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期
第05期字花語
/謝曉虹
似乎有這樣一種流行的觀點:文學藝術不必迴避性,只要它為其他更高尚之目的服務。據說,即使同是淋漓盡致的性描寫,文學作品與報章「鹹古」的分別在於,前者關心的不是性,而是其他更深層的意義。但當癀州街頭的性商品銷售也能輕易掛上文化的標誌,我們便無法不意識到這種目的說之可疑。
如果,就像〈字花〉發刊辭所說的,這個社會比從前更需要文學,因為這裡總是充斥著各種似是而非,平板而又自我的重複的話語,那麽,「性」本身便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題目。今天我們都明白,性從來不是幾個簡單明快的動作,更不是外在於文明現實的超然領域。傅柯甚至認為,壓抑假說不過使人們在談論性時,獲得一種自外於權力關係的幻覺。反諷的卻是,在這樣一個自以為反叛的領域裡,我們經常看到讀到的,其實不遇是主流價值的另類演示;意在挑逗情慾性趣的文字圖片,卻是了無新意的公式重複。湯禎兆説,香港的色情工業可以「女人街思維」概括一一以數量代替質量、強調抵食夾大件一一可謂一語中的。
相比貌似客觀科學的「性」,「色」之曖昧或許更能暗示情慾想像中的視覺驅力、性別取態。打開報章雜誌,總是讓我們誤以為我們己經「看見」了太多,然而,這期「特集」的作者們卻一再觸及我們的情色盲區,我們應該不感到奇怪,「紅色」為何在這裡被一再突顯——這是一種仍然被禁止,最少在本地衛生巾廣告中從來缺席的顏色(據說有人因此一直誤以為月經是藍色的)。從經血到化妝品,顏色與女性的闕係絕非只是象徵或隱喩,「她」總是同時被置於一個看/看不見的位置。然而我們看不見的又何只女性?「特集」的作者提醒我們,在我們生活中被隱去被遮蔽的,最少還有那些被用作化學測試的兔子、在美術課堂上不曾被看見的豐盈白色……我實在不應再說更多,因為一本雜誌其寶是無從槪括的。所需要的動作只是:翻開、看見。
《字花》第05期目錄
謝曉虹 字花語
持續夢見卡夫卡
白痴筆記招稿
特集:色
張歷君 我們為甚麼要化妝?
梁文道 我雖千年能變化──關於顏色的沉思
小克 描白
秋
杜家祁 色
璇筠 妓女和她們的翅膀
李偉儀 無罪色放
梁偉怡 男教師互助會
陳麗娟 我是紅色 × 畫
張歷君 白夜
何倩彤 White Nights
彭倩幗、鄧小樺 本色
Joey 色唇
十字街頭
金佩瑋 色空不二
Dickson 色盲
何彩怡 色
Lili 信
人山人海
色之選
字花花
袁兆昌 變色果汁軟糖
擲界
羅展鳳 花自飄零水自流:《浮花》的女性讚歌
漫畫繼續騎劫文學
江康泉 Other Territory
智海 晚安
新人自篤
植字:「愛.慾.小說」專輯
灰明 情愫
謝曉虹 雞
袁兆昌 牛俑
葉愛蓮 瑪莉安
劉芷韻 消失的尾趾
張婉雯 離島戀曲
植字練習
祺 給一所被人舂大的學校
洛 心之旅──給良師無缺
關天林 灰
璇筠 魚的記憶
鍾思媛 賣垃圾致富記
編輯自言自語
走著瞧:亞文諾小輯
亞文諾 夜遊神/鬼魅迷
謝曉虹、韓麗珠 又輕盈 又沉重──關於亞文諾的一場懶洋洋的對話
書寫的人
劉芷韻 創造 必須存在的動作
讀一車書
鄺可怡 站著/坐著/走著
鄧正健 店員C藏
陳景輝 書包風景
眉批
鄧小樺 空間的擾亂──讀崑南的《詩大調》
喧囂與躁動
羅崗 變身為「狐狸」的「刺蝟」──齊澤克、柄谷行人和李歐梵
黃念欣 食與寫──張愛玲散文中的飲食表述與邊緣性
呂永佳 城市的轆轤──讀鍾國強《生長的房子》
吳國鈞 阿爾伐城──科技時代的圓形監獄
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小輯
文學花邊
郭詩詠 巴塔耶和神秘的無頭獸
四方月亮
巴塔耶 張歷君譯 巴塔耶詩作選譯(六首)
巴塔耶 雷浩文譯 眼睛/夢
李智良 巴塔耶:肉身淫穢,意志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