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
第52期字花語
有光的日子
/羅樂敏
過去一個多月,香港人都過著非常生活——聲援佔領運動、追新聞、跟身邊朋友親友討論政治,甚至紮營留守,每天如行軍打仗,社會和個人都兵荒馬亂。《字花》外內也面對轉變,對外則自罷課運動以來一直以不同方式聲援——出別冊、辦義講、做網上文宣,也有編輯幾乎天天落場聲援運動佔中;對內則是陣中易帥,正重整旗鼓,穩步向前,在驛動之中作一點新嘗試。
今期封面專題為「光」,本想透過這帶點抽象但日常的意象切入不同領域,諸如宗教、哲學、藝術、人生,拉出一道想像和思考紛呈的色帶,希望各篇文章自成世界又彼此呼應。然而運動發生之後,香港作家的心神不免被牽扯,但光途所見,依然滿目繁茂,運動中出現的有形和無形的微光,始終明亮。我們借攝影師何兆南的眼睛,追踪新聞鏡頭忽視的影像,捕捉超現實的空景、街道上單人匹馬當中那忽爾臨到的光線,或與我們內心莫名的觸動呼應。
另一組攝影作品則攝自曾梓洋用Ikea的家具組件砌出的相機,此組作品雖然已在香港展出多次,重點卻不在它跟光的牽繫。今次的相輯特別把焦點放在作品對光的操作,由此反思攝影、家具的定義。
此兩組相片自成系列,與文字並列獨立處理專題題目,而非文字配圖,乃望雜誌的視覺元素成為具獨立意義的構成部分,豐富專題的向度。小小調整,嘗試處理文學和視覺元素的關係,同時思考何謂文學的質感——或許是那微小、並不亮麗的,但刺痛著觸碰到它的每一個人。
或許這個時代這種思考是奢侈的,但放棄思考,也恐怕是可悲的。我們只能一再以文字呼喊,並且奢想自己永遠沐浴光明之中,能夠奮力抵抗一切違背之物的噬咬,正如卡夫卡在日記中所寫:
不難想像,陽光燦爛的日子會降臨在每一個人身上。
這種美好,永遠以它充實的姿態等待著,
卻隱於深處、於無形,如此遙不可及。
它在那,不帶著敵意,不勉強,也非聾聵。
喚出對的詞彙、對的名字,它就到來。
這是魔法的本質,不需施行,只需呼喚。
《字花》第52期目錄
執編語
羅樂敏\有光的日子
。分秒
作者簡介
現場
文學獎 紅眼\莫迪亞諾《暗店街》:老偵探的碎步
出版 椎\香港作家英譯本陸續出版與世界作家的交流日漸恢復
作家與a
鄧小樺、羅樂敏\Bernice Chauly與見證
何福仁X西西對談\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勒‧瑰恩
封面專題:光途
盧勁馳 啟首語
文於天\城市之光
何倩彤\小圓光
黃國鉅\光的沉思
李嘉儀\光途涼冷
高翊峰\淡琥珀色的光感
凌鈍\曝光,顯影
何兆南\不平日常
胡晴舫\只因成人全習慣了黑暗
俞若玫\光 無語 黃傘下
白雙全\L手記
。雜音
作者簡介
字元
鄭政恆\證物
陸穎魚\詩兩首
璇筠\看雲——再讀蕭紅
吳耀宗\梵蒂岡遇竊記
曾繁裕\情人
小令\小巫婆與盒裡的鈕扣
黑吉\腦退化
寒雙\異境
李金佳\有中國特色的迷宮
鴻鴻詩歌選評
南鵲\順民——寫在主場新聞網站關閉後
東野\冰箱
跂之\致失去
鞠錦明\何以談起讀植物學的意義
呂永佳\白樺樹
鴻鴻\物是人非,事事不休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曾淦賢X何杏園\ 蟻行世界\就如你創造的一個世界
。啞光
作者簡介
未完成
潘國靈\寫托邦與消失咒
小輯:藏族作家的魔幻日常--由萬瑪才旦談起
楊慧儀\啟首語
邱偉平、李慧敏、楊慧儀\扎西達娃、阿來、萬瑪才旦的三種魔幻現實
祝雅妍\萬瑪才旦小說中的日常英雄與其伙伴
康逸\左右逢源,兩生花開——管窺萬瑪才旦電影與小說的互滲關係
眾綴
鄭聖勳\我仍然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甚麼——評凱特.伯恩斯坦的《性別是條毛毛蟲》
譚以諾\從《烈佬傳》到香港文學的世界定位——給紅樓夢獎評審白睿文(Michael Berry)的十個問題
專題
童偉格\島嶼邊緣 六月寂滅(下)
葉愛蓮\閱女錄 網絡閱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