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星座

Filed under: 出版 — Editor at 5:39 pm on Tuesday, November 25, 2014

2007年,神秘的「字花神婆」開始在《字花》寫星座,以星曜特質導讀/分析古今中外作家的一生,以十二星座總結十二位名家;2011 – 12年,《字花》編輯化身成為「含情干物女海底撈月」、「Kitty」、「人造衛星小王子」、「渡人兇星權廁狼」和「星座小王子杜明尼治」,以愛情為題分撰男女情事,在潮流雜誌《Milk》輪流撰寫二十四個星座男女相關的愛情故事。

如今作品結集成《文學星座》一書,既有「文學星座」透視作家一生,亦有「故事小宇宙」輯錄星座情愛創作實驗小品,兩輯結集出版,作者們更是橫跨第一代至第四代的《字花》編輯,文學傳承意義重大,「字花神婆」也不得不露出盧山真面目。

當星座遇上文學,預言或是事後諸葛,都牽涉文學可能性的探索與追求。數代《字花》編輯秉持探索精神,以創作以實驗開拓路向,實不容錯過。

《文學星座》一書將於2014年11月29日九龍城書節首發,並舉辦新書發佈會,以「星座如何遇上文學」為題,邀來「文學星座」及「故事小宇宙」兩輯作者同場對談現真身,歡迎各位讀者前往拆解文學星盤。

文學星座

《文學星座》新書發佈會:星座如何遇上文學
時間:11月29日下午三時至四時
地點:兆基創意書院圖書館 (二樓)

52期字花語

Filed under: 字花語 — Editor at 3:10 pm on Tuesday, November 4, 2014

字花語
有光的日子
/羅樂敏

過去一個多月,香港人都過著非常生活——聲援佔領運動、追新聞、跟身邊朋友親友討論政治,甚至紮營留守,每天如行軍打仗,社會和個人都兵荒馬亂。《字花》外內也面對轉變,對外則自罷課運動以來一直以不同方式聲援——出別冊、辦義講、做網上文宣,也有編輯幾乎天天落場聲援運動佔中;對內則是陣中易帥,正重整旗鼓,穩步向前,在驛動之中作一點新嘗試。

今期封面專題為「光」,本想透過這帶點抽象但日常的意象切入不同領域,諸如宗教、哲學、藝術、人生,拉出一道想像和思考紛呈的色帶,希望各篇文章自成世界又彼此呼應。然而運動發生之後,香港作家的心神不免被牽扯,但光途所見,依然滿目繁茂,運動中出現的有形和無形的微光,始終明亮。我們借攝影師何兆南的眼睛,追踪新聞鏡頭忽視的影像,捕捉超現實的空景、街道上單人匹馬當中那忽爾臨到的光線,或與我們內心莫名的觸動呼應。

另一組攝影作品則攝自曾梓洋用Ikea的家具組件砌出的相機,此組作品雖然已在香港展出多次,重點卻不在它跟光的牽繫。今次的相輯特別把焦點放在作品對光的操作,由此反思攝影、家具的定義。

此兩組相片自成系列,與文字並列獨立處理專題題目,而非文字配圖,乃望雜誌的視覺元素成為具獨立意義的構成部分,豐富專題的向度。小小調整,嘗試處理文學和視覺元素的關係,同時思考何謂文學的質感——或許是那微小、並不亮麗的,但刺痛著觸碰到它的每一個人。

或許這個時代這種思考是奢侈的,但放棄思考,也恐怕是可悲的。我們只能一再以文字呼喊,並且奢想自己永遠沐浴光明之中,能夠奮力抵抗一切違背之物的噬咬,正如卡夫卡在日記中所寫:

不難想像,陽光燦爛的日子會降臨在每一個人身上。
這種美好,永遠以它充實的姿態等待著,
卻隱於深處、於無形,如此遙不可及。
它在那,不帶著敵意,不勉強,也非聾聵。
喚出對的詞彙、對的名字,它就到來。
這是魔法的本質,不需施行,只需呼喚。

 

[完整目錄]

52期封面專題:光途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3:06 pm on Tuesday, November 4, 2014

封面專題:光途

啟首語
光途漫漫,時代渺渺
/盧勁馳

 

你可有想過。

自你把眼皮緊緊的拉了下來後,在那寂寂無底的暗黑空間裡,偶爾間,總會有一陣光暈在上面劃過。

然後他們說,那不過是錯覺。

就從那扁扁平平的,某些曆法上的時間點說起吧。聖經上寫著,神說有光,就有光,然後世界有了物理學意義上的光子,然後眼睛確證了文明存在的一切形式。學者黃國鉅可以用最為簡約的推論說明幾千年來哲學家為光這個概念提出的思索,年輕詩人李嘉儀則徵引光在古典宗教意象裡所引伸過的靈性意識;何倩彤深入暗黑,描畫小圓燈那樣的微物情感搏動;精緻的小品文章,由知性到激情,由灼熱到微涼,光的意象總能穿透著書寫者的內心,架構起一切能動主體必要的倫理辯證基礎。

那都是我們擺脫不了的文化遺產,亦是我們慣常把握這種錯覺的維度與象限,所謂的光途漫漫,任何的寫作題材也難免全然回避光的意象,但無法一直的改寫它,以至偏離它既有的文化意涵。同以光作喻並記述近日雨傘運動的種種,俞若玫借用光的時間和空間維度,陳述運動的來龍去脈,對比戰線之間的異樣風景,胡晴舫則用常理中小孩子怕黑的情狀,為運動參與者寫出一則勵志寓言。

光的含義再不重要,它有無可抵禦的時效性與即興性,不過由於它的必不可少,當它逃離那些約定俗成的文學象徵時,文字仍能生成出各式各樣跟你生活藕斷絲連的知覺記憶。高翊峰似是隨手拈來,從那淡琥珀色的光感寫出一個文化工作者層次分明的醉態。凌鈍不過簡述Vivian Maier的生平,卻緊緊捕捉到那短於六十分之一秒的物我相契。更莫說文於天的深遽意境以及從你腦海裡提取出來的攝影畫面了,你早已不懂逃避,也逃避不了甚麼。

你知道,那不過是一切曾經在你的視覺神經裡所產生過的刺激而已,你知道,因為你的身體,本來早就看不見了,但你的眼皮仍不時產生跟文字同等質量的錯覺。你不需回看,也無從確認,失明就是一個書寫的過程。時代已經早已離你而去了,畫面與議題的落差亦早已不再重要,你只管從書頁的質感中確認,翻出一頁,再下一頁。以你的方式,完成最後一次記憶的佔有過程。

52期小輯:藏族作家的魔幻日常--由萬瑪才旦談起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2:59 pm on Tuesday, November 4, 2014

小輯:藏族作家的魔幻日常--由萬瑪才旦談起

啟首語
/楊慧儀


「中國」其實比一般想像的更有趣。如果放下「五千年文明」或「愛」與「不愛」的包袱,光以知識概念來看「中國」,不難察覺在歷史長河中、在這片叫「中國」的土地上,有數不盡的主體,有過非常不同的「中國」經驗。文學作為經驗的再現或建構,是否充分地承載著這些多元的經驗呢?這裡有眾多的決定因素,以下只舉出幾個︰一是人們寫不寫,這取決於他們對文學有沒有信心;二是能不能寫出來,這取決於中文文學和語言是否有適用的話語傳統,及寫的人是否能夠開拓出適用的話語空間;三是讀的人是否讀得出,即有沒有評論人在評論的崗位上參與開拓這話語,並將其推到主流,甚至經典化。

2011年,就出現了這樣的個案︰西藏人民出版社把青海藏族作家萬瑪才旦的短篇小說結集成《流浪歌手的夢》出版,公眾突然發現這位在電影界已經受到國際肯定,以《靜靜的嘛呢石》(2006)、《尋找智美更登》(2007)、《老狗》(2010)及幾部短片得到多個國內及國際獎項的導演,原來也寫小說。在他的小說裡,藏人的生命不一定像扎西達娃筆下的神秘,更不像阿來筆下的總澎湃在歷史的洪流尖上,卻合理地充滿著人性的溫暖與刻薄。換句話說,萬瑪才旦這些作品可能更能推動對藏族經驗更生活化的想像。2014年,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嘛呢石,靜靜地敲》由位於北京的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它是由中國民委所屬民族出版社主辦的中央級專業出版社。而且,在今年夏天,萬瑪才旦更入選由《人民文學》主辦的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優秀短篇小說作家獎」終評名單。這是否可以理解為萬瑪才旦小說描繪的藏族經驗逐漸在中國文學的主流找到話語空間呢?

萬瑪才旦的小說值得注意,首先必須是作品本身寫得好;他的小說,的確是好看的。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作品作為另類的「中國」經驗,既不訴諸異國情調,又不強調與主流權力之間的張力,卻能夠開始進入主流文學的視野,說明︰一、寫的人對文學有信心;二、中文文學和語言的傳統有可以打開新話語的空間;三、評論界在參與這話語的建構。這不能不算是個健康的現象。

這次專題選刊的三篇文章,第一篇〈扎西達娃、阿來、萬瑪才旦的三種魔幻現實〉,文章以魔幻現實手法作為切入點,比較萬瑪才旦的作品與另外兩位在主流當代文學已晉殿堂位置的藏族作家—扎西達娃與阿來—的作品;第二篇〈萬瑪才旦小說中的日常英雄與其夥伴〉是對萬瑪才旦兩篇小說的文本分析;第三篇〈左右逢源,兩生花開——管窺萬瑪才旦電影與小說的互滲關係〉介紹萬瑪才旦的小說和電影的一些互文相通。希望三篇文章,可以給讀者提供一個閱讀萬瑪才旦的小說的可能框架。

不過,萬瑪才旦的小說開始進入當代文學的主流,這並不表示作者、讀者、評論人從此就快快樂樂地讀寫下去。主流有主流的明湧暗湧,寫的主體和讀的主體是否能夠在主流的場域內仍然相信文學,堅持開拓而不被馴服,那只能說路遙知馬力。文章從來就是千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