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第12期字花語
《字花》與黨派性
/鄧正健
1943年,日本思想家竹内好寫下他早期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中國文學》廢刊與我〉,與此同時,他把自己苦心經營了足足九年的「中國文學研究會」一手了結。在文章中,竹内好道出了他廢刊與解散研究會的一個重要理由:研究會己喪失了「黨派性」。他回憶起在成立之初,研究會也曾經歷過生成自我中必不可少的内在矛盾,經過不斷的爭論,他們漸漸從環境中分離出自己,並試圖反過來使自己重新支配環境。然而,正當研究會開始在當時的日本知識界發揮影響力,竹内好也痛苦地發現,他們草創時的内在矛盾已遭徹底消解,自我否定的動力也消失殆盡,研究會正步向世俗化,也就是遭受環境的重新主宰。他深切地明白到,「不包含死的生,不發出疑問的思想,不以自己本身力量完成發展的文化」,將意味著意義己經消亡,他只好作出這個深重的決定。
沒有人能切實把握竹内好口中的「黨派性」所謂何意,但從文中的一句話裡,我彷彿萌生了一種不能言喻的感悟:「個體不是通過掠奪其他人體而支撐自身,個體必須在自己内部產生出通過自我否定而包容其他個體的立場」。促使個體生成的驅力有二:其一是内部的自我否定,其二是對外部的包容。竹内好以黨派比喻結社,意思是說當一群人為著某個特定目標而聚在一起,那就足成黨派。黨派之生成跟個體之生成毫無異致,而這種「在自己内部產生出通過自我否定而包容其他個體的立場」,大概就是竹内好的「黨派性」構想。
據說,由於新陳代謝的關係,人的細胞物質會在三個月内被徹底替換,也就是說,若以物質性作為考量基礎,三個月後的「我」, 便不再是「我」。為了維持人的自我統一性,「我」作為支撐身體的主體必須存在,身體的新陳代謝不斷去舊納新,在物質性上否定了身體,卻因著這種自我否定性,「我」才能以存活下去。否則當新陳代謝停止,身體便會變成乾屍,而「我」也再沒主體性可言。
人有僵死腐朽的一天,團隊也有解散廢止的時候。在某種意義下,《字花》也是一個物質性的身體,它的存在意義,並不在於出版了多少期,或包攬了甚麼人,而是在於它的「黨派性」有否喪失。十二期裡,《字花》贏得了讀者的稱譽,亦耗盡了草創之時的朝氣。團隊成形成態非一朝一夕,兩年下來,《字花》已磨合出一種獨特的風格和編制。我們可以選擇保留,也可以選擇革新,但最令我不知所措的是,當團隊内的自我否定和包容他者的意識隨著草創的朝氣消失,《字花》新陳代謝便會停下來,而所謂「多元」亦將變得虛偽多餘,然後在四、五期之後暴成一條文學乾屍。又或者,在盲目改革的迷思之中,遭逢邁向媚俗的命運,最後在我們自己的提議之下被廢掉。
《字花》勢必要有所變化,不是為著標新立異,而是要維特這種「黨派性」,那怕只是我個人挪來借用的一個說法。至於親愛的讀者,亦務必要看見《字花》未來的革新,如此才能以「文學」之名保證,《字花》可繼續在這片貧乏的土地上,有尊嚴、有價值地存在下去。我相信,失去了我,或失去了任何一位,《字花》仍有足夠的理由繼續存在,但若失去了「黨派性」,一種促進新陳代謝的力量,它便再無生存的價值。在這十字路口上,我好像開始明白竹内好當時的心情,至於未來的事,除了關於「黨派性」的臆想,我還能知道甚麼?
《字花》第12期目錄
鄧正健 字花語
特集:咬
洛楓 咬的生死愛慾
張歷君 甜蜜生活
關天林 咬手指
lilou 咬
李智良 死咬春不放
吳國鈞 夏娃的嘴巴
何倩彤 女子女子口交
陳維峰 咬。合無。痛
潘國靈 咬戀
孫得欽 玫瑰色的牙齒
黃雅斯 Bite….a little bite
十字街頭
小艾 Who lit the dog out?
鄒學勤 在這咖啡室中
倪瑪麗 補習路上
宋思進 咬字的五個讀音
咬之選
交叉感染
廖偉棠 男燒衣/女燒衣
人山人海
韓麗珠小輯
特集:咬
謝曉虹/韓麗珠 雙城辭典
玩物喪誌
韓麗珠 不平衡
書寫的人
韓麗珠 把黑洞內的東西寫出來
喧囂與躁動
董啟章 「自然懼怕真空」──寫作的虛無和充實
鍾夢婷 「異化」的大都會與精神生活──以韓麗珠〈寧靜的獸〉為例
玩物喪誌
王貽興 扭蛋機
雷競璇 紙上衣冠
漫畫騎劫文學
江康泉 荒夜談
智海 處子
植字練習
洛 此詩只許無題你說
李婭菲 斷想
周文慶 綿羊/空白的一天/橋
鄧永傑 有種
謝海勤 白色房間
李勁持 癮
植字
陳滅 賭徒日誌
凌越 傍晚重新使我安靜/陰天逼視著我/
夜晚,以快速折疊的形象/隨手抓起雨的鏈條
雨希 故事
孫得欽 水獺
張婉雯 玫瑰誄
崑南 設計的天空(三)
編輯自言自語
走著瞧:曾瑞明小輯
曾瑞明 關於上帝的故事/孩子/聖人/哀歌/論色情
鄧小樺 思考者曾瑞明這樣生存
讀一車書
馬國明 文筆聊生
李達寧 序書言書
曹疏影 茱萸箱底
文學星座
字花神婆 雙魚座/白羊座
眉批
愔齋句讀 陳智德 天堂地獄反轉再反轉
硃筆小楷 許寶強 希望的政治
微微眉批 陳子謙 不要召魂──在香港朗誦傳統以外
喧囂與躁動
鄭政恆 唯美的惡魔:谷崎潤一郎的文學創作及其小說之改編電影
高俊傑 在虛墟與烏托邦之間匍匐求援:《潛行者》的另一種讀法
四方月亮
安德列.阿西莫(Andre Aciman)作 河西譯
他們的普魯斯特和我們的一樣真實
香港藝術發展局特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