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
第34期字花語
夢醒時刻
/張翠瑜
讀著「佔領華爾街」及全球聲援行動的消息,我開始感到這個世界還有希望。當編輯們在新蒲崗工廈編今期《字花》,各地夢醒者紛紛來到街頭,敬告群眾:「我們是社會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大眾,而我們無法繼續容忍金字塔頂端百分之一富人的貪婪與腐敗。」其實,這個一比九十九的事實清晰可見,幾近常識。不過,大家集體發夢,以為努力過後,他日真的可以成為百分之一的一員。
齊澤克在10月9日現身「佔領華爾街」,以一貫幽諷語調道出真實:
「大家都熟悉這段卡通片情節:那隻卡通貓走到懸崖邊沿,還是繼續跑出去,沒理會下面已經空空如也,只有當牠向下看時,方才發現這個事實,然後就掉下去了。我們在這裡正是要做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告訴華爾街那些傢伙:『喂!看看下面!』」
響應「全球佔領」行動,香港的夢醒者也起來佔領中環。說是佔領,其實是一群人在匯豐總行的地下結集、生活、討論,與甚麼暴力、激進沾不上邊兒,他們完全無礙行人通過該處,還要分分鐘擔心警察朋友來清場。據字花線人K的情報,截至10月22日晚上為止,一切安好,生活甜美。K如此說:「我們在這晚期資本主義社會,資本者盡所有的方法賺取最大的利潤,而人民為房子賣掉一生,上班下班、消費或勒緊褲頭。我們曾多次說,趕盡殺絕我們就跑去街上睡,而我們也終於跑到這裡睡。在風眼中央、開始寒冷,而圍在一起,許就會和暖起來,許就可以生火。」
從「佔領中環」共治社區居民tiv的自問我答,或可一窺這群夢醒者的想法:「與其說這是一個表達訴求的行動,我會說這是一個共治的實驗。我們嘗試在一個空間裡建立社區,而社區裡有不同立場的人,有不同的訴求,我們就要學習共處。在社區內,我們之間沒有階級,每一個都是持份者,份量都是一樣的。」誠然,短短一段文字未能陳述所有,大家欲知詳情,歡迎到中環現場,了解這群夢醒者,或者一起學習醒來:
「我們在這裡一起學習嘗試脫離資本主義(當然現在根本還差很遠,因為社區裡現在沒有生產),我們透過佔領來重新定位土地的用途,我們透過討論重新審視所謂的民主議會制度,我們在這裡學習、交流不同的社會制度,想像一下除了資本主義外的選擇。」(引自「佔領中環」網誌:http://occupycentralhongkong.wordpress.com)
「佔領中環」前數天,《字花》訪問了鄧阿藍,談詩談寫實最後還是回到工人文學——屬於百份之九十九群眾的文字書寫,而植字刊出的〈晚景〉也是細膩描繪勞動者生活的小說。思考、書寫、行動,我們願意相信,有些時候,它們總會匯流。
此外,于逸堯、黃耀明、盧凱彤現身暢談從1911到2011的音樂旅途,提到關於革命、回憶、在路上的種種,或許我們從前人尋找變革可能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些許啟示。無獨有偶,影意志主辦「香港獨立電影節2011」的第一回巡禮,恰好也選擇了回顧日本社會行動者兼獨立電影導演小川紳介的作品:我們從未到達,所以不會離開,然後總是在某種返顧的姿勢下繼續上路。
從文藝感知另類可能的同時,我們不忘齊澤克的教誨:
「我唯一害怕的,是我們有一天就此回家,然後每年在這兒聚聚頭,喝喝啤酒,懷緬我們在這裡曾經擁有過的美好時光。我們要向自己承諾不要變成那樣。大家都知道,人們總是渴望一些東西,卻又不是真的想爭取它。不要害怕爭取你渴望的東西!」
最後,容我斷章取義地引用幾句《陀飛輪》歌詞作結:
「計劃了/照做了/得到了/時間卻太少。還剩低/幾多心跳,還在數/趕不及了,昂貴是這刻/我覺悟了。」
是時候,夢醒了。
《字花》第34期目錄
字花語
張翠瑜 夢醒時刻
一頁香港,一頁悉尼
余嘉欣 神醫秘聞
小傑斯 歡迎光臨!
封面專題:一枝筆在途上——寫作新銳專輯
李卓賢 張俊峰 啟首語
阿修 假使寫作還有更重要的追求——訪喬靖夫、蘇娜、陳秀慧
許迪鏘 新世代寫作水平正在不斷下降嗎?
謝馥盈 非虛構的身分,如實的寫作——與陳曉蕾、余小妍對談
關麗珊 文學新氣象——回顧九十年代普普工作坊文學叢書
李卓賢 書寫,不止志同道合——文學社群形態
洪清田 「文學」與「香港學」之間,之外
年輕作者的寫作空間想像 余婉蘭 星風 袁子桓 羅銘婷 蘇伶
陳椎 運籌帷幄會心微笑 新人必讀文獎攻略
字花眼
張翠瑜 從1911到2011的音樂旅程——專訪于逸堯、黃耀明、盧凱彤
陳椎 Tomas Tranströmer的分靈體——淺談跨語際詩歌旅行
移印
Benny Au X 崑南手稿
兩期一書
易服 羅文樂 X《欲望肚臍眼》
漫畫騎劫文學 BIGHEAD Stranger
閱讀年輪
Chung 一本獨裁者的小說——讀《公羊的盛宴》
黃納禧 寫生命的冊籍——讀《喪禮上的故事》
植字練習
維恩埃里 詩三首
黃雁恩 初見
嘉儀 發生在未知的錯誤
黃韋侖 然後呢/ 射精練習
艾德加 公開拍賣
阿仔 怕光植物
蔡文康 城市人
石文穎 母魚
植字
黃穎脩 旅行誌
沈眠 〈圖案人〉——致孫維民與可能生活/〈所有暴力與憂傷的雛形〉——駱以軍〈惦記著那些在他們身世裡的自己〉
飲江 隱匿的對話
唐捐 三隻蚊子和被他們叮的人
曾瑞明 寫作的時間
葉英傑 晚上走過綠蔭道回家
呂永佳 大城小路
文於天 野蠻時代
劉偉成 高山薄雪草
蔡炎培 兩個月亮
張婉雯 盂蘭隨想
許榮輝 晚景
專題:恥與我們同在
張翠瑜 啟首語:知恥……
鍾國強 恥城
黃茂林 近恥之樂——淺談小丑
梁惠敏 身體酵發起……
陳雪 陌生之夜
俞若玫 從317到579
游靜 恥作為隱喻;無恥的自由
專欄
香港大靈異 陳雲 月老無奈鬥狐仙
復元時代 陳慧 一天
道路以目 房慧真 冷攤
囈吔吔吔吔吔 羅文樂 由佔領華爾街到天台種菜去
喧囂與躁動
「再見,惡童」克里斯多夫紀念小輯
高俊傑 啟首語
陳玉慧 悲傷是她的名字
鄧正健 說敵語的劇作家
Sabrina Yeung譯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虛無主義的練習
謝馥盈 詩緣時事有情:與鄧阿藍談創作及其他
韓麗珠 現場與距離:更危險的平衡——與董啟章對談
黃子平 詩人蕭紅
文學花邊 盧勁馳 蕭紅:為緋聞而生的作家
周思中 稻米的情慾(或堅決意識型態鬥爭)
*因稿擠關係,「軟中帶硬,情感氾濫」、「作家評書」暫停一次
第34期 植字練習:編輯自言自語(網上版)
/陸穎魚
‧維恩埃里〈容器〉、〈消失〉、〈萬有引力〉
〈容器〉簡短,意象置換到位,短短幾句道出愛其實很簡單,因為愛就是你的樣子。愛情很美好,但也很傷人,因此〈消失〉寫感情告終,剩下忙亂的身心掙扎,若隱若現的回憶在時間裡無聲流動,整首詩帶著淡淡無力的哀悼感覺。最後,〈萬有引力〉則寫世間男女之間的錯綜複雜,戀愛就像黑洞,擁有一種奇特的萬有引力,大家一頭栽進去就是深不見底,難以逃出生天。這詩利用數種官感去寫愛情中的曖昧行為,意象不複雜,但令人有所共鳴。
‧黃雁恩〈初見〉
有些詩寫來引人入勝,其中原因是這詩中有令人感共鳴的故事存在。〈初見〉寫愛情關係,寫距離與疏離的感覺,「把一口一口塵/骨碌骨碌吞下去/我們輕得好像快要飄起來」,這裡可見二人親密;「掘得深/手快要鑽出你的腰/我一無所獲」卻寫二人迷失。這詩利用非常簡潔的意象去描繪戀愛,卻不失詩的柔軟想像。
‧嘉儀〈發生在未知的錯誤〉
這詩寫得完整,故事清晰,作者有心製造「我」和「你」之間的懸疑感,首段能充分呈現出羞澀味道,捉得住愛情之中的那點撲朔迷離。然而,此詩意象較輕,若作者能多加處理,相信能提升詩的浪漫感覺。
‧黃韋侖〈然後呢〉、〈射精練習〉
很喜歡〈然後呢〉的第一段:「也不是不寂寞/寂寞也是不得已/畢竟失去你的時間/」時間失去了我」,類似答問,也類似自我沉思中的自語,經過這一番前後逡尋,慢慢把「寂寞」和「失去」放大,同時又把兩者連接起來,產生力量。而〈射精練習〉則為一首短詩,寫性、寫謊言、寫兩性關係、寫身體、寫道德問題,詩句既明目張膽,又有另一番暗喻與愛情思考。
/洪曉嫻
‧艾德加〈公開拍賣〉
政府或民間團體時時都有公開拍賣,總是送出多餘的物資,但拍賣的可否會是價值?詩裡拍賣之物如需要錄音機的「錄音磁帶」、墨跡淡化的「警察通例」、打折的「局長、部長、署長、處長的名牌」以及過氣度量之用的「天秤」,每一個都那麼真實,每一樣在生活中都可堪對照,而社會的荒謬則如詩,所有事物皆可拍賣、公開,唯有真理無處可放。唯結尾「流傳的神話才有價值」稍為俗套,神話恐怕是虛妄,只有謊言才是真正不死。
‧阿仔〈怕光植物〉
作為一棵十七歲的植物可以如何「暗地裡崩潰」?連一整個海的「海浪」都是「晦澀的」。「鐵馬」比喻成人與人之間不可跨進的防範,鐵馬之內的情緒病,荒島的一切都在叫囂,野貓與海,詩人說我們只能如一棵植物,在最需要陽光之時躲進衣櫃──衣櫃是多常用的意象,躲在其中黑暗無垠,寧靜得可能聽見呼吸,架起鐵馬的人多少也把自己收在衣櫃,一前一後兩個意象把內心鎖得緊緊的。最玩味的是,也只有一種植物長年被種在衣櫃裡,那同樣躁動的癮物。
‧蔡文康〈城市人〉
以「城市」為題,詩內卻有大量自然意象,例如「雷暴」、「森林」、「雨花」、「土地」、「野人」、「枯葉」、「野蔓藤」等,城市人匆匆而過,無視城市夾縫中的自然,又或是把自然視為地圖上的標籤,這首最好的地方是,詩人在「仰望城市的邊緣」,重新回望城市的構造和空間,這等繁華,也不過是「如山泥傾瀉」的糞便。自然意象在這首名之為〈城市人〉的詩中,剛好產生了張力。
‧石文穎〈母魚〉
小說裡對魚的描寫仔細,「他」挑魚刺的動作緩慢精細,挑剌的時間肯定比進食要長太多,白嫩的虱目魚與「我」想避開的紅魚,一者無辜一者刺眼,色彩上形成對比。轉折之處是紅色的刺目轉下就指向女子所承受的經痛之苦,以及墮胎的痛苦──嬰與魚皆死去。水的意象貫穿小說,魚兒游過的海與嬰屍活過的子宮,都是水汪汪的緊緊包圍,而觀魚和吃魚的緩慢和刮宮的情節每一個細節都花上功夫描寫,有強烈的視覺效果,互相穿插,一張一弛,令節奏更豐富。魚水與血溢落一地,此篇讀起真是滿紙腥味與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