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首,微弱光線下屏幕投影著不知名的電影,身體隨著聽不見的音樂扭動,連鏡頭也彷彿隨著節奏搖晃。人們的剪影像細胞一樣時而結合、時而分裂。曾經我們都經歷過最燦爛的青春,那時電影、音樂、舞蹈等是生活的全部;但當身處動蕩不安的時代,傷痕累累的我們還可以相信藝術嗎?面對醜陋的人性,擁有夢想是一種罪嗎?
印度導演Payal Kapadia首部長片《一無所知的夜晚》(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與其說是部紀錄片,不如說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電影拼湊新聞片段、閉路電視畫面、學生短片、家庭電影等,以自2015年印度電影電視學院學生發起的抗爭運動為背景,譜寫一個交織困惑、焦慮、愛與夢想的故事,反思電影創作者在銀幕內外的社會責任。
《一無所知的夜晚》在今年康城影展獲最佳紀錄片「金眼睛」獎,而它之所以被歸類為紀錄片,大概是因為電影輯錄不少印度學運的真實片段:2015年,印度電影電視學院學生不滿校方遴選親右翼莫迪政府的演員擔任董事長,批評莫迪政府藉此把政治影響力帶入校園;罷課活動隨即蔓延至印度各個大學校園,觸發一波波示威浪潮,抗議政府歧視穆斯林、持續壓制低種姓學生、暴力鎮壓和平示威等。
電影並非以傳統紀綠片手法敘述故事,而是遊走於虛構和紀實之間,借用印度電影電視學院學生L的聲音,閱讀一封又一封她寫給戀人K的信件,從她的視角描繪學運期間日常生活的肌理。L顫抖的聲音緩緩解釋,這些信件之所以從未寄出,是因為二人來自不同階級;在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下,K的父母反對他們交往,並把K帶走。
對於K的背叛,L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不明白,你怎麼能在罷課時站在我身旁,高喊自由的口號對抗政府,卻不挺身而出反抗父母的種姓歧視?」她的控訴讓我不禁思考:我們可以在運動中捍衛某些價值觀,而不對日常的家庭和人際關係中的歧視進行自省嗎?「個人即政治」,可是所謂的個人與政治,有清晰的分界線嗎?
這樣的矛盾正正構成《一無所知的夜晚》的主調。電影中L近乎喃喃自語的獨白伴隨粗糙模糊的黑白影像,拼接大量示威、罷課、集會及警察暴力鎮壓片段,當中穿插青年日常生活的零碎畫面:洗澡後收回晾乾的衣服、在看高達的《斷了氣》時睡著、半裸躺在床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少部分片段保留現場聲音,整部電影幾乎都配上畫外音(non-diegetic sound)。聲畫分離固然能營造疏離感,導演另一方面亦以L的畫外音貫穿全片,讓觀眾猶如置身她的腦海。
我們無法得知L是否真的存在,到底她的回憶是建基於曾同為電影學院學生的導演身邊朋友的真實經歷,或只是幻想,但是當她的聲音疊加在真實新聞片段之上,虛實變得交替難辨。蒙太奇式剪接把個人情感及情緒延伸到公共領域,同時也為私密情感賦予政治性。L日記式的敘述為個人日常與公共政治提供了相互介入及互涉的空間,當觀眾不斷在平淡日常與暴力衝突間穿梭、在私密與公共之間遊走,一股矛盾的情緒油然而生——面對荒誕與暴力時,紛亂的社會能容納微小的個人情感嗎?
美國學者Michael Hardt曾在訪談中提到,在絕佳的政治行動及示威中,人們會有一種類似愛情的感覺,他認為若要理論化這種感覺,可以把它稱為政治行動中經歷的「集體轉變」(collective transformation)。(註1)Che Guevara亦寫道,真正的革命者往往是受強烈的愛所引導。(註2)情感一直都是公共政治的要素,即便是親密關係中矛盾模糊的情感,也是社會權力結構下的產物,有著貫穿公共領域的潛力。以L與K的情感關係為例,他們的疏離映照印度社會的種姓歧視,以貼身經歷揭示社會體系的不平等。
《一無所知的夜晚》以黑白為主色調,營造朦朧懷舊的感覺,彷如逐漸變得模糊、褪色的記憶。不過導演就在訪談中提到,除了部分是以8mm電影菲林拍攝的檔案片段外,全片皆以數碼拍攝,粗糙的菲林質感是後期製作的效果。電影所投射的懷舊並不是戀附過去或緬懷舊日的情緒,而是對年輕和理想主義狀態的渴望,這也是導演開拍這部電影的初衷。(註3)
導演Payal Kapadia
在電影的中後段,一名學生代表說:「身為電影創作者,我們必須更加細緻入微,絕不能黑白分明的思考。」藝術創作者當然肩負公共責任,但這不代表創作必須受特定意識形態驅動、或刻意地探討公共議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以藝術全心投入並真誠地反映當下——不論是抗爭或日常。如托爾斯泰在晚年論著《何謂藝術》中寫道,藝術不僅能傳遞情感,亦能以共通情感聯繫人們。(註4)作為一部詩意電影,《一無所知的夜晚》正正透過建構共同可感的維度,立足於公共性上。
電影結尾,我們看見校園牆上的塗鴉寫著:「愛,和平,音樂,罷工,抗爭,人民,電影,寂寞」。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努力想忘記沉痛的回憶,讓自己遠離現實的衝擊,但這幾個字——這部電影,卻深深地觸碰了我內在的某個部分。
法國導演Chris Marker在紀錄片《沒有陽光》中,就1960-70年代日本學運的片段以旁白回應:「不過這個運動⋯⋯讓所有『對任何不義氣憤填膺的同志』都站起來,這溫柔,可能比他們的政治行動本身擁有更長的生命。」(註5)若抗爭是為了抵抗遺忘,所謂的溫柔大概就是以藝術創作守護記憶,在未知的黑暗中尋得一點慰藉。
註1:Hardt, Michael and Leonard Schwartz. 2009. “A Conversation with Michael Hardt on the Politics of Love”, in Interval(le)s, 3(1): 810-821.
註2:Gerassi, John (ed.). 1968. Venceremos! The speeches and writings of Ernesto Che Guevara. New York: Macmillan.
註3:Film at Lincoln Center. 2021. “Payal Kapadia on 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 | NYFF59”, https://youtu.be/gjyv4moc8iE
註4:Tolstoy, Leo, Richard Pevear, and Larissa Volokhonsky. 1995. What Is Art? London: Penguin Books.
註5:賴明珠譯,川本三郎著。2011年。《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臺北市:新經典文化。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所以在現實面前……」
「不,我是現實主義者。」
「你是現實主義者
那麼其他的人是什麼?」
「其他的人是現實。」
——孟浪《不現實的人》,2003
孟浪讀大學時在宿舍照的照片,攝於1981年或1982年
孟浪是誠實的。誠實,多麼高貴的品質,作為一個人的、以及作為一位詩人的。誠實是品質,也是不可替代的勇氣。孟浪深知自己是誰,所以他寫下《不現實的人》時,直面的是他自己,本質的自己。
孟浪是孟浪自己的理想主義與理想主義者,僅關乎一心,與他者無關。理想,在更多的時候或許只是一種心境,漫長的,又抑或是短促的。
「其他的人是現實。」而現實的進行時從未停歇,日復一日又復一日,正在進行的重複,還會一再重複。災難發生,再發生,一再發生,直至不忍目睹,還要你瞪著眼睛一直在場。更殘酷的是,我不能悲傷的坐在你身旁。
哈利路亞,只有耶穌基督在復活中,也只有耶穌基督可以死而復活。人類死了就是死了,是沒有任何機會復活的,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
眾所周知,沒有人可以討論不存在的東西,被大象踩到才是真實的。我看見,沒被踩到人都認為房間裡沒有大象,這是真實的現實性,雖然現實性不是現實。
多麼魔幻啊,現實性不現實;多麼分裂啊,現實不在現實性中。這就是我所在的地方,這是我所生活的時代,這是後1984的美麗新世界。
四月的一個淩晨,醒來後再也無從入眠,繼而湧入一堆堆的胡思與亂想──忽然就想到非常時期的上海,想起詩人孟浪的一首詩,想念出生於上海病逝於香港的大鬍子孟浪。
詩人孟浪,原名孟俊良,生於上海吳淞,祖籍紹興──那是一塊長出過一堆硬骨頭的人的地方。不過,孟浪這個名字是屬於世界的,而俊良──關於俊良的所有呼喚,它是專屬於杜家祁老師的。只是,沒有任何呼喚可以挽回一個人的生命──2018年12月12日,孟浪因病於香港去世。
命運,會把一個人帶向未知的任何地方的。1995年9月,34歲的孟浪離開上海前往美國,自此居留海外。2006年年底孟浪開始在香港長居,從事自由寫作、也從事文學編輯和獨立出版活動。2015年,孟浪又移居臺灣花蓮,準備開寫他籌畫許久的長篇小說。2018年2月17日,孟浪在香港突患急病入住威爾斯親王醫院,後確診為肺癌並轉往沙田醫院治療,直至逝世。
孟浪是我認識的上海人中最不像上海人的一個。江湖有種說法,說誰不像上海人,就是對誰最大的認同與讚美。讚美,我想什麼樣的讚美孟浪都接得起──是在孟浪離開多年後,我才發現與確認的,為此我感到羞愧。
沒有人可以與故鄉一刀兩斷,孟浪也不可以。只是,在孟浪的詩中,出現更多的是祖國,各種複雜性思維與意義上的祖國──而不是作為故鄉的上海。「我不是上海人,我是上海鄉下人。」 是孟浪口頭禪式的自嘲。
因著協助杜家祁老師編輯孟浪全集的機緣,我在孟浪的詩文中,試圖尋找他的上海痕跡。試圖把視野所及的一些,稍作編輯整理為一個小輯「孟浪的上海」,權作這個被取消的春天的一塊幕布。
2022.04.18~23,記於海客堂。2022.04.26略有修訂。
孟浪的上海
上海被推了過來,活生生展開。這個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同時只是數學和物理學概念中的一個點。我們深陷其中。……人類正生活在地球村中。上海跟這顆星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靠得太近了。……我們生在上海純屬偶然。必然的、不可逆轉的事實是:我們深陷其中。
──孟浪《海上詩群藝術自釋》,(《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 1988/上海)
如此十裡洋場的上海,也是如此「新感覺」的上海,如此「現代」的上海……我遠離上海、也遠離中國已逾八年。而今,上海又終於在那裡被集權與資本媾和而成的一種瘋狂的強力撐起,當屬美學上的忒勉強。在大洋彼岸,遙對八年來貌似巨變的上海,恍如遙想八十年前那舊照片上紋絲不動的上海:一邊是我的回憶,另一邊則是他人深刻鮮明的生命印記,我們把它小心翼翼地承納下來……
──孟浪《施蟄存先生的六封信》,(《印刻文學生活志》 2003/ 臺北)
我們的上海啊,土地之上的人們的命運,因土地的命運而徹底改變!歷史不可重建,但歷史竟是可以失去的。從城市史、城市規劃史的論述中,上海,作為一個近代都市計畫的完整規劃及體現,曾有過全新的藍圖,並得到了部份實施。……幸好,失去了過去的未來,仍然可以期待──因為,未來的主人公正在湧現──上海徘徊,何去何從?答案已經沒有意義,我期待的是負責任的行動。
──孟浪《上海徘徊:失去了過去的未來》, (《今天》2009年夏季號.,該文義大利譯本2008年11月首發於米蘭《Dialoghi Internazionali》雜誌第8期)
南京路上,兩匹奔馬
兩匹奔馬,面對面會意一笑
哦,她們擁有幸福的不同來源:
母親,食品,與生俱來滿足的疲憊
——我是主人,並無理解她們的權力
她們可能在生長中互相撕咬
可能一起奔進天上,那空中的廄房。
靜止中呵,絕美的鬃毛揚得更高
八隻馬蹄已馳往八個方向
驕傲的馬頭,在標本館與我重逢。
1993.10.23
上海紀事
黑色提包裡帶雨水的傘
傘之上的晴空
晴空下的我,手上的一個黑色提包
對未來發出警告的一位紅色職員!
別人密謀奪取的檔!
綠色背囊裡帶雨水的靴子
靴子裡的傷腿
腿的終了處,是腳,是腳趾
拒絕了白色芭蕾
撒向觀眾席的舞臺和佈景!
還有撒向他們的真正的傳單!
一隻內向的手
在黑色提包與綠色背囊之間穿梭
帶雨水的城市
貫穿本世紀的初葉!
1992.08.12
四川北路
明天,你立在四川北路底的寒風中
痛悼著魯迅公園,還是痛悼著魯迅
你身邊走過的成年男女,活著就是死了
只有在永恆的廢墟上才會散佈著這些不朽的兒童!
明天,你將把整個四川北路從腳下抽走
那樣你就站在了無人跡的大地之上
那樣,這些兒童終生將幸福地與猛虎、雄獅相伴
——這是魯迅公園的遺址?——哦,這分明是魯迅的前身!
1992.03.25
一生一次的法華鎮路
一生一次的法華鎮路
舊軍隊拖著革命的步伐
或許也打這裡走過
或許落伍的遊兵散勇
遠遠繞開還在幸福的家庭
活到了,活著了,活過了,活完了。
安於另外的道路兩側
心室以外的懸鈴木把榮與衰重複
沒有人看懂落葉之墮落
搖身一變又沒有人看懂
那墮落後的種種情操
舊軍隊一律在遠方的墓中。
一生一次的法華鎮路
太勉強了就好像沒有盡頭
撤退的號聲衝進了落日深處
誰聽得懂?真是我的哭聲
讓破爛戰鬥服裡的身子打顫
讓大眼睛一樣烏黑的槍口一陣陣劇痛
活到了,活著了,活過了,活完了。
1990.01.01
孟浪和弟弟在華東理工大學門前的合照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LOTR
六歲兒子上機時
褲袋中的素描筆早已送人
再多的寫生都不足以
挾帶故鄉
我告訴他
第二家園還是家
他卻懂得
「次等公民,好渣」
不再是填滿欲望的魔戒
只有水電煤稅
緩解我(如有的)鄉愁
何處無塵埃
🌵
忘記密碼
登入失敗。
請回答安全提問:
「誰是您最好的朋友?」
「您兒時的理想是甚麼?」
請勾選「我不是機械人」
很抱歉,您的答案與紀錄不符
一切將被永久刪除
🌵
敬悼孟浪
又一頭抽象行走
四山包覆之黑陸
山曰:余以為妙道矣!
足以上升
背離自己的人往外際航行
又一顆老實跌墜
白花重又重
海曰:酴醾怎不爭春?
底下活過億年之石
開花有時
醉著旋轉
人物,你是人還是物啊
是人,是孤高的落伍的群狼之首
是物,是國破山河滅古戰場最後一旌旗
🌵
記一場雷電
自水簾洞分解
蘇幕遮 滑過春泥
幾度鐵劃銀勾 磬聲不斷
超度了人生
用粒子的語言說 再見
大氣環流 從神話回來
忘記
親密本無必要
一輩子
沒有擁抱過大地以外的誰
多伸橄欖枝
才觸碰 就消逝
嫩芽煉出一片林綠
野地隆 少虎正下山
江湖老叟徒步下岡
一合
亂作兩儀
🌵
占卜
迷上占星以後
抬頭即末日
隕石核爆還是瘟疫喪屍
最後生還者最懂寂寞
若有那日我會再問一句
一起睡虎地,可?
會有新物種稱霸
我們的時代叫「史前」
最終也無關歷史
萬物只圖呼吸
但再次占星以前先要驗眼
未來斷不會筆直地閃爍
🌵
與自己聚舊
那個叫本我的我
現身,攜酒
最醉的時候最為顯性
我說
是假的,我因他而活
樽頸和煙嘴都是臍帶
養他
於龜裂的日子
成長為
禽獸或超人
我期望他們合體
能粗野而具智慧
總是企得直
不管契約存廢
我用代謝收拾他
可惜他的同伴
越來越多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