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Apr 2009
策蘭之夜:詩的深與傷
──文學與音樂的對話
策蘭之夜
主辦:《傾向》
協辦:《字花》、地下書店、文化工房
詢問電郵:mynamis@gmail.com
保羅.策蘭(Paul Celan)於 1970 年日誌本 4 月 20 日小格中填上 “Depart Paul”。5 月 1 日,人們在巴黎塞納河上找到詩人浮起的屍體──已然越過死亡的詩人。離策蘭可能的身亡紀念日尚有兩天,滿腦子 Paul Celan 的貝嶺,自台北帶來《傾向》為紀念策蘭出版的兩本書──《策蘭詩選》及《策蘭傳》。繼 4 月 11 日「香港紀念策蘭詩朗誦會」後,貝嶺來港的第二場活動「策蘭之夜(Depart Paul)」,邀來黃仁逵、歐嘉麗、伊庄、adam 等音樂人,奏響另一種〈死亡賦格〉,並有《字花》的作家和編輯與貝嶺對談,深入探討被貝嶺稱為「二十世紀最深的詩人,也是二十世紀最傷的詩人」策蘭(Paul Celan)的人生與作品。
--------------------------
香港「紀念策蘭詩朗誦會 」
主辦:《傾向》、Kubrick Poetry Society
協辦:《字花》、kubrick 書店
語言:廣東話及英語
四月是策蘭的逝世月,為紀念策蘭逝世 39 周年和《策蘭詩選》及《策蘭傳》新書出版,「紀念策蘭詩朗誦會」邀請您參加。策劃人貝嶺將帶著《策蘭詩選》專程前來香港。
策蘭是誰?策蘭是二戰後最重要的德語詩人。
策蘭是誰?策蘭是見証奧許維茲大屠殺歷史的代表性詩人。
策蘭是誰?策蘭是最具獨特個人語言的現代詩人。
《策蘭傳》和《策蘭詩選》催生者貝嶺認為﹕「策蘭是二十世紀最深的詩人,也是二十世紀最傷的詩人。」
保羅.策蘭(Paul Celan), 1920 年生於布科維納的切爾諾維茨(今屬烏克蘭),1942 年,猶太裔雙親相繼於納粹集中營中被殺害。1944 年,他攜帶《德法辭典》與《英德辭典》開始流亡,經布加勒斯特、維也納,最後在巴黎棲居二十年,1952 年,他的〈死亡賦格〉一詩震撼德國,1970 年 4 月,他跳入巴黎塞納河,自殺身亡。
策蘭歷經人世的黑暗,從德文、希伯來文、羅馬尼亞文、俄文到法文,多語言文化的流亡背景,這一切,使得他詩作豐富又複雜。每年,德國國會為二戰中受難猶太人的哀悼和懺悔儀式上,策蘭詩作〈死亡賦格〉是必被朗誦的詩。
逾六百頁、由詩人孟明翻譯、德中對照《策蘭詩選》的面世,是中文世界的世紀性大事,也是國際文學共和國注目的時刻,為對策蘭幾乎一無所知的展示了較為完整的策蘭。《策蘭傳》是中文世界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策蘭傳記。沃夫岡.埃梅里希(Wolfgang Emmerich)的《策蘭傳》(Paul Celan)是德語文壇公認寫得最好的策蘭研究傳記之一,此書篇幅不長,卻對策蘭的生平和詩作有著深刻而淵博的探討。
當晚的主要節目有﹕貝嶺介紹策蘭生平、《策蘭傳》和《策蘭詩選》的出版、策蘭生平影像、策蘭讀詩的原聲錄音,貝嶺用中文、德國學者以德語分別朗誦策蘭詩作,多位詩人、作家也以自已的聲音來詮釋策蘭的詩作。
這一天,讓我們為策蘭守靈。
現場有剛出版的《策蘭傳》和《策蘭詩選》特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