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成的新書,散文集《時候》,文章內容涉及多種語言文化的文藝、電影,以及紐約和香港的時局、文化觀察,亦有多篇文章論及新加坡電影節、莫斯科電影節,使這書增添一種世界性,讀來應甚可堪咀嚼,但因應其內容視野跨度之大,要全面談論這書則不易,以下我僅從文學角度,選取三數篇,集中地從所選文章提出我的感受,以至回憶。
陳耀成在書中寫及多位文學人物,有我喜讀其作品的楊絳和蘇珊.桑塔格,也有我熟悉的前輩蔡炎培和葉輝。
在〈焦點問題:懷蔡炎培〉一文,陳耀成目光如炬地點出蔡炎培不避世俗的詩法,卻同時具高度的語言密度,他以周夢蝶相比較,指出:「炎培詩的音節,語言的密度的確是某種過渡:是今天着重西化文法及日常口語的華文詩,與深植古典傳統的夢蝶詩之間的過渡。是的,蔡詩沒有周詩的寶相莊嚴,知性無與倫比,幾乎是結構主義式的象徵系統。但蔡詩更世俗放縱,嬉笑怒罵。若周夢蝶是詩僧。蔡炎培算是濟公了。」
這說法誠為至論,陳耀成如果有空研究新詩(陳耀成懂詩也寫詩,散文集《時候》收錄他一首發表於《素葉文學》第六十七期的詩作〈字的詠嘆〉),他一定能寫出周夢蝶與蔡炎培詩語言比較的學術論文,但更精彩的,當是他在學術框架以外,點出「若周夢蝶是詩僧。蔡炎培算是濟公了」這論點,以此再追憶蔡炎培的行事和文藝風範,的確七分浪漫中帶著三分狂狷的痴,其詩語言更不時如法術使人驚異又失笑,蔡炎培多首抒情又涉世的詩歌,可說渡己亦濟世,真無愧乎詩中濟公之稱了,我想,如果蔡炎培在天上有知,讀到陳耀成在文中以詩僧託夢蝶、以濟公喻炎培,一定豪爽大笑,拍一拍陳耀成的肩,吼道一聲:耀成你講得好!
在〈焦點問題:懷蔡炎培〉文章的後半,他再談到蔡炎培一首寫於一九六五年的詩,〈焦點問題〉,他八○年代結識蔡炎培時,曾向蔡炎培表示喜歡這詩,文中記下這片段:「他忽然說把詩『送給』我。於是這就成為我在八十年代出版的第一本書《夢存集》的詩序」,可以想像那贈詩的戲劇性場面,而陳耀成這記述,則讓我回想起少年時代初讀《夢存集》的畫面:那是我讀中五,準備會考之年,我在旺角的田園書屋見到陳耀成的《夢存集》,首先被那前衛風格畫作的封面吸引,就買回家細讀,首頁是蔡炎培的詩序〈焦點問題〉,內文最吸引我的,是評論朱石麟電影的長文,以及一篇名為〈火樹銀花〉的小說。
當其時,我也是一個小小的文藝少年,到香港藝術中心看過早期中國電影回顧影展,知悉朱石麟之名,陳耀成的那篇長篇影評,向我示以一種觀看早期中國電影的角度,並提供不少電影知識,我未敢淡忘,那篇文章,雖然我現時身處隔離處境中,書不在手邊,但仍記得文章篇名為〈流鶯隔世聽:追摹朱石麟〉。至於另一篇,小說〈火樹銀花〉,仍記得一些頹美的片段,震動我當時小小的一顆文藝的心。
在〈混入熱戀的盛世──葉輝文集《天氣.地圖.人面》序〉一文,陳耀成談寫葉輝的詩和文,他點出了一個染織七○年代香港文化精神的葉輝:「不冷漠、不無情、踏實低調的香港是那沉默的大眾底香港,還是輝哥等一小撮有心人的香港?」讓我不禁想到也斯老師,他們那一代七○年代香港文藝青年,誠如陳耀成的觀察:「貌似低調的文筆之下埋藏著的詩的胸懷,與默然的智慧」,這種屬於七○年代文藝青年的低調淡然的智慧,在也斯、葉輝、關夢南諸位的作品風範中一直貫徹,某程度上延續至九○年代,讓我有幸親炙。
〈從丙午到「流亡」〉一文談論楊絳《從丙午到「流亡」》一書,該書也收錄了《幹校六記》的文章,陳耀成留意到:「《六記》的筆觸全是『哀所不傷,怨所不怒』。也甚至哀都是以輕快活潑的語調記錄。」可說點出了楊絳散文語調以至文藝情懷的特質,這文藝情懷固然需要大智慧,因為「哀所不傷,怨所不怒」的淡然不等於犬儒或任由宰割,正如陳耀成在另一篇文章〈憤華〉裡,寫出楊絳在文革中面對不平事件的憤怒,可說補充了楊絳文風「哀所不傷,怨所不怒」的觀察。
我想起一位喜歡楊絳的朋友,曾問我借閱楊絳的書,際此消息阻隔之世,很懷念那位朋友同樣在溫煦的外表裡,潛藏剛性不移的立場。
陳耀成在〈前時候語〉一文的結尾說:「雖然我今天感到自己已經『去日苦多』了」,真是去日苦多,我想起許鞍華拍於一九九七年的記錄片《去日苦多》,拍攝幾位時代轉折中的人物,留下無憾卻未免尚帶迷惘的苦思。時代滔滔不知如何就來到目前,仍有不盡的流離、迷思和掙扎,香港,或歷史本身向不同時代的人們喊話,陳耀成已經在他的電影《浮世戀曲》、《北征》和《大同:康有為在瑞典》作出了回應,如今在散文集《時候》再有另一番抒懷,真是「去日苦多」,我可否,引錄那魏朝樂府〈短歌行〉的另一節作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香港,以及離散天上與各地面的師友諸君,真是「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二○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寫於台北防疫旅館客次
(貳叄書房出版)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早期頻繁寫的詩,是放在日記、夢境紀錄和心語一類。與我的小說創作全然不同,詩很難,會叫我惑然。詩比起母語,更接近內核的聲音,因為詩存在與夢境一樣的距離;同樣詩比起小說,更近乎謎題。
我甚少投稿,寫過的詩一直存在這隱密的類別。詩略大於其他創作的一點甚麼,早年我無法視詩為作品,設個舞台,任意說展示就展示。或者覺得自己寫的不是詩,勉強說是詩也寫得不好,也從來沒有辦法梳理詩是甚麼,詩應該怎樣寫。我全然不知道。
但很多年來,斷斷續續地寫。有點像一再拋網,把自己的魂一再收回來般寫;也像存在一個置中的、混沌的宇宙,任由你穿透般地寫。
於我,詩大概是符碼的世界,各種瞬間的心眼之視。創作小說,我在乎內在聲音所灌注一兩個世界生成的首輪光、第一口氣;而關於詩,我在乎降落點,因它所投奔的,是安頓之所。即使物象在書寫時,懸浮、往復,但終究能安頓,即那吟唱過後,瞬間的靜默。
這是兩種全然不同的姿勢。虛構是人的本能,詩作為一種趨近「凝止」的聲音,也是本能。但後者有一種真言的魅惑,因它能唱,能傳誦,雷電般直抵彼此潛藏記憶與情感的深邃。然而那種深邃,有我所明白,以及不明白的部分,終究深深地壓了進去像謎。像鞋底的凹面,沾濕了或踏遍軟泥上還可能一窺那不長久、即逝的記痕。深邃卻即逝,是我對詩的感覺。
如果談到寫小說初始的記憶,發生在小學五年級的班房,印象很玄幻;寫詩則是中一時參與「果占包創意寫作坊」,跟徐焯賢老師學習新詩。有很確實的時間點。課程完結,我交出人生第一首詩《鏡子》,因為寫得比其他同學好,收到徐老師的一份小禮物。小禮物是甚麼已經忘記了,唯記得他的評語,說這首詩寫到照鏡子時,裡與外一致,然而最微妙的分別,唯有鏡子裡,是靜默無聲。
當時並不知道,這叫詩意。謝謝他,因為他的評語,我記住某種深邃卻即逝的「物象」。即逝卻也因為詩,它存留了下來,在吟唱中似有永恆。後來讀到台灣詩人廢名某首詩的一個詞語「善想」,他善想大海,善想如來世尊,善想因而萬物同等。他說到自己寫詩時,不假思索地寫,是一種頓悟而生。聽來,關於詩那獨有的速度感,與禪意,我甚有共鳴。有些題目、意念是專屬於詩,例如人類以外,眼睛看不見的神秘事物,如生靈、神祇或命數之事。
也不是沒有察覺自己寫的詩那速度,像泛濫的河床,雜音很多,因心不夠靜。寫好的詩很難,它著跡你的心境,然而不夠誠實,詩也能一目了然。
重讀一些最早的詩,如〈流徙之罪〉、〈夜〉等,就像目睹許多個無法重返的瞬間,一眠之中千萬個夢的瞬間,個人記憶竟淡遠許多,好像只存在意念自身。我終於退得足夠遠,讀到詩自身的好。但有一些詩注定不能,也不敢重讀多遍,如〈島之肉〉、〈香港〉等。讀到歷史附注的蠻橫,以及書寫下來時,自身的蠻橫。這兩年的書寫,讓我內心生出許多不確定與懷疑。但詩畢竟讓我繞過了直白尷尬的言語,以及失語,讓真正的言說,以詩的方式,反覆吟誦,像默禱一樣。抱掌,潛藏在一念的深廣與自由之中,深信在河底的孵化。
出版《島之肉》,源於去年我將整本詩集(當時名為《瑪尼大海》),投予台灣周夢蝶詩獎,最後落空了,卻也因此,讓擔任評審的羅智成先生留下印象,在《字花》主編關天林的引介下,為詩集寫了一段推薦語。感謝他在百忙之中,抽空寫一段文字。也謝謝疏影的推薦語,過去與她的相識與溝通,都是端傳媒有關香港文化專題的討論,在她身上學習很多,譬如選題的觸覺,耐性與真誠,沒有公開在哪裡說過,也藉此機會表白。還有幫忙的《字花》編輯團隊,特別是天林,感謝他願意幫忙出版詩集,以及寫下推薦語。他人在台灣,編務工作忙,另負責幾本書的出版,本可以拒絕我。幾次的電郵溝通,知道他想做更多,也不是為誰或誰,正因此時此刻那僅餘的出版空間,以及此時此刻的文學作品,在自己的身位能做,他都想盡力去做。另外也想謝謝關夢南先生,雖然未能邀請到他為詩集寫推薦語,記得兩年前,曾向他主編的雜誌《大頭菜》投稿幾首詩,他特意留下版面,及寫下一篇詩評,那次該是我最大膽的一次投詩及收到的第一篇詩評。感激他一直以來鼓勵有志寫作的年青人,他從不吝嗇良言。
最後感謝詩集的設計師與封面畫家Core,他也是我上一本小說集的設計師與封面畫家,謝謝你無私的付出與愛。
《島之肉》預購中:https://spicyfish.myshopify.com/collections/all/products/nowhereland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上課日
我記得那道虹光。關於生活
無非苦苦追著132絕塵而去
在日出和回去睡之間
我選擇熱的拿鐵
抱一集體先於個體的革命情懷,關心性平
比如我依然母胎單身
如果憂傷不是,甚麼才是學分?
看見男研舍的幽靈徹夜長談
一切顯得順利、篤定
安靜且疲憊如全家
每一顆相偎相依的茶葉蛋啊
我們還要曖昧
多久。松樹們都不說話了
那些大好青年
也情願為彼時的一座升學主義
熬成綿密的陳皮紅豆湯
關於生活。你問內用還是外帶?
然而忠於自己即為背叛掌紋
我傾向示愛不必表白
沒有發生的事
但不過是文學院一些水窪,偶有孑孓
在大雨過後,隱瞞即承認
窗內的世界
不善親近更不善於拒絕
一個氣球從草地上升,
終年強風不斷
把自己套進長長的信,然後
唸出各種鳥的語言
而我想我記得那道虹光。
我們相處而不抵達
*中央大學百花川詩獎第三名作品
生理期
是日運滯、無風,我們翻箱倒篋
給消失理由,
譬如我在郭佳家落下了毛衣,
為什麼此刻一廂情願
這樣新鮮
你吐出煙霧,學習燃燒的樹枝
不慎包含
正在加速的一切
理所當然會有新的住客
喜歡有窗的房間,光的粒子
喜歡撞擊,你喜歡週末
以及躺平
即使我們要的不一定一樣
我們有時仍翻著一本厚的布朗肖
每一滴雨都像寂寞的外送員
擁有遙遠。
時光反覆搥打成薄鐵片
年近不惑,遍牆的彈孔
不擅於守秘密
除了愛,我們別無所願
寒冷的日子裡
揣想一顆流星的質量
視情況而定
替彼此手臂末段的血管綁鉛:
斜巷疑似一株九重葛
或者不看地圖的情侶
如此類推,以重複閃躲
另一種重複
剩下的冰箱裡
都是
削不完的蘋果外皮
如果藏得夠深(我們能拿他怎麼辦?)
蘋果。
將圍繞它的寂靜打一個結
若然我記住了,
請讓給我一個睡袋
對於陰暗
我傾向片面多於全知
傾向選擇把自己交出去時
一隻逃亡時掉下
小號的鞋
若你把它撿起 捧在手上
我們跑到日光背面
算無遺策
像不愛了的藉口
*中央大學金筆獎第一名作品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