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荔枝角青山道479及479A號麗昌工廠大廈3字樓3042室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出版年份
活動年份

別字



從困境到瘋癲──電影節選片五部

字花編輯室
SHARE

    所謂現實,往往就是倖存的代名詞,「船到橋頭自然直」說得輕巧,但如果船都沒有呢?萬般掙扎之下,還有力氣找出路,已算得到眷顧。離地者嘴邊掛著「共渡時艱」,卻不知時艱也有高下、大小,有些艱難,注定被階級、性別以及各種制度與個人因素導致的處境所分開,甚至只能獨自面對。以下五齣在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的電影,都聚焦於難以克服的困境,女性或世代,愛情或親情,來回地獄或折返人間,困境最終其實無分大小,都多少揭露了時代或人性的瘡痍。

    作弊的真的只有作弊者嗎?

    《出貓大風暴》(The Exam)由伊拉克導演Shawkat Amin Korki執導,獲捷克卡羅維法利電影節的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別被出貓這個可愛字眼騙了,這部電影雖不致於血淋淋,卻瀰漫著灰暗的色彩,沒錯,就像是黑壓壓的人頭等著進考場受死,那種灰和沉重。電影的開場,就是身為高中考生的女配角,一個人,對著荒野的湖邊哭泣——她為什麼哭?是因為考試失利?作弊失敗被抓到?電影接下來便會交代她不測的命運。同樣是出貓,2017年的泰國電影《出貓特攻隊》襯托著青春、詼諧、緊張刺激的調子,黑暗極有限。

    這電影的女主角是考生的姐姐,她自己也困在婚姻的困境裡,希望幫助妹妹考入大學,成材自強,避免重蹈往常一個庫爾德女人長大後的覆轍。姑勿論考入大學是否等於從此走上獨立自主的路,等於擺脫傳統制度加諸女性的命,對姐姐來說,這起碼是一個轉機,希望之所在,自私一點看,對無力改變現狀的自己來說,也算一種心理補償。但問題在於,準備時間不足,學位少,而且自從小男友在與伊斯蘭國的戰爭中失蹤後,備受打擊的妹妹便陷入抑鬱,考不成,老父便會把她嫁給屢次提親的陌生人。急起來的姐姐,唯有求助於一條龍的作弊服務中介,付費加入之後,才發現這是一盤大生意,像她這樣的顧客還有很多,其中有一名妻子,替希望考取大學學位以升職加薪,但又怕丟臉的丈夫來申請。這也從側面看到性別權力的傾斜。

    故事便一直往好心做壞事的方向走去,考生作弊的問題也越來越顯出同時是社會種種痼疾作祟的問題。做漁販的姐夫一直反對妻子幫助自己妹妹溫習考試,主張女大當嫁。片中經常出現劏魚場面,在宰割之前,漁販先把魚擊暈,讓牠不再掙扎才下手,另一邊廂,茫然無主的妹妹則聽從姐姐和作弊中介的主意,在一次次考試中,讓裝置和電線貼肉黏纏,耳道塞入隨時擠破耳膜的微型藍芽耳機,然後提心吊膽進入試場,其實也像肉隨砧板上。

    舒淇情歸何處?

    拍完《海上花》(1998),侯孝賢拍《千禧曼波》,時空從十九世紀末跳至二十世紀末,由張愛玲到舒淇,但編劇依然是朱天文。時移世易,但同樣是世紀末,同樣是愛情及其千瘡百孔,雖然談情說愛的方式、纏綿的姿態早已翻天覆地。不同的還有節奏和色調,《千禧曼波》長鏡頭明顯減少,以更輕巧角度切進台北都市的喧囂與荒頹,也無可避免沾上來自霓虹燈管的五光十色,尤其是藍。

    整部電影你可以說就是關於舒淇。沒辦法,她就是亮眼,哭笑、跌撞在感情路上,幾乎是演獨腳戲。擴大來看,當然也是關於現代女性的出路。她與恐怖情人糾纏,備受精神虐待,為了生計,一度流落歡場。那個彷彿到處都有樂子和新奇的台北,對她而言其實已代表了行不通的泥淖,她的人生卡住了,那麼讓她重現歡顏的日本雪國呢,好像也只是散心之地。年輕人應該活在當下,但如果厭倦了只有當下?

    片頭的藍色通道,就像沒有列車會來的軌道,一直前進,但終究是荒廢,不能帶你去哪裡,舒淇貌似瀟脫地回眸笑笑,這藍,簡直是迷惑、困倦、躁動的時代顯影劑。不得不說的還有色彩的對照,台日之間,霓虹黯色與茫茫大雪,抉擇懸置在中間。黑幫頭子的關心是愛抑或安全感嗎?日本友人帶她回鄉過節有下文嗎?總之,千禧年就在迴盪著零星笑語的小鎮雪夜跨過去了。

    致所有創作者

    英瑪褒曼的作品出名暗黑,作為他居處與創作靈感泉源的法羅島,又能否加持來這裡駐留的創作者?抑或會帶來未知的暗湧?褒曼拍人性,拍痛苦焦慮,也著重愛慾,一對寫劇本的夫妻來到島上,住進褒曼的房子,眺望他的風景,也面對新的創作計劃,這一切,都讓《情尋褒曼小島》這電影一開始就有懸疑片的氛圍。

    果然,丈夫寫作進度順暢,揮灑自如,更參加當地的放映交流,談笑風生,妻子卻相反,陷入停滯的焦慮,在丈夫的輕鬆面前更感壓力。而創作的落差,和愛情中的波動又悄然交織在一起。妻子在島上獨自散心,偶遇年輕男子,後來發現是褒曼的孫兒,兩人一起去了不少導賞團不會去的隱藏景點,與此同時,妻子偷看丈夫筆記簿,竟看到令她不安的惡趣味塗鴉。事情發展到這裡,懸疑已不斷累積,但最特別的是,電影有三分一篇幅都是戲中戲,來自妻子正在創作的劇本,而故事也關於愛情,卻更充滿掙扎和痛苦:一對舊情人,在朋友婚禮重遇,但各已歷經滄桑。重遇並犯禁的地點,同樣在法羅島。

    對我們觀眾來說,戲中戲是並行結構,但對創作者而言,戲裡戲外的界線從來不分明。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愛情如是。電影巧妙地把觀眾從旁觀角度慢慢帶進創作者的世界之中,島也足以成為隱喻。避世的島固然能讓人汲取孤獨的養分,專注思考,但也可能造成遮蔽或壓力。創作者的敘述世界或內心劇場是必須獨自涉渡、克服的維度,但有人就總有故事,讀者或觀眾甚至也在旁一起陪伴,走一段路。誰知道我們離開戲院,會不會經歷差不多的情節呢?這電影在向大導演致敬的同時,也向其他走在艱難創作路上的說故事人打氣拍肩,兼呼喚觀眾同情的理解,確實難得。

    分離從來不易

    安樂死的題材並不少見,而它的確是一個極富爭議性的問題,我們需要的也許不是盡快選定立場,而是傾聽一下不同的故事,了解求死者和他們身邊的人,經歷了什麼,走過怎樣一段曲折的路。

    《爸爸可否不要死》改編自法國當代劇作家Emmanuele Bernheim的半自傳式小說,台譯《天堂計劃》,這譯名其實更準確地表達出共謀這一點:希望有尊嚴地結束生命的人,是需要至親者扶一把的,在現實社會中,也需要周密的計劃,並非簽一個名就上天堂。

    戲劇的張力更在於兩代之間的父女關係。父親是不好惹的人物,有錢又有品味,自私又倔強,決定了不要活,便不斷強迫女兒為他處理身前身後事。女兒年少時憎恨父親,聽到老父的死念猶如惡夢重演,凡事不順眼卻又無法抗拒病人的哀求,同時也無法放下至親能安享晚年的願望。去死需要妥協,溝通,也需要錢。父親一句彷彿不經意的感慨「窮人可怎麼辦?」為這個中產以上家庭的臨終掙扎宕開一筆,揭出生老病死人人有,解脫的權力卻集中在少數人手裡。

    從父女對立到合力策劃逃跑計劃,這電影無疑拍得起伏曲折,而各角色的演出也令人動容,尤其是兩父女的角力與和解,每個動作和眼神都拿捏得剛好,演繹出關係的微妙變化。事實上,接受至親尋死的過程也是道別的過程,當你再三確認,這是清醒地訴諸意志的行為,你也在陪伴,走進對方的內心。不管你同不同意安樂死,疾病和苦厄總是說來就來,最重要的是懂得好好說再見。

    神都瘋了,你還沒瘋?

    如果說之前幾部戲都暗影幢幢,視覺特技大師菲爾堤帕特以七十歲高齡拍出的第一部長片《瘋神》,便可以說是「人都癲」級別的黑暗。

    片中的世界殘破血腥,恍若已毀滅過七十個七次,而既像刺客又像探險家的主角又往地獄下潛了多少次呢?永遠戴著面罩,活像潛望者,旁觀煉獄式痛苦,但要說他是但丁吧,他卻別無信仰或至高追求,只有一張每深入一層即碎散一部分的神秘地圖,而地圖引領他走向的究竟是個人的厄運,還是集體的救贖?

    在這電影前談救贖好像有點太天真,放棄CG而混用模型道具和真人,所創造出來的魔幻、畸型異世界更富質感,當然也更殘忍更血肉淋漓,人如螻蟻,命若草芥,所謂生命,存在意義不過是任意勞役摧折。主角叫last man,言下之意,片中各種人形,或奇形怪狀的角色,都只是行屍走肉,那神呢?介乎缺席與無所不在之間,而戰爭的爆發與失控,似乎暗示了,人或許就是瘋狂的神(能想出、造出層出不窮的奇詭場面,幕後團隊也儼然是瘋神了)。

    最崩壞的奇觀也就最能寄託宗教情懷,就像啟示錄。當然你可視之為預言,但更值得留意的是種種死即是生,成毀合一的儀式。麻木不仁的煉金術士,也可以是糅合新宇宙的神。這電影沒有扼殺有希望,但肯定留下了末日仍會繼續倒數的警醒:神都瘋了,你還沒瘋?


    ——

    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節期:15-31.08.2022

    影片總覽:https://www.hkiff.org.hk/film/list
    節目及訂票手冊:https://www.hkiff.org.hk/upload/HKIFF46_BF.pdf
    訂票指南:https://www.hkiff.org.hk/film/ticketInfo#/

    門票現已公開發售,公眾可在各大城市售票網購買。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透光

    別字

    第五十五期
    <   
       >

    別字

    第五十五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透光
    • 【生命說特輯‧ 回憶與人】結
    • 【生命說特輯‧ 回憶與人】媽媽的回憶錄
    • 【百年孤獨的雨】詩兩首
    • 後座狂想史
    • 【鮮血年輪】詩兩首
    • 離場
    • 擁抱黑夜的浮光
    • 十七歲輕茶
    • 【生命說特輯‧ 回憶與人】結
    • 【生命說特輯‧ 回憶與人】媽媽的回憶錄
    • 【百年孤獨的雨】詩兩首
    • 後座狂想史
    • 【鮮血年輪】詩兩首
    • 離場
    • 擁抱黑夜的浮光
    • 十七歲輕茶
    轉注
    • 從詩開始,打開與書法的對話──「有形文學」講座報道
    • 【《我獅城,我街道》序】街道與時間
    • 前序《給奧菲厄斯十四行》
    • 以流行文化為詩,寫史的佼佼者——讀李顥謙〈阿飛後傳〉
    • 從困境到瘋癲──電影節選片五部
    • 人類愛上這種奇妙植物已經有一萬年以上
    • 格魯吉亞文學札記
    • 【何福仁‧黃怡‧劉偉成‧潘國靈】上天下地,遊走古今——西西的多重宇宙
    • 【蚊子、野豬與人】廖偉棠談商禽、呂樾談香港文學
    • 唯一與我患難與共的只有詩──讀里爾克《杜英諾哀歌》
    • 故事來自間歇的停頓──讀孫維民《床邊故事》
    • 當筆劃交錯藝術:書法展覽「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
    • 從詩開始,打開與書法的對話──「有形文學」講座報道
    • 【《我獅城,我街道》序】街道與時間
    • 前序《給奧菲厄斯十四行》
    • 以流行文化為詩,寫史的佼佼者——讀李顥謙〈阿飛後傳〉
    • 從困境到瘋癲──電影節選片五部
    • 人類愛上這種奇妙植物已經有一萬年以上
    • 格魯吉亞文學札記
    • 【何福仁‧黃怡‧劉偉成‧潘國靈】上天下地,遊走古今——西西的多重宇宙
    • 【蚊子、野豬與人】廖偉棠談商禽、呂樾談香港文學
    • 唯一與我患難與共的只有詩──讀里爾克《杜英諾哀歌》
    • 故事來自間歇的停頓──讀孫維民《床邊故事》
    • 當筆劃交錯藝術:書法展覽「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

    透光


    【生命說特輯‧ 回憶與人】結

    李顥謙
    九十後詩人,曾獲青年文學獎新詩高級組亞軍等獎項,2022年出版個人詩集《夢或者無明》,希望一直能在香港寫作與推廣現代詩。
    SHARE

      後來,家人都說我長得很像阿爺。

      我以為阿爺在我出生前已死掉。當童年的我拿著相簿,翻到某頁,看到一張他抱著還在襁袍的自己,笑得很燦爛的合照時,就會有人給我這個惋惜遺憾的回應。

      那個年代,元朗常有一個叫餅叔的露宿者出沒。他紮著一個比薛家燕還要厚大的髮髻,全身深棕色,只穿著灰破的短褲與布鞋。家人經常恐嚇我:再曳,佢就會嚟捉你。餅叔這個露宿者令我感到不安,同時也奇怪地,於我腦海與「阿爺」這個早就逝世的親人連上關係——當家人發現藏在大馬路唐樓梯口窺看我們的他,就會突然很決斷地跟我說:佢唔係你阿爺,佢係乞衣公嚟。

      孤苦無依,的確是阿爺一生的寫照——祖籍舟山,那個英國最初想佔領的地方,對出的一個不見經傳的小島。雙親早亡,他被同鄉的親友騙掉田地祖產,十來歲就離鄉別井,走上甲板當海員;來到香港,與同鄉成婚,結果還是無法落地歸根,終日飄流,一年半載,才回家數天,有時更只是託人送錢付信。這些都是在阿爺真正死後,家人才跟長大了的我說的。我出生不久,阿爺就因為無法修補也無從得知的撕裂,搬離了家,一個人住老人院,流連元朗街頭,搜索,記認自己後代的身影。

      阿爺再次正式踏入家門,已是我八歲的時候。他開始可以與我有直接的接觸,甚至帶補過習的我回家,晚上留低食飯。那陣子我才看得清楚,居然還在世,真真實實存在的阿爺,皮膚確實如餅叔般澀黑,而且,還鼻毛外露,牙有點哨,背緩緩地駝,頭頂的短髮,也比合照裡的他,白了很多。

      關於他的習慣喜好,講話內容,我腦裡都是一片空白。即使潛到記憶深處,於錯亂的時流游走,我也無法撈起,任何一幀跟阿爺完整地對話交流的片段。是因為他總在說夾雜濃厚上海話口音的粵語,我聽不進耳也無法跟他溝通?是因為他曾經在美國休航時受車禍撞擊,只剩右耳靈光的原因?還是因為比起我,他更疼愛小我五年的弟,所以不願意花更多的心力於我身上?

      不是的。我應該相信。也許,我亦不過是嘗試在書寫敘述中,為童年的彷徨與無知,編織出能隱匿無悔的洞口。

      有一次,他又接補過習的我回家。走了幾步,就發現我的鞋帶鬆脫,俯下身,嘮嘮叨叨,大概是說,咁大個人,綁條鞋帶都綁唔好。我沒有彎腰,沒變化地凝視他銀白色的頭。是的,其實我當時心裡在暗罵:真討厭,那麼多事幹麼?

      他送過一隻非常土氣的藍色帶膠錶給我。大概是款式舊,戴一陣子錶帶就斷掉的緣故,我把放在某個不常記起的角落。我常跟自己講,還在的,沒有搬過屋,應該還在家的。這件可能是,他送過給我,我唯一一件有記憶又還保留的禮物。

      在阿爺臨終前的幾個月,我們一家到醫院探過他一次。行程裡,有人因為病房太難找,又要趕探病時間,東奔西走,臉色動作都變得急躁蠻惡。到我們等到他出來,六個人便不知所措地看著彼此。一個還未平復心情嘈著怨「早知就唔嚟」,一個深重地說「我以為冇人會睇我然後就咁死咗去」,而我也非常不合時宜地,突然流起鼻血,哭了起來。

      沒有葬禮,沒有最後一面。就連阿爺離開的消息,我也是在某個下課的午後,毫無心理準備地收到。

      他一直在某處看著我生活吧?有時,我會如此不真實地怔想。然後我成人了,家人都說我愈長愈像阿爺,皮膚突牙駝背,看上去都十分相似。是不太好的徵兆,然而相比起那個我無法學好的鞋帶結,這種身體外形的重合,或許就是我和阿爺之間,最緊密而幸福的聯繫。

      所有作品內容均由主辦單位/創作團隊獨立製作,並不代表本計劃及捐助機構之立場或意見。

      轉注


      從詩開始,打開與書法的對話──「有形文學」講座報道

      字花編輯室
      SHARE

        特邀記者:林凱敏

        在電腦字體被廣泛使用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進入歷史悠久的手寫書法藝術,觸碰當中層次豐富的創作思維與生活感悟?書法藝術好像很難理解,聽過這場由香港藝術館舉辦的「漢字城韻」展覽講座,或許會對現當代書法有更深的理解。這場活動邀來中國古典文學學者黃梓勇博士和香港當代書法家徐沛之博士擔任主講嘉賓,本地藝術家兼藝評人阿三擔任主持,以「有形文學」為題,精選展覽若干作品,引領公眾由詩出發,匯通古典文學及現代生活,打開與書法之間的對話。

        一、現代書法轉化古典詩詞

        講座開始時,主持阿三即為講者拋下問題:「古代書法家同時是詩人,但到了現代,兩者多不集於一身,那麼現代書家如何挑選文本,轉化為書法創作?」黃梓勇博士選來馮康侯的《小篆集蘇軾詩句七言聯》作例,細談詩句「風流自有高人識/耿(通)介寧隨薄俗移」的背景,從了解詩的角度欣賞書法美學。黃梓勇說,烏臺詩案後被貶的蘇軾初到黃州時,許多人不願與他結交,當時幸得兩位沒有隨波逐流的知音徐邈與孟震關顧。於是,蘇軾在一個酒會上,即席寫下贈答詩,稱許兩位品格高尚的朋友。宋代即席戲作的詩詞潮流,及蘇軾巧妙地引典贈友兼抒發心中鬱結,均是該文本的獨特之處。緊接著,徐沛之博士以書法角度,指出擅長古篆的馮康侯,在這作品上運用近清朝人加入提按用筆的書寫篆書方法。而篆書一般被看作是較正經及嚴肅的書體,因此他推算書家希望透過詩句,表達其堅守傳統,不追隨時俗的創作觀。書體字跡與文本故事之間,留給觀眾不少可以細味的線索。

        隨後,講者再與觀眾分享他們對另一件展品鄧爾雅《篆書詩》的想法。書法作品以扇面創作,由鄧爾雅贈予學生曾宗麟。黃梓勇指出,扇上文本來自清代中晚期詩人龔自珍的大型組詩《己亥雜詩》其中兩首。他坦言自己特別喜歡這位詩人,因此選來這件作品,也很好奇老師會寫什麼給學生?當年辭官離京的龔自珍,寫下這共三百多首的組詩,扇上兩首(第261及276首)皆取自「囈語」部分,有研究者認為是寫下詩人與妓女靈蕭之間的關係。黃梓勇認為,作品第一首隱含老師稱讚學生之意,第二首則寄語這位過於用功的學生,不妨留意身邊人,追求一下愛情。徐沛之認同黃對作品的理解,並笑言:「學生叻叻地有氣燄,老師見到就拍拍佢,叫佢收歛下,我以前(做學生時)都係咁。」因此,他也不無感慨,讀出鄧爾雅透過這件作品教學生做人處事。

        二、源自日常生活的現代書法

        講座進入第二部分,主持阿三把話題領到書法中較輕盈的部分。他問,現代書法作品,也有不少源自日常生活嗎?黃梓勇選來曾廣才的《行書武元衡詩》,文本來自唐代詩人武元衡記述春茶會的一首詩。他指出自唐代中期開始,詩人開闢了從日常生活取材的先路,「例如在宗教生活、品茶後寫寫詩,這種雅趣由中唐開始發展,具劃時代意義。」他也談到書法家曾廣才喜歡品茶,書家生活、詩文與書法本就是在同一個情境下產生。徐沛之也認同這首詩貼近書家的生活狀態,「曾廣才自年輕時代已開始定期與其他幾位書家一起雅集」,這件作品寫出了他一貫「較溫婉斯文」的行書風格,展現從生活趣味選取文本,再發展成個人書風的脈絡。

        談到宗教生活,《心經》固然值得探究,講者選來馮明秋《黑白心經》與觀眾分享。活動當天,藝術家馮明秋剛好在場,他首先澄清自己非佛教徒,卻很喜歡佛學中的哲學思考。「我運用過不少方法寫《心經》,這張是其一。我並不懂寫詩,也不懂傳統書法,只是當文本是材料創作。」他再補充其創作理念,主要基於邏輯推理,並探索能運用幾多種方法書寫《心經》。主持阿三認為,這種創作方法與當代藝術不謀而合,「藝術家思考的不是文本背後的故事、源流或情緒,而是關注藝術形式,轉向了表達手法。」

        接著,黃梓勇把書法家區大為先後於2005年及2018年創作的兩件作品《隷書《幽蘭詩》》與《篆書自作詩風格》並置討論。前者文本取自明朝李華日詩作,後者是區大為撰寫,兩者書寫幽蘭的方向似有互文關係,有種幽蘭情結。徐沛之認為兩者書體各異,但「一看就知道是區老師的作品」,風格鮮明。活動當天區大為同處現場,即時回應這兩件作品只是巧合,卻認同講者「蘭心自況」的分析。「蘭花予人孤芳的感覺,而我作這首詩(《風格》)很淺白,一看就知在發牢騷,在說我的作品不合時宜。」他也回應了書體部分,說自己採用「行書與草書的佈局,書寫隸書、篆書」,因此形成「篆隸一致」的風格。他又表示,自己寫的隸書並非漢隸,而是晉隸,「晉朝的隸書比較自由,寫法與規範化的漢隸不同。晉朝隸書很好玩,卻不受注意,一直被輕視。」在他眼中,寫書法最重要的是趣味,詩文與書體同樣需要有趣味。

        三、跨越時空,緊扣現代生活

        古代人引寫古典詩詞,現代書法家自有其他文本選擇,並把書法藝術帶到當代語境,連繫現代人的生活。黃梓勇討論徐沛之的作品《吾在山之谷之十二──弄清影》及《草書黃偉文陀飛輪》。前者來自蘇軾《水調歌頭》,曾變成流行曲,被鄧麗君、王菲等演唱過,後者直接書寫流行曲歌詞,轉化成草書作品。黃梓勇認為,陀飛輪是機械錶的關鍵部分,講求精密度,偏偏徐沛之採用了較肆意放縱的草書寫成,展現出一種強烈的反差與諷刺意味。徐沛之回應說,如有反差效果該歸功填詞人黃偉文,自己當年只是一直投身全職工作,生活轆轤感到迷惘,因此對這首歌產生強烈共鳴。「當時我已聽過這首歌數百遍,聽了數百遍後依然有感覺,便把它寫出來。起初四行為一直幅,後來想強調情緒,決定寫疏一點,以三行一幅擴闊書寫空間。」草書字體有固定的寫法,但字距、行距、字的大小及疏密等形式相對自由,因而較能體現書法家的情緒,及書寫與身體的關係。創作多是有感而發,但都需要有實際而切合的內容,讓書法家去抒發。文本,正好提供了內容,不論古典詩詞或流行歌曲,性質上都是書法家寄語生活的中介。至於另一件作品,徐沛之說「弄清影」三字給了他不少畫面及聯想。他使用當代藝術創作思維,強調了墨的滲化、以碳粉加強黑色的物料特性,回應文字的意境。

        最後在問答環節,有人問到傳統書法,還有什麼結合現代的方法?也有人問到講者對網絡藝術字體的看法──似乎不少人關心傳統藝術如何跨越時空,連繫現代生活經驗。兩位講者與主持一致認同創作者需要不斷嘗試,並鼓勵大家抱持實驗精神。身為書法家,徐沛之樂見有同行者,一起努力將傳統緊扣現代,「一齊做大個餅」。


        圖片由香港藝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