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早年的報紙專欄相繼結集成為《試寫室》、《牛眼和我》出版,翻閱這些半世紀前的短文,很自然地想到《我城》。
西西在《試寫室》的後記說:「『我之試寫室』之前,我其實在《快報》寫過『牛眼與我』,寫了一段日子,寫法也大概相同吧。」印象似乎有點模糊了。「牛眼和我」發表於一九六七、六八年,「我之試寫室」發表於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四年《我城》才開始連載,都是在劉以鬯主編的《快報》副刊上。
西西曾經這樣回顧,「對我來說,《我城》是一個分水嶺,以往我寫的是存在主義式小說:《東城故事》、《象是笨蛋》、《草圖》等等,都相當灰色,結局或者主人公發瘋了,或者死亡。一句話,生命好像沒有意義。這是當時普遍的想法。……無論《東城故事》、《象是笨蛋》、《草圖》這些存在主義式的小說,我都覺得不是我應該走下去的路,我想寫一個比較快樂的,同樣『存在』,但用另一種態度。那時受一些其他東西的衝擊,比方披頭四的《黃色潛艇》、約瑟盧西的《女金鋼大破鑽石黨》、路易馬盧的《莎西在地下鐵》等等,這些電影都比較創新、有趣,運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我想,小說為甚麼不能夠這樣?一般小說都寫成年人,悲哀愁苦,板起面孔,寫十分嚴肅的問題。為甚麼不寫寫青年人的生活,活潑些,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呢?像披頭四,有自己的聲音,有自己看事物,看感情的一套。而這一套,顯然和上一輩不同。那時,香港也有許多這樣的青年人,活潑,充滿朝氣,穿上牛仔褲唱民歌,難得的是相當明白事理,有正義感,但這種正義感不會放在嘴邊,對生活的要求很踏實,很樸素;他們不肯認同、不肯依循上一輩的法則,——上一輩當然覺得奇怪,但他們其實很善良。」(西西、何福仁〈胡說怎麼說——談《我城》〉)寫《我城》的時候,西西三十八歲,當了十多年小學老師,和小說人物阿果他們的年紀、閱歷有一大段距離,可是前面提到青年人的喜好和生活態度,不就西西本人的寫照?毋寧說「青年」是一種她選擇的價值,不必局限於某個年齡層。
《牛眼和我》說,「世界轉變了許多,滿街的風景新鮮了許多」(〈兩個月見一見〉),「大家都在想,這個世界還可以變一些甚麼新藝術出來呢」(〈電影劇場〉)。西西興高采烈地介紹那些新事物。這一年夏天美國嬉皮士 (西西譯成音義俱到的「喜彼士」)的「花的力量」(Flower Power)運動、披頭四新唱片「彼柏軍曹的寂寞心俱樂部樂隊」(Sg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的發行,西西當然沒有錯過。Paul Rotha的The Film Till Now: A Survey of World Cinema剛出了新版,西西大力為它推銷:「如果你是教徒,你買不買一本聖經?如果你是愛電影的,那麼,『電影到現在』是你不可少的一本書」(〈電影到現在〉)。
現在的讀者都知道,西西喜愛電影、音樂、歐美前衛文化藝術,專欄裡提到這些並不出奇,何況《試寫室》在二○一六年已經結集出版了。不過《牛眼和我》仍是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西西受《香港影畫》委託,到邵氏影城採訪,一組十篇的〈影城行〉是採訪的副產品。她與幾位當時得令的女明星如方盈、李菁、胡燕妮等本來相識,文章把他們寫得活潑親切,別開生面。不過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三位教授編的《香港散文選1948-1969》已收進了西西一九六六年的〈秦萍圓又圓〉,今天的讀者對西西的影星素描不完全陌生,所以還不算真的驚奇。
《牛眼和我》提得最多的是披頭四樂隊,第二名卻不是電影導演安東尼奧尼或高達,而是綽號卓姬(Twiggy)的年輕英國模特兒。她十七歲的時候,得到了「The Face of 1966」的稱譽,接着的幾年紅遍歐洲、美國和日本。是的,《牛眼和我》談了很多時裝。西西告訴讀者,今年冬天「不做一件天鵝絨的裙子的話,那你大概是有點落伍了」,衣料不要有圖案,現在最流行是黑色,深咖啡、紫羅蘭的紫色也可以,記得鑲花邊,領口、袖口都需要,花邊要闊,還可以在花邊的洞洞中穿一條絲帶。這是英國風格。今年法國的風頭比不上英國,但也有特色,他們穿長的彩色襪,低膝的長靴,無領皮草大衣,裡面配樽頸的毛線衣。美國則不用多提了,去年穿甚麼,今年還是流行那些,沒有時裝 (〈鏡子掛在牆〉) 。西西又建議女孩子要買一本十月號的Honey,為了那個教人怎樣搭配內外衣的專題。(〈致鳥兒們〉)她甚至出了一堆測驗題,考考讀者的時裝眼。(〈時裝測驗〉)
西西欣賞卓姬穿衣的風格,但提醒讀者不要模仿,「如果不是瘦得像卓姬,還是把腰帶忘得一乾二淨的好」(〈衣着規則〉),倒是卓姬特意燙直的頭髮不必羨慕,「上帝對我們特別喜歡,他給了我們直頭髮」,洗頭後用冷風吹乾就可以了,千萬別要用噴髮膠。護膚也有法門,「實在並非賣貨員在兜生意,要你買一大堆瓶子,而是即使保護皮膚,也得用好些化妝品」(〈吾人之顏〉)。不止這些,西西還談了星座運程、數字占卜、代表月份的花和寶石等。今天的讀者能夠相信這是西西嗎?
前衛文化和消費潮流在《牛眼和我》裡形影不分,它們都代表了「青年」所嚮往的自我解放。嬉皮士固然不在話下,「他們追尋的五大目標是:愛,和平,自由,美和手足之情,他們喜歡的是柔馴,靈性,音樂,美術和詩」(〈耶穌式的長髮〉);西西在消費潮流中也看到了相通的精神,例如現代室內設計務求「叫你舒舒服服」,凌亂不再是缺點(〈室內〉),牙齒不整齊非但不難看,還會有人喜歡(〈沒有這回事〉)。新的美感把個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強人屈從於既定的範式。任何地方都可以打破常規,「你要我寫篇明星訪問記,我偏要跑去見那個明星,但結果寫的呢,和見不見明星完全無關」,西西說她就是這種傻瓜,世界上就有這種人 (〈釋牛眼和我〉)。那麼,雅和俗、藝術和商業,也不見得必然壁壘分明,「荷里活被公認是一家大商場,但仍有出色的電影由那裡誕生」(〈銀幕的背面〉)。
西西並非一面倒地追逐潮流、支持青年人,《牛眼和我》其實也談了不少道理,例如勸導青年人(?)不要塗污升降機(〈花面貓電梯〉)、不要抽煙〈我們不抽煙〉)、要珍惜中學階段(〈學校以後〉)、投入任何一種有益的興趣(〈當鋪多籮籮〉)等等,不過她說得多麼有趣,完全沒有板着臉,令我們一時不察西西就是張愛倫老師。可以說,西西在專欄裡沒有忘記她的教師身份,她仍舊指陳是非,但對於新事物,她總是寬容看待,「不喜歡就不喜歡好了,一點都無所謂的,就是別否認人家的存在」(〈披頭四如此說〉)。《我城》裡有這麼一個片段:「人口膨脹了的城市,突然變成年青人的城市了。這麼多的年青人,這麼多的孩童,城市忽然是他們的。是明天麼,是十年後麼,不。城市不是二十年後才是他們的,城市如今已經是他們的了。我現在站在這裡的這一間課室,是一個理想的學習的場所麼。瑜陷入了沉思之中。」這段話從教師的立場思考青年教育問題,在小說中並非孤例,這是《我城》裡的另一種聲音,在七、八年前的「牛眼和我」也聽得見。
可是專欄不是作者的私人花園,不是想說甚麼就能說甚麼。一九六○年代的《快報》香港各大學圖書館都沒有完整收藏,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所藏之中有三天登載了「牛眼和我」,可以讓我們一瞥西西當年發表作品的園地。那時候的《快報》每天有兩個副刊,各佔大半版。「快活林」刊登武俠、歷史、言情等類型的連載小說,是主力的副刊。「牛眼和我」所在的「快趣」內容較龐雜,除了一篇連載小說,還有怪論、命理奇談、實用醫藥知識、時事短評、雜文、漫畫等。就這三天的「快趣」所見,包括「牛眼和我」在內的雜文專欄共有四個,南蠻(任畢明)的「扯東拉西集」、尖沙咀的「天聲人語」談政局和人生道理,圓慧(陳錫楨)的「情去靈空篇」談生活見聞。「牛眼和我」談甚麼呢?現代小說和現代詩、法國女星碧姬芭鐸的衣服、杜魯福的電影《烈火》。光看題材就能發現外來的新事物在副刊裡多麼希罕,西西和其他作者的距離有多遠,相信她和編者都在小心翼翼地測試園地的底線。
從《牛眼和我》到《試寫室》,當然有些轉變,那除了源自西西文化視野和價值選擇的調整,也當包括在不同時候因應底線寬嚴突破限制的巧心。一九六○年代西西在其他地方也寫了不少談電影、繪畫的文章,特別是《中國學生周報》,目前已有人在整理,出版後應該有助於分辨兩種因素所起的作用。翻開幾年後某天的「快趣」(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赫然發現西西「剪貼冊」、董橋「英國通訊」、也斯接手的「我之試寫室」幾個專欄如群星簇聚,還有蔣芸、孫寶玲,都是新一代的作者,新人新事畢竟涓滴成潮了。
最後交代一下本書的編排。正如何福仁先生〈後記〉所說,剪報原來屬於已故的張景熊先生。全部一百四十六篇整齊貼於記事簿上,本書各篇即按照剪報冊的次序。我在中大圖書館找到的三篇專欄都是一九六七年的:〈問他們去〉(八月十八日)、〈破衣服的芭鐸〉(九月七日)、〈杜魯福的烈火〉(十一月三十日)。第三篇和剪報冊重複,前兩篇為新發現,故全書合共一百四十八篇。
「牛眼和我」的版頭由西西設計,剪報冊中共有十一個不同的版頭,每個版頭篇數不同,但總是一個版頭結束後另一個版頭才開始。因此〈問他們去〉以類相從,排在同一版頭的最後(這個版頭只有兩篇,次序即使有錯也差不了多少)。〈破衣服的芭鐸〉的版頭為剪報冊所無,姑且排在〈問他們去〉之後。此外,《中國學生周報》第九九七期(一九七一年八月二十七日)轉載了〈獨行旅行客〉,並注明「原載一九六八年七月五日『快報』副刊」。從這四篇有明確刊登日期的專欄可以肯定,「牛眼和我」在一九六七年八月至一九六八年七月之間見報,但確實的起訖時間無法考得。再從各篇內容推斷,剪報冊似乎並非完全順序,中間有多少沒有剪存更無法估計。不過能夠讀到西西年輕時的散文,得以重尋她從灰色時期轉向快樂時期的足跡,已經非常幸運了。
*轉載自「素葉工作坊」Facebook專頁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七月特別企劃──熱夜
港臺連線,五首灼手詩配五篇燙故事
我很痛苦你知道嗎?
她說。
我很痛苦你知道嗎?
她又說了一次。
大半夜的聽到這種話,感覺不太妙。我抬頭看看,原來電視裡是個女鬼。穿古裝的,看起來劇情大概是某個作惡多端的男人,不知道怎樣被誘騙來到(布景很爛的)荒郊野外,從前被他欺凌而死的女鬼從樹下現身,準備復仇。當然也不能排除他們之間有過複雜的一段情,畢竟這話聽起來埋怨比憎恨多一點。
我一定要殺死你。她又加碼。我看這男的應該能再騙她一次,當了鬼也一樣,聽她講話就知道。
仔細看看她的臉,這女鬼有點眼熟,跟我後面那個長得好像。
……什麼?後面的什麼?腦袋裡不知道從哪冒出這麼一句。額頭一滴汗滾落,掉在湯碗裡。這就是為什麼人千萬不可以編什麼鬼故事,念頭只要一動,晚上就睡不著覺了。以前我也想過一個場景,房間角落有個女鬼,披著頭髮,也不幹麼,從早到晚就站那裡,睡覺也在,醒來也在,像個衣帽架一樣,一舉一動都在她的視線裡。透過她頭髮的縫隙,還稍微可以看到她的眼睛。結果連續好幾天都半夜驚醒,盯著角落看。所以說我怕死了娃娃那類的東西,眼神一動也不動的。
我挖了一口碗裡的滷肉飯,在這之前我在哪裡,做了什麼,完全想不起來。三更半夜的我在這吃滷肉飯幹麼?可能是在做夢吧,夢裡的人真的會問自己是不是在夢裡嗎?
不過這家店很不錯,點滷肉飯就送貢丸湯。
點滷肉飯就送貢丸湯?
哪有那麼好的事?那至少現在可以確定是在做夢了。
不然就是在地獄,有一種說法,說地獄是一個長得跟人間很像的地方,只在一些小地方,有微微的偏差,不仔細看就看不出來。多小的地方呢?小到可能只是一個念頭。
我回頭看,沒有什麼女鬼,只有少少幾個人吃完了在看電視。
不是有一款很有名的恐怖遊戲嗎,詳細情況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是在某個古宅裡的第一人稱解謎遊戲,有個女幽靈神出鬼沒,一下吹熄蠟燭,一下弄倒東西。說到第一人稱恐怖遊戲,根本是恐怖界的 ASMR 吧?就是那種能透過耳機把你腦子搞得一團糟的東西。過程中,玩家會聽到身後傳來一些聲音或看到一點影子,轉頭看又什麼都沒有。後來有高手破解了程式,解鎖攝影機鏡頭,可以在不轉頭的情況下,看到主角背後的視角。結果看到了什麼,不難想像。
也有可能是什麼岔出去的平行宇宙之類的,這種空想理論要多少有多少。不管是哪一種,其實最困難的,反倒是醒來之後,你怎麼重新相信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律當成假的,但以真實的態度去經歷它。有些宗教主張整個世界只是一場幻象,如果我是虔誠信徒,大概會去殺幾個人試試看吧。開玩笑的啦。
總之要是真有個女鬼在我背後,老婆應該早就幫我處理了吧,她在這方面很有一套。但我哪來的老婆啊?
來到要種花的地方,我拿起鏟子開始挖。
來的路上,我也做做樣子看了車窗的倒影,果然還是沒有。但首先這就不合理,如果我怎樣也看不到,又是怎麼知道誰長得像誰?既然能去演連續劇,應該長得還不錯。
話說回來老婆還真有帶我去催眠過,催眠師是一位俠氣的大姊。為什麼是催眠?因為催眠只是個幌子,她還有別的本事。什麼本事我已經忘了,現在只記得她嗓門很大,說了一句:「人家女鬼也是會挑人的!」搞錯重點了吧?真正要處理的事,到現在也搞不清楚到底有沒有作用。但為什麼有種受到斥責同時又被鼓勵到了的感覺?
我挖著挖著,挖著這個待會要拿來種花的地方,挖到一個人深就可以了喔。挖到後來底下的土開始有液體快速滲出來,天太黑也看不出什麼顏色,耳邊傳來窸窣聲,像有人講話,有東西掉落在磁磚地板,眼角看到不知誰的影子晃動,身後好像有根衣帽架站著,液體逐漸淹到耳際,這時候要爬出去已經太晚了。
醒來的時候,看看枕邊,老婆的側臉安安靜靜放著,夜燈勾出輪廓,美得像個瓷娃娃。我盯著房間角落看,跟平常沒什麼不一樣。想去廚房吃根冰棒,我小心跨過她。連接廚房的是一條細細的走廊,開了燈,但燈沒亮,廚房的燈常在開開關關,容易壞。摸黑走進去。走廊一側是窗子,不至於黑得不見五指,小時候經過這裡,常常自己嚇自己。
正要打開冰箱,肩膀被拍了一下,據說晚上被拍肩不能回頭,我嚴守戒律,像個虔誠信徒,但身後一隻手從我臉旁伸出來,掌上盛著一朵紅花。給我的嗎?是啊,正是我想種的那種花,鮮紅又熾熱,黑暗裡發著光,我接過來,兩手捧著,像捧著一顆新鮮的心臟,撲通撲通跳動,明明那麼溫暖,總不能說是夢了吧。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世上再也沒有人能像我倆當初那樣幸福。──維吉尼亞.吳爾芙
每次讀曹疏影的詩,我腦海中總忍不住浮現吳爾芙的身影,並不是指她倆有何相似之處,然而某種靈性──對於苦痛之寬容──對幸福片羽的追緬──總教我忍不住腦海中浮現吳爾芙臨別前所寫下的這一句話──
「世上再也沒有人能像我倆當初那樣幸福。」
《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是一部穿梭了好幾年時空,最終如閃閃發光的銀色太空梭般,降臨在你我面前的詩集。若是你同我一樣鍾愛曹疏影的《金雪》,讀《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時,也許你也會感到某種悵然若失又奮身撲火的情緒。現實的巨大,生活(存)的苦楚,皆在詩人那如獨挑華燈、轉悠街角的孤寡人的詩句之間,輕輕地被承接住,被某一股對於「幸福為何物」的詰問與追求溫柔地雙手捧住,因而有了去處,如這首短短的〈小時間〉:
美麗的動物們
走來走去
倚在自己
那濕粉之光的深處
它們不屑於掌控這世界
泥濘裡伸出的手
有天空裡伸來的另一隻
接住它了
在以「小」開頭的一些短詩中,我們可以明白詩人已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紀元──相對於宏大的、雄性的、陽剛的大事件,曹疏影動用了繁雜如花蕊的細節的複眼,去觀看凝視窺探那相對於大時光之內的小凹陷,大光耀之下的小陰影,以及,身為女性,相對於大母體之外的小女身,如我們讀〈在太古〉:
在太古,我喜愛那些背後看去像機器人的女人,
也喜愛那些背後看去,絲綢一般的男人,
他們不該走在英皇道、Jusco、珀翠餐廳,
他們應該走在羅馬、布拉格、布魯克林。。
而我心中的人群走在西伯利亞,
全世界停駛的心臟,像凍在湖裡的小鳥
有自星空垂落而來的、醜陋的繩子,
接走機器人和絲綢,接走
本不應屬於這裡的事物。
身為母親,身為女人,身為詩人,曹疏影對自己內在的母性展開大規模的辯證與詰疑,譬如〈金乳〉一詩中,嚎啕的嬰兒與旁觀著撕扯心肺的母親之間的對話:
嬰兒哭出雪崩
尖叫逆心
我駕大雪團
撲望——
不救她吧,
累了就睡了
雪雲陡,
我是她小村莊裡
一隻母獸出逃
(下略)
「雪」在曹疏影的詩中時時可見,雪是創世,是乾淨之德,是冰冷的考驗,也是救贖之道。從「金雪」到「金乳」,那個曾經燦笑著在高原上奔跑的少女,成為風雪裡意欲逃亡的母親。雪是她哺以育嬰之物,曹疏影從不歌頌乳房,相反地,她將自身的母性減到最低限度,低得恍若一頭獸,嬰兒有其自生自轉的小宇宙,比起虛弱的母體,嬰兒更能扮演太初之初的無邪的救贖者。而詩人所仰盼的,有時就是這樣的救贖──
〈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
她的小舌尖
時時救我
打撈我
(下略)
乳之芯
她鑽嬰兒淵
用甜蜜
索取甜蜜
世界的敗壞
可止於此
那些自我詆毀的
可止於此
愚鈍於積習的、
狂人、與受虐
虐待他人的
可止於此
烏鴉傳遞
止於此
不見自己的
明白自己
(下略)
把哺育的主導權交付予嬰孩,曹疏影彷彿倒逆著寫下人類對於母性的關懷,那些偉大的、磅礡的、無私奉獻的、血流成河的,全不在她的詩裡,她的詩這麼乾淨這麼誠實,純粹地寫下了生而為人,母與子,惡與善,卑微與強壯,並非全都是按照著現世既有的規律運作,這一些詩像是〈母親節〉(光能給人類提供的幻覺/初初都能提供給我/給一個年輕的/小母親)、〈詩〉(孩子畫了滿屋的火車,等我回家看。/還畫了一首詩,「初初的詩啊」,他舉著給我看。/我蹲下來,世界就停在那樣的一首詩裡了,/彩色的,旋轉的,無可纏繞的,/沒有什麼不值得這樣。)、〈海〉(千百萬年前的叢林/紀元更迭如蝶翼撲閃/時間令我脆弱/但只是令她無畏),她將孩子舉在宇宙的核心,擁有創世的巨能,而她自願做一個脆弱的小母親,時時想著讀書,遊戲,甚至逃跑──這全然顛覆母能序列的自剖,在詩人筆下成為再自然不過的家常,教我們都要在她的詩裡重新明白過自己一次。
曹疏影第一本詩集《金雪》
至於幸福──幸福何等僥倖,脆弱如旛蝶,這部詩集中多的是離別淚,少的是相聚歡,那些城市裡街道邊偶見閃現的天光雲霞,莫不是日常裡分分秒的離人血──抗爭的血,戰士的血,黑夜的血,兇手的血。曾經信奉過的命運女神,如今也老了落入俗套裡(〈命運女神如今也老了〉)。但就是因為幸福如此稀薄,每一刻被詩環繞的當下,都彌足珍貴如金箔,就像這部詩集中我非常心愛的一首詩,對於生存本質的逼視與美,堪比里爾克的〈秋日〉──
〈太陽稀少,幸福亦然〉
太陽稀少,幸福亦然。
我坐聽飛機的轟鳴聲,想著Gainsbourg 這兩句歌。
那些坐在鋼琴前吸菸、有著悲劇性格的男人很美。
秋暮的天色很美。
人們在紛紛把自己點亮,當他們感覺到夜晚,便總是懷疑自己無甚光芒。
其實他們都很美,本來不需要
那樣特意堅忍,特意成熟。
他們著意選擇別人走過的路的樣子,難免讓人心痛。
他們受了欺負刻意崛起的樣子,也讓人心痛。
我給你看一朵花,它的悲傷涼如水
而它從不為死亡去準備。
你的美也是這樣的,你的孤獨
也是這樣的。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