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俄羅斯的時候,特地到聖彼得堡找過納博科夫的故居:在路邊不起眼的紅石磚牆上,大門緊閉,比起托爾斯泰故居,不知道要寒磣幾座城。
我試圖敲玻璃門,不清楚裏面有沒有人在打理,外面除了行英文字「VLADIMR NABOKOV MUSEUM」,沒甚麼刻意的指示或介紹,倒是很符合「慕名而來」的說法。
「Набоков」我輕聲唸上面一行俄文名,可惜門鎖了,要兜進一旁的石拱門,比劃着不通的俄語,才知道「那日不開放」。
我在門口徘徊了陣,發現有慕名而來的外國人,也是遺憾地繞着外牆轉了圈,拍完照還跑到對街仰望半天,儘管盼它開門的可能性極低。
俄羅斯政府不知道有沒有見過這場景,他們那些政要應該忙到沒時間去答理一個死在國外的「叛徒」,至少他在俄羅斯的名聲遠不及歐洲和世界其他角落。
也許關於這點,他已經借用尤多的口說出,「在我們的祖國,人們目前還欣賞不了我的作品。我挺想用法語寫作,可又捨不得拋棄在運用本國語言時積累起來的經驗和財富。」(選自《黑暗中的笑聲》)
面對閱讀和寫作,有很多人追捧他,納博科夫沒出名時就異常清醒,結果預設的悲觀還是悲觀了些,但也說不準,「還要等很長一段時間,也許要等整整一個世紀,人們才能真正讀懂我的作品——如果到那個時候,寫作和閱讀還沒有被人們遺忘的話。我看半個世紀以來,德國人已經既不會寫,也不會讀了。」
讀到這裏時,我不由暗笑,慶幸納博科夫沒有活到現在,沒來當下的中國走走。滿街的低頭族、滿車的短視頻,我沒有資格去定義那些毫無手機推文的價值,至少有人說是垃圾,有人吃着營養;還有那霸道的強勢影像,像壞疽偷走了我們的健康。
世間很多事,責任都推給「流行」,但「流行」不也是大眾的「選擇」嗎?
算了吧,寫小說也是個人選擇,我無話可說。
納博科夫幸運多了,國籍上先是個傳奇,俄國和美國,兩個不相容的主義,他後來乾脆放棄俄文寫作。《洛麗塔》的成名也是備受爭議,終究躲不過搬上螢屏的低俗,還好有時間幫他正名,還有批流行甩不掉的粉絲。
但要說耐看,這部原俄文名的《暗箱》(就是我上文提及的《黑暗中的笑聲》)寫得更乾淨、利落,像是未經打磨的藝術品,沒有一點考究、賣弄的味道,卻叫人騷動難忍。
他後期的作品,我很少再看了;只有他的名聲,越吹越厲害。其實,我不確定《洛麗塔》是成就了他,還是毀了他。但如果你真的愛一個寫字的人,請一定認真讀他的原文。
這部小說像是部拍不出的黑白電影,讀的時候竟忘了作者的存在。這是個好兆頭,儘管背後他可能為之付出過刻意的痕跡,當然也不排除天才的東西在某一刻顯示才華。
我不敢斷言,才華這東西太容易用盡。我深愛的菲茨傑拉德就是最好的悲劇。我也擔心着自己,就像人類逃不過死亡的歸途,但想想這也好過漫漫歲月、江郎才盡,還無所事事。
回到這部小說,每個節奏都在點上,一點也不拖沓。作者控制的力度每次都能煞得剛剛好。
要知道用力不夠或過猛是常有的事,但自帶鏡頭感的天才,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給了想取代文學作品的電影掠奪者們一劑教訓:文學是超越故事情節,連視聽都無法彌補的意識空間。
這時,我再介紹這部小說的故事梗概簡直就是打臉,但還是用另種方式說下,在意它的人自己會去看,不是看故事,是看細節,看手法,就跟去電影院的大多數是短暫的爆米花消費,只有個別幾個會去回味它的景深、剪接、打燈、景框等形式語言。
薄薄的一本三角關係書,以三無的悲劇收場:不善終、不復仇、不交代。翻完都不甘心。
闔上書,那股妖氣還在,不該憐憫的稚氣還在,讓人噁心的情愛竟生出一絲純情⋯⋯
我彷彿看到女主瑪戈享受地坐在愛她的兩個男人中間,一個(雷克斯)拋棄過她,她卻還愛着;一個(歐比那斯)被她設計、利用,卻擺脫不了愛她。
瑪戈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也不介意生活給予她甚麼。所以她的輕浮來得理直氣壯、理所當然。
也正因為此,有了經典的那句:「雷克斯摸着她的右膝蓋,而歐比那斯摸着她的左膝——好像她的右邊是天堂,左邊是地獄。」
*刊於《字花》第82期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葉梓誦的《吉索德》書評,提及那本小說所引述的一個故事:西藏僧侶以電腦呼喚神的九十億個名字,數完後,繁星就會逐顆熄滅。
是的,故事作為世界,也作為媒介,總會引出或無可避免連結著其他說故事的聲音。故事本身的存在很脆弱,但回歸混雜,泯泯然於眾生,它有某種秘密傳遞的力量。
就只在乎你讀不讀。
你可以說是傳音入密,其實人人都聽到,但你與它有對話嗎?你會想想怎樣用自己的聲音延續、擴大那傳遞嗎?
這五篇書評,各有其對話風格。曾繁裕評《博士淪落人》,從「博士」的失格挖入「淪落人」的血肉,充滿偽善神話的現代體制,餵養著的都是淪落人。雯彬在納博科夫其人其書的周遭,點畫出一些明暗,比《黑暗中的笑聲》本身更重要的,是書寫的意義。葉梓誦一開始就帶著某種理論觀照,既然《吉索德》已走在挪移、拼貼的路上,較開闊的討論其實只是一種忠於原著。黃潤宇評《雨必將落下》直指「幻覺」的內核,形成氛圍,技法、節奏只是籠罩其中的氣候指標,清晰,而又保持隱密。李日康從「掃興的讀者」出發,注定切出不一樣的肌理和味道,同時又等於把《食字餐桌》的秘密食材重新烹調,令你覺得陌異又期待。
當你覺得好像聽到了書裡的聲音,抓住了沒有隨故事終結的甚麼部分,不必著急,它對你來說代表著甚麼?即使大如一個世界,你也可以重新捏塑它,小如一顆星的話,就想像它在星空中的位置、傳遞給你的時間吧。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絕境練習(只示範一次)
這不是逃生指南,這僅僅是當你無法改變絕境,而又不想完全停頓下來時的建議。做點甚麼吧,保持運動吧,趁還有力氣。
(一)問自己,如果自己寫了一篇關於絕境的作品,它有甚麼命名的可能性?例如〈掘頭路——小絕境考〉、〈絕境宗師〉、〈追憶絕境年華〉……直至絕境過去。
(二)學一下杜斯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記》的主人翁,鑽進地下,思考嚴肅的課題,比如自由、罪、道德,有望成為厭世的專家或精神分裂的學者。既然不是人人有地下室,《行人隧道手記》、《地鐵手記》也是可以的。
(三)正如楊嘉仁〈窮盡的夜晚〉所說的,視網膜就是無邊無際的畫紙。做過夢,看過書,就放眼看看吧,即使是在長夜的最深處,也可以觀察,觀察那個尖尖的,盡頭。
(四)誠實一點好嗎?白水〈零件〉說,破碎更完整。但我們偏不承認自己已然七零八落。接受沒甚麼不好,過不了關,找幫忙,或者,幫忙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是自身難保的。
法國詩人皮埃爾‧勒韋迪(Pierre Rererdy)有一首詩叫〈一切都是黑暗〉:
一切都是黑暗
風兒歌唱著吹過
樹木顫抖著動物都已死去
再也沒有人活著
看吧星星停止閃爍
地球不再旋轉
一顆頭傾斜著
它的髮拂拭著黑暗
最後一座鐘樓還佇立在那裡夜半鐘聲響起
所以,最後一個建議,敲響自己的喪鐘吧,我們早就身陷絕境。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日安憂鬰
唔係你同我打招呼
我就會睬你架
日安抑鬱
係囉係囉
日安抑鬱
你好
你好
我會食藥架啦
我會準時食藥架啦
謝謝你
我都係
我都係
不如我地
重又開始啦
我係茉麗葉
我叫羅密歐
我跟咗你咁多個埠頭
咁多條街
我梗係知道啦
蝦球
我等咗你
好幾個世紀了
亞娣
唔係就係你囉
我食藥
你食藥
我哋約定
準時食藥
好嗎
好
我哋準時食藥
佢哋就會好番架嘞
當全城械鬥
文字還可以
感人的時候
我愛你我食藥
同佢地好唔好番
有乜關係呢
你食藥你愛我
同全城械鬥
有乜啦掕
日安憂鬱
日安抑鬰
唔好怪嗰啲和合散啦
當年唔係就係你
寫在我身上詩句
教我夢中憂鬱起來嗎
「欲迴天地入扁舟」?
不,是「如何携手
穿越憂鬰的邊界」
「永憶江湖歸白髮」
吖嘛
唔係囉
唔係就係囉
所以呢
所以呢
日安憂鬱
日安抑鬱
(2002年2月2日)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台南總有種舒暢的空氣,矮小的樓房,天空顯得很大,心情也稍為輕鬆。走進有百年歷史的前台南州廳古蹟,現在是台灣首座國家級文學博物館「國立台灣文學館」,館內有不同的展覽室、會議廳和特藏室等,連廁格內亦有廁所文學展。
一樓展覽室D門楣懸着一塊耀眼的霓虹招牌,內裡展出的正是《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展覽由 國立台灣文學館和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展期由本年1月17日至5月24日。 展場到處都是熟悉的港式陳設:茶餐廳、街道照片、大押、樓上書店。場地雖然不大,展出的藏書卻彌足珍貴,伴隨一個個文學小故事,可觀性很高。
展覽劃分為五區,由香港開埠以來說起,按時序展出各個時期的文學大事及展品,如1928至1937年「香港新文藝大爆炸」時期的文學雜誌,當中最有象徵意義的要數梁之盤於三十年代以家族生意梁國英藥局資助出版的雜誌《紅豆》(1935),此書成為當時不少文青的重要據地,如李育中、柳木下,也有遠方作家路易士、林庚等的作品,較可惜的是梁之盤27歲便英年早逝,現今亦甚少人提及他和《紅豆》。
其他珍貴的藏書有現代主義先驅代表馬朗主編的《文藝新潮》創刊號(1956)、劉以鬯的《酒徒》(1963)和《李維陵畫集》(1975),也有主辦單位向中大圖書館借展的舒巷城《太陽下山了》(1962),這書後來於1984年由廣州花城出版社選印,但因當時「太陽」為毛澤東的象徵而有所忌諱,改以《港島大街的背後》一名發行,到1999年才再以本名出版。另外也展出西西《我城》(1979)的初版,旁邊更擺放1975年於《快報》連載的剪報正本,每張都有西西手繪插圖,那是連書都未能全部收錄的畫作,非常珍貴,亦見收藏者的細密心思。
另一區則展出金庸的《神鵰俠侶》(1959)單行本以及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1957),前者為鄺拾記報局初版,兩書皆由私人收藏家借出,非常稀有。同區亦有五、六十年代盛極一時的三毫子小說,當時電視仍未普及,普羅大眾喜以三毫子小說作消遣讀物,因其便宜、量產,是當時主流娛樂之一,著名作家如劉以鬯、李維陵等人也寫過三毫子小說。
場內亦播放香港電台《小說家族》及《寫意空間》的香港文學影視改編片段,例如1987年李碧華的《男燒衣》、也斯的〈李大嬸的袋表〉、1997年《酒徒》、2000年〈尋找阿藍〉等等,合共10部改編作品輪流放映。
擺放在展覽最後的是《香港文學大系》,就像是整個展覽的濃縮,這項計劃邀請香港本地的專家學者擔任主編,追本溯源發掘及整理二十世紀的香港文學作品。1919至1949年的第一輯《大系》已經出版,而收錄1950至1969年的第二輯繼續由商務印書館負責出版,相關的編印工作已經展開。
如展覽簡介文案所說:「……My City我城,已成為Our City眾志成城。台灣人應該記得,香港文學奮力發聲、擺脫迷霧,與我們咫尺相望」。場內設立的電子連儂牆正正是台灣對香港人呼聲的支持,艱難時刻有此小驚喜,只能由衷地致謝。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