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樓書店,以往有種說法叫「垂直街道」,諗落其實幾浪漫。它的意思不限於書店,一般指小店負擔不起地舖的昂貴租金,於是向上發展,在被樓群填得密密麻麻的半空上開舖,漸漸形成了一種氛圍,也改變了人們行街的模式——不再是打橫嚟行,也可以打直嚟行,走進舊樓的窄門和梯級,有一個垂直的天空。
浪漫的地方在於那種超現實的想像,垂直的街道,好像電影Inception裡的潛夢空間,世界可以曲摺起來,Leonardo DiCaprio突然就走在垂直的路上,而且步態優雅,非常清醒。電影裡,走進夢裡的人也是一個建築師,夢中世界可以隨著他的想像和設計而改變,因為在夢裡,一切都變得可能(想像,不正是超現實主義的題旨嗎?)。故事也可以這樣想像:城市裡,人們不再在理性計算為了促進經濟交易和消費文化的街道上迷路,他們垂直地走,也不是飛行,而是一個又一個,走進舊樓的窄門,沿著唐樓梯級向上攀爬(以及所有老脾氣的電梯),然後走進另一個異質空間,有飽滿的樹上果實。
垂直街道其實是一種驚奇,在一個高度資本主義的城市裡,竟然容得下一個又一個向上發展的小空間,幾乎是隱蔽又公開地,讓不同的花草在半空成長。就如對於人文學科的學生來說,旺角序言多年來都是一個朝聖地一樣。這些樓上空間,更似是一個又一個豎立在城市上的破折號,不斷為城市延伸,不斷創造,它是樹的枝椏也是雨傘的傘骨,在浮淺的街道景觀裡,垂直地,補滿豐富心靈的文化底蘊。這也是一個超現實的夢中場景:種出花草的大地不在下面,而在半空,一個浮城的意象。
幾年來,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消失和離散,世界好像一個漩渦,突然就有人被捲到外面。然後有間書店,取名「留下」;其實也不只一間,還有各式各樣的空間,打開門,也像打開一扇窗。或者從新聞角度來看,「動」往往比「不動」更容易聚焦,離開反映出人們的焦慮惶恐,留下來又代表甚麼?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理由。但是,留下其實不是甚麼都沒有發生,就像靜觀,靜下來,專注呼吸,在閉上眼睛的時候就有一條通住自己的道路,一念之間,可以是整個宇宙。這或者也是垂直街道的另一種驚奇,它不在地圖上,不在任何規劃切割的計劃裡面,它在心的地圖裡,唯有藉由行走,才可以看到透明的樹如何生長。
布列東在《超現實主義宣言》的最後寫著,「生活在他方」,韓波的名言,也是一九六八年巴黎學生寫在牆上的句子。這句說話由兩部分重疊而成,一個是生活,一個是他方,永遠懷著他方而活,到底也是一種想像和創造。所以,留下來想像,留下來創造,從一個根本的角度來說,就是一種懷著他方的生活,或潛行。
而「留下」,就跟「懷疑人生就去」一樣,永遠有一個破折號在後面,可以是任何一種可能。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早期頻繁寫的詩,是放在日記、夢境紀錄和心語一類。與我的小說創作全然不同,詩很難,會叫我惑然。詩比起母語,更接近內核的聲音,因為詩存在與夢境一樣的距離;同樣詩比起小說,更近乎謎題。
我甚少投稿,寫過的詩一直存在這隱密的類別。詩略大於其他創作的一點甚麼,早年我無法視詩為作品,設個舞台,任意說展示就展示。或者覺得自己寫的不是詩,勉強說是詩也寫得不好,也從來沒有辦法梳理詩是甚麼,詩應該怎樣寫。我全然不知道。
但很多年來,斷斷續續地寫。有點像一再拋網,把自己的魂一再收回來般寫;也像存在一個置中的、混沌的宇宙,任由你穿透般地寫。
於我,詩大概是符碼的世界,各種瞬間的心眼之視。創作小說,我在乎內在聲音所灌注一兩個世界生成的首輪光、第一口氣;而關於詩,我在乎降落點,因它所投奔的,是安頓之所。即使物象在書寫時,懸浮、往復,但終究能安頓,即那吟唱過後,瞬間的靜默。
這是兩種全然不同的姿勢。虛構是人的本能,詩作為一種趨近「凝止」的聲音,也是本能。但後者有一種真言的魅惑,因它能唱,能傳誦,雷電般直抵彼此潛藏記憶與情感的深邃。然而那種深邃,有我所明白,以及不明白的部分,終究深深地壓了進去像謎。像鞋底的凹面,沾濕了或踏遍軟泥上還可能一窺那不長久、即逝的記痕。深邃卻即逝,是我對詩的感覺。
如果談到寫小說初始的記憶,發生在小學五年級的班房,印象很玄幻;寫詩則是中一時參與「果占包創意寫作坊」,跟徐焯賢老師學習新詩。有很確實的時間點。課程完結,我交出人生第一首詩《鏡子》,因為寫得比其他同學好,收到徐老師的一份小禮物。小禮物是甚麼已經忘記了,唯記得他的評語,說這首詩寫到照鏡子時,裡與外一致,然而最微妙的分別,唯有鏡子裡,是靜默無聲。
當時並不知道,這叫詩意。謝謝他,因為他的評語,我記住某種深邃卻即逝的「物象」。即逝卻也因為詩,它存留了下來,在吟唱中似有永恆。後來讀到台灣詩人廢名某首詩的一個詞語「善想」,他善想大海,善想如來世尊,善想因而萬物同等。他說到自己寫詩時,不假思索地寫,是一種頓悟而生。聽來,關於詩那獨有的速度感,與禪意,我甚有共鳴。有些題目、意念是專屬於詩,例如人類以外,眼睛看不見的神秘事物,如生靈、神祇或命數之事。
也不是沒有察覺自己寫的詩那速度,像泛濫的河床,雜音很多,因心不夠靜。寫好的詩很難,它著跡你的心境,然而不夠誠實,詩也能一目了然。
重讀一些最早的詩,如〈流徙之罪〉、〈夜〉等,就像目睹許多個無法重返的瞬間,一眠之中千萬個夢的瞬間,個人記憶竟淡遠許多,好像只存在意念自身。我終於退得足夠遠,讀到詩自身的好。但有一些詩注定不能,也不敢重讀多遍,如〈島之肉〉、〈香港〉等。讀到歷史附注的蠻橫,以及書寫下來時,自身的蠻橫。這兩年的書寫,讓我內心生出許多不確定與懷疑。但詩畢竟讓我繞過了直白尷尬的言語,以及失語,讓真正的言說,以詩的方式,反覆吟誦,像默禱一樣。抱掌,潛藏在一念的深廣與自由之中,深信在河底的孵化。
出版《島之肉》,源於去年我將整本詩集(當時名為《瑪尼大海》),投予台灣周夢蝶詩獎,最後落空了,卻也因此,讓擔任評審的羅智成先生留下印象,在《字花》主編關天林的引介下,為詩集寫了一段推薦語。感謝他在百忙之中,抽空寫一段文字。也謝謝疏影的推薦語,過去與她的相識與溝通,都是端傳媒有關香港文化專題的討論,在她身上學習很多,譬如選題的觸覺,耐性與真誠,沒有公開在哪裡說過,也藉此機會表白。還有幫忙的《字花》編輯團隊,特別是天林,感謝他願意幫忙出版詩集,以及寫下推薦語。他人在台灣,編務工作忙,另負責幾本書的出版,本可以拒絕我。幾次的電郵溝通,知道他想做更多,也不是為誰或誰,正因此時此刻那僅餘的出版空間,以及此時此刻的文學作品,在自己的身位能做,他都想盡力去做。另外也想謝謝關夢南先生,雖然未能邀請到他為詩集寫推薦語,記得兩年前,曾向他主編的雜誌《大頭菜》投稿幾首詩,他特意留下版面,及寫下一篇詩評,那次該是我最大膽的一次投詩及收到的第一篇詩評。感激他一直以來鼓勵有志寫作的年青人,他從不吝嗇良言。
最後感謝詩集的設計師與封面畫家Core,他也是我上一本小說集的設計師與封面畫家,謝謝你無私的付出與愛。
《島之肉》預購中:https://spicyfish.myshopify.com/collections/all/products/nowhereland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上課日
我記得那道虹光。關於生活
無非苦苦追著132絕塵而去
在日出和回去睡之間
我選擇熱的拿鐵
抱一集體先於個體的革命情懷,關心性平
比如我依然母胎單身
如果憂傷不是,甚麼才是學分?
看見男研舍的幽靈徹夜長談
一切顯得順利、篤定
安靜且疲憊如全家
每一顆相偎相依的茶葉蛋啊
我們還要曖昧
多久。松樹們都不說話了
那些大好青年
也情願為彼時的一座升學主義
熬成綿密的陳皮紅豆湯
關於生活。你問內用還是外帶?
然而忠於自己即為背叛掌紋
我傾向示愛不必表白
沒有發生的事
但不過是文學院一些水窪,偶有孑孓
在大雨過後,隱瞞即承認
窗內的世界
不善親近更不善於拒絕
一個氣球從草地上升,
終年強風不斷
把自己套進長長的信,然後
唸出各種鳥的語言
而我想我記得那道虹光。
我們相處而不抵達
*中央大學百花川詩獎第三名作品
生理期
是日運滯、無風,我們翻箱倒篋
給消失理由,
譬如我在郭佳家落下了毛衣,
為什麼此刻一廂情願
這樣新鮮
你吐出煙霧,學習燃燒的樹枝
不慎包含
正在加速的一切
理所當然會有新的住客
喜歡有窗的房間,光的粒子
喜歡撞擊,你喜歡週末
以及躺平
即使我們要的不一定一樣
我們有時仍翻著一本厚的布朗肖
每一滴雨都像寂寞的外送員
擁有遙遠。
時光反覆搥打成薄鐵片
年近不惑,遍牆的彈孔
不擅於守秘密
除了愛,我們別無所願
寒冷的日子裡
揣想一顆流星的質量
視情況而定
替彼此手臂末段的血管綁鉛:
斜巷疑似一株九重葛
或者不看地圖的情侶
如此類推,以重複閃躲
另一種重複
剩下的冰箱裡
都是
削不完的蘋果外皮
如果藏得夠深(我們能拿他怎麼辦?)
蘋果。
將圍繞它的寂靜打一個結
若然我記住了,
請讓給我一個睡袋
對於陰暗
我傾向片面多於全知
傾向選擇把自己交出去時
一隻逃亡時掉下
小號的鞋
若你把它撿起 捧在手上
我們跑到日光背面
算無遺策
像不愛了的藉口
*中央大學金筆獎第一名作品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