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荔枝角青山道479及479A號麗昌工廠大廈3字樓3042室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出版年份
活動年份

別字



任白雲舒卷──淡彩西西

辛其氏
原名簡慕嫻,香港作家,「素葉出版社」成員。著有散文集《每逢佳節》、《閒筆戲寫》、《藝情絮語》,短篇小說集《青色的月牙》、《漂移的崖岸》,長篇小說《紅格子酒鋪》。
SHARE

    收錄於《從跳格子到坐飛氈:西西追思文集》
    西西基金會 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1

    今年1月8日,去西西母校協恩中學禮堂參加追思會,座上靜聽來賓發言,都情真意切,懷念西西。份屬素葉中人,素友的講辭無可避免最觸動我心,在俞風傷感低緩的語調中,往事縈迴,不覺眼熱鼻酸。

    追思會後返家,想起座中朋友問:你不上台發言麼?我當時回答,有俞風和何福仁就好,我是一切在心中。幾十年友情,成員早期活力充沛,往來密切,隨世情心境與生活型態的轉變,後期雖漸少見面,但細水長流從未中斷,那些數不清的交會時刻,點滴存留,需時沉澱,一時要用幾句話概括,既怯於大庭廣眾,亦不知從何說起。

    回想與西西相交,從不覺有壓力,她安靜、溫厚、幽默。她的幽默感、俏皮話,偶在言談間閃露,筆底下且更見揮灑流瀉,使人忍俊不禁,會心而笑。她感情內斂,默默關心朋友,對久不出席聚會、與我仍保持來往的友人,常問及她或他的安好。縱使友儕間生誤會,則從旁關注,嘗試了解,知悉錯結一時難了,只皺眉苦笑,講幾句中肯話或作兩三聲喟嘆,從不火上添油。若各方高士有批評或言論涉及她本人和創作,有識見道理者虛懷感納,無理者一笑置之。她性格雖隨和,並不一味老好人,凡與處事原則有扞格或違背意願心性,也不會委屈迎合。

    西西待人以誠,盡在行動,不尚多言。八十年代中,她為台灣洪範書店編選《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小說選》,除花精力閱覽大量著作和文學期刊,選取文章寫評議導讀外,還與何福仁和張紀堂山長水遠,親送版稅和書樣給內地作者。「解款」行動以外,更要在第三地的香港,費神處理內地創作交台灣出版的法律認證文件。在何福仁陪同下,西西曾去中環律師行委託朱楚真介紹的關律師,辦理相關法務事宜。關律師自中文大學離職後,仍為中大職協和儲蓄互助社任義務法律顧問多年,有感眼前訪客的文學熱誠,為表支持,只象徵式收費。

    2

    1984年五個朋友作南歐行,因旅行社安排失當,中途由開羅飛樂蜀的機位不夠分配,全團人需抽簽,結果紀堂和我落了單。西西認為我要上班,告假不易,看不成樂蜀神廟太可惜,堅決讓出機位,神情凝重趕我去登機閘口。那一刻心情複雜,只覺憤懣、無奈、感愧,幸而紀堂不甘心,自費買機票,當日下午與西西飛樂蜀。老天眷顧好心人,他們不單趕上尼羅河落日,還欣賞了樂蜀神廟的聲光晚會。依原定行程出發的團友,即日來回,這黃昏美景和星空下的聲光表演,反而無緣得見。

    西西對朋友給予的關懷,時刻感念,適時致意。1989年,她在九龍城聖德肋撒醫院做乳癌手術,妹妹要留家照顧年老的母親,就由楚真陪她醫院度過術後第一晚。其後為放射治療做準備,又陪她去沙田威爾斯醫院相關部門,見醫生做檢查,讓護士在皮膚畫上放射符號、拍彩照。1992年《哀悼乳房》出版,我和楚真同時收到有她題識的力作,在給楚真的書上,西西寫「多謝你照顧我」,簡單六字,表達深深的謝意。而當我打開這本出版社譽之為「奇書」的著作,一眼瞥見扉頁上西西的字跡「多謝你對我好」,竟感到不好意思。印象中除照顧過朋友口腹之欲,我抓破頭皮,完全想不起幹過什麼實事,擔當得起這句贈言。有段日子,朋友常來我家吃大閘蟹,西西喜甜,我把薑糖茶調得甜甜的,縱容她高興。西西病後休養,蝦蟹不宜,素友蟹會從此落幕。

    相識以來,實情只有她待我好。1981年初,我在《香港時報》副刊,學人寫專欄「織字集」,出於前輩愛護,欄名是陸離給起的,西西為我設計版頭,兩枝肥肥的織針,纏上波浪紋毛線,織針左右呈八字形態,中間吊著一幅波浪紋織品,下面織出幾行字,「隨便看/白白/羽毛一般/好罷/暖著手/是啊」,聊聊數筆表意,畫出幾分童趣。1984年南歐行,突發情況下二話不說,讓出機位,實難忘她的友愛高義。1994年做腹部手術,為免磨擦傷口,她縫製鬆身裙褲,方便我穿著。那時候,她的右手仍未完全被放射線廢掉武功,但絕對不是運用自如,針線縫接的是印花紗籠布,串連起的是我受之有愧的淡淡溫情。

    3

    西西與病共舞,深居簡出,精神和健康狀態良好時,就與朋友結伴旅行。多數時間讀書寫作,砌建她的模型娃娃屋,或者散步會友,看病複診。2000年初,為了手部物理治療,又跟老師學做毛熊布偶,樂在其中。2006 年1月,老師所屬熊藝協會舉行第二屆毛熊製作展及頒獎禮,囑學生帶功課去九龍富豪酒店凡爾賽廳擺展,素友為西西去捧場,付費參加自助餐晚宴。宴會尾聲,西西收拾展品,她帶去的布偶有心思,又具創意,幾位學藝小同門與家長問她可否選贈,西西說:「喜歡就拿去吧。」結果隨手送出的布偶至少有十個八個。

    素友覺得西西單手製作,消耗不少體力心力,成品不好太隨意送人,如果布偶太多,家裡存放不下,建議考慮送去慈善機構。西西其後整理出一箱布偶娃娃,以張彥名義,交楚真捐去病童療養家舍。家舍在沙田威爾斯醫院隔鄰多石村,供病童和家長短暫居住,屬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的核心計劃之一。

    西西從不吝嗇付出,她的猿熊布偶,造型生動,一身有趣的配飾與文學意符,而且材料「毛海」成本不輕,但只要來客欣賞,她會毫不猶疑地講:「送畀你吖(送給你吧)。」如受者不好意思,怕缺了一個,會破壞她的布偶族群,西西馬上回應:「我可以再做嘛」,神情自若,彷彿說何須多慮,不過小菜一碟,手作我優為之,渾忘自己是新晉的單手觀音。

    4

    西西右手,還未被放射治療後遺症嚴重影響之前,有好幾年仍有精神與朋友講「長氣」電話,有時互問近況,有時講東講西,興致好時談及早年認識的朋友和樂此不疲的投稿生活。1994年10月,小思的中文系學生做研究功課,以西西少作為主題,曾託楚真送學生影印的《星島日報》1957–1960年間剪報給西西,核對求證多個筆名。西西返家細閱後回電,先肯定「藍子」筆名,再否定「百合花」和「丹丹」,楚真續問:「序曲、皇冠、店主、藍馬店、藍尼羅河、小紅花、青鳥、十行,都是你?還有凱旋門、莎揚娜拉?」西西愉悅地回應:「對,全都是。」並解釋當時所以起這許多筆名,是因為每日投稿,怕編輯收稿件時嘀咕「又係(是)你!」,還希望有稿費可收,買更多書。

    西西十幾歲已到處投稿,從五十年代的《人人文學》、《星島日報》「學生園地」、《詩朵》,到1960 年11月創刊、第一份全彩印刷的《天天日報》,在「兒童版」寫「童話」專欄,她非常喜歡嚴以敬的彩色配圖,可惜早年搬家,弄丟所有「童話」底稿,曾不無遺憾地講,如果小思學生有辦法找回《天天日報》創刊後第一二個月的舊報就好了。

    當時有幾位老親戚寄住西西家,一屋十口,家事有親戚幫忙打理,弟妹亦有人照料,她只須顧著唸書。有時父親午睡,怕弟妹吵鬧,就帶他們外出閒逛,這差事也不算忙。餘暇就看大量課外書、寫作、思考,以致學校課本無心用功,還諸多旁騖,學速寫、木刻、膠印。賺得稿費買書,讀罷又寫作,周而復始,日日如是。除了高興讀到報上自己的文章,投稿另一重要原因是當年《星島日報》「學生園地」版編輯胡輝光,很有使命感,常刊登旅行、茶會的時間地點,讓文友和當時流行的筆友參加,希望投稿的朋友能夠認識,交談心得。

    吳俊雄博士苦心經營十五載的「黃霑書房」網頁,在「文化新潮」項下的「寫作演劇一切從拓墾開始」圖片區,見到一張1955年1 月4日《星島日報》「學生園地」版的影印件,刊出參加該年元旦旅行的同學文章,還把出席者的簽名製版,上列標題「星島日報學生園地同學旅行古松谷簽名」,其中就有青鳥,依稀還見藍子,西西可能頑皮地簽上兩個筆名。青鳥同學在協恩中學名下,為這次古松谷郊遊,寫出散文〈旅行交響樂〉。

    5

    西西開心參加這類活動,因為各自寫作,本不知對方存在,但通過旅行敘會相識後,間中可見面聊天,不見面時,就關心文友報上刊登的稿件,想了解對方寫什麼和如何想事情。五十年代的香港,生活樸素,經濟環境不太好,但精神生活豐富,年青人公餘或課餘旅行、閱讀、交往,追求知識學問,做有意義的事,對事物有看法就投稿報刊,互相切磋,是當時文青的一種普遍風氣。

    西西回憶,崑南、王無邪、葉維廉、張國標(木石)都在那個年代認識,前三位是《詩朵》同仁;木石則是「流星社」三位成員之一,其餘兩位是桑白和蔡浩泉。西西小說〈醒喲,夢戀的騎士!〉,在1955年8月《詩朵》創刊號上,以筆名藍子發表。為什麼叫藍子呢?她笑說當時喜歡與男孩子交往,認為他們性情較爽快,學校雖有女同學,但似乎合不來。她在校報寫過一篇文章,關於她班上的同學,主角是班長,以為談談別人的短處,希望可以改善,誰料同學知道作者是她,全班十五人不願與她親近。西西後來反思,每人有自己的性格和作風,是她年少氣盛,沒顧及同學感受,自以為真話直說,想別人好,卻可能被視作人身攻擊,得了教訓,日後再不重蹈覆轍。

    西西自言第一位較談得來的朋友姓何,強調是朋友,不是同學,但已忘記怎樣認識。何女士比西西年長,家庭背景複雜,有幾位本地男友和美國男筆友,感情和愛情有煩惱,視西西為知己。看西西常讀書寫作,應該很有見地,經常向她傾吐心事,連哪一個男朋友較好也問意見,西西沒好氣地說:「其實我點識唧(我怎麼曉得呢)。」她還談到那個時期的創作,有些新詩是被何女士的感情事觸發靈感。

    與西西同期成長的朋友,蔡浩泉、張國標,都認識何,他們常一起玩樂。西西開始教書的時候,阿蔡與阿標尚未畢業,兩個看來髒亂的長髮青年,夜裡不回家,坐街邊欄河,聊天吸煙飲啤酒,被人看作壞份子。西西不以為然,有時故意桌面留下兩塊錢,曲線支援他們買煙酒。當年普通勞工階層月薪只有數十元,兩塊錢對兩個窮小子來說,是及時雨。

    何女士完成小學,出來工作養家,一天跟西西講,她想再讀書。阿蔡在南華中學唸書,有一點考試心得,在他幫助下,何後來也順利考進該校插班,但沒錢交學費。西西求學期已投稿極勤,有大概兩年時間,用全部稿費資助何唸書。1959年,西西葛量洪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官校教職薪金不錯,更義無反顧,繼續支持。其後何向西西表示改唸夜校,當時年青人為家庭經濟,白天掙錢,晚間上夜校的比比皆是,西西不改初衷。直至朋友相告,在應該上課的時候,看見何街上蹓躂,資助才終止。何女士後來嫁去美國,初時與阿蔡還有通信,慢慢再沒有聯絡。

    6

    藍子時期的西西,年紀輕輕,已有孟嘗風,喜見朋友讀書,亦曾資助阿標唸夜校。而阿蔡則是西西經常念掛的朋友,嘆惜他長期身兼數職養家,多少壓抑了他的繪畫天份。據何福仁講,阿蔡後期離開工作多年的「星島」報系,西西擔心老友生活,每次去探阿蔡,總要他預約買阿蔡的畫,阿蔡其實內心明白,是朋友變個法兒幫補他。西西癌病後俠性不改,又為外地來港聽哲學課的朋友交月費。後來的廣贈毛熊布偶,與人為善,都是她一貫慷慨喜捨精神的延續。西西慨嘆,從前朋友相交,感情純樸真摯,愛講義氣,幫人毫不計較。事隔半個世紀,時移風易,伸出援手前,先搞清楚對方想法,不知人家可願接受,甚至會被懷疑你做好心的動機。

    1994年前後,西西閒談中,講到自己做人處世,以牟宗三大師為典範,認為他有知識氣度,是個真正讀書人。八十多歲帶病在身,錢又不多,但泰然自處,毫無憂懼之色,眼神像稚子一樣天真。精神好就扶杖步上四樓(農圃道新亞研究所)教書,講哲學義理,怡然自得,現世似難再有這樣胸懷的老學者。牟先生的學問與智慧,使養病期間旁聽大師廿一節課的西西,寫出精彩的〈上學記〉;並自言寫《哀悼乳房》,是學習牟師對人生的看法,老病既是必經的自然過程,與其愁苦,不如順應接受。她以別開生面的文本結構,陳述自療過程,剖析癌變,開導病者,不負依然才思敏銳的病後身。

    西西心靈澄定,一雙慧眼靜觀世界,任白雲舒卷,風雨侵尋,她自泥絮不沾,巋然不動,罹惡疾難改其志,躍動的是那奔流不止的善念與創意,一生寬厚待人,為布偶天地和文學世界,留下獨特的猿熊身影及意涵豐富的奇妙篇章。

    2023年5月10日定稿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透光

    別字

    第七十一期
    <   
       >

    別字

    第七十一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透光
    • 小暴力【十七】
    • 婆婆
    • 小暴力【十六】
    • 清晨的敲鑿
    • 母女緣
    • 小暴力【十五】
    • 小暴力【十七】
    • 婆婆
    • 小暴力【十六】
    • 清晨的敲鑿
    • 母女緣
    • 小暴力【十五】
    轉注
    • 筆記簿【十一】
    • 辯術.畸人.語道者:言叔夏散文與《莊子》之交涉
    • 任白雲舒卷──淡彩西西
    • 《西西,她這樣的一位作家》前言
    • 筆記簿【十】
    • 【《五湖四海》自序】在水一方
    • 筆記簿【十一】
    • 辯術.畸人.語道者:言叔夏散文與《莊子》之交涉
    • 任白雲舒卷──淡彩西西
    • 《西西,她這樣的一位作家》前言
    • 筆記簿【十】
    • 【《五湖四海》自序】在水一方

    透光


    小暴力【十七】

    陳慧
    於香港出生、長大,受教育。從事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及小說創作多年,出版小說、散文二十餘本,小說《拾香紀》獲第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並有多篇中、短篇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近年移居台灣,創作短篇小說收錄於《孤絕之島:後疫情的我們》及《我台北,我街道2》,最新出版小說《弟弟》。
    SHARE

      十七:周郁芬與夏木

      上回重溫

      小說中所有人名及情節均屬虛構

      1.
      周郁芬醒來,取過手機,屏幕上顯示著「3月12日週四 庚子年二月十九 10:47」。周郁芬這些年來建立的生活模式,就是深夜寫作、晨跑、白天睡覺、花大量時間閱讀、吃很少、堅持獨處、低調而堅決的拒絕被他人干擾或改變行程……,短短四天,剛毅一如密令在身的特務生活,已蕩然無存。周郁芬甚至想賴床,真是匪夷所思。

      周郁芬不能賴床,今日行程太滿。因為今天是夏木的生日。

      她本來以為自己不會記得起夏木的生日,只是當夏木說,三日後就係佢生日……。周郁芬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啊,這女孩跟你是同一天出生。當時周郁芬與夏木坐在便利店門外,喝著十八天,她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夏木。夏木說起他短暫的愛情,他在街頭遇見這女孩,她落單了,同伴不知所蹤,幾乎就要被抓到,電光火石,他從暗處伸手攔腰將她抱進店裡並關上鐵閘,尾隨的人會以為見鬼,在路上正追逐的人忽然就不見了。黑暗中他們四目交投,生死倏忽間,絢爛與靜美,就是這樣。

      夏木跟女孩分手了,在來台前一天。夏木說,我唔捨得,但無辦法。

      周郁芬已經不知道還可以把夏木帶去那裡以轉移他的愁苦與傷悲。

      稍早之前,他們躺在旅館床上,安安睡得很熟,呼吸均勻,鼾聲像安靜小獸。周郁芬與夏木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然後就說到大半年前的事情。周郁芬說,她都知道,她沒有放過任何一段新聞報導,深夜都在看網上的直播。夏木回答得很堅決,你乜都唔知。夏木側身朝向周郁芬,開始說起來台的經過,說一下,停一下,像回想經過,像思考適當的詞彙,像再也無法說下去。夏木的聲音低沉沙啞,周郁芬不知道他是累了還是哭了,她沒有插話,靜靜聽著,包括話語之間的沉默。然後,夏木轉過身去,背對著周郁芬。她無從得知,世間的母子對話,是否就如此刻,她只覺心臟像被誰揪捏在手上,快要透不過氣來了,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在生我的氣嗎?

      那天是農曆二月十六,投落在太平洋上的銀白月光,反照進沒有拉上窗簾的室內,夏木徐徐將身上T恤拉起,周郁芬緊緊閤上眼。

      夏木轉過身來抱緊強忍哭聲致抖動不已的周郁芬。

      周郁芬閤上眼都看得見夏木背上棍棒做成的深淺斑駁傷痕。

      周郁芬掙開夏木下床,想要逃出去放聲大哭,夏木死命將她拉住,將臉埋進她懷中。周郁芬有些慌亂,半拉半推的將夏木帶出房間。

      二人沿著海傍公路走了很久很久,黑夜中的亮光來自海上與遠方的超商,最後二人走到超商去吃泡麵喝啤酒。周郁芬呷了一口啤酒說,哭是很消耗體力的事情。夏木吸著麵條,不住點頭。

      然而當夏木談起女孩,他又哭了,周郁芬知道,把他帶去哪裡都是徒勞。沒有地方會讓他快樂起來。這些都不會過去。周郁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他的悲傷轉化為她的憤怒。大概就是在那時候,事情悄悄成形。

      黃仁逵 繪

      2.
      周郁芬換上昨天晚上買來的高級套裝衫裙,與她週二離開家門前的運動形像相去甚遠,又將背包和背包裡的東西都放進新買回來的行李箱中。

      貌似公幹的周郁芬辦妥退房手續,乘計程車到達機鐵站,在航空公司的櫃台完成託運行李的手續,取過登機證後,就乘地鐵到了太子站。周郁芬走出地鐵站,沿著彌敦道拐進運動場道,再走到西洋菜北街,很快找到約定的咖啡店。

      店很小,沒有客人,懶洋洋,店員一臉厭世,接單收賬,完全沒意思跟周郁芬四目交投。周郁芬點了黑咖啡和三文治,等了又等,明明沒有客人,三文治與黑咖啡在半小時後才送到她跟前。等待醞釀了食慾,周郁芬吃得有點狼吞虎嚥,彷彿要趕著離去。

      就在周郁芬狼吞虎嚥三文治的時候,進來一個男的,三十出頭,將手上提著的購物袋,小心翼翼放在周郁芬身旁的空位子上,彷彿裡面裝著極其貴重的玻璃器皿。小心輕放。看清楚那其實是周郁芬昨天帶著去買化工用品的購物袋。他隔著一個位子與周郁芬並排坐著,二人看似在對話,不過聽分明了,又像是陌生人搭訕,無非就是抒發一下日常生活的感想。

      男的先離去,只付了自己那杯冰滴的價錢。他兩手空空。十分鐘後,周郁芬也結賬離開。店員根本沒抬眼看二人,繼續厭世,當然也沒發現周郁芬手上提著本來屬於男人的購物袋。

      周郁芬提著購物袋,步步為營,走向對街。

      3.
      當周郁芬從西洋菜北街走到界限街的時候,手上已不復見提著購物袋,上衣之外也不知何時披搭了另一件衣物,就是夏木在夜市買給她的寶石藍印染花草紋上衣。她信步走進通菜街,穿過運動場道,在來到花墟道之前,已在服裝店裡換上剛買的褲子與鞋子,那邊走邊看的模樣神態,與一般遊客無異。

      周郁芬逛了好幾間花店,才找到要買的屈曲花。小盆栽,十字花科,正盛開著,白色的細細的瓣,珍珠球一樣。她沿著太子道西,又重新走進太子地鐵站中,此時她手上只捧著小盆栽,之前裝著她換下來的套裝與高跟鞋的購物袋已不知所蹤。

      周郁芬乘地鐵到達中環,她站在置地廣場的中庭,游目四顧,女孩比她早到,她一眼就認出來。她想起夏木給她看女孩照片的情景。夏木在手機裡跟女孩最後的訊息對話,周郁芬也看了。周郁芬當時就想,是何等孤絕,才會願意讓人睹此私密?大概真的太痛,無法獨自承受。

      周郁芬離開旅館前,偷偷看了夏木的手機,記下了女孩的電話號碼。她給女孩發訊息,我有你在台朋友的消息,明天下午三點半,在置地廣場中庭等我。她已經想好,如果女孩沒來,就把小盆栽放在銅鑼灣的咖啡店裡。不過女孩來了。她上前去,將小盆栽遞給女孩,女孩退了一步,瞪著她說,我不認識你。

      周郁芬說,我從台灣來,我是夏木的媽媽。

      誰?

      周郁芬很鎮定,掏出手機,給女孩看之前和安安、夏木喝酒吃串燒時拍的照片。

      女孩叫出了另一個名字。

      周郁芬再也不會驚訝。當周郁芬跟夏木說,她跟你是同一天生日……。夏木當時悲喜交集的神情,她如今終於懂了。她將小盆栽交到女孩手上,說,生日快樂。女孩接過,說,噢,佢記得。淚水開始在女孩的眼眶打轉。周郁芬說,這花的名字有些古怪,叫屈曲,你不喜歡可以叫它另一個名字,蜂室花,它是你的生日花,花語是不介意,也有久遠的意思,很特別是不是?歐洲人送它給伴侶就是天長地久的意思。女孩終於哭出來。周郁芬說,我不管你叫他什麼名字,他就是夏木,我要你知道,他在台灣,他很好,你也要好好生活,就是這樣,抱歉不能陪著你,我要離開了,你保重。

      女孩還沒來得及反應,周郁芬已伸手拉下女孩束髮的橡皮圈,她轉身乘自動電梯上二樓,遠遠回頭看一眼,中庭人零落,保安人員與哭得很慘的女孩保持著一段距離,並沒有把她趕走。

      夏木沒有騙她,女孩一如他形容的單純美麗,但他卻向她提出了分手。像那些歷史劇中的男女。

      周郁芬沿著行人天橋走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輕鬆蹓躂瀏覽一如遊客,最後往乘機鐵,六點前到達機場。

      周郁芬乘搭的是商務艙位,她提早來到專用餐酒廊,一如出外度假的中產婦人。她悠閒進食,邊瞄著牆上正播放新聞的電視機。剛播報了一則與爆炸品有關的新聞,周郁芬就起身離去,準備前往登機口。

      飛機在跑道上滑行加速上升,周郁芬看著窗外繁星,渾身舒暢,像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像寫了很久的長篇小說終於能記下「全文完」,像跑了一場馬拉松……

      其實只不過是她終於可以為夏木做一些事情。不,不是夏木,是他們。

      轉注


      筆記簿【十一】

      陳慧
      於香港出生、長大,受教育。從事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及小說創作多年,出版小說、散文二十餘本,小說《拾香紀》獲第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並有多篇中、短篇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近年移居台灣,創作短篇小說收錄於《孤絕之島:後疫情的我們》及《我台北,我街道2》,最新出版小說《弟弟》。
      SHARE

        十一:漫長的修改

        1.
        在新學年的第一課,我通常會發一頁筆記。筆記分三欄,就是「電影是什麼」、「劇本是什麼」和「編劇要幹些什麼和需要有怎樣的狀態」,一頁可以說完。三欄各有條目,一句能説清楚的我不會洋洋灑灑寫一整篇。抓重點很重要。我亦盡量避免使用晦澀難懂的字詞與用語,力求清晰易明。快樂學編劇。

        這些年來我學會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絕不等於明白,而從知道到懂得,所歷經的思考與耗費的時間、心力,往往超乎我們想像。這是理解事物的層次與進入問題核心的能力。電影、小說如是,日常事務至國際政治,一概如此。然而,傳遞「知道不等於明白」給我的學生,比講授編劇知識艱難百倍,於是,每一次,當我問「有沒有問題?」就只成為宣佈下課的意思。

        於是,我眼睜睜看著我的學生痛不欲生。

        我的筆記沒有深澀的字詞,當你看著「劇本不是寫出來的,是修出來的」這一句,大概想起早聽聞行業內被拍出來的電影,劇本都會寫上十七、八稿,有些更是超過了二十稿,於是,你看著筆記,點頭如搗蒜。你同意,但你明白嗎?你知道那修改的過程是如何進行嗎?

        而最重要的,你能想像那過程的耗時與漫長嗎?

        回到筆記上,重新思考「請保持樂觀向上」。我沒心思關注你的愛情與經濟狀況,我只關心你書寫時的狀態。明知道寫出來的東西務必要經過反覆修改,你不樂觀能堅持得下去嗎?你寫就對了,你知道只要寫出來就有機會變得更好的就對了。前提是,我交出來的,我知道還未夠好。所以別跟我說想要把它寫得更好再交出來……,我等不到你也寫不出來,而且,重點是,你知道不夠好的是那方面、是些什麼嗎?那才是通向得到幫助與提升的那道門。

        我說的樂觀,不是傻蛋或阿Q,它並不盲目,反而有些接近柔道初學者在不斷練習護身倒法。

        2.
        我說的這一切,要從故事大綱開始。

        怕承受不來修改帶來的挫折,那就先搞清楚有些什麼是不能刪改的。刪減字數可以當成工具,就像退潮,沒穿褲子的人與美麗的貝殼都露出來了,你要保留什麼?有時候把沒穿褲子的人趕走,也可能同時剔走了故事的獨特之處。核心顯露出來了,你要說的究竟是什麼?

        你漸漸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所謂修改,就是作出選擇。你能掌握好要說的、要表達的,也就是故事的主題,那將成為你的盾,保護你在修改的過程中,做出於故事來說好的、正確的選擇。

        表達與呈現,看似相近,在文學和電影中,都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那幾乎就是風格,在電影的範疇裡,我會稱之為「說故事的方法」。主題相同,角色與材料的挪移重置,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會很不一樣。你在書寫過程中,不斷參照、被啟發,修改自然也在不停進行。

        過程中,你愈來愈清晰自己想要表達的,因為你是經過琢磨的,這成為你與別人討論劇本時的底氣。你不會再盲目堅持,清楚知道那些修改不會挪移、傷害到你所要表達的。你變得柔軟。

        保持柔軟,是寫劇本最好的狀態。

        3.
        劇本在無數次修改中完成,終於演員要開始讀本了,參照讀本的效果,修改繼續。

        演員最後辭演,修改繼續。

        劇組進來了,製片找不到場景,劇本修改遷就。攝影師提出了光影設計上的一些看法與提議,修改劇本配合。演員也提出了對角色的看法,繼續修改,修改的不只是一個角色,還有跟他互動的。那是一個世界。牽一髮,動全劇。對,你的工作就是這麼重要而專業。

        我想起吳謹蓉在得獎感言中的一句,「很多時候我覺得光要活下來就很困難了」。我深有同感,那不純粹指外在的物質條件,還有編劇強大的心臟。

        為什麼編劇總是在強調,故事是有生命的,因為劇本會長大,會長出自己應該有的樣子。劇本的長大,發生在修改的過程中。

        我們不是在寫劇本,我們在修改劇本。一直修一直修,修出故事最好看的樣子。如果你仍然在修改劇本,我知道,你是樂觀、柔軟的人;你是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