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荔枝角青山道479及479A號麗昌工廠大廈3字樓3042室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出版年份
活動年份

別字



亂流下的社工作家──專訪盧卓倫

陳瑀琦
中大社工系二年級學生。
SHARE

    訪問、整理:陳瑀琦

    喜歡創作,是盧卓倫出版短篇小說集《夜海》的契機。「《夜海》封面藍到發黑。」他笑說。書內集結了盧卓倫四年來在不同平台投稿發表的作品,2019年準備出版時再添補數篇。「以前嘅作品懶係有魯迅情懷,但經過2019年,發現要裝睡嘅人永遠叫唔醒,而且裝睡嘅人都唔會識睇文。所以就不如寫一啲自己成長嘅故事、一啲自己經歷完嘅得著,畀啲能量同路人。」《夜海》出版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正正在於見證盧卓倫歷年來的心境轉變。

    現在閱讀的人少,寫作的人更少。盧卓倫喜愛寫作,是緣於小學的時候,他就喜歡構思一些故事。那時他習慣每個星期寫一些故事,搞怪的他有時會拿同學的名字來做主角的名字,故事寫畢後給班主任看。雖然現在回想起那時寫的文字其實是「九唔搭八」,但很幸運那時沒有被潑冷水。這位老師在他畢業前就離職,離職的那天,同學回到座位時,發現每人櫃桶都有一封信,盧卓倫收到的信裡囑咐他「一定要keep住寫嘢」。正是這句說話,帶給盧卓倫深遠的影響,成為他堅持寫作的原動力,也讓他對需要「對人」的工作產生反思:如果由一個人年歲尚輕時,就已經能欣賞他、重視他,甚至比他更重視自己,就能讓他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將自己的價值繼續堅持下去。

    香港小孩的成長離不開繁重的學業。盧卓倫小時候平日忙於應付功課,星期天又要上教會,唯一可寫作的時間是星期天早上。逢星期天他要比爸媽早起牀,但又不懂得調校鬧鐘,所以會掀開一點窗簾,讓陽光喚醒自己。靈感來自於學校旅行去客家村參觀,客家人會在屋頂翻開一塊瓦片以讓陽光透入。直至中學,在教育制度的摧殘下,磨滅了他對寫作的興趣,到了寫作課才會提筆。重新執筆的機遇是在大學時,有次前往中央圖書館借閱自己中學的文集,想起以前錯過了作品被刊登在文集上的機會,倍感惋惜,尤其是老師也欣賞自己,於是憑著這一點信念重拾文字。

    每個人都有一個對自己影響巨大的作家。盧卓倫大學到現在都很喜歡李碧華,最喜歡是她的短篇小說。他認為李碧華的文字精練,並不長篇大論,精妙地讓情緒與環境扣連。這種寫法的好處是有開放式的空間,令人可以體會到故事人物的心態,不至於難捉摸,但又不至於收窄到作者告訴我們人物是甚麼情緒就是甚麼,收放自如。盧卓倫很喜歡她的《胭脂扣》、《餃子》、《霸王別姬》,他已經把李碧華的所有短篇小說閱讀完畢。他閱讀的原則是無論好壞都要看,因為怎麼都會有一些東西可以啟發自己,同時可以吸收她在不同作品中看事、看物的視野。

    是次出版《夜海》對盧卓倫來說是一次「膽粗粗」的嘗試,他從出書過程中看到自己的改變。當初第一篇成功投稿的文章是刊於《字花》的〈染紅〉,參考了李碧華的手法寫,寫作目的是想告訴別人自己看到的世界很不同,現在回看他不免覺得自己那時有些中二病和矯情。到近期,他寫作時慢慢將作者的地位放低:「唔係同讀者講呢度有一個好味嘅紅蘋果,而係純粹同讀者講呢度有一個蘋果。」希望純粹告訴讀者世界上的事怎麼發生,嘗試抽空主觀的情緒和看法,不想主觀情緒左右讀者閱讀或觀察事件的過程。盧卓倫前期多寫悲傷的故事,悲傷故事似乎較容易寫,易於感動讀者,所以故事來來去去都是失蹤、跳樓、自殺。在2019年準備出版之際要添補數篇文章,反而覺得不想這樣去寫,因為這個世界已有太多這種寫法,世界的真相就擺在眼前。

    問到故事的真實性,他指故事的背後總有故事,每一篇作品背後,無論是作者寫的時候與故事的關聯、如何去「磨」一個故事出來或者靈感如何出現,都是一個故事。〈染紅〉的出現是因為和朋友經過高鐵的地盤,友人問為甚麼那裡這麼嘈吵,新聞經常出現高鐵但又不知發生甚麼事,叫他解釋給自己聽這是怎麼一回事。盧卓倫嘗試用最簡單的方法告訴他:「香港好似被人強姦,仲要我哋找數。」然後他將這個比喻變成小說的橋段。不同故事背後都是他自己的經歷再加創作元素,例如有一篇關於街友,是在社工訓練時探訪露宿者後有感而發,再加以修飾,形成作品。眾多故事中,〈夜海〉完整度較高。那時他聽畢朋友的經歷再落筆。朋友一相見就不斷說自己的經歷、不斷流露自己的感受,他自己從中也產生強烈的情緒。他將朋友和自己的感受梳理,想將異鄉人的感受呈現:香港人並不屬於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根源。

    盧卓倫一直都想嘗試不同題材的短篇小說,但又很難跳出框框,例如廢墟一定與靈異有關。他也不想太刻意,想等到有題材適合的時候才寫。他近年也嘗試讓自己擺脫「人文關懷」的標籤,本書出版後很多人用「人文關懷」標籤他,反而變成他的限制。他反思現在,很多時候拿些小眾議題出來,就能寫成一本書或拍成一套電影,只要是關懷這個題材,說故事的技巧等就會變得不重要,像在消費這些題材,造成作者和讀者的視野同時被限制。例如要寫台灣的同性戀者的時候,往往會寫他們被排擠的壓力。他說其實寫小眾的話,還有很多角度可以切入,例如可以藉這群人,讓讀者認識人性不同的側面。

    盧卓倫投身社工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他一開始投身社會的時候想做一些影響到人,和人有關的職業,例如老師或者牧師。因文學、文化比較軟性,對人產生的影響要等上幾年才見得到。但社工可以進入一個人的生命,看著他的成長和改變。就算只正式做了社工半年,他還是很慶幸能看著個案中的小朋友成長。他以往會寫一些弱勢社群,但可能只是與他們相處一兩小時、做客訪問後就走,但做社工就可以陪一個人好一段時間。在工作的眾多受眾裡,他最喜歡面對青少年,青少年比較多變化,可塑性很高,而且他們有未來;盧卓倫枱頭還寫著「不要放棄年青人」,他看到他們有些時候走的路並不是自己想走的,並且他們其實可以走一條不同的路,這時候他就會想可不可以陪他們去試。

    做社工的經歷也可化作他創作的靈感。除上文提及的〈染紅〉,還有前陣子發表的〈海報〉,創作靈感就是來自第一次實習去探訪劏房戶。實習的位置在觀塘,觀塘商業味重,很多商品在搶人耳目,但他轉頭就進入劏房戶的生活之中,整件事很諷刺。當廣告不斷在宣揚那些物品如何幫人去過更好的生活,而人們又有多需要買這些東西,從而挑起人的物慾,但其實劏房戶窮一生精力,都無法獲得。身為「社工作家」,盧卓倫對社會敏銳的觸覺為作品增添了更多讓人沉思的空間。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透光

    別字

    第四十五期
    <   
       >

    別字

    第四十五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透光
    • 【說起香港】詩四首
    • 淡水小品
    • 為了讓兩座懸崖相愛
    • 【迷塗帳‧二】樂園
    • 看跳舞的醉貓,及憶起其他
    • 【說起香港】詩四首
    • 淡水小品
    • 為了讓兩座懸崖相愛
    • 【迷塗帳‧二】樂園
    • 看跳舞的醉貓,及憶起其他
    轉注
    • 【《香港字》後記】從歷史到傳奇,從傳奇到神話
    • 編導莎翁經典悲劇《李爾王》 鄧樹榮的破舊立新
    • 【書評】黃敏華《一直到彩虹》裂縫背後的景致
    • 【填詞人親自剖析】《人類群星閃耀時》歌中的韻腳與維度
    • 亂流下的社工作家──專訪盧卓倫
    • 從《圖解香港燒賣》看「香港」
    • 獻祭場景的兩種政治:論閻連科《四書》
    • 文學唱得開?盤點題寄文學作品的粵語流行曲
    • 星空下的歷史更迭——讀西西《欽天監》
    • 看你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前瞻與後顧
    • 拋個身出嚟:《史前紀》的個人閱讀札記
    • 如果詩是魚──記游靜《史前紀》新書發表會
    • 【《香港字》後記】從歷史到傳奇,從傳奇到神話
    • 編導莎翁經典悲劇《李爾王》 鄧樹榮的破舊立新
    • 【書評】黃敏華《一直到彩虹》裂縫背後的景致
    • 【填詞人親自剖析】《人類群星閃耀時》歌中的韻腳與維度
    • 亂流下的社工作家──專訪盧卓倫
    • 從《圖解香港燒賣》看「香港」
    • 獻祭場景的兩種政治:論閻連科《四書》
    • 文學唱得開?盤點題寄文學作品的粵語流行曲
    • 星空下的歷史更迭——讀西西《欽天監》
    • 看你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前瞻與後顧
    • 拋個身出嚟:《史前紀》的個人閱讀札記
    • 如果詩是魚──記游靜《史前紀》新書發表會

    透光


    【說起香港】詩四首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現旅居台灣。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等十餘種。
    SHARE

      剃頭記

      從香港帶來的電鬚刨
      電線已經被年月蝕爛
      刀鋒還利,鬚髮還硬
      但那顆好頭顱
      那顆好頭顱
      留在香港
      天天聽獄牆內傳出來
      星光刮撞井壁的聲音
      如果可能
      他會在沸騰的夜空上鑄一把匕首
      試一試砍開普羅米修斯的鐐銬
      他的身體
      將他的身體
      拔掉插頭
      收納爛掉的電
      好扔進雲層,一舔昨日的血

      2021.4.17.

      拒絕哀悼死於香港大火的少年

      After the first death, there is no other.
      ——Dylan Thomas

      因為你不會死去
      你每天凌晨都出生一次
      即使沒有了鉛字你依然
      讓我們成為刻刀
      即使沒有了油墨你依然
      讓我們成為炸藥
      即使沒有了新聞紙你依然
      讓我們成為木刻板、成為當代史
      即使沒有了凌晨
      你依然,把身上的彈孔一顆顆
      撿起,像火種一樣吹燃

      第一次活著之後,再不會有別的更好的命運

      2021.6.18.

      六月備忘

      叫我卡桑德拉,是的
      叫我回聲嘶啞
      預言這遺忘之地有記:你的男嬰
      會再度出生,蹣跚在大嶼山沙灘的足跡之上。

      會有一天,維港兩岸所有摩天樓的窗戶洞開
      長風吹萬,無哀無喜,唯酣暢而已。
      叫我卡桑德拉,奪去我的故事
      你說吧,然後你吶喊,你逆風開傘,成為翼。

      叫我盧亭,叫我伊烏污衣
      這些血,藏好了,蟋蟀奉上昨日之渴。
      你是燕子,是燕子百隻,在瞬間撕裂
      我們一起退回到禁區、登機口,奉上我們的反舌。

      2021.6.30.

      然後他們擲石

      2021年的一個夜晚
      格式化了的瑪利亞
      依舊是童女之身
      除了法律沒有別的器官裸裎
      如飛蟻
      在牆角紛落扭動透明的殘肢
      除了雨,沒有別的猛禽過境
      除了香港沒有別的罪
      被翻譯成
      盲文

      我的指腹徒勞
      巡遊這群縮微的迷宮
      意義的亂塚
      不再需要執著粵音、鄉音
      反正除了雨,沒有別的壓魅
      在枕邊碎念
      我的指腹徒勞
      巡遊噤語的陰唇
      絕食多日以脫逃

      煉獄之門。
      但丁逝世七百年
      人類還未曾見
      的煉獄之門。
      除了罪本人,沒有別的難兄
      難弟,在雨中捲菸
      除了隕石沒有別的菸灰
      痛擊我的子宮
      除了全體低頭手淫的聖人
      沒有別的陪審員

      2021.1.6.

      轉注


      【《香港字》後記】從歷史到傳奇,從傳奇到神話

      董啟章
      董啟章,香港知名小說家,九O年代初開始寫作,作品包括了《安卓珍尼》、《地圖集》、《夢華錄》、《體育時期》、《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心》、《神》、《愛妻》、《命子》、《後人間喜劇》、《香港字》等。新近出版隨筆集《非常讀》、《狐狸讀書》、《刺蝟讀書》。曾獲台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聯合報文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紅樓夢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等。
      SHARE

        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五日重陽節,我在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看了「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當天晚上我跟妻子說,我要寫一部關於「香港字」的小說。我在展覽中,第一次知道有「香港字」,也第一次見到「香港字」的真身。那一刻,我實實在在地被震撼了。也因而著了魔,彷彿有聲音呼喚我,把它的故事寫出來。通過小思老師的介紹,我接觸到策展人,香港版畫工作室的翁秀梅。通過翁秀梅,我了解到「香港字」的前世今生。我開始搜集有關中國印刷史、基督教來華傳教士、太平天國、香港開埠初期歷史、英華書院校史、早期香港報業等資料。

        然後,故事便慢慢在心中浮現——「香港字」本身的故事、成長於早期香港的少年的故事,以及在當下發現和發掘「香港字」的過去的少女的故事。這三個故事構成了小說的三個部分。〈活字降靈會〉是歷史整理。為了避免枯燥的事實鋪陳,我把「香港字」化為眾數的「字靈」,由他們來口述自己的故事。〈復生六記〉寫的是一段絕望的苦戀,因為採用了前現代的敘事形式,所以亦可以視為一則愛情傳奇。至於最長的〈晨輝遺書〉,描寫的是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中,個人如何克服自身的精神困境的歷程。「香港字」的故事,是另外兩個故事的紐帶,把相隔一個半世紀的兩人連繫起來。這條紐帶除了是物質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意識上的,所以是一種「神話式的連結」。

        就人類文化發展而言,一般是先有神話,再有傳說(或傳奇),然後才出現歷史。在這本書中,我把這三個階段逆轉了——從歷史出發,創造出傳奇,再而創造出神話。這就是所謂的「靈魂」的溯源或尋根的過程。關於「自己的神話」或「個人的神話」,我受到榮格派精神分析師及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的著作的啟發。我們可以把〈活字降靈會〉和〈復生六記〉,也即是歷史和傳奇,視為賴晨輝的個人神話建構工程的組成部分。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歷史小說,不如說它是一個創造神話,或者神話的創造。當然,最樸素的讀法是,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一個愛人,愛字,愛香港的故事。

        我希望在這裡對協助我寫成這本書的人表示謝意。首先是香港版畫工作室的翁秀梅。不是因為她策劃了這個展覽,我不會知道「香港字」;沒有她打下的基礎和開拓的方向,我也無從著手進行研究。版畫工作室的另一位成員黃洛尹主持的工作坊,令我有機會淺嚐活字排版和印刷的滋味。也很感謝Ditto Ditto的姊妹拍檔Donna和Nicole接受我的訪問,讓我了解新一代如何把活版印刷變成創意產業,還有小師傅Max向我示範和講解海德堡風喉照鏡機的操作。

        另一位要鳴謝的是《鑄以代刻》的作者蘇精先生。在西式活字印刷傳入中國這個課題上,蘇先生是首屈一指的專家。我因在坊間找不到蘇先生的其中一部早期著作《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向台灣編輯友人陳逸華求助,不料逸華竟然找上了作者本人。蘇先生得知我尋找此書的目的,慷慨地把珍貴的絕版著作送贈給我。我以蘇先生的研究成果為出發點,再去尋找和閱讀相關的原始資料。若非得到蘇先生的指引,我恐怕多花幾年也無法弄清楚這個課題的基本面貌。當然,小說中出現的任何歷史錯漏或虛構,都是我本人的責任。

        在本書的美術製作上,非常感激香港版畫工作室提供了五十多個「香港字」原型圖像,作為書名、作者名和章節標題之用。也很高興能請到香港年輕版畫家劉家俊,為這本小說創作插畫。劉家俊運用了三種不同的手法,呈現出小說三個部分的不同品質,為本書增添了飛躍的想像。

        最後,要感謝我太太黃念欣。她幫我從中文大學圖書館借回來大量參考書籍,令我只要安坐家中,便可以享受到周到的外送服務。我不是學者,但這大半年也稍為感受到學術工作的趣味和辛勞。我但願能夠寫出一本夠好的小說,讓所有曾經熱情相助的人不至於白費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