,你在切麵包前,先徹底地洗手。信任就是,感到恐懼的同時,還是開放和依靠。)
這餐廳瀰漫著家的氛圍,但令人感到舒坦的是,這裡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家。或許因為,你們──老闆、服務員、廚師以至洗碗工,身上都繫著一個看不見的氣球,那裡都有一個家。你們不自覺地,把家的暖意注進餐廳的牆壁和地板之間。有時候,我會想,要是餐廳裡有一個人,不小心受到感染,病毒在食物和空間之間迅速蔓延,你們身上的氣球,也會變成了另一種顏色。或許,在病毒已經入侵了生活各個層面的現在,孑然一身的人才是比較無憂的,可以獨來獨往,不必擔憂自己會把病菌帶給誰或被誰感染,也可以孤獨地死去,因為無論任何時刻,這樣的死亡都是唯一的選擇。
那天,我告訴你,將會遷居到城巿的另一端,所以,再也無法常常到餐廳去。我必須要向你告別,為了答謝這一年來,你在我所點的每一道食物中都加進許多蔬菜和我喜歡的雜菌。你問:「為什麼要離開?」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離開與否,根本不是由我去決定,正如,病毒的到來,就是為了讓人放下自己可以改變一切的幻覺。有時,人只能順應,生和死之間,冥冥中的更大的主宰。
祝 你和家人健康平安
C上
●
陳嘉茵,2015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於校內兩度獲傑出演員獎。曾參與演出包括動戲•童迷香港藝術計劃《老而不,stay in touch》、同流《巴黎公社的日子》、中英劇團《初見》、劇場工作室《大夜蕭條》、浪人劇場《流幻》、香港話劇團國際黑盒劇場節《鄭和的後代》、演戲家族音樂劇《仲夏夜之夢》等等。曾為atelier theatre hong kong 全職演員,以葛羅托斯基演員訓練作為核心方向。有十多年學習芭蕾舞經驗,後考獲200小時瑜伽導師證書。現為自由身演員、舞者、瑜伽導師及戲劇導師。IG: cho_kcky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必須戴上口罩的這段日子,我一直在想,病毒的出現,是因為人們對無窮無盡的親密潛藏的恐懼。
聲演者:陳嘉茵
H:
已經有一個月,沒有相見。很可能,之前的道別,就是永別。鄰里的意思,就是一群因為各種偶然因素,各自的生活軌跡彼此重疊,而每天碰到的人。碰面的時候,或會禮貌地點頭微笑。當彼此因為不同的偶然因素,又散落到城巿不同的區域時,並不會有離別的苦惱,甚至,可以輕易忘記對方曾經存在於自己的生活裡。
我羡慕這種輕省。
搬遷到一個陌生的區域後,我仍然頻繁地渴望可以像從前那樣光顧你們的餐廳。或許,因為我太飢餓。這種餓延綿了很多年,只有在你們的餐廳,這種餓才被發現,而稍為得到舒解。
可是我已經無法像從前那樣,隔天就到你們的餐廳用膳,因為當我失去了那一區的住客的身份,我們之間便喪失了偶然性帶來的漫不經心。刻意維繫的關係,都有某種不確定和危險,必須要關係中的雙方立下決心,投擲自己的重量。然而,這就不是鄰里的範疇了。
人和社區的關係,其實就是,包納了人際關係裡各種複雜的情感,同時又超脫於各種關係的牢籠,可以隨時又隨意地遇上和分離,看起來輕於鴻毛,但其實只是舉重若輕。
或許只是因為你們的餐廳,有一種輕盈的氣氛,紓緩了我的胃部那種由長期飢餓而引起的疼痛。
每次到餐廳,都會看到你,站在開放式廚房的一角,手裡在忙著處理各種食材,而眼睛溜向每個食客的臉,關注著他們需要甚麼。你並不像別的餐廳的廚師那樣,頂著油膩的頭髮,休息時間必須到外面去抽一根菸,穿著佈滿污垢的白色制服。你總是穿藍色或黑色衣服,外面掛一件黑色圍裙,頭髮乾爽整齊。主廚也跟你一般親切和善,只是她整天在廚房封閉的充滿油煙的內部炒菜,口罩會滑到鼻子的下方。疫情剛開始時,口罩供應緊張,她就問過我,哪裡可以訂到口罩呢?你們的工作,必須整天掛著口罩,口罩濕髒便又要換一個新的。主廚有哮喘,口罩令她感到呼吸更困難。
有時,人和人之間是因為一種必要的距離,才會反思當中的種種不同層面的親密,然後選擇,迎向這種親密,或,自親密的森林中逃開。
農曆年假期後,所有人都覆蓋著自己的嘴巴和鼻子,必須把自己有限度地密封,才能跟別人接觸。我再去餐廳,你們都只露出半張臉,每個人的臉上都附著不同顏色的口罩。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家工作。我看著你們切菜、把麵下鍋、把魚和肉炸或煮,把食物盛在碗裡⋯⋯忽然感到,一個人吃著另一個人所做的食物,是這麼親近的事。做菜的人把那天的菜和肉洗切、烹調、煮沸,把菜餚在碟子上排列,也把自己那天的情緒和一切的心起念動,拌在菜、飯、醬汁和湯之中。到餐廳去的每個人,就這樣,每天都一點點地,把做菜的人心裡無形的部份,一口一口地吃進肚子裡,讓養份滋養自己,讓毒素侵蝕自己。或許,這樣的密不可分,不止存在於廚師和客人之間,也存在於,住在同一個城巿,呼吸著相同的空氣的每個人之間。必須戴上口罩的這段日子,我一直在想,病毒的出現,是因為人們對無窮無盡的親密潛藏的恐懼。
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那個嚴格得近乎單調的飲食要求。不過,你早已知道了,很可能,你站在開放式廚房的那個位置,足以令你看到所有客人的表情、心情、性情,以至,病情和胃部的狀況。正如,當臉面必須貼合口罩,人們漸漸習慣運用眼睛表達和溝通,例如用眼睛微笑、翻白眼、注重眼部化妝、敷上補濕和加強血液循環的眼膜。
我喜歡這餐廳,因為這裡有一種平靜而和緩的氣氛,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的人,結伴的、孤單的、年幼的、衰老的、沉默的、急於傾吐的,甚至和整個世界都格格不入的。疫情最嚴峻的時候,確診數字暴升,城巿失去了許多生命,許多人丟掉了工作,小店相繼結束營業。我問餐廳老闆,這一場瘟疫有沒有影響這裡的生意。他說:「還好吧,這裡來的都是熟客,要來的還是會來。」不過,像他這樣的男人,慣於扛起家庭和包袱,並不會說出自己的煩惱。
(我曾經問自己,會不會感到害怕,但我想起某一次,我點了一份雞蛋三文治,你在切麵包前,先徹底地洗手。信任就是,感到恐懼的同時,還是開放和依靠。)
這餐廳瀰漫著家的氛圍,但令人感到舒坦的是,這裡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家。或許因為,你們──老闆、服務員、廚師以至洗碗工,身上都繫著一個看不見的氣球,那裡都有一個家。你們不自覺地,把家的暖意注進餐廳的牆壁和地板之間。有時候,我會想,要是餐廳裡有一個人,不小心受到感染,病毒在食物和空間之間迅速蔓延,你們身上的氣球,也會變成了另一種顏色。或許,在病毒已經入侵了生活各個層面的現在,孑然一身的人才是比較無憂的,可以獨來獨往,不必擔憂自己會把病菌帶給誰或被誰感染,也可以孤獨地死去,因為無論任何時刻,這樣的死亡都是唯一的選擇。
那天,我告訴你,將會遷居到城巿的另一端,所以,再也無法常常到餐廳去。我必須要向你告別,為了答謝這一年來,你在我所點的每一道食物中都加進許多蔬菜和我喜歡的雜菌。你問:「為什麼要離開?」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離開與否,根本不是由我去決定,正如,病毒的到來,就是為了讓人放下自己可以改變一切的幻覺。有時,人只能順應,生和死之間,冥冥中的更大的主宰。
祝 你和家人健康平安
C上
●
陳嘉茵,2015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於校內兩度獲傑出演員獎。曾參與演出包括動戲•童迷香港藝術計劃《老而不,stay in touch》、同流《巴黎公社的日子》、中英劇團《初見》、劇場工作室《大夜蕭條》、浪人劇場《流幻》、香港話劇團國際黑盒劇場節《鄭和的後代》、演戲家族音樂劇《仲夏夜之夢》等等。曾為atelier theatre hong kong 全職演員,以葛羅托斯基演員訓練作為核心方向。有十多年學習芭蕾舞經驗,後考獲200小時瑜伽導師證書。現為自由身演員、舞者、瑜伽導師及戲劇導師。IG: cho_kcky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