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第13期字花語
/陳子謙
我城的石屎森林益發繁茂了:屏風樓向外蔓生,大樹與小書店的紙箱逐一倒下。當新的許願樹剛從廣東移植到我城,《字花》的根部正伸向第三個年頭,算是個卑微的奇蹟。
據說我城是文化沙漠,我卻看到處處都是文學藝術的盆栽,給牢牢地關進畫廊、學院、圈書館、劇院、音樂廳……還有千呼萬喚的西九文娛藝術區。藝術家就像小販,無法昂然走進日常生活:畫家在街上寫生,盡責的警員與保安員急忙驅趕;巴士時刻以Roadshow廣告轟炸你,地鐵則嚴禁演奏樂器,違者罰款五千。倘若梵谷與貝多芬生於我城,他們都會成為被囚的異鄉人(至於魯迅,則會獲邀撰寫〈三談香港〉並於回歸慶典上朗誦)。
在大牢中仍不忘以文學撞擊圍牆,也許才是文學想像的極致。字花不甘淪為溫室小花,寧願在野外盡情舒展,讓根部朝土壤深處鑽探。新的一年,字花「特集」會提煉思考的濃度,把輻射性的能置瞄準我城。以本期的兩個「特集」為例,「維園」以個人情感與虛構敘述勘探我城的文化與政治地標,「文學節」則為文化土壤施肥——我們知道,一朵花是開不出一個春天的。
墾荒有時,遊戲有時:去年「玩物喪誌」,今年「食買瞓」,貫徹遊樂精神。飲飽食醉,便到各大藝術殿堂「踩場」生事,今期先向劇埸及視藝以暴易暴。另一邊廂,黃碧雲已為「雀兒街二號」拉開了一線門縫,何國良正在向電視這「冷媒介」望聞問切。二人已有若干日子不撰專欄,蠢蠢欲動的勁頭不容小覷。
編輯小隊老是躲在大後方指指點點,來年將會多嘗爛頭卒的滋味:「字花偏心」 由編輯販賣文化快訊、走私個人珍藏;「對號入座」煽動陳志華及袁兆昌以小說文鬥,每期一招;「漫畫騎劫文學」邀請外國漫畫家在字花搶灘,袁兆昌策動反騎劫。
謝曉虹剛剛撤離編輯小隊,旋即遭受「書寫的人」狙擊;「雙城辭典」暫停一期,期待她們繼纘以小說反攻我城。至於我,新陳代謝,希望能令字花成為科幻電影中的怪物,反覆異變。
《字花》第13期目錄
陳子謙 字花語
食買瞓
王貽興 滑蛋豬排飯
鄧正健 可以不花便不花
鄧小樺 滅頂之眠
特集:維園,你在嗎?
梁文道 容器
朱凱迪 命運交織的,維園
廖偉棠 廣場/從維園出發
陳智德 維園可以竄改的虛實
洪磬 給Y
鄧正健 兒童畫裡的綠
羅文樂 機密──未來公園發展
亞文諾 遺園
十字街頭
黎健強 貓、攝影師、示威勝地
Paul Something, Victoria Said
低文王 Say No to MTR
思存 維園
人山人海
閱讀公共空間
小專題:文學節,搞甚麼?
陳雲 香港文學放逐記
袁兆昌 尋覓最溫柔共振──文學節防瞓八大式
本土關懷.國際視野──也斯對香港文學節的建議
植字練習
心雪 愛情感冒
小風 20080203
井言 搖艇子
豬食牛 早睡早起身體好
袁雅詠 我的秘密
布魯珠妮 發燒
李慧儀 西洋菜
植字
鄧小樺 屋脊
羅貴祥 B線地車過曼哈頓橋
劉芷韻 把自己一口一口吃掉
文於天 圓心/十種可能性/mind abortion
凌越 我快速地記錄/樹影抽打汽車/從白晝的自閉症脫身/
一天,我在城市裡駐足
陳子謙 神算子,活該!
淮遠 故居二三
劉偉成 早晨的邨巴
潘國靈 遊戲
莊仁傑 生存與毀滅的房間
翁弦尉 驅魔
編輯自言自語
踩場
陳炳釗 劇場抗拒文字
羅貴祥 故事.未完
區凱琳 未曾見過的臉龐
李智良 眼目所見
專欄
冷媒介 何國良 大陸插播與意識型態
雀兒街二號 黃碧雲 出走回來
對號入座 陳志華 阿花
書寫的人
謝曉虹 「最好不像。」
漫畫騎劫文學
Amanda Vähämäki Sailing to Rimini
袁兆昌 顧城輓歌 (1)
字花偏心
今期流行
陳子謙 編輯之選
喧囂與躁動
彭麗君 馬華電影新浪潮
「文學與政治」小輯
喧囂與躁動
張歷君 政治與文學的臨界點──從「作者」問題談起
黃子平 「左翼文學」新論──曹清華《左翼文學史稿(1921-1936)》序
游靜 你我的大衣櫃──同志創作之為一種政治運動
李維怡 殺死人的作文題目
四方月亮
吳國鈞 索多瑪的幽靈──論柏索里尼對薩德小說的電影詮釋
香港藝術發展局特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