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靈
/余婉蘭
這一次是尋回的過程,而非僥倖
是必因
必果
就像果實掉進湖水的泥濘內,寧靜是為了不驚動生命
我立足於生命的永恆性
眼睛像擦亮般漆黑,必求清淨不致盲
觸碰生命是沒有巧合
沒有痛苦
生命在重聚,也在痛別
我們不必牽繫生死
因為生死一抿一滅一抿一滅
我願意追隨腦裡如雷劈中的句子
新的肉身替換舊的記憶
種種堆疊,失衡
而不把生命停於此
我是這條通道,讓一切經過我,讓我回來
面向一個宇宙的秘密
它不斷分裂而成,幻泡而成
我將把吟頌的過渡於人間
不斷回來即走向夢的深處
或重回不眠之中
不怕自我表露
因為心在夢的外頭,似風要著地變回陸地
在選擇之前,我已經見到選擇
它是意志一閃而過
我見到手指一步一步推向事件往尷尬之間
卻像孩子回來般,不嫌粗糙
它就在不遠處,你摸就挖進霧的心間
你一吹
就消滅新的月亮
回來,以回來的方式覺悟
任由一個命不貪生的法
在法之上生法,在欲之中轉欲
把彼此拉回,把一體填滿成曲徑
每一條路都是回來的路
明亮不減其每夜之力
一步一步抵向能量源流,而我一直取同一種願,此非空明
面朝新的生命
我說的,不說的,都有其意
你是一則清晰的倒影,肉體沒有退轉
我輕如一幻影,認出一個本來大於自我的自己
向著夢的尾巴
走進我們泡沫的下身,再下身
即生成佛
即落原址
余婉蘭/著有小說集《無一不野獸》。總覺得詩比小說更體現自心本性,專注於一種語言節奏時,它不應偏離於心。對比小說,它是另一種的難寫,也是必要之寫。
珍珠
/馬晨洋
他幽默的理想像珍珠
他苛刻的選擇,不堪的累贅
像珍珠
他哽咽的偶像像珍珠
他搖晃著清貧如紙
像珍珠
是的,他在用嘴抿著
被隨意倒在槽中的茶水
是的,死亡毫不吝嗇
在他變得更好的時間裡
我們無法相信,那時間
被永久的憎恨——
湖中所隱藏的天空
也能隱藏,但天空
沒有石塊漩渦,但天空
除了信仰就是垃圾
他從口中吐出了,幾分鐘之後
我們沒有喝酒,沒有利用可鄙的語言
語言是聖潔的,你沒有錯
那歡樂的結晶不是珍珠就是痛苦
混蛋!
2021 10 19
你終會得到的
/馬晨洋
再誇張的邁出一次
別甘心的接受這樣的回答
再誇張的邁出一次你的腳步
這預設的陷阱,溫暖的夜雨
再誇張的邁出一次你的腳步向著夜晚
那光如蛹般縮了起來,他說——自由。
再誇張的邁出一次你的腳步向著夜晚折返
來,回來。到我這裡來
我們合上裝滿一整個抽屜的刀子
點燃火燭
來,我們切割晚餐並且分配
然後合上抽屜
來,我們用憤怒的情緒回報他人的愛
然後收取順著河水飄走的糧食來
向著可愛和殘忍鞠躬
在我沒能有力氣
養活我半死的身體之前
向著可愛和殘忍鞠躬
你終會得到的,再誇張的
邁出一次你的腳步,親愛的
你能夠
2021 10 15
馬晨洋/新疆烏鲁木齊,詩人。
無題三首
/後浪
1 藝術
列強把自己困在教科書裡
商討該如何切分蛋糕(結果想當然並非公平
弱者甚至無緣置喙)更弱者只能躺平、任人魚肉——
異族登陸,撫平大地的皺紋
鬆塌的忌廉迷惑勢力者
看客在核心的外圍轉圈圈
人臉複疊如京劇的面譜
尖銳的陽光把它們一一刺穿,真實的血液
流流往陰鬱之處(在荒謬的世界裡甚麼才是真實的?)
當反抗者重掌自我意識並在
逐漸下陷的泥漿裡掙扎。身軀早已與他人之血融為一體
靜候俯首聽命的國人肢解他們,把他們撕成更瑣碎的斷塊
裝睡的人偽裝醒來,聲稱
那裡根本沒有國人的臉孔
但他看來已然忘記——
痛苦就是人類的共同語
被暴力瓦解的藝術
將遍佈陸地
2 浮雕
那年,她教曉我們:在拆卸一堵牆以前
預先築起另一堵更高的牆(這樣就能光明正大地
幹一些不見得光的事)像古代的君王,奴役百姓——
同樣在那年,我們瑟縮在浮雕前的畢業照
成為不能被搬進某地博物館的文化遺產
被時代大規模篩選以後,我們學會
轉換角度、踮腳,把鏡頭照向圍牆內,發現
那裡已沒有任何引起思想過敏的牆
很多年以後,亦已沒有人重提——
關於人民如何吶喊
履帶如何在廣場上將肉塊來回輾壓的往事
3 神像
神像被一夜拉倒以後,心裡忽然泛起幾個
無關重要的問題:
以後我們應伏拜在誰的石榴裙之下?
以後我們的校巴該在哪個站等?
與及,以後我們該如何告訴司機
我們要在那裡下車?
後浪/一個寂寂無名的香港人。
失靈
/阿醜
溫度從鬈髮器悄悄地
悄悄地
逃走
撫平不了的毛髮間
啪地啞了一側的耳機跌
出來
搖搖晃晃
懸
於一線
平底鑊下冒出的異味是
深深的
深深的
透明
染上了
染上了
麵包機與焗爐與
前額葉與心靈相通的迴旋處
如顧客有疑問請致電
請致電
致電
二一0參伍拾九6
廣東話按三字維修保養按二字
滋你問我愛你有滋多深我愛滋你有幾分我——
對唔住小姐產品保養經已過期仲有咩可以幫到你
嘟
童趣
/阿醜
我喜歡把青蛙埋在土地裡
小心翼翼地把瑰麗的顏色收藏
看看泥土中會不會有一棵
掛著晶瑩剔透果子的樹
破土而出
我喜歡在高牆之上摘蝸牛
放進瓶子裡雪藏在冰箱最深的一處
好讓它們在
光滑亮麗的溜冰場上
重現劃過夜空的痕跡
我喜歡把螞蟻沉到水裡
用柔軟包袱一顆顆堅硬的沙石
灑進一點點的誠實與耐性
神奇的泉水會施展魔法
放入的是三尖八角的石子
撈起的是一串溫潤的珠兒
我喜歡在智能回收機裡找自己
把不要的心情寄存在鐵箱子裡
幻想著這些經歷過
精心洗刷丶撕掉標籤的
繁複工序的
獨一無二的垃圾
是不是也能長出不像昨天的模樣
阿醜/人生P牌仔。哲學系生。愛散步、書和小狗。沒有見過雪。
香港
/羅浩原
「喺香港我哋禮貌微笑
卻被佢哋一臉狐疑瞪了返嚟
我哋倒謙卑得似傻子似癲佬」
Di Hongkong kita tersenyum, menegur sapa,
tapi mereka memandang kita dengan curiga.
Bagai si pandir atau sigila kita dihina.
──[印尼] W.S. Rendra (1935-2009),〈香港〉(1959)
時至今日,我已唔會突然
接到妳嘅電話,問我系咪也有睇到佢
出現喺依家香港示威衝突嘅新聞畫面
勾起我愛恨交織嘅情緒
也許系愛聽香港女歌手嘅歌
我想像中嘅香港曾系
一分鐘戀愛嘅一分鐘城市
都會嘅菁英講英語時一種人格
講廣東話時一種人品
喺家講各自嘅南腔北調又另一種性格
好似個個都有多重自我
換公司、換身分、換拍拖對象
都快到有點求求其其
求求其其中有種搵唔到目標
就繼續搵下去嘅冷硬與自主
好似每人護照上都蓋過多國海關章
甚至有多國護照
卻唔使背負任何忠於乜
愛乜愛到底嘅狗屁
九七前如是,九七後依然系
好似嗰個女歌手戀愛婚姻嘅分分合合
佢唔一定真嘅做到自己
很多歌也只系翻唱歐美日本
但做得好!佢又做了、佢又唱了
嗰個佢想要成為嘅香港人
「我們是愛自由而拋離故鄉的。我們是追求自由而來到這裡的。然而,我們所得到的自由是滅亡的自由、餓死的自由、自殺的自由,都是屬於沒有資格做為人類的自由。經過這樣的生活還不能脫離善良市民根性的人,只能說是沒有神經的傢伙。我們沒有故鄉,也沒有道德。在這樣的社會,這些東西連狗都不吃。」
──邱永漢(1924-2012),《香港》(1955)
時至今日,我已唔會猶豫再三
卒之撥電話畀妳,只為了再聽聽
妳嘅手機鈴聲系仲系咪
「離不開,留不低,如火中的一個草原」?
香港系咪仲剩下妳對佢嘅回憶?
也許系讀過邱永漢嘅小說《香港》
令生長喺環海島嶼嘅我興起了被害妄想症
預感始終一天我也會被迫流亡
進入某種類似「香港」嘅存在處境
一個永遠無法離開嘅中繼站
我想像中嘅香港,正系咁一個反烏托邦
反成為了華人世界最後嘅烏托邦——
依家香港反過嚟追求道德、善良市民根性
追求成為一個故鄉,系咪意味著
香港已失去呢種天殺嘅自由?
民主系咪意味著自己攞得做為人類嘅資格
開始拒斥拋離故鄉嚟到呢度嘅人?
呢問題就算日後我打電話問妳
大概也系無解
呢或許只印證了當我真正去了香港
永遠只系為了轉機
只記得啟德機場配烏茲巡邏嘅特警
與赤臘角機場難食嘅飲茶
我忽然想起出依家妳書架上稍嫌突兀
嗰本梁鳳儀嘅言情小說,和總系西裝呔嘅佢
以及過去妳與我嘅通話
嚴肅嘅ISSUE、廣場上抗議者嘅夢想
終會流於緬懷過去與濕碎笑談
妳嘅背後有佢嘅影子
我背後有妳影子
「從香港人自身方面看,他們不曾有過民主訴求,對自己主要致力於追求經濟成功、過著「世界公民」式的生活感到滿意……儘管沒有政治民主,然而人人都清楚自己是生活在「借」來的時間、生活在「借」來的土地上。」
──徐中約(1923-2005),《中國近代史》(第六版,2005)
時至今日,妳已經唔復幻聽
佢極盡溫存、喃喃解畫似張國榮嘅低音:
「因為你我會記住呢一分鐘。
又而家開始我們就係一分鐘嘅朋友,
呢個係事實,你改變唔到,因為已經過去咗。」
妳我都很清楚,世上所有嘅人
其實都系生活喺某種「回歸」嘅時間、
某種「回歸」嘅土地上…
國語版發表於《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二十號》,2015.04,頁103-106。
羅浩原/1977年生於台北,政大學英語系畢業,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寫作碩士(MFA Writing)。著有中文詩集《蔗尾蜂房詩稿》(文史哲,2003)、《娑羅鶴變詩稿》(文史哲,2004)。詩作曾入選《2019臺灣詩選》、《2020臺灣詩選》。現從事翻譯工作,並經營臉書專頁「象胥雜誌:東南亞現代詩研究」(https://www.facebook.com/southeastasianpoetry/)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六部入選作品的內容均與「家」(home)的探索有關。編者亦明言,「家」(home)的追尋是當代香港文學的重要議題
書名:Of Forests and Humans- Hong Kong Contemporary Short Fiction
編著、翻譯:Monika Gaenssbauer、Nicholas Olczak
出版社:Bochum; Freiburg: Projekt Verlag
出版年份:2020
香港文學作品的翻譯版本從來不多;而且主要是專書翻譯,選本並不常見。在這個出版面貌下,由歐洲學者Monika Gaenssbauer 和 Nicholas Olczak編撰、翻譯的英文小說選Of Forests and Humans- Hong Kong Contemporary Short Fiction(森林與人類:香港當代短篇小說),應屬近年少見的香港文學翻譯選集。此小說選集從「森林」(forests)與「人類」(humans)的角度,來呈現香港的當代城市景觀(cityscapes),並展示編選者(譯者)的「香港文學」研究視野。
女作家筆下的多元城市景觀
Of Forests and Humans在2020年出版,選材範圍為1990年代至2011年出版之香港短篇小說。選集編入六部作品,分別為鍾曉陽〈不是晴天〉(1992)、西西〈依沙布斯的樹林〉(選集取用1994年版本;小說應寫於1989年)、韓麗珠〈輸水管森林〉(1996)、陳麗娟〈6座20E的E6880**(2)〉(2000)、王璞〈希臘拖鞋〉(2002),以及朱艷紅〈異境〉(2011)。入選女作家雖不乏名家;但所選作品不一定是名篇;如韓麗珠〈輸水管森林〉固然是名篇,而西西〈依沙布斯的樹林〉則可視為冷門之選。
本小說選集形成一種以女作家為主的書寫面貌,卻不以「女作家」為主題,原因何在?編者在〈序言〉(Introduction)中說明,此系列譯作視香港當代短篇小說為「世界文學」(literature in the world)的一部分(頁11);編選原則是既能展示香港當代小說的「種類」(variety)和「豐富」(richness),又貼合共同主題(頁15)。編者最後編入這六篇小說,均能呈現於香港之「多元城市景觀」(multidimensional cityscape,頁15)下的不同生活方式。由此可見,選本不止於注視女作家或名篇的小說技藝;而認為香港當代女作家筆下之短篇小說,能更豐富地展示相關共同主題。
選集作品所見的城市景觀,並不以空間寫實為焦點,如韓麗珠的〈輸水管森林〉是香港文學讀者早已熟讀的名篇,帶魔幻寫實的筆觸;陳麗娟〈6座20E的E6880**(2)〉的住宅故事非常荒謬,情節精彩;鍾曉陽、王璞、朱艷紅的作品,都不是在閒話家常生活,而或多或少包含了奇情;西西〈依沙布斯的樹林〉互文指涉Jean Giono的小說《種樹的男人》(L’Homme qui plantait des arbres;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小說場景並不具體指向香港空間。編者認為, “Of Forests and Humans” 捕捉了「森林」(人類所在的空間)、「人類」與「圍繞人類的事物」之間的關聯。「城市景觀」就是呈現了以上三者的景觀,以聚焦如何以不同的敘事手法來揭露人類在空間之中的生活、生存方式。如此看來,選集的編選原則並不在於題材和作家性別,而在於敘事手法。這是一種較複雜、具批判角度的編選原則。
森林與「家」
選本雖以「森林」為題,卻不屬自然文學(nature literature)選集,而應屬為城市文學(urban literature)選集。「森林」、「城市」看似對立,但城市實也有「石屎(水泥)森林」(concrete jungle)之稱。書中只有〈輸水管森林〉、〈依沙布斯的樹林〉直接扣題,餘下的主要指涉城市家居空間。
六部小說中的多元城市景觀,都以「家」為中心:〈不是晴天〉、〈異境〉寫獨居,〈輸水管森林〉寫搬家,〈依沙布斯的樹林〉寫尋找故居,〈6座20E的E6880**(2)〉寫下班回家,而〈希臘拖鞋〉則寫離家。文學學者葉少嫻在〈前言〉(Foreword)中認為,六部入選作品的內容均與「家」(home)的探索有關(頁9)。編者亦明言,「家」(home)的追尋是當代香港文學的重要議題(頁18);並引用地理學學者Doreen Massey、文學學者Eric Prieto和哲學學者Edward S. Casey的「地方」論述,點出「人」作為「地方」(place)形構的重要性(頁11–17)。
Of Forests and Humans以「森林」為題,以「家」為本,實凸顯了當代香港小說中陌生、錯亂和不穩定的城市空間。這些小說裏的當代香港「森林」,都住滿了寂寞的人,並以含糊不清的局面作結:如〈異境〉中的獨居女子驚遇陌生人自盡後,怎樣面對今後無數難以入眠的夜晚;〈不是晴天〉中的單身女子,到底會否順利結識新的情人;〈希臘拖鞋〉的女子離家丟棄拖鞋後,從此是否能擺脫厄運;〈6座20E的E6880**(2)〉中的電視劇大亨為何會變成窮人等——這些寂寞的故事人物與「森林(城市空間)」的關係,往往視乎他們擁有怎樣的「家」而定。
「香港文學」選本的研究視野
至於編撰手法方面,Of Forests and Humans的批判姿態,並不只見於其編選原則,更見於其文本分析。香港文學選集自1980年代數量日盛,出版方式一直認真嚴謹。從鄭慧明、鄧志成、馮偉才編《香港短篇小說選(50–60年代)》(1985)、劉以鬯編《香港短篇小說選:五十年代》(1997),到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等本地學術團隊,以及天地圖書、三聯書店所編撰出版的多種文選和文學大系,均具其文學史脈絡和研究視野。
此選集的編者Monika Gaenssbauer是文學學者;而選集是其學術研究計劃之其中一項研究成果。它的學術視野,比過往中英選本的更為鮮明。選集中的小說皆附編者提供的細讀(close reading)或解說(contextualizing essay),每篇篇幅亦詳盡。西西〈依沙布斯的樹林〉之後附有〈西西〈依沙布斯的樹林〉細讀〉(Xi Xi’s ‘Elzéard Bouffier’s Forest’ – a Close Reading),詳細說明作品的互文寫作手法,並引用西西寫於1980年代的現代詩〈綠洲〉作結,提供一種完整的解讀方法(頁53–59)。陳麗娟〈6座20E的E6880**(2)〉之後亦附有〈6座20E的E6880**(2)細讀〉(E6880**(2)from Block 6, Building 20, Wing E–a Close Reading),概述陳麗娟的不同文類著作,並解釋小說所包含的香港地標和香港電視文化(頁85–91)。
過往的香港文學選本以作品為主,多只具序言、對談、導讀、附錄、編後記或凡例等體例。Of Forests and Humans編者除了提供作者背景和內容解說外,更從文獻學的角度(philological approach)來分析作品的主題(頁16)。鍾曉陽〈不是晴天〉之後附有 〈鍾曉陽〈不是晴天〉細讀〉(Sharon Chung’s ‘Not a Clear Day’ – a Close Reading’ ),除了析讀〈不是晴天〉的主題和核心意象外,還引用了大量中外文獻來說明鍾曉陽的背景、著作和風格,如張愛玲對鍾氏文風的影響等(頁39–45)。
這些文獻不只與鍾氏有關,也與故事的意象有關。「菊」一共在〈不是晴天〉裏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女主人公故事開首的夢境中,第二次是女主人公夢醒後買回家的,最後一次是女主人公與將要結婚的曖昧對象通電話時,所凝視的家中菊花。編者梳理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中國古典文化意義來析讀文本,指出〈不是晴天〉的「菊花」,實象徵了忠心(loyalty)和忠誠(faithfulness),以漾照女主人公獨立自主的生活(頁39–42)。
緊接韓麗珠〈輸水管森林〉的〈韓麗珠〈輸水管森林〉細讀〉(Hon Lai-Chu’s ‘Water Pipe Forest’ – a Close Reading),亦見相近之分析方法。細讀部分指出〈輸水管森林〉如何寫「水」,然後運用《荀子》以水喻「勇」、《莊子》「明鏡止水」之說,來解讀故事女主人公不自覺走進街道水浸處的情節之宗教意味(頁76–77)。以上兩例,皆可作為香港小說的文化解讀,是過往香港文學選本少見的析讀方法。
總結而言,Of Forests and Humans的體例和細讀形式,能為日後的香港文學選本出版提供了新的想像。來到2022年,期待更多香港文學選本、論述和研究資料陸續出版,讓讀者和研究者進一步體察這個看似寂寞,其實充滿新意的文字城市。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