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吃的共生——讀西西詩〈水母與蛞蝓〉
今年西西出版了一本以動物為主題的詩集,名為《動物嘉年華》。在這本新書的讀詩會中,我選了〈水母與蛞蝓〉來讀。詩如下:
在拿不勒斯港灣
天空藍,海水暖
蛇髮的水母
打起一頂透明傘
到海洋公園的涼亭用餐
裸鰓的蛞蝓
實在是美味的海鮮
蛞蝓搬進水母的玻璃別墅
躺在紗帳裏
無憂無慮過日子
早餐吃掉水母的輻管
午餐吃掉水母的裙子
晚餐吃掉水母的觸鬚
不消多久
蛇髮的水母
變成汽泡般的小蘑菇
寄生在蛞蝓的唇邊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依偎共生
天空藍
海水鹹
在維多利亞港灣
詩仍一如西西過往的詩,文字質樸,傾向直陳而少修飾,且(看似)充滿童話色彩。然而,也不需細讀,你很快便會發覺這種童話色彩只是一種表面的著色而已。
且看那種表面的偽裝:寫拿不勒斯港灣(地中海乃神話發源地),是「天空藍,海水暖」,寫水母,是「一頂透明傘」、「玻璃別墅」、「紗帳」、「汽泡般的小蘑菇」⋯⋯但在這些「美麗的」表象下,卻是互吃的現實。
水母當蛞蝓是「美味的海鮮」,殊不知,最後被吃的反而是水母。殘酷的是互吃、死亡的真象。所謂「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依偎共生」不過是一種反諷,是以「共生」包裝的「互吃」和最終的「死亡」。
也可以說,這首詩是用「童話」包裝的殘酷「現實」。
但也正如洛楓在讀詩會上指出,很多童話其實是很殘酷的,例如格林童話。
這首詩還有一點讓我頗感興味:詩的首尾兩節在重複中略有變化, 由「天空藍,海水暖」到「天空藍 / 海水鹹」,由一行變成兩行,由「暖」變成「鹹」,前者當然是營造一種童話的假象,後者則不啻直陳一種內裡的特質,這也好比「暖」是皮膚表面所感受到的,「鹹」則是吃了一口、吃了進去的更深入一層的感受——這也顯然呼應著整首詩所揭陳的互吃現實;而「天空藍 / 海水鹹」的押韻,更無疑是有意加強一種童趣以形成更大的反差。
而更耐人尋味的是:開首是「在拿不勒斯港灣」,到了收結,便變成是「在維多利亞港灣」,你當然可以說這是由遠方童話的國度來到我們眼前的現實,也可以說這種依存互吃的共生是放諸四海而皆然。而以我來說,讀到「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依偎共生」的童話 / 神話,接著便是「在維多利亞港灣」,是無法不讓我浮想聯翩的⋯⋯
二、光照與良善——讀飲江詩中的「光潔明淨」
在香港教育大學與飲江對談,王良和與我不約而同談到飲江的「光潔明淨,告別不朽」。其實,這句不但在飲江的第三本詩集《於是搬石伏匿匿躲貓貓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封面摺頁內藏的藍色複寫紙上找到,也見諸第二本詩集《於是搬石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的摺頁上。
而見諸詩裡,則在第三本詩集開卷第一首。
詩題為〈那末,再會了〉(出自亞米契斯《愛的教育》最後一章〈告別〉篇),題下引文,即為「光潔明淨,告別不朽」。而詩內,母親(嫲嫲)在「地震來或不來 / 躲得了躲不了」的時候,便是在沙上寫下這些文字,還這樣說:
我們認識了別人的好
照見了自己的良善
那末,可以說
再會了!
因別人的好而「照見」了自己的良善,此所以在「末日」前父母的諄諄告誡和叮囑盡是關於「人」的:父親說「有對人唔住的事 / 做了來不及 / 道歉的嗎」;母親說「有要見的人麼 / 有要做的事麼 / 在這明日之後 / 在這明日之前 / 來得及說的 / 都說了 / 那末 / 這就是 / 神靈的眷顧」。
飲江在詩末的註釋裡說:「懷念母親,母親往年年底離世。見賢思齊,認識別人的好,照見自己的良善,是她常常的教導。於是有這首詩,並她的聲音。」
我們在詩中也聽見這把聲音,並在這本書名與記憶與內涵與文字不斷疊加增生的詩集中,聽到這種「良善」的不斷重覆或變奏迴響。
例如〈冬日甦醒之上帝中立〉:「認識到 / 別人 / 的好 / 照見 / 自己 / 的良善 / 調轉嚟 / 都得」;雖然,飲江在這首就當前社會議題不斷延衍諷刺的詩作裡,把這句話加以黑色調侃:「這樣的話 / 魔鬼聽了 / 都會 / 交出武器 // 會唔會呀(?)」。
在另一首社會議題作〈湊湊靜默之修行〉中,亦見這句:「認識了別人的好 / 照見自己的良善」,更在後段一如前述的「調轉嚟」:「革命 / 是一種修行 // 認識到 / 自己 / 的好 / 照見 / 別人 / 的良善 / 並種種 / 救贖 / 的可能」。
這種「良善」,及於人與己,仇與友,此所以飲江在詩中明言革命是一種「修行」,一種「救贖」。而我們也往往在飲江回應社會與政治的眾多詩作中,隱然看到一種慈悲之光,普及光照, 泯滅恩仇。
如果說飲江詩核心精神之一端為(繼承其母的)「良善」,則另一端無乃為其一體兩面的「光照」:良善在內,光照在外;良善為端始,光照為表現。我即時想起他第一本詩集《於是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裡的名篇〈飛蟻臨水〉,「在燈光的下面 / 在燈光的上面」,三代眼睛同時蕩漾於一盤水中的「永恆」場景。光明的永恆,也在於一瞬。這種「光潔明淨」在〈人生幾見月當頭〉一詩中,再讓我找到返照:這次不是燈光,是月光;人生幾見月當頭,母親說,而「他只聽過母親說過一次」; 一次云乎哉,「月亮在他的頭頂 / 母親在他的頭頂」,而低頭,他看母親的影子,母親看他的影子,月當頭的影子是何種影子?一個停在身下不會延伸的影子;就在那當下,就在那一瞬,就在那凝止的一刻,「人生幾見 / 母親的影子」,然後在詩末如影子再來一次:「人生幾見 / 母親的影子」。
謝謝飲江的良善(雖然飲江戲說「我不如你們想像中那麼良善」),以及其人其詩所帶來的,來自其母親永恆 / 一瞬的沙上書:「光潔明淨」。
————
附飲江詩:〈人生幾見月當頭〉
母親說
人生幾見月當頭?
他只聽過母親說過一次
你睇
你的影子
他睇著母親的影子
母親睇著他的影子
人生幾見月當頭
那時,他年幼
月亮在他頭頂
就像現在
月亮在他的頭頂
母親在他的頭頂
人生幾見
母親的影子
而他喜歡
獨自站在月光下
任由這束光華傾瀉
在地面
人生幾見
母親的影子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我們相愛在1989年
冰箱啟用
打開門,一切明亮可喜
關上門,馬達兀自嗡嗡孤寂
我們的愛情就誕生在那裡
茄子是十分安靜的鄰居
乖乖巧巧地躺在報紙中
研磨他那種霜紫色的臉孔
我們悄悄跨過看不懂的文字
在他睡熟的時候替他蓋好被子
躲在角落聊我們的心事
玉米坐在遠遠的矮凳上,剝開自己的大衣
不確定自己身體成熟了幾分
還要曬太陽嗎?雖然一切已經來不及
韭菜,不要嘲笑韭菜
纖弱的人,光說話都帶著一股脾氣
相比之下,我們難道不是更容易傷敗的葉菜嗎
在失去水分,根莖開始變得軟弱的時候
慶幸還是有一點點的愛
在我們沒摘除的芽心裡生長
不知道高貴的水果有沒有這種磨人的感情
香梨會不會哀嘆
他沒能成為永恆的靜物畫
而是在這裡等待某一張唇來吻他、咬他、吞噬他
但願他那時是快樂的
像顆無知的蘋果
孩子一樣笑著,散發出天真的甜蜜
這讓冰箱裡的空氣
聞起來像快活的高氣壓
番茄從塑料袋鑽出來
他翻過土豆堆的牆,默默投靠水果區
安靜地把自己縮小縮小再縮小
飲料守著門
在冰箱打開的時候負責保持體面
形象跟氣味都是絕對的,當包裝穿上條碼和編號
身體就顯得不那麼赤裸卑微
沒有人追溯合法生產線正疲累地加工
哪雙不潔淨的雙手撫過秘密瓶口
至少此刻安全,低溫幫所有事物保鮮
甚至可以期望某些複雜的成分會發酵
像酒精%數那麼神秘,那麼神聖
冰箱光是裝著直立筆挺的他們,就感覺醉了
天地搖晃,光影旋轉
我們有時也彷彿聽到瘋狂的音樂搖滾嚎叫
像是嗑了什麼,其實只是待在冰箱
避免聞到太多混雜的氣息
1989年的冰箱持續降溫
黑暗中我們沒辦法辨識誰是真正的蔥,誰在裝蒜
當他們偶爾也喜歡混充彼此
檢查員只能憑著本能,核對身分訊息
或是乾脆打碎,讓他們在黑甜的醬油裡睡
沙茶把自己淹在油裡,隱藏真正的成色
檢查員提醒我們:下輩子投胎,最好乖乖當一枚糖果
負責甜,負責蜜……感覺一切多美
不要動不動妄想鹽分,或是醋勁大發
揮發了本性,讓冰箱懷疑內部腐敗
壞份子就該倒到水溝裡永遠地流
我們在冷氣中接吻
踩著冰凍的隔板裸足跳舞
下去,再下去,我曾誤以為是地獄的地方
只是冷凍櫃
那些魚都僵硬了,卻還是張開眼睛
他們看著什麼地方
那麼美,充滿霜冷的幻覺
鱗片游過一些湖海
那些故事都已經被魚販刮除
內臟乾淨,沒有故事的殘渣
剩下肉與脂肪思索著
存在的哲學
從某處宰下來的腿骨,佔據了大半個冷凍庫
他仍做著在哪奔跑的舊夢
他告訴我們:應當持續說情話,別在寒冷中睡著
睡著就死了,他這樣說著
自己卻倒地成了勻稱的油花
我想:抱著妄念應該也是幸福的
隔壁的臘腸性格比較內斂
直接把話塞在肚子裡
每過一些時日就打一個結
陳年紹興和佐料在他肚子裡慢慢結晶
代替我們懷胎著明日的嬰兒
1989年的冰箱,關起門來充滿秘密
我們相愛,在這個日漸龐大的概念裡
嬉戲或者凍僵
愈愛,愈陷落
我們雙手緊握,遍地張望
沒有傾城
只有冰箱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畫作:Jenny@writeabtme
我徘徊在鏡子前常常失去輪廓
流著汗,潮濕,任由皮膚鬆弛衰老
他只以我的目光回應我
割開臉孔和皮囊,一層又一層
空蕩蕩抓不緊——
他只以我的身體以奔跑的姿態前進
皮膚在秋夏間融化,肚臍向下垂
卻從不發聲,卻從不解釋
穿過玻璃背後。來到遠方
永遠是一襲襲婆娑的樹影
風是它的語言,葉子飛舞跟著葉子
塗在身上的雲變輕、更輕
去到遠方更遠
我徘徊在鏡子前常常失去輪廓
他,或許是無數的遺忘在水影中疊加
在遺忘之時觳觫,在遺忘之時麻木
他永遠在消逝,而我無力捕抓他的輪廓
我只能祈求有一種語言還給他
不論石頭、月光和寂寞
都可說話
附言:請在讀詩前,掃描QR code,聆聽音檔。
作品曾於「無邊共生——跨界創作成果展」展出。「無邊共生」是為「過界Gen圖文——跨界創作生活營」之成果展覽。計劃招募二十四位年輕寫作者、插畫師,共同探索本地邊陲,於自然空間琢磨意念,拼砌成「圖像 x 文字」的組合呈現人前。地緣、記憶、此時、彼岸,集體停靠在創作的中途站,由後來者逐一指認。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一人婚禮》(2023)是一套不稱職的賀歲片,沒有唐突的恭賀說話,沒有星級陣容,甚至沒有引向大團圓的主軸,大概志不在老少咸宜。
網劇以上,電影已滿
從往績看,導演周冠威擅於再現嚴肅的現實題材,真誠至極。是次執導,可謂大破格。整部電影色彩斑斕,演員表情浮誇,情節曲折而荒誕,屬於典型的港產喜劇。典型讓觀眾可按習慣消費當中的套路和笑點,誘發口碑與賣座的可能。但《一人婚禮》又同時非典型,以網紅為故事主軸(雖然台灣已有相關的電視劇《網紅的瘋狂世界》(2019),但這在香港電影界仍屬創新),把電腦屏幕設為重要場景與敘事空間,又用肥皂劇元素包裝道理,感覺像把自2011年播映的反烏托邦科技探究劇《黑鏡》拍成笑片版,新鮮度十足。
網紅短片如今大行其道,「試當真」雖大潮回落,其密集、專注而富創意的微電影製作,曾一度塑造影視潮流,但微電影始終有別於電影,前者的技術門檻、資金要求、情節豐富度與統一敘事的難度較低,網台往往未能拓展篇幅,拍成長度一小時三十分鐘以上的後者。或許諷刺的是,《一人婚禮》由小薯茄的阿冰擔任主角、飾演網紅,但導演卻是傳統電影人,以純熟技巧掌控比短片複雜的張力變化(且長度近兩小時,不如周星馳電影般常在八九十分鐘結束),顯然要助網紅題材藉大眾向、誠意十足的示範納入正典,使之成為可持續運用的電影資源。
關於喜劇的喜劇
單論關係設定和敘事發展,《一人婚禮》實沒有重大突破。故事中,與演員暱稱相同的阿冰同時被四人喜歡(分別是整過容的高富帥、婚後多年才出櫃的女同性戀者、虔誠憨厚的基督徒、只愛玩的廢青),謊言愈鬧愈大,最後阿冰只想到要愛自己,讓「一人婚禮」由謊言在亂局後變作諾言,亂局有點像《上流寄生族》(2019)最後的派對,但兩邊的失控糾纏,略見牽強、不明所以,姑勿論此,總體上,電影可算圍繞著「follow your heart」這現代常談。
然而,《一人婚禮》的不尋常之處在於引發思考,以至進入後設思考。所謂後設「meta」,即表達上跳出事物框架以突破慣性思維,彭浩翔在《低俗喜劇》(2012)初段讓杜汶澤面向鏡頭對屏幕外的觀眾直接說話,即屬此例,而《一人婚禮》的後設,則在於講網紅而讓人反思網紅本身,拍笑片也讓人反思笑片本質,當然,述說一件事以帶出反思,很難說是嚴格意義上的後設,但周冠威明顯不斷出入真假、神鬼、愛憎等命題,加入喻指迎合他人而失去自己的小丑妝,以及喻指莫明恐懼的氣球,讓觀眾洞察到電影的愛恨笑哭背後原是虛幻。再者,電影帶有「戲中戲」的意味,阿冰與她男友的網上影片是第一層,他們處身的、明知影片只為炒作的故事世界是第二層,這種「戲中戲」格局容易讓觀眾跳出電影框外,進入第三層思考,想到正向價值不過是套路、改變他人的力量可能出於謊言、嘩眾取寵比發自內心重要、所有表達都有憎惡者、刷人氣與存在感才能獲取名利與認同……這層思考不但針對KOL世界的隱藏亂象,也大抵諷刺喜劇在相同的人性與事理基礎之上,同樣迎合看客文化、以賣座為目的、消費大愛與多元擁抱的觀念。如此,在人人都想成名的年代,《一人婚禮》之可貴,尤在於以帶點左翼味又似在校正左翼思維的姿態,撥現無根底的虛假,叩問內心又懷疑內心,不讓幽默助長無聊和錯謬,這放諸港產喜劇過去的成功與沉寂,大可引發更多思考。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像我這樣的一個男子,其實不知道是否適宜遠去這座我所愛的城。對於我筆下的青蛙城,我不太肯定是否就像某些朋友所說,可以納入西西的肥土鎮系譜。當然,七八年前創作青蛙城時的確想起肥土鎮,可是那時絕對沒有想過日後我會像西西一樣,把筆下的城寫成不斷蔓生、成長、擴張的原鄉,成為我寄託故鄉的愛之地。
西西說過:「年輕人並不欠我們什麼,相反,是我們欠他們,欠他們一個理想的社會。」(註1)我總覺得太言重,大家不能未卜先知,又怎知道幾十年後會發生甚麼事?現在這個我們都愛的城傾圯,只能想這是大家身在歷史巨輪上,不知不覺做了其中一個推手,可是推動巨輪輾向哪裡,自己在甚麼時候又會被巨輪輾過,似乎很難推諉於某一些個體。
我最念茲在茲、最想知道的,反而是《我城》中那些七十年代還是年輕人的阿果、阿髮,與麥快樂他們,去到半世紀後的21世紀20年代,會怎樣對待年輕人?要是他們變成今天的年青人,他們又會不會有勇氣像今日不少年輕人一樣,以自己有的能力,做一些合理而正義的事?我這樣說,是因為見到很多跟阿果差不多年紀的人,在我城做不合理的事。我並不仇恨上一輩,也不太相信有某些道理的「世代論」百份百正確,畢竟每個世代都有好人與壞人。
這幾年,我有不少親戚、朋友、同學都已經,或醞釀移民他國,連我媽與她的朋友也問過我有沒有想過走?問我為甚麼不走?我記起那把不知名聲音在最後跟阿果說:「我們會坐船,到這新的行星上去,我們的船是第二艘挪亞方舟。人類將透過他們過往沉痛的經驗,在新的星球上建立美麗的新世界。」(註2)假如我們的城是小小而腐朽不能復修的星球,可以坐上這艘挪亞方舟的人,會願意帶走力量不足以離開的年青人,去新星球建立美麗新世界嗎?至於那些根本不願意走,同時一無所恃的年青人,又有沒有本來可以坐上方舟的人留下來,陪他們重建這座已經傾覆的城?
西西不在了,我始終覺得哪怕她可以坐上方舟去建造新世界,還是會留在這裡重建小城,她始終會不離不棄熱愛這個城的人(哪怕他們現在在阿果還是年輕人的年紀)。我為甚麼知?西西兩個不同角色早已隔空對話說明了:
化妝師母親:「因為愛,所以並不害怕。」(註3)
阿閎:「對,我們並不怕,人世匆匆,有甚麼可怕的。」(註4)
20221231‧除夕
註1:載《信報財經月刊》。香港:2020年1月。
註2:西西《我城》(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12年),頁235。
註3: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11年),頁117。
註4:西西《欽天監》(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22年),頁370。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