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
第61期字花語
零經驗
/譚穎詩
Though leaves are many, the root is one;
Through all the lying days of my youth
I swayed my leaves and flowers in the sun;
Now I may wither into the truth.
–W.B. Yeats, The Coming of Wisdom with Time
總在填表格時,才突然有了整理自己過往的需要。然而這卻是一種相當弔詭的經驗,展示曾經做過的事,將結果一一量化排列,拿著自己未必相信的資料去說服別人:這就是我了,我就是完成過這些事的人了,然後把表格容不下的自己通通剪裁掉,把生活的邊角當作不起眼的碎屑。
而社會彷彿是一個偌大的黑洞,把所有邏輯都吸入輾碎再吐出成荒誕的情境,尤其是在面試的房間裡,被對方問及那些空白的經驗時。為甚麼你沒有經驗?可是我們不能回答:因為你們總問這些問題;更不能坦白:因為這個社會拒絕把機會交給沒有經驗的人。只有在夢中才會有勇氣反問,你們一開始的經驗又是如何得來的?而這些體面的忍耐,卻是從有成功經驗的人身上習得。
年紀大不等於有經驗,有經驗也不代表有智慧,這是時間經過所留下最殘酷的痕跡。更遺憾的是,僅僅做過,卻不代表做好,更不等同有堅定的信心解決眼前不確定的挑戰。面對新事物時的無知徬徨,難免覺得自己正在白白長大或老去;但這幻變的世界已快得超越年齡了,無論青年頃或老者,我們一同面對的是從未見過的荒謬,理性的失效和信心的瓦解。而經驗斷裂的人們除了以身體的鮮度為武器,互相質疑和唾棄之外,是否還有彼此理解,共同逃出困境的可能?
曾有經驗老到的前輩和我說:「能用出來的經驗才算經驗」,語氣卻不經意帶著青年一般的嘆息。他的身體可說是佈滿時間的印記了,卻還是和我一樣受失眠所折磨,而且還得想方法善用那愈來愈長的清晨,習慣在朋友漸漸疏落的日子,學習和孤寂好好相處。無論他年紀多大,對喧囂的世界和衰老的臨近,似乎每天醒來,還是得接過一張全新的試卷。
《字花》第61期目錄
執編語
譚穎詩/零經驗
。分秒
作者簡介
作家與a
洪曉嫻、何杏園/吳明益與消失之物
封面專題︰超老齡主義
蔡炎培/晚景
查映嵐/啟首語
李日康/暮中風景──超讀晚年美學
周耀輝、王樂儀/模範生,脫髮
字花編輯室/你是我的老嘢!文學老人診斷
黃念欣/Fifth Avenue上的《老人與海》
王証恒/錯綜摺疊的玫瑰
張婉雯/盛世過來人
阿修/長者兵法秘伝
盧勁馳/《天人五衰》的晚年美學
顏忠賢/顏鄭堂
。雜音
作者簡介
重曝
林非蘼/暗湧
字元
楊小濱/詩四首
呂永佳/曾經吹向海岸的風都逆轉了
陶銘言/嬰孩在哭
東野/瘟疫
離思/遇病相忘
謝旭昇/預言
馬晨洋/詩兩首
羅啟業/過去的人
惠慶宮/情與理
寒雙/我的夢想是養一隻貓
雨牽/魚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何杏園、曾淦賢、李昭駿/解體編輯
。啞光
作者簡介
小說引力──華文國際互聯平台 長篇小說節選
施叔青/《行過洛津》節錄
妙音阿婠
夜宴
陳筱筠/重返洛津,想像台灣──讀施叔青《行過洛津》 96
陳雨航/《小鎮生活指南》節錄
星空下的機堡
港鎮的冬天
寂寞的氣笛聲遠遠傳來
最後的遠征
許劍橋/去過的青春──讀陳雨航《小鎮生活指南》
評論專題:愛情是為了更好的革命
李薇婷/啟首語
陳相因/嬲嫐、愛情與早期共產革命(1927-1936)
許建聰/胡也頻《到莫斯科去》的內部分裂與身分焦慮
張歷君/ 革命與愛情的鐘擺運動:瞿秋白與城市波希美亞
鄭政恆/香港詩歌和革命話語
陳國球/ 左翼政治‧前衛文學——談鷗外鷗的革命美學與感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