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煮魚文化
水煮魚文化
自2006年出版文學雜誌《字花》,並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其間更舉辦多種活動,包括各式工作坊及講座、文學營、跨媒體表演、文化交流、書籍出版、寫作教育、展覽等等。成立以來的合作夥伴包括:政府與文化藝術相關之部門、各大藝團及機構、私人基金、大學各學系及學術中心、各中學、書店、民間團體等。2017年憑「新蒲崗地文藝遊祭」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推廣獎。
水煮魚文化也可協辦到校作家講座、寫作坊、讀書會及書展。
團隊
寫作、評論、翻譯、編輯,散文集《斷層路徑》已出版。
90尾後,熱愛咖啡和毛絨絨的生物。希望能探索生活至老。
處理行政及推廣工作。香港浸會大學創意及專業寫作系畢業,喜歡動物和逛水族館。養了一隻貓和一缸魚。
不懂寫作但喜歡寫作。
試驗著各種文字組合起來的效果。
喜歡烏龍珍奶。
懷疑有點渴睡,半夢半醒的生存著。
喜歡在每個轉角找喵喵,集圖鑑,擴展新地圖。也正嘗試拼砌出自己。
合作伙伴
見山書店位於上環卜公花園的大榕樹下,是間非常小的獨立社區書店,主售藝術文學類新舊書籍,并大力支持本土年輕作家作品。
成立於2009年,「書送快樂」是政府註冊非牟利團體,相信看書不但是知識和智慧之源,還能帶來無限快樂,並希望令香港成為一個喜歡閱讀、享受看書的城市。
團體肩負宣揚「閱讀本身就是樂趣」、提倡與別人分享看書的快樂、提高香港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及兒童的語文及溝通水平及提倡通過閱讀增廣知識見聞,向知識型社會邁進的使命,並每年舉辦大型活動「書送快樂日」,為愛書人捐贈的逾萬本好書找新主人。活動特別選擇在高人流商場舉行,把看書、買書、捐書以及聽作者講座,融入行街飲茶的生活環節,讓書和日常生活更貼近。此外,團體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經常與香港大學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等院校合作,提供訓練講座及實習機會,讓他們對策劃大型活動及物流安排等,有更全面認識及掌握。
2010年,因著林載爵先生,在台北書展引入各地小出版社參展,香港小出版社首度曝光,並獲廣泛關注。七年後,台港獨立出版越來越活潑、活躍,同時香港在強大政體治下發生多宗事件,危及出版界人身安全。無人知道政體給的界線在哪,準則如何,儘管如此,仍有一群人不畏懼,在書業低迷、安危未卜的狀態下,堅持自己的出版理想。來自香港的文化工房、kubrick、印象文字、格子盒作室及Book B,成立52Hz出版聯盟,從香港出發,連結華文獨立出版,互相照應、照顧。
縱然香港的獨立出版聲音貧薄,這裡還是有一群猶如寂寞的、52Hz鯨一樣的出版工作者,正在極力地以微弱的聲頻發出對志業絕版拒絕的呼喚。
52Hz出版聯盟宣布在2017年的台北國際書展正式成立。我們由五個香港獨立出版單位連結而成,希望未來加入更多盟友,集結力量以推動獨立文創出版工作,也願香港的獨立出版品能游活到更廣闊的世界,讓本地以外的讀者能聽見我們的出版聲音。
「同讀」 可解作「同志友善的讀物」,亦可以解作「一同閱讀」。
我們希望透過供給性/別議題書籍;舉辦讀書會、講座、分享會;設置書攤、藝文攤位、閱讀空間等,營造一個認識、探索、討論性/別議題的有利環境,從而推動性/別教育。
一直以來,由於香港的性/別教育不足,性小眾平權運動停濟不前。近年,隨著同志名人相繼出櫃,性小眾議題再度得到社會關注。女同學社認為這正是一個好時機,將公眾的關注轉化為更有深度及闊度的討論,同時亦讓性小眾運動持份者一起思考平權運動的各種可能性。2015年,適逢成立十周年,女同學社舉辦首個《香港同讀文化節》,進一步透過藝文活動及新媒體推廣性/別議題、推動性小眾平權運動。首屆《香港同讀文化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空前成功。女同學社遂決定於2017年再度舉辦《香港同讀文化節》,讓活動一直延續下去。
27
Jul 2008
《城巿磁場》座談會
走出書展.回到城巿——《城巿磁場》座談會
《城市磁場》簡介
享譽國際的華裔建築師陳家毅,近十年來因工作之需,經常奔波往返於全球各大洲,得以親炙當今各大城市的獨特風情、社會脈動和時尚流變。跟隨他的腳步,倫敦、東京、新馬、曼谷、伊斯坦堡、北京、紐約、威尼斯、杜拜各地新興的購物商圈、藝文中心、書店、美術館、陸橋、流動攤販、聲色場所,均一覽無遺;老鎮新區人文薈萃風情萬種,在此亦交織併行,盡收眼底。
受過完整建築設計和都市規畫專業訓練的他,平時嗜讀文學勤於寫作,情思敏捷筆耕細膩,對於亞洲城市中自發生長、充滿人味的有機樣貌,和來自社會底層躁動不安的旺盛生命力,尤難忘情。迥異於正統學院派慣有的理性思維,他卻喜以建築的眼、文學的心、熾熱的情,四處查訪市井小民的生活作息,描摹各大城市姿態撩人、五花八門的次文化風景,並娓娓道述讓自己魂牽夢縈的三城故事──倫敦、曼谷和伊斯坦堡。
在他的筆下,城市不再只是場所而已,每座城市都有著獨特的自然地景和文化風韻,以及它們不為人知、可歌可泣的淒美故事。
作者簡介
陳家毅(Tan Kay Ngee)
陳家毅建築師事物所+藝術空間創辦人,事務所設立於倫敦、新加坡與伊斯坦堡。
1980年代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1990年代任教於倫敦大學建築系,曾獲:「英建築師協會學生設計獎」「英皇家藝術學院新人獎」「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群)」、「日本設計」年獎、日本「中川設計」年獎,以及2007年度新加坡總統設計獎。作品包括:高尚住宅、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新加坡管理大學」,「紀伊國屋」及「Page One」書店等。
2003年與同伴設立了「KayaOnCoast」建築+產業公司於伊斯坦堡。2006年設立「Çok Çok」泰式料理餐館。
1970年代始以中文寫作,現為新加坡《聯合早報》周刊專欄作家。曾出版:《不完夏》(吉隆坡「學報」1979年)、《重顧草莓地》(台北「田園城市」2006年)。
合辦單位:字花、明報、積木文化
查詢留座:2877 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