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和文於天在2009年左右認識,至今已超過十年了。那時我剛成為研究生,愛好創作的友人告訴我:「這屆新生有文於天,有希望了!」而我僅僅記得在一些文學雜誌見過他的名字,似懂非懂地讀過他的詩。不久後,開始和於天在MSN上成為了網友,再過一段日子才在大學見到他本人。他並沒有想像中的文青的樣子,反而更像愛好籃球的好動青年,表情冷酷,說話爽直。回到MSN的世界,則又變回一個青年詩人的模樣,文字裏的於天相當健談,熱衷分享喜歡的電影和流行曲(毫不掩飾他對柯德莉夏萍和謝霆鋒的愛),間雜水準頗高的笑話。我們之間花在唱K、街拍、動畫、貓,甚至討論食物倫理以上的時間,都比我們認真地交流文學話題的時間多上很多,這些後來都成為我讀他的詩的線索和靈感。例如他告訴我,「文於天」這個筆名是他中學時寫的武俠小說主角的名字;因為成長中的挫折和誤會開始了寫詩,便決定以這個筆名來闖蕩文學的江湖。
每次見面也好、訊息也罷,他也像打招呼一樣平常地問我:「幾時出書呀?」我總是推說你先你先,然後他在2014年,果然出版了詩集《狼狽》。他告訴我這個喜訊時,卻沒有滔滔不絕地講自己,而是馬上接上一句「幾時到你?」,至今還是時時說起。我想我們憑這一句,即使沒有常常討論文學問題,也能成為合格的、互相鞭策的忠實文友。他邀我為《晚冬》撰序,我自然是欣然答應,也對他的新作充滿期待。
《晚冬》尚未付梓之前,曾暫名為《枯樹誌》,兩首同題詩都同樣帶有一種頹唐的意味。匆匆讀完詩稿後,我不禁鬱悶起來,也替他擔心,一度覺得於天陷入了創作的瓶頸──新作不少和《狼狽》重複的意象、相似的句式,篇幅卻愈來愈長,有些更織入私密的經驗,讀者恐怕難以進入。但一再細讀之後,這種「缺陷」卻引起了我的注意,重複而疲倦,不就是詩人苦無出路的生存狀態的一個具象?
重複的生活,循環的時間
我總喜歡由書名去進入一本書。如果說「狼狽」形容成長半途的踟躕迷惘,「枯樹」和「晚冬」,則同樣指向暮年的憂鬱。於天寫作這些詩不過三十歲左右,說是暮年也未免太過;但作為同代人,我卻能深深理解到,衰老的悲哀,並非恐懼它即將到來,而是發現它早已不動聲色,把自己圍困在內。
點題詩〈晚冬〉裏,他以重重圍困的形式書寫重複無味的生活。開首鋪寫看似開闊的天空,「煙霧在城市上空。/雨下完了/黃昏的瀝青流在牆身上/流到周年晚會後的停車場」,但由凝結的霧到雨,兩三行就落入了水循環系統之中,然後接著寫的,是日夜的更替。水、日夜、季節,在文於天的筆下,自然的法則與人類的法則並行,行走在學校的詩人自己,則在學期的起始之間,不斷進行著管理的工序。而教育的目的,也是傳授某種世界的法則──因襲的鏈條便這樣一環緊扣一環,使詩人無法逃脫:「我受這樣的生活所困。」
有趣的是,詩行之間出現的括號,看似成為了循規蹈矩的世界中,唯一的出路。括號是反省、自我懷疑的腹誹,有時和括號以外的正文、括號和括號之間,甚至構成一種互相反駁的關係。例如才剛寫到不合時宜的教科書,就出現了夾在兩段「閱讀」之間的「低調的括號」:
我們依然生活在它的身體
以枯萎的顏色思考
以秋色閱讀一些愛恨
(社會說我們要保持雁形
我們顯然不具備
堅韌的甲冑,拍翅)
(我們用低調的括號表達
飛翔的隱憂:只要有了城市
作為憑藉,只要有了重複的必要
就可以在厚雲下憑藉天空飛翔)
但是我們不再如此
──閱讀,一座孤獨的塔
背負了時代的時代、
沉默的沉默。進入了晚冬
學校和老師採取的方法就是「閱讀」,按照書本傳遞知識;閱讀的過程中突入的那些「低調的括號」,可視為對「法則」的挑戰。社會教導飛行應有的姿勢,「保持雁形」,自古以來「雁」是群體的意象,「我們」卻不具備成為群體的條件。上一本集子中,詩人雖曾自比「雁」,但卻是以「孤雁」的形象出現的(「但我是雁,是野禽」*註1),這種孤獨漂泊的心境,在本書中仍然佔重要的位置,雖然無法很圓融地成為群體的一份子,但因為要在城市重複過著平穩的生活,所以明知不擅長,也可以「在厚雲下憑藉天空飛翔」,帶著隱憂、磨平菱角去嘗試融入。時值晚冬,候鳥為了生存,想必需要群居棲身,越過寒冷的季節──這是成熟,也是孤獨的新的形式。
無所用心的日子,如「Ricoh影印機複印的晚冬」,暗示機械人一般的營營役役,內心空洞。其後詩人終於也走進了建築物內部,而不再只是沿著走廊和邊上行走了,他將辦公室的圍聚寫成了「夜宴」和「佈道」的儀式一般,意識到學校正是規訓的場所,密集地提醒著「法則」的重要。在正文的結尾,坐立不安的他已成為了規訓的一部份,但這時括號又再升起:
(一些桌椅於是展開了飛行,
它們有它們完整的形式
有它們唯一能夠完成的主題)
或者總有一些事物,能不受季節和群體的拘束,可以自由馳騁罷?詩人用想像力打開了一個看似荒謬的缺口,桌椅雖是死物,卻是學校裏最多的東西。我主觀地認為〈晚冬〉是初出茅廬的教師的剖白,熱情瞬間被冷水澆熄,不得不直面現實的鐵壁,由是這本集子散發著如此消沉的氣息。然而詩人似乎內心充滿矛盾:老師的工作原是他的理想,他熱愛文學,想將自己所學所愛教給下一代;只是現實中原來有諸多的制限,並不存在純粹的教育。
學校:馴化的現場
文於天在〈後記〉中提到他的創作都在「教學的間隙」完成,相信這也是大部份老師作者的寫照。創作不再是可以慢慢空出一段長時間來做的事,而是你必須在通勤的路程上、在備課的閱讀中,或是在短短的空堂裏,爭取時間進行構思或執筆。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毫不意外地成為了《晚冬》最常見的場景,而圍繞教學工作的細節,也通通成為了詩的意象來源。於天曾在一篇創作談中自白,「長久以來的教學工作,填充了我平平無奇的生活,我能夠不在其中得到一點書寫的動力嗎?」*註2 而我們也得以沿著此書,進入一個老師的「台前幕後」:日常授課以外,設題、批改、寫教案、出席考察交流團、進修、見家長、謝師宴,到近期的網上教學,全包括在他的工作範圍裏。一日只有二十四小時,思考要不壓縮、要不只能重疊,詩的聲音便從時間的縫隙冒出。繁忙的工作似乎要把詩的感性一一榨取,尤幸於天也以創造力頑抗,將一成不變的格式和標準暗渡陳倉,互文(Intertextuality)而成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開拓了新的表現形式。這種嘗試在《晚冬》中俯拾皆是,篇幅所限,在此僅能略談我印象較深的一些,其中一例便是上文提到的〈枯樹誌〉。
〈枯樹誌〉寫七月的事。對一個中學老師來說,七月是一個特別的時間點,它代表學年的終結,暑假,也即將要和學生告別了,因此〈枯樹誌〉筆下的炎夏,瀰漫著一種早衰的秋意。校曆上的季節更替,和自然的季節一樣是循環的,「在最後的一節課/我們又回到從前,那一段關於夜宴的掌故」,熟識的課節早已操演無限次,對學生來說是「最後」,對老師來說則是「從前」。
〈枯樹誌〉裏的學生正在學習庚信的〈枯樹賦〉。身為老師的於天,理性純熟地拆解這篇課文的肌理,而教學以外的詩人之心,卻泛起一種類似於庚信年華老去的傷感。他的閱讀便需要時時面對兩種自我的拉扯:
(⋯⋯)
是的,我交給他們一些數字:
烏啼是一,鳥鳴是二
月球是零,月亮與它的影是一
這些咒語一般的數字排成一些焦黑的枯草
斷斷續續地進行著:唳鶴和吟猿
是三,木葉落是二
長年悲是一,枯墨是零
──這些數字像一場風暴
而草木總是堅忍。我們用甚麼來突顯
這種堅忍?用一整個月的雨?
用一座大樓的油漆?
我們用影印機的錯體和故障
用我們委曲的手指寫些錯別字。
優美的文辭被點列、歸類成筆記上的數字,雖然方便解說和背誦,難免會截斷了美感和意義。詩人心知深刻的感受是無法被一一具象的,老師卻必須相信這種教學法有助於知識的掌握。最後一句可堪玩味,感覺「委曲」的是那個我,是詩人還是老師?「錯別字」是指甚麼標準下的錯?相對於哪一個答案而言?詩有所謂「答案」嗎?而那些來自庚信的中年悲情,「木葉落,長年悲」,對眼前的少年人來說,又何嘗不是難以理解的「錯別字」?
〈枯樹誌〉中被教育馴化的對象除了學生,還有老師。老師需要磨去課程以外的個人意志,合乎某種量化的標準,組詩〈教育旅遊團六章〉所聚焦的,是被馴化所引起的不安感。這組長詩中,詩人到中國的邊境進行教育考察,所有行程都在安排之內進行。第五首〈重讀〈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相當有戲劇性:在參觀完實驗學校和歷史博物館之後,他和一眾團員在讀蘇軾的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他甚至將詩硬生生地寫成一份教案,填入「教學步驟」、「時間」、「課節內容」、「目標」的表格,刻意而突兀,呈現了教學對他的束縛。
團友們照本宣科,他則是以電影《22世紀殺人網絡》(Martix)的科幻世界觀,把這種講求「理性客觀」的分析慣性推到極致,將蘇軾的人生際遇想像成虛擬程式,解構了原作。若《22世紀殺人網絡》中的現實就是母體製造的一個假象,那麼「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也許是一場夢中之夢,他的「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他的愛情和哀傷,也是1和0的組合而已。詩人意猶未盡,將另一套電影《潛行凶間》(Inception)的世界觀也捲入其中:
從簷前的窗口又看見蘇軾
一身冷汗,臥在那裏
多少年了,也無法從夢中驚醒
我漸漸侵入1075年的一個夢
從那裏我再望見操場的對面──
狹窄就是說一些人的夢乍一看
是一座矮塔,當我踏上台階
無數的台階將塔頂隔開
我將永遠矮於
那座塔
侵入某人的多重夢空間,是《潛行凶間》的經典場面,詩人將電影的設定與他們刻下的備課相提並論。他假想身處同一層的蘇軾(文本)就在面前,而他得侵入「1075年的一個夢」(解讀文本)。電影中主角入侵他人夢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改變現實,放在文本解讀的語境中,就是奪取詮釋權。可是他自覺這場進攻並不成功,他們嘗試進入夢空間裏的矮塔(文本意義),然而只消一踏上台階,就不得其門而入。根據電影的邏輯,若他們無法讓蘇軾清醒過來,則面臨迷路,永遠地被他人的夢空間所困──無異於在教材中泥足深陷的老師。
重寫:共時的對話
改寫蘇軾的名篇無疑是一個複雜而精緻的玩笑,但範文的教育,缺少的往往就是這種時代的活力。《晚冬》中,重寫計劃佔了很大的比重,我將之視為與範文進行的對奕。第六輯「十二篇」便是中學中文科十二篇文言範文的有意重寫,書末何梓慶的專文已集中評說,在此不贅。令我感興趣的是「重寫」的企圖。詩人在後記中說:
「重寫」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因為它能夠在時代中繼續流動,它並不只是一個文本,而是一個有機體,是有依據的書寫。
我提供一個只有對錯的參考答案──給我的學生,我也提供另一個沒有對錯的回應──有趣的是,他們所經歷過的人生,我也有,我的時空也有。
古人的時空有甚麼?我們的時空有甚麼?範文若作為一種「典範」,其語言已失去活力(文言文已不再是口頭語言),所保留的文化內涵,想必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而若作為一種「規範」,則重寫是一種大膽的離題,是將範文由「可讀文本(le lisible, the readerly)」,重新變回「可寫文本(le scriptable, the writerly)」的創作實踐。範文以外,尚有一篇〈有時有時〉,重寫了本土詩人梁秉鈞的名作〈中午在鰂魚涌〉。
〈中午在鰂魚涌〉是書寫枯燥現實、工作疲憊的詩,頹唐的心境與《晚冬》這本集子有相似之處。原作中,詩人以平淡的筆觸,寫下在鰂魚涌工作時,午間小休所見到的景物人事;文於天的重寫,則寫自己由荃灣下課的路程上見到的景物人事。梁秉鈞的壓抑,在我們的時空繼續存在,而文於天的重寫中,城市的風景則顯得更加封閉。〈有時有時〉深化了重複的主題,全詩以人流的動線鋪展,將下班上班的循環寫得如潮汐更迭般平常,「有些人急著回家/卻總在途上/有些人急著離開/卻總是回來」;與原作同樣,頻繁地使用「有時」營造節奏,將所見所聞寫成一種不變的常態。但是現在,高度發展的城市建築是走不出去的迴圈,詩人從日日如是的生活中,漸漸陷入了迷失,無法分辦自己的方向,對世界的感覺麻木而錯亂:
電梯緩慢而下
巨廈慢慢爬升
我總是聽不見當中的分別
從天橋走出天橋
有時並不知道哪裏才是
哪裏的盡頭哪裏才是
哪裏的起點
〈有時有時〉中的場景是接續的,卻沒有寫到出口的所在,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只能匆匆經過。唯一一個供人停駐的休憩地,也只是人工化的「沙咀道球場」,在「一片上色的青草」上,人們才有了休息的正當性。將休息盡可能地壓縮,卻以此作為繼續工作的微小動力,一個球場、一個天空,都令人們能短暫地想像自己離開疲累的軌道,寫來相當悲哀。而這種悲哀彷彿會在無望的城市中重寫下去,成為我們這代人共同的窮途。
教師雖然有相對優厚的收入,但人的困境不一定與金錢掛勾,在我看來,整本《晚冬》便是一個詩人意識到,生活穩定的另一面仍有諸多不得已,疲倦和遺憾。我想於天應該懂得,書本其實是死去的樹;但詩在其上卻能生長茁壯,枝葉繁茂,生生不息。
2021年夏
註1:〈野禽〉,見《狼狽》(香港:麥穗出版,2014年),頁79。該句同為該書第二個詩輯,亦是包攬篇目最多的一輯的輯名。
註2:文於天:〈詩人自道:按捺不住〉,見《別字》第26期。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七月特別企劃──熱夜
港臺連線,五首灼手詩配五篇燙故事
我很痛苦你知道嗎?
她說。
我很痛苦你知道嗎?
她又說了一次。
大半夜的聽到這種話,感覺不太妙。我抬頭看看,原來電視裡是個女鬼。穿古裝的,看起來劇情大概是某個作惡多端的男人,不知道怎樣被誘騙來到(布景很爛的)荒郊野外,從前被他欺凌而死的女鬼從樹下現身,準備復仇。當然也不能排除他們之間有過複雜的一段情,畢竟這話聽起來埋怨比憎恨多一點。
我一定要殺死你。她又加碼。我看這男的應該能再騙她一次,當了鬼也一樣,聽她講話就知道。
仔細看看她的臉,這女鬼有點眼熟,跟我後面那個長得好像。
……什麼?後面的什麼?腦袋裡不知道從哪冒出這麼一句。額頭一滴汗滾落,掉在湯碗裡。這就是為什麼人千萬不可以編什麼鬼故事,念頭只要一動,晚上就睡不著覺了。以前我也想過一個場景,房間角落有個女鬼,披著頭髮,也不幹麼,從早到晚就站那裡,睡覺也在,醒來也在,像個衣帽架一樣,一舉一動都在她的視線裡。透過她頭髮的縫隙,還稍微可以看到她的眼睛。結果連續好幾天都半夜驚醒,盯著角落看。所以說我怕死了娃娃那類的東西,眼神一動也不動的。
我挖了一口碗裡的滷肉飯,在這之前我在哪裡,做了什麼,完全想不起來。三更半夜的我在這吃滷肉飯幹麼?可能是在做夢吧,夢裡的人真的會問自己是不是在夢裡嗎?
不過這家店很不錯,點滷肉飯就送貢丸湯。
點滷肉飯就送貢丸湯?
哪有那麼好的事?那至少現在可以確定是在做夢了。
不然就是在地獄,有一種說法,說地獄是一個長得跟人間很像的地方,只在一些小地方,有微微的偏差,不仔細看就看不出來。多小的地方呢?小到可能只是一個念頭。
我回頭看,沒有什麼女鬼,只有少少幾個人吃完了在看電視。
不是有一款很有名的恐怖遊戲嗎,詳細情況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是在某個古宅裡的第一人稱解謎遊戲,有個女幽靈神出鬼沒,一下吹熄蠟燭,一下弄倒東西。說到第一人稱恐怖遊戲,根本是恐怖界的 ASMR 吧?就是那種能透過耳機把你腦子搞得一團糟的東西。過程中,玩家會聽到身後傳來一些聲音或看到一點影子,轉頭看又什麼都沒有。後來有高手破解了程式,解鎖攝影機鏡頭,可以在不轉頭的情況下,看到主角背後的視角。結果看到了什麼,不難想像。
也有可能是什麼岔出去的平行宇宙之類的,這種空想理論要多少有多少。不管是哪一種,其實最困難的,反倒是醒來之後,你怎麼重新相信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律當成假的,但以真實的態度去經歷它。有些宗教主張整個世界只是一場幻象,如果我是虔誠信徒,大概會去殺幾個人試試看吧。開玩笑的啦。
總之要是真有個女鬼在我背後,老婆應該早就幫我處理了吧,她在這方面很有一套。但我哪來的老婆啊?
來到要種花的地方,我拿起鏟子開始挖。
來的路上,我也做做樣子看了車窗的倒影,果然還是沒有。但首先這就不合理,如果我怎樣也看不到,又是怎麼知道誰長得像誰?既然能去演連續劇,應該長得還不錯。
話說回來老婆還真有帶我去催眠過,催眠師是一位俠氣的大姊。為什麼是催眠?因為催眠只是個幌子,她還有別的本事。什麼本事我已經忘了,現在只記得她嗓門很大,說了一句:「人家女鬼也是會挑人的!」搞錯重點了吧?真正要處理的事,到現在也搞不清楚到底有沒有作用。但為什麼有種受到斥責同時又被鼓勵到了的感覺?
我挖著挖著,挖著這個待會要拿來種花的地方,挖到一個人深就可以了喔。挖到後來底下的土開始有液體快速滲出來,天太黑也看不出什麼顏色,耳邊傳來窸窣聲,像有人講話,有東西掉落在磁磚地板,眼角看到不知誰的影子晃動,身後好像有根衣帽架站著,液體逐漸淹到耳際,這時候要爬出去已經太晚了。
醒來的時候,看看枕邊,老婆的側臉安安靜靜放著,夜燈勾出輪廓,美得像個瓷娃娃。我盯著房間角落看,跟平常沒什麼不一樣。想去廚房吃根冰棒,我小心跨過她。連接廚房的是一條細細的走廊,開了燈,但燈沒亮,廚房的燈常在開開關關,容易壞。摸黑走進去。走廊一側是窗子,不至於黑得不見五指,小時候經過這裡,常常自己嚇自己。
正要打開冰箱,肩膀被拍了一下,據說晚上被拍肩不能回頭,我嚴守戒律,像個虔誠信徒,但身後一隻手從我臉旁伸出來,掌上盛著一朵紅花。給我的嗎?是啊,正是我想種的那種花,鮮紅又熾熱,黑暗裡發著光,我接過來,兩手捧著,像捧著一顆新鮮的心臟,撲通撲通跳動,明明那麼溫暖,總不能說是夢了吧。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世上再也沒有人能像我倆當初那樣幸福。──維吉尼亞.吳爾芙
每次讀曹疏影的詩,我腦海中總忍不住浮現吳爾芙的身影,並不是指她倆有何相似之處,然而某種靈性──對於苦痛之寬容──對幸福片羽的追緬──總教我忍不住腦海中浮現吳爾芙臨別前所寫下的這一句話──
「世上再也沒有人能像我倆當初那樣幸福。」
《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是一部穿梭了好幾年時空,最終如閃閃發光的銀色太空梭般,降臨在你我面前的詩集。若是你同我一樣鍾愛曹疏影的《金雪》,讀《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時,也許你也會感到某種悵然若失又奮身撲火的情緒。現實的巨大,生活(存)的苦楚,皆在詩人那如獨挑華燈、轉悠街角的孤寡人的詩句之間,輕輕地被承接住,被某一股對於「幸福為何物」的詰問與追求溫柔地雙手捧住,因而有了去處,如這首短短的〈小時間〉:
美麗的動物們
走來走去
倚在自己
那濕粉之光的深處
它們不屑於掌控這世界
泥濘裡伸出的手
有天空裡伸來的另一隻
接住它了
在以「小」開頭的一些短詩中,我們可以明白詩人已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紀元──相對於宏大的、雄性的、陽剛的大事件,曹疏影動用了繁雜如花蕊的細節的複眼,去觀看凝視窺探那相對於大時光之內的小凹陷,大光耀之下的小陰影,以及,身為女性,相對於大母體之外的小女身,如我們讀〈在太古〉:
在太古,我喜愛那些背後看去像機器人的女人,
也喜愛那些背後看去,絲綢一般的男人,
他們不該走在英皇道、Jusco、珀翠餐廳,
他們應該走在羅馬、布拉格、布魯克林。。
而我心中的人群走在西伯利亞,
全世界停駛的心臟,像凍在湖裡的小鳥
有自星空垂落而來的、醜陋的繩子,
接走機器人和絲綢,接走
本不應屬於這裡的事物。
身為母親,身為女人,身為詩人,曹疏影對自己內在的母性展開大規模的辯證與詰疑,譬如〈金乳〉一詩中,嚎啕的嬰兒與旁觀著撕扯心肺的母親之間的對話:
嬰兒哭出雪崩
尖叫逆心
我駕大雪團
撲望——
不救她吧,
累了就睡了
雪雲陡,
我是她小村莊裡
一隻母獸出逃
(下略)
「雪」在曹疏影的詩中時時可見,雪是創世,是乾淨之德,是冰冷的考驗,也是救贖之道。從「金雪」到「金乳」,那個曾經燦笑著在高原上奔跑的少女,成為風雪裡意欲逃亡的母親。雪是她哺以育嬰之物,曹疏影從不歌頌乳房,相反地,她將自身的母性減到最低限度,低得恍若一頭獸,嬰兒有其自生自轉的小宇宙,比起虛弱的母體,嬰兒更能扮演太初之初的無邪的救贖者。而詩人所仰盼的,有時就是這樣的救贖──
〈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
她的小舌尖
時時救我
打撈我
(下略)
乳之芯
她鑽嬰兒淵
用甜蜜
索取甜蜜
世界的敗壞
可止於此
那些自我詆毀的
可止於此
愚鈍於積習的、
狂人、與受虐
虐待他人的
可止於此
烏鴉傳遞
止於此
不見自己的
明白自己
(下略)
把哺育的主導權交付予嬰孩,曹疏影彷彿倒逆著寫下人類對於母性的關懷,那些偉大的、磅礡的、無私奉獻的、血流成河的,全不在她的詩裡,她的詩這麼乾淨這麼誠實,純粹地寫下了生而為人,母與子,惡與善,卑微與強壯,並非全都是按照著現世既有的規律運作,這一些詩像是〈母親節〉(光能給人類提供的幻覺/初初都能提供給我/給一個年輕的/小母親)、〈詩〉(孩子畫了滿屋的火車,等我回家看。/還畫了一首詩,「初初的詩啊」,他舉著給我看。/我蹲下來,世界就停在那樣的一首詩裡了,/彩色的,旋轉的,無可纏繞的,/沒有什麼不值得這樣。)、〈海〉(千百萬年前的叢林/紀元更迭如蝶翼撲閃/時間令我脆弱/但只是令她無畏),她將孩子舉在宇宙的核心,擁有創世的巨能,而她自願做一個脆弱的小母親,時時想著讀書,遊戲,甚至逃跑──這全然顛覆母能序列的自剖,在詩人筆下成為再自然不過的家常,教我們都要在她的詩裡重新明白過自己一次。
曹疏影第一本詩集《金雪》
至於幸福──幸福何等僥倖,脆弱如旛蝶,這部詩集中多的是離別淚,少的是相聚歡,那些城市裡街道邊偶見閃現的天光雲霞,莫不是日常裡分分秒的離人血──抗爭的血,戰士的血,黑夜的血,兇手的血。曾經信奉過的命運女神,如今也老了落入俗套裡(〈命運女神如今也老了〉)。但就是因為幸福如此稀薄,每一刻被詩環繞的當下,都彌足珍貴如金箔,就像這部詩集中我非常心愛的一首詩,對於生存本質的逼視與美,堪比里爾克的〈秋日〉──
〈太陽稀少,幸福亦然〉
太陽稀少,幸福亦然。
我坐聽飛機的轟鳴聲,想著Gainsbourg 這兩句歌。
那些坐在鋼琴前吸菸、有著悲劇性格的男人很美。
秋暮的天色很美。
人們在紛紛把自己點亮,當他們感覺到夜晚,便總是懷疑自己無甚光芒。
其實他們都很美,本來不需要
那樣特意堅忍,特意成熟。
他們著意選擇別人走過的路的樣子,難免讓人心痛。
他們受了欺負刻意崛起的樣子,也讓人心痛。
我給你看一朵花,它的悲傷涼如水
而它從不為死亡去準備。
你的美也是這樣的,你的孤獨
也是這樣的。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