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
第25期字花語
霧中看花,霧裡尋樹
/ 陳志華
滑入潮濕的回南天,一開窗就是霧中風景。
作為《字花》邁進第五個年頭的卷首語,我似乎應該說:「在藝發局削資的艱難日子裡,雜誌昂然踏入了第五年。在缺水的季節裡,字花仍在開花,沒有凋謝。」又或者介紹一下今期開始增設的「文學廚房」首先由郭詩詠與張歷君雙劍合璧;專欄方面邀得《生活》雜誌出版人許知遠先生與台灣詩人陳黎先生執筆助陣;此外一度暫別讀者的「雙城辭典」終於復活了⋯⋯
但我說,一開窗就是霧中風景。可能因為這陣子電影節在舉辦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回顧展,於是滿腦子都是那些如夢似詩的影像,總會想起掛滿樹上的死羊、海上的送葬隊伍、爬滿鐵絲網圍欄的人影,還有看似永無止境的霧。每隔一段日子,像我這個介乎「後青年」與「前中年」的超齡編輯,就會萌生退出字花編輯部的念頭,不是因為回南天,也不是合作不愉快,而是字花一向標榜年青,編輯部也理應朝年青化的方向發展,讓更加年輕的編輯來接棒。最近字花邀請了幾位新力軍加入,擔任特約記者與助理編輯,協助網上宣傳,於復活節期間跟手作單位totit合作舉辦過「詩生活」展覽,亦為今期雜誌構思及策劃了有關「末代會考」的小專題。對我而言,會考太遙遠,肯定無法想出這樣的題目。新力軍帶來新力量,才可以讓字花繼續勇於更新和嘗試,避免因循及老化。
字花遭藝發局削資,對雜誌運作造成打擊。我們將舉辦籌款活動,希望集腋成裘,讓字花可以繼續開花。在申請資助時,我們交出了歷年銷量、舉辦文學活動的數量、媒體報道、發行網絡,甚至每期收到猶如小型徵文比賽一樣的投稿數量,以證明過去四年的努力與成果,顯示公帑用得其所,並與社會有互動。然而仍遭削資,實在叫人懷疑審批的標準何在。政府花公帑支持文學雜誌,以我理解,受眾當指雜誌面向的公眾。可是在三月舉行的藝發局文學藝術諮詢會上,其中一位有份審批本屆文學雜誌資助的評審卻指「公帑運用的受眾,與付錢買文學雜誌的受眾是兩回事」,認為藝發局「長期接受某一團體申請資助」並不「符合公義」,又指「不是凡有貢獻,就理所當然得到公帑資助」。言下之意,公帑運用的受眾乃指資助申請者。倘若要求藝發局給大家輪流批出資助,把文學團體視為不同利益集團,所謂「公義」就只是不同集團如何均勻瓜分公帑而已。如此想法很可悲,既沒有承擔,亦不考慮讀者,更把藝發局當成了藝術福利局。難道審批文學雜誌資助無需考量客觀成績和貢獻,就是所謂「公義」嗎?
字花不要玩泥漿摔角,不是要跟其他文學團體搶奪資源,而是希望爭取一個更完善更具透明度的評審機制,以及一個更具視野的文學推廣及發展空間。如果字花是花,文學藝術就是大樹,合該像《阿凡達》的靈樹,連結著不同世代無數人的經驗和記憶,卻也可以因為人們的自私短視,就被輕易摧毀。字花的存亡其實無足輕重,但某些腐敗狹隘的想法卻是蠶食樹根的真菌。我們希望周遭可以開出很多不同種類的花,可是一打開窗只看見了霧。我就想起安哲羅普洛斯的《霧中風景》與《尤利西斯的凝望》。《霧中風景》的小姊弟千里迢迢尋找那個不知是否存在的父親,最後找著霧裡的大樹;《尤利西斯的凝望》的薩拉熱窩老人則遇上荷槍實彈的塞爾維亞軍人,只聽到濃霧裡響起槍聲,一家老幼就給處決了。
可我不在希臘,也不在薩拉熱窩。在香港,一樣被厚厚的霧包圍。字花也彷彿在霧裡,不肯定走下去會被幹掉,還是走到最後,就看見了大樹。
《字花》第25期目錄
陳志華 字花語
文學心太軟
文學廚房
郭詩詠 永遠不要提及瑪德蓮!
張歷君 雙皮奶與卑賤物
特集:魔幻足球
高俊傑 啟首語
禁區有樂! 梁國雄/湯禎兆/何國良/毛尖/梁款/
安裕/白雙全/伍家謙/潘小濤/Cfai/陳浩倫
袁兆昌 神力戈求
朗天 Father forgive them, for they know not what they do
由世界盃說足球陣式神話
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著 彭礪青 譯 Markings(記號)
譚棨禧 Fair Play──給馬基李尼
鄭政恆 守門員對點球的焦慮
花苑 搓波
阿修 成人文藝動作首輪猛片(友賽篇)
梁偉詩 魔幻足球之歡樂世界大套餐
十字街頭
林越慧 選擇題
馬沙路 A.M.A.R.C.O.R.D(我記得)
艾莎妮達 美好星期天
伊卡 模擬模擬足球賽
a good idea is a smile 程展緯 魔鬼足球
專題:會考,問你死未
譚穎詩 啟首語
會考祈福黨
反擊試題 阿正/韓麗珠/璇筠/許迪鏘/洪曉嫻
種瓜得瓜
梁偉洛 HKCEE的阿凡達
經典重讀 陳智德 再別會考與徐志摩
──「強迫性〈再別康橋〉教習史」暫定篇目補充指引諮詢文件附錄
字花眼
陳椎 「詩生活」後感──從微小出發.步向大同
植字練習
吳綺瑩 我在你離開後開始種植薔薇/與幽靈同在
黃勺嫚 今夜沒有啟示/法斯賓達不知道/瑪麗傷寒之書
黃穎脩 清晨節錄
謝靜雯 賊
安菲 關鍵詞
張淑君 Happy Birthday
植字
吳俞萱 友愛鄰人的貓和房子/學說話
劉偉成 旗
淮遠 尋找江青──結局篇
郭梓祺 難過的人
陳暉健/文於天 在那些我們名之為夏天的衣櫃旅行
編輯自言自語
雙城辭典
謝曉虹 啞門
韓麗珠 啞穴
易服
兒子 輸水管森林
造字
王粵飛
專欄
昨日與明日 許知遠 曖昧的族群
想像花蓮 陳黎 家鄉的命名
字,開花成故事 張大春 劍娥(劍娥系列之三(下))
眉批
文學花邊 高俊傑 費滋傑羅的愛情夢魘
河西 博爾赫斯的雙重生活
喧囂與躁動
梁振嶽 凶心人的復仇使命
洪碩鴻 秩序與脫序:論韓麗珠《灰花》中的都市圖像
「文學緊釘劇場」小輯
啟首語:用文字反抗劇場宿命
沈小德 關於「戲劇作為文本」的札記
吳紹熙 《母雞身上的刀子》:一部具有寫實姿態與隱喻深度的劇作
鬈毛妃 文本與劇場的距離:評論《遠方》
貝亦雯 劇場內的真假迷宮:《神級DJ》的文本辯證
四方月亮
蘇珊—洛里.帕克絲(Suzan-Lori Parks) 365天/365齣(選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