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
第22期字花語
/鄧正健
剛交了惱人的藝發局資助申請書,便得重投繁重的編務。這已是《字花》第五次提交申請書了,我實在始料不及。但更加始料不及的是,從第四年走向第五年,竟然不比從第一年到第二年輕鬆易走。每年我們總會說一遍:字花正在十字路口上,幹勁依舊,但前途仍然未卜。每次填寫申請書,都是先把上一年的申請書重抄一遍,再細心加上這年的回顧跟未來的計劃。結果,申請書沒因我們的成熟幹練而變得愈加輕盈,反而一年比一年厚。我的手放在申請書上,印表機的餘溫仍在,我本來以為這樣的厚度會令人踏實一些,誰不知這種站在十字路口上的不安,始終如蒼蠅般纏繞不去。
變幻原是永恆。我曾說過,要字花新陳代謝不要僵化屍變。所以年度一變,便成為了字花每次更新資助時的絕活。我本來在19期的「字花語」中便要跟大家說的,但當時有編輯喝止說:「還是先讓讀者自行感受一下吧。」
字花粉絲題:現在有哪些欄目,是在年初做的讀者問卷調查中沒有提及的?答案是「紅白藍」、「交換城市」、「易服」、「造字」,當然還有期期創新猷的「特集」和「機動專題」了。
都答對了沒有,馬上便有編輯衝出來大呼:「還有封面啊!」可不是嗎?自19期起,我們的美術總監江記重掌封面大權,屢創詭異曖昧之風,差點令人忘記了他是創作「飯氣」的爆笑漫畫家。今期為配合「採色」特集,江記竟交來了一個開書少女,曖昧之處,尤勝上期西瓜吃黃蕉,教人心癢難搔。
同樣教人心癢難搔的,還有我們的客席編輯。繼上期請得謝曉虹回巢客串一期,大獲好評之後今期特集有好友俞若玫。這位在某編輯口中常稱「前輩」,卻又總是美麗可人的文化圈好手,為我們編出一個女書特集,十位女生眾聲喧嘩低吟,情色兼備,樂而不淫。我見狀大喜,除了為俞前輩的仗義而暗呼「好爽」之外,更一度懷疑在現有的字花女性編輯中,沒人能駕馭這種特集風格的異變。可見,深慶得人了。
縱有客席編輯拔刀相助,也不表示編輯可以偷懶過去。字花跟「何鴻毅家族基金」合辦的「筆可能教育計劃」剛剛開學,我們忙於統籌跟進之外,也特地編了一個「寫作教育煉金術」小專題。惠澤那百餘位「筆可能」學員之餘,也希望告訴大家:寫作不僅可教,而且可以教得有視野、有系統、有方法。文化資產這東西,從來不用收收埋埋。
走筆至此我又看見那隻蒼蠅――不了,那十字路口的焦慮,明年再說吧。實情是我尚欠今期一篇諾貝爾文學獎的稿子。自己追自己稿沒甚麼過癮,反而是蠻難受的,但我既然一直希望要讓字花邁向成熟專業,這蛻變中的陣痛,也得要再受一下。
《字花》第22期目錄
鄧正健 字花語
紅白藍
陳麗娟 石榴紅
安娜 反頭白襪
梁偉洛 藍色記事本
交換城巿:俗民消費空間
陳寧@香港 從太原街到通州街,街頭街尾
瓦礫@台北 繁影法則
特集:採色
俞若玫 啟首語
熊一豆 與Sabina and Tereza共赴卸裝舞會
Ivy Ma What does she wear in those headless days?
子山/永森 幾乎色情
陳巧盈 兄弟
何倩彤 來真的啊 This is real
小兜 毛孔打開的一秒鐘
陳麗娟 當我變成魚而太陽變成紅巨星並吞噬地球
約瞳 沒有瑪莉,也沒有積遜
劉莉莉 枕邊人
俞若玫 潮動
小專題:寫作教育煉金術
鄧小樺 前言
文學的歌謠口耳相傳──詩人學生談寫作及承傳
陳子謙 風箏要放得更遠──「筆可能」課程構思
等價交換外星人
郭詩詠 兩手準備工具書
字花眼
鄧正健 被剝奪者的回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荷塔.慕勒的文學圖景
貧窮青年的遊戲與出路──彭子傑與江康泉對談
植字練習
李嘉雯 逼遷
鹼性人 動物星球頻道
周嘉鵬 目.擊
梁凱涵 慾望的重量
陳偉 墓碑裡
梁雅馨 Hamlet困境解決途徑之淺析
蕾阿 我與貓著的憂鬱/情歌
李浩榮 現代書房
文滴 趁時間還在午睡
黃穎脩 等待
馬尾巴草 一個人的夏天/我看見
植字
飲江 湊湊靜默
黃茂林 大理石的內心
凌越 風在反覆拍打門扇/詞語將我們完整地隱藏/給shell/我心裡有一個形象
麥榮浩 而城巿照常地飛速瘋長
袁紹珊 己丑年
郭梓祺 凌晨的人
河西 中年
黃大鵬 無題
莫默 那一切如雨中的露滴──默讀《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
紅眼 三月病
陳暉健 被反覆摺疊的。孤獨
文於天 被反覆摺疊的。孤獨
凌鈍/翼盒 肋骨
易服
李香蘭 裙拉褲甩
造字
Benny Luk
專欄
a good idea is a smile 程展緯 落選二次方案
流行現象之超心理學 成英姝 美的追求與醜的實在
學習年代 董啟章 物種源始.人類承傳
字,開花成故事 張大春 都是一鞭惹的禍(劍娥系列之一)
眉批
木焱 行動藝術筆記:盒裝的城市──甚麼都有,甚麼都沒有的城市
陳志華 熊切和嘉的失敗者物語──從《信子,36歲》談起
吳國鈞 萬千星輝論人權
喧囂與躁動
林其蔚 媒體時代的樸素藝術
朱羽 全球化時代的都市自我想象──上海雙年展學術主題點評
張詠思 回歸後的迷思───陳果《餃子三更2之一》與李碧華《餃子》
袁園 《二十四城記》:青春中國的集體感傷
四方月亮
阿蘭.巴迪烏(Alain Badiou)著 王璞譯 貝克特:不竭的欲望(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