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
第42期字花語
在如此這地,編一本文學雜誌
/譚以諾
因著要編「柄谷行人小輯」,終於拾起《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來讀。曾聽人說,研究現代文學的,這書不得不讀。翻開這書,未讀其文,先讀其序,那短短的,中文版的序。很久沒有讀過這麼讓人暢快的序,把這書放到柄谷整個哲學世界中合適的位置。這短文2003年寫就,而柄谷的關注,早就已經超越了文學,溢到文學之外。又或說,他的關注從來都不在文學身上,文學,不過是讓他去思考世界的途徑。文學,放在安德森「想像共同體」的框架下,與建立現代國家密不可分。然而,柄谷不只是想透過研究文學來探尋現代性,他終極的目標,是要打破資本制度=民族=國家這三位一體的圓環。這書,是他探索走出這三位一體圓環的途徑。在此短短的序中,我能看到柄谷視野之廣,野心之大,他所思索的,是人類現代社會整體的命運。他從文學開始,站在文學之上,達到宇宙的高度。
在此地香港,編一本文學雜誌,對照著柄谷的高度,真的只有望而興嘆。文學現在還能為我們提供如此闖進公共的路徑嗎?我在疑惑著,而柄谷就已經給出答案了︰現在的文學,已無能擔任一世紀前現代文學(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的角色,已經沒有一百年前的影響力。他宣判文學已死,不是再沒有文學出產,而是文學再不能擔任它曾承擔在公共社會上的角色。然而,加入《字花》這個編輯團隊,還是懷有點點不自量力又不甘看著文學消亡的決心,著力把文學推向公共層次,與民間社會互動對話。如此也不一定要搬出洪席耶來說明文學與政治的關係,或許只需要把字花恰如其份的看作是文化媒體中之一個,那或許它就已經可以發揮它該發揮的作用。
也斯去世,此時或許正是時機,重新檢視他在這三、四十年來為香港文學和文化帶來的種種衝擊和影響。每次有人提出也斯與余光中及其詩風之爭奪,總觸動很多人的神經,然而若要論說也斯在本地詩壇之影響,這筆難以略過;雖說現在再掘出「《狂城亂馬》作者是誰?」之爭論有點不合時宜,但他那種以文學切入文化的能量,還是為後來者提供不少可循的路徑。
或許我們都難以站在柄谷的高度上,以其哲學的敏銳拆解資本制度=民族=國家這三位一體的圓環。我如此一個平凡的人,卻願意把文字,一個又一個的推著,追隨前人或逝者之腳蹤。或許有一天,在圓環終於被解開的一天,我與柄谷還有老馬,恍然遇上。
《字花》第42期目錄
在讀
傅紀鋼/李正文/楊秀卓/劉霽/陳錦輝
文學速報
荷蘭 陸沉/中國 鄧建華/
印度 C&G藝術單位/加拿大 不清不清/
The Issue
ON各種身份械鬥中尋找香港.Him Lo 葉子的故事/
譚以諾 字花語/
封面專題:Goodbye,也斯
飲江 依次洗腳,依次祝福(懷也斯)/
盧勁馳 啟首語 緩慢的悼念 /
一:斑駁的分身
游靜 一袋薑絲與殭屍/
022 羅貴祥 邊界視野:也斯的香港文化研究/
026 鄭政恆 黃的大夢/
二:遊者的疊影
劉芷韻 會不會也有/
楊佳嫻 傍晚時,路經溫州街/
小奧 新蒲崗的雨天之後/
曾瑞明 不足夠的啟示/
鄭家榆 送一朵花/To René
三:未完的狂城
何福仁 遑恤身後慮/
《狂城亂馬》資料編輯室 香港文學史公案:心猿Second Life/
司徒薇 《狂城亂馬》的性別與殖民憂鬱/
移印
Joey Leung X 淮遠 手稿《此外,2013》
植字練習
小縫 青春痘/
胡瑋琳 檸檬蜜/
歐皓藍 螞蟻/
今文 屋邨誌(五首)/
葉銳霆 兩種地圖/
黃紙羊 人生不完全是光亮的/
歐陽志軒 自然現象/
陳柏麒 雨城/
植字
西草 末日讀詩/
金曄路 逃/
孟浪 詩歌法則/
鶇鶇 長頸鹿森林/
孫得欽 夏綠地/
廖亮羽 上海二O一一/
袁紹珊 詩三首/
小西 月房/
下回待續.地獄精神系
李維怡 封印(四)/
字花X明日武俠電子報徵稿
武俠,或詩歌的側臉 二優選+七佳作發表/
專欄
曹疏影 糖球罐子 媽媽在鏡子裡說的話/
袁易天 滿頭大汗 自然有得食/
周耀輝 紙上染了藍 放棄。追隨。守候/
新書書評
李照興 裸身的中國——《裸命》/
郭詩詠 倖存者的失敗邏輯——談憂傷的《明星》/
喧囂與躁動
柄谷行人:我不關心文學
毛淳宇 啟首語/
林正尉 超越歷史的終結──柄谷行人訪談/
許煜 壓抑的回歸與未來的想像──柄谷行人與世界史/
張歷君 走出現代文學的歧途──柄谷行人的穿越/
湯禎兆 桐野夏生的殘虐性念/
陳芳芳 華美的城——論石家豪「建築系列」的都市想像/
長篇小說
黃碧雲 離開家園 行者始歸/
作者簡介
三月註腳 程展緯 全港中小學生有獎填色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