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花》第六十六期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5:25 pm on Wednesday, March 22, 2017

《字花》第六十六期

Mar – Apr 2017

---------

字花語
盧勁池、羅樂敏/劣食三昧

。分秒
作者簡介

現場
黃怡/在London Tube和港鐵上讀書
字花編輯室/意義的顫動,心肌的鍛煉——評論集作為回眸與展望
王韻詩/新蒲崗地文藝遊祭——與你在字裡行間浪遊
拓銘/慾望的連結或地形學——李展翹《做愛回家》攝影集分享會小札
萊澤諾/承傳與歷練——「紙的傳奇」與「九承九」展後記

 

封面專題︰饑餓的劣食家
李薇婷/啟首語 舌尖很誠實
字花編輯室/劣食診斷書
郭詩詠/劣食的星空
陳麗娟/鳩煮學堂
洪慧/吃錯人
周漢輝/保安道熟食市場
黃仁逵/B餐紅湯
賴朗騫/當我們喪失了全部、手握手、隔著一個海洋
梁莉姿/留美之食
周漢輝/麻辣米線——向電影《迷幻列車》致敬
洪慧/香啊
紅眼/咖啡時光
羅維日、關天林、黃怡、啞瓷/劣食關鍵詞
鄒芷茵/罐頭、蛇膽與殺騎馬
字花編輯室/(不負責任)劣食自救指南

。雜音
作者簡介

字元
飲江/大紅燈籠(懷我姊妹)
言叔夏/坂上之冬
余龍傑/紅的大道
許鈞宜/明日習作
東野/白色小布
鄧浩強/詩兩首
業/吸煙的女人
蔡傳頌/車手
向宇鵬/清晨呼吸微薄
吳耀宗/履歷之類
鍾國強/詩兩首
陳韻紅/蛋水母

迴聲
羅維日/現實的眼,理想與幻想的補全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何杏園、李昭駿/世情與幻象

字元特稿
可洛/怕醜草(下)

。啞光
作者簡介

 

寫生即是發現——約翰.伯格小輯
朗天/從約翰.伯格之死論觀者的解放
李薇婷/約翰.伯格在創作——《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

眾綴
楊雪盈/文化的日常式
楊天帥/評《故事新編》圖錄:藝術與小說評論同步進行的實驗及報告
淡墨/桑簡流VS水建彤——桑簡流留港二十年小考

備忘
盧勁池、羅樂敏/雜駁的激流:《水母與搖滾——字花十年選詩歌卷》序
盧勁池、關天林/紛呈的因緣:對「水母」與「搖滾」的一種讀法

未完成
張婉雯/那些貓們(上)

 

《字花》第六十五期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3:56 pm on Wednesday, March 22, 2017

《字花》第六十五期

Jan – Feb 2017

---------

執編語
譚穎詩/無何有

。分秒
作者簡介

現場
鄭晴韻、盧勁池/創意寫作教學的國際景觀與在地思索

進行式
關天林/文本與音樂的時空穿梭之旅——廖偉棠與陳慶恩談音樂會《音樂.世紀》

作家與a
何杏園/張婉雯與真誠

封面專題︰再會吧,香港
羅維日/啟首語 再會吧!二零一六的香港
譚穎詩/狹小的窗口,並不是世界盡頭——專訪潘源良
陳子雲/飄浮在海面的燈飾、大廈、男和女
劉海龍/香港土壤已不存在
小西/前衛已不存在?
智海/鞭屍
游靜/深坑迷思
李達寧/左翼不存在(?)

 

。雜音
作者簡介

重曝
文於天/反身代名詞

字元
楊兩全/關於末日
小令/鼓聲
余境熹/偽同志詩聯盟
劉偉成/蛇吞象擺設
李雲顥/海鷗脊椎
夏夏/離家出走的行李清單
謝旭昇/穀倉
袁紹珊/斯德哥爾摩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李昭駿/不象徵甚麼

李維怡選文
夏君來/翠林
程皎暘/飛往無重島
麥樹堅/粵語輔導課
李維怡/在無重島放棄標準飛回翠林邨

字元特稿
可洛/怕醜草(上)

迴聲
羅維日/近距離讀者

。啞光
作者簡介

特稿
郭梓祺/書店與書
崑南/寇比力克的凝視

未完成
馬建/中國之夢(四)
陳希我/馬建的意義——讀《中國之夢》

評論專題:走入分子革命的時代
李薇婷/啟首語 歷史的間隔
楊焯灃/傘外的文學話語:以董啟章、黃碧雲為例
魏時煜/全民記錄和自我表達:十一部雨傘紀錄片
魂游/後佔領:走出白匣子,往來共融的微觀烏托邦
朗天/後雨傘抗爭的代理人障礙——抗爭圖式芻議

特約報道
李顥謙/游於野的可能——談香港文學季「文學好自然」

《字花》第六十四期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2:57 pm on Wednesday, March 22, 2017

《字花》第六十四期


Nov-Dec 2016

---------

執編語
譚穎詩/電子肋骨

。分秒
作者簡介

現場
歐時/讓擁有記憶的人說話——《我還是想念你,媽媽》
黃妙妍/文藝也是一種勞動
第十九屆台北文學獎「純文字主義」

進行式
王韻詩/《華人作家系列——對話無多 而我們行走》紀錄片幕後對談

封面專題︰無法離線的戀人
李日康/啟首語
字花編輯室/前情提要

戀人絮語2.0
杜家祁/電腦裡和大腦裡的愛情
何建宗/明年今日是會過去的嗎?
楊天帥/心跳回憶 Tokimeki Memorial/ Tokimeki Memorial
熊一豆 /阿飛阿飛,你可再飛往哪裡?

秘密約會
西西利亞/情人Y:不要嘲笑我們的愛
/情人B:現代愛情事故

寂寞星球
紀大偉/台灣總是潮濕的
蔡琳森/克隆妓女與機械倫理——給SH
洪凌/鴉髓塚降誕

目測
李繼忠/不存在的檔案

。雜音
作者簡介

字元

字元徵稿
汪倩/情信
鄧樂兒/給獨L的情書
李志成/給鯨魚的信
林楷倫/眠與牀
太妍/薛定諤的情書
虞興華/般若戀文

李維怡選文
謝靜雯/一牀棉被
馮洛/發現世界的他們
余婉蘭/尋找烏托邦(下)
李維怡/在虛構的烏托邦中窺見一牀棉被

字元
梁匡哲/虛妄的水
洪慧/我始終還是變了
謝傲霜/媽媽像我這樣大的時候
跂之/置信
水盈/糟
黃君榑/沒墨
南鵲/童話組詩
孟紫芝/禽獸詩會

未能盡錄——編輯點評
曾淦賢/得罪人多

。啞光
作者簡介

未完成
馬建/中國之夢(三)

評論專題:邱妙津小輯
陳耀成/邱妙津——寂寞身後名
艾琳.邁爾斯(Eileen Myles)作 侯弋颺譯/難投難收的書簡——邱妙津對愛情和哀慟的哲學探究
高榮禧/作家之死——給邱妙津的一封信

眾綴
曾瑞明/捍衛即將失去的記憶——讀《如夢紀》
沈眠/詩集的意義以及必殺技——閱讀《豐饒的陰影》與《第一人稱》
丘庭傑/從魯迅到閻連科:試讀《日熄》中的隱喻與象徵
淡墨/《香妃》的告白政治

備忘
鄧正健/緩慢是評論的美德:《機器與憂鬱——字花十年選評論卷》序

在黑暗時代期待啟明 ──關注巨流傳媒及銅鑼灣書店連續「失蹤」事件聲明 / Expecting illumination in the darkest of times: a declaration concerning the recent ‘disappearances’ of Mighty Current and Causeway Bay Books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3:20 am on Sunday, January 10, 2016

在黑暗時代期待啟明
──關注巨流傳媒及銅鑼灣書店連續「失蹤」事件聲明

自2015年10月起,巨流傳媒總經理呂波、股東桂民海、業務經理張志平、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與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等五人,先後於深圳、東莞、泰國與香港等地「失蹤」。據報導,李波及其餘失蹤者懷疑遭綁架回中國大陸境內。我們對此作出嚴正抗議,要求香港當局徹查事件,並確保公民在境內的人身安全、保障香港出版自由。

在過去數十年,資訊在香港自由流通,無有阻礙,不同政治背景人士在香港均受香港法律保障其人身安全,是故有不少涉及中國大陸敏感題材的出版社及媒體,均選擇以香港作為基地,以策安全,而歷來被中國大陸列為禁書的出版品,也在香港暢通無阻。然而近日在港接連發生與政治出版有關的出版業和書店人士無故消失、疑似於香港境內遭綁架離境,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對此我們深感憂憤,認為此舉不僅視香港法治如無物,更使香港出版界瀰漫著恐怖的氣氛,威脅香港的出版自由,並損害香港作為自由和安全之港之名。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於2016年1月4日指出,銅鑼灣書店的出版插足並損害內地利益,斥指這是「有罪於整個國家,也是對香港根本利益的背叛」,威脅香港出版界噤聲於政治敏感題材的出版物,實質上,自回歸以來,已非首次收窄香港言論及出版自由,2005年程翔因涉嫌間諜罪被北京市國家安全局逮捕;2014年《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晨鐘書局老闆姚文田亦疑因出版禁書,而被當局誘至深圳拘捕,並羅織走私罪名判監十年,可見香港的出版自由,只會因中共日益嚴厲的粗暴干預而更見黑暗。

我們要求:

1. 香港警方繼續全力徹查事件,公佈失蹤真相;
2. 要求立法會文化界代表馬逢國、民政局局長劉江華關注一連串事件,保障有關言論自由的法例得以貫徹實施;
3. 香港政府承諾保障香港公民境內安全及出版自由。

極權政府打壓個體的自由與權利,散播白色恐怖,世所共譴。正如漢娜阿倫特在《黑暗時代的人們》所言:「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中,我們也有權去期待一種啟明」。我們將無懼白色恐怖,竭力秉持出版自由的信念,在任何恐嚇、威迫、壓制下絕不動搖,捍衛香港繼續成為安全之地,自由之港。

發起團體(筆劃序):
dirty press 文化工房 文化界監察暴力行動組 字花 字蝨 序言書室 香港文學館 映畫手民 圓桌精英 溯源書社 實現會社
獨立媒體(香港)

05/01/2016

 

Expecting illumination in the darkest of times: a declaration concerning the recent ‘disappearances’ of Mighty Current and Causeway Bay Books

Since October 2015, Hong Kong publisher Mighty Current’s general manager Lui Bo, owner Gui Minhai, business manager Cheung Jiping, and Causeway Bay Books’s store manager Lam Wing Kei and shareholder Lee Bo have disappeared in Shenzhen, Dongguan, Thailand and Hong Kong successively under mysterious circumstances. Various news reports have alleged that Lee Bo and the other four have been abducted and taken to Mainland China. We strongly protest against such action, and we urge Hong Kong authorities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case thoroughly, to ensure the personal safety of its citizens against foreign agents or law-enforcers and to defend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Hong Kong.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information has always flowed freely within Hong Kong without any interference. People of different political backgrounds were equally protected by the law; publications banned in China are circulated freely within Hong Kong. For these reasons, many publishers and media that tackle politically sensitive issues have chosen Hong Kong as their base. Yet it has not escaped notice that the five people who disappeared recently were all involved in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ng books deemed politically sensitive by China. Their whereabouts are as yet unknown, and one of them was even suspected to have been abducted within Hong Kong. We are deeply indignant about the incident as the culprits are trampling over the law of Hong Kong, and through their action are cultivating a climate of terror among practitioners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They are indeed threatening Hong Kong’s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of the press and jeopardising Hong Kong’s reputation as a free and safe city.

Global Times, a newspaper controll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ointed out on 4 January 2016 that the publications of Causeway Bay Books harm the interest of China. They denounce its practice as “guilty towards the entire nation, and constitutes a betrayal agains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Hong Kong.” This in effect amounts to a threat towards Hong Kong’s publishing industry. In fact, it is not the first time that China has tightened its control over Hong Kong’s freedom of speech and of the press since the transfer of sovereignty in 1997: in 2005 Ching Cheong was arrested by Beijing State Security Bureau under charges of espionage; in 2014 Kevin Lau Chun To, former editor-in-chief of Ming Pao, was stabbed and critically injured; also in 2014 Yiu Man Tin, chief editor of Morning Bell Press and publisher of banned books, was lured to Shenzhen and arrested there by Chinese authorities. Yiu was later sentenced to 10 years in prison for smuggling. It is clear that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Hong Kong will face a dismal future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ly brutal intervention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e demand the following:
1. Hong Kong Police should investigate this incident thoroughly, and should publicly announce the truth behind the disappearances.

2. Ma Fung-kwok,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ultural sector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and Lau Kong-wah, the Secretary of Home Affairs, should express concern about the incident an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ws related to freedom of speech in Hong Kong.

3.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should commit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personal safety and freedom of the press of citizens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of Hong Kong.

Totalitarian regimes will always be widely denounced for spreading fear and oppressing the freedom and rights of individuals. As Hannah Arendt wrote in Men in Dark Times, ‘even in the darkest of times we have the right to expect some illumination.’ We are fearless in face of oppression. We will do our utmost to uphold the belief in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will not waver under any intimidation or coercion, thus doing our part in defending Hong Kong as a place of safety and harbour of freedom.

Initiated by:
Aco艺鵠
Cinezen映畫手民
The Coming Society實現會社
Culture Plus文化工房
dirty press
Fleurs des lettres字花
Fountainhead Books溯源書社
Hong Kong Readers Bookstore序言書室
Hong Kong In-Media獨立媒體(香港)
Hong Kong Shield文化界監察暴力行動組
The House of Hong Kong Literature香港文學館
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獨立中文筆會
Kritik字蝨
Renaissance Foundation文藝復興基金會
Roundtable Synergy Books圓桌精英

05/01/2016

49期字元徵稿活動:「無謂生活說明」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12:05 am on Sunday, March 23, 2014

「字元.無謂生活說明」徵稿

無謂說明:
1. 不看:不不看不看還需看。
2. 不/得越界:掀開沉悶的時間,翻弄一下自以為有趣的記憶,在《字花》裡說明一件你生活中可堪玩味的趣事。例如:偷窺小鳥菢蛋的方法、乘搭沒有目的地指示的神奇小巴的學習過程、解剖北京烤鴨的正確步驟、無人駕駛辦公室工作指南、四十八小時不眠不休醒神偏方。
3. 劃一規格:似是而非的說明文。
4. 最高指示:每稿輸入600-1000字,為避免編輯們叫苦連天,請克制,並保持冷靜,循從編輯指示,準時交稿並安全離開。
5. 此日期前最佳:4月10日 (編輯們一致預言期限之後的來稿都屬於不佳,你明白的。)
6. 終極頭目:來稿請投到lokman.zihua@gmail.com及gto.spicyfish@gmail.com,並於標題註明「無謂說明投稿」。

我們鼓勵更多奇異、多變、實驗的創作出現在版面之上,未來將陸續有更多難以定型的徵稿活動,敬請期待。

* 附上99 LIFE HACKS TO MAKE YOUR LIFE EASIER,望以拋磚引玉。

http://dedalvs.tumblr.com/post/48998678919/99-life-hacks-to-make-your-life-easier

抗爭。閱讀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1:58 pm on Tuesday, October 15, 2013

 

日期:2013年11月16日(六)

時間:下午四時至五時三十分

地點:中環愛丁堡廣場

領讀:陳智德

費用:免費

主辦:水煮魚文化、字花

 

2006年11月11日,舊中環天星碼頭開出最後一班船,引發起對本土文化與集體回憶的討論與種種思考。時隔七年,「破壞」是發展的硬道理,「鏟平」是經濟發達的階梯,而「抗爭」,似乎成為民間唯一可以被聽見的發聲途徑。

 

在舊中環天星碼頭結束其歷史任務的七週年,我們以「抗爭」為題,從社會現實跨進文學創作,並找來陳智德為我們領讀,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文學中曾經出現過關於抗爭的字字句句,並記念,文字的力量。

 

閱讀作品將包括茅盾、穆旦、白萩、陳映真、鄧阿藍、辛其氏、廖偉棠等作家之作品。

 

報名: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4LzS56l757nVJX8mbgW91haMHiPNTEkT06PcVQ4xKuU/viewform

44期徵稿活動:Hey Stranger — 誠徵給旅人的故事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11:38 pm on Monday, May 27, 2013

Hey Stranger — 誠徵給旅人的故事


旅行流流長,總得讀些文字。

寂夜好黑邀請你走進夾縫裡倒頭大睡,然而在座位的微光中,當所有乘客都睡到東歪西倒你卻無法入夢,看他人睡相又看得生厭,你總希望有些文字能刺激味蕾(雖然鄰座的口氣活像隔夜的餿味)、或者把一些陳年往事塞進司機的耳窩裡、或者僅僅懷著惡意盜走另一個時空的朋友故事,排遣被困車廂或機艙的百無聊賴。
騰出行囊,塞進你要告訴陌生旅人的故事。

如果你想跟火車上某個偶然的我說一個故事,你會說甚麼?

《字花》今期欲徵長途旅行讀物創作,內容不限、體裁不限、字限300-3000字。截稿日為6月2日。
有話跟旅人說的朋友請投:zihua2m@fleursdeslettres.com

《字花》改版在即,我們鼓勵更多奇異、多變、實驗的創作出現在版面之上,未來將陸續有更多難以定型的徵稿活動,敬請期待。

文學節交流會節目:香港文學走出香港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其他活動 — Editor at 1:52 am on Wednesday, June 27, 2012

我們懷抱浪漫想像台灣的藝文空間,偶爾慨嘆香港養不了一家可以讓人靜下來看看書、寫點字的咖啡室。兩個相距不過一小時航程的城市,生長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生態來。因為不同,於是我們互相欣賞與溝通。

是次交流會找來幾位港台作家,透過自身的經驗與互動,分享兩個城市之間的文化風景。旅居香港的台灣作家胡晴舫,從一個香港人眼中充滿文化氣息的台北走到香港,她看到的怎樣的風景?作品由台灣出版社出版的陳寧,曾經旅居台北,於城市中流徙。因《房間》一書被台灣媒體稱為「極清醒而又陷溺的文字樣態」的年輕作家李智良,近年與台灣的頻繁交流中,在對文化城市的想像下,看到了怎樣的城市面貌?還有《字花》創刊編輯鄧小樺,在把《字花》帶到台灣市場的同時,一路走來,如何令花朵開出燦爛?

作為「香港文學節2012」的節目之一,是次交流會中,幾位講者將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帶領香港市民「走進城市」,藉著兩城的對望,觀照自身。

香港文學節交流會節目
「香港文學走出香港」

日期:6月29日
時間:下午七時至九時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
主持:黃靜
嘉賓:胡晴舫、陳寧、李智良、鄧小樺

37期封面專題:有些人喜歡詩:辛波絲卡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1:16 pm on Wednesday, May 16, 2012

 

有些人喜歡詩:辛波絲卡
啟首語
/ 羅樂敏

 

對於一位看透死亡、甚至不忘拿墓誌銘來幽自己一默的詩人,真讓我們連悼念她也得戰戰兢兢,生怕她在天之靈溫柔地嘲笑我們過份嚴肅認真地談論她,畢竟我們只是緊隨其後步向死亡的「路人」。我們甚至可以推想,從一隻六足交疊的蟲屍想到人類不比萬物的生死榮枯更為重要的辛波絲卡,實不願有任何鋪張的讚美,並把她推成舉世無雙的重要詩人——但毫無疑問的是,她的詩往往帶我們重新進入日常生活,挖掘微瑣之事的奧秘,或許我們更應勾勒自身的生活和閱讀的軌跡去告訴她:謝謝妳的詩讓我們踮起了腳尖,視線剛好越過遮擋生活的牆壁。

在波蘭工作和生活的林蔚昀以漢語直接接觸波蘭文裡的辛波絲卡,向我們展示未曾曝光的中譯詩句,同時帶領我們踏上她和辛波絲卡在人生際遇裡交錯的腳蹤。個人經歷和閱讀的歷程交疊相融,成為選譯的底曲,我們不但讀到熟悉的辛波絲卡,也聯想到譯者在異鄉中跟詩句不謀而合的偶然和機遇。

彭礪青和俞若玫則展現了兩個閱讀脈絡裡辛波絲卡的「日常」,前者把她的詩對照了波蘭二戰前後的詩歌環境,突出她的詩的日常性;後者遊走於辛波絲卡的幽默感、她機敏的詩句和香港昏昧的現實環境,肯定辛詩從沉重而來的輕巧,將穿透幽明,抵抗日常的荒謬。

詩人私密的閱讀經驗將告訴我們辛波絲卡如何像分散的投影,落在不同詩人的身上,卻又同歸於一。被詩人鴻鴻譽為「海邊的辛波絲卡」,且能在「從雅俗不忌的微不足道事物中,見出永恆真理」的隱匿,看到辛波絲卡的自我早已消失不見,卻成為一種藏在世界背後的聲音;葉英傑自言受辛波絲卡影響甚深,道出她的精鍊和偉大;閱讀之外,鍾國強更願意用翻譯去展現了辛波絲卡在漢語中的另一面貌,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可能性。

或許,如果真有強烈的悲哀,我們不懂得辛波絲卡。懂她的人自會在她墓前莞爾一笑,獻上一枝花,默念她的〈天空〉:

分為天與地——
這並非思索整體的
合宜方式。
只不過讓我繼續生活
在一較明確的地址,
讓找我的人可以
迅速找到我。
我的特徵是
狂喜與絕望。

倒瀉籮字——浸會大學『創意及專業寫作』課程先導體驗營

Filed under: 字花活動 — Editor at 2:54 pm on Friday, May 4, 2012

從小開始,認字學字,在中文課學習了一大堆詞語運用、修辭技巧、寫作手法,然而這些方法有多能幫助我們創作呢?在考完公開試的夏天,一起倒掉籮裡發了霉的沉悶字粒,洗刷乾淨,重新尋找創作靈感。

由浸會大學文學院主辦、《字花》團隊協力的「倒瀉籮字——浸會大學『創意及專業寫作』課程先導體驗營」,由《字花》編輯設計活潑有趣的節目,並找來年輕作家謝傲霜,跨媒體創作人阿三等擔任導師,以小組形式帶領學生,透過互動遊戲,結合文字創作、劇場元素及主題聯想等,刺激學生的創作思維,亦會有與雙語創作相關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打破對使用陌生語言創作而產生的恐懼感。同時,在是次體驗營中,每組學生均需完成一份集體創作之作品,主辦單位亦找來年輕人喜愛的作家可洛點評作品,並由音樂創作人黃衍仁與林森,為作品即席譜曲,並與學生一起進行表演,展開一段音樂與文字對話的演出。

精彩內容包括:
‧結合創作、劇場及其他互動遊戲,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
‧作家主講的雙語創作講座
‧音樂人即場與參加者的創作產生互動,以音樂與文學對話

講座嘉賓:李智良、陳麗娟
作品點評:可洛
音樂創作及演出:黃衍仁、林森
小組導師:李日康、阿三、洪慧、洪曉嫻、馬麗芬、鄭家駒、黎曜銘、謝傲霜、關洛瑤

日期:6月30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1時至晚上9時
地點:浸會大學善衡校園蒙民偉廣場
對象:應屆中學畢業生
名額:100名
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請即下載並填妥報名表格,連同300字個人簡介、學生證副本,電郵: zihua2m@yahoo.com.hk,或郵寄至:九龍鑽石山大有街2 – 4號旺景工業大樓13D
查詢:3107 7922 / zihua2m@yahoo.com.hk)。

(Read on …)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