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期執編語

Filed under: 字花語 — Editor at 10:55 pm on Saturday, May 9, 2015

執編語
認識你自己
/譚穎詩

我們都是呼吸專家,卻不知道呼吸的秘訣;我們討論食味,卻不明白消化的順序;我們講究速度,卻不理解神經的反應。許多個清晨在原因不明的睡眠之後,整條手臂被壓得發麻,還未有精神思考麻痺的原理,就忽然經歷了一次小型的死亡:左手臂像分解了般,不受大腦的控制,想握拳但甚至感受不到手指的存在;感覺重組需時,前臂如同螞蟻群掠過一樣酸軟而癢;活動自如的右手臂試著把左手臂抬起,碰上卻覺得皮膚冰涼、肌肉沉重,彷彿不是自己的一部份,反而更像撫摸屍體(更可怕是,左手清楚地感受到被撫摸!)。直到整條手臂復活之後,剛才那臨在左手臂上的小死亡,又被瞬間忘記。

那日夜連接,但在半夢半醒時卻割裂出來的一截肢體,我們稱之為肉身。我們自然地呼吸進食,很少意識到肉身是有機體的一部份,只有病痛纏身時,器官的存在才變得無比清晰。我們有多熟悉這具陌生的身體?封面專題「肉身微體」,邀請七位港台作者參與創作,微觀日常經驗,以筆鋒解剖肉身,要求對最舊的身體有最新的想像。

阿波羅神廟的大門,昂然地刻著德爾斐箴言──「認識你自己」。而認識自己,除了察看己身,何妨從身處的城市入手?評論專題「香港作為方法」,嘗試由政治、經濟、電影、文學、社會等方面切入,探討論述我城的可能性;而譯介小輯則聚焦在香港文學的邊緣上,粵語的生活經驗,黃裕邦用英語來述說,再由呂永佳以中文譯出,經過兩種詮釋的本土面貌,將呈現怎樣的景象?多重身份聚合同一肉身之上,面對由此以來的分裂和失衡,要如何保持冷靜的距離,方能顯得相安無事?

認識自己,使我們懂得真正缺乏的是甚麼,從而更有前行的勇氣。我們常常憂心香港文學的未來,然而作品卻使人確信,作者對世界的觀察和想像,從未在休息的時候停歇。今期有很多優秀的創作,當中不少來自前輩,但也不乏新人;而睽違一年的董啟章,也開始了他新作的連載。我常常會在收拾書櫃的時候,想起那些震撼過我的書,不知它們的作者在艱難的環境裡能否堅持下去;而每當讀到他們新寫的文字,便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他們的創作本身,便是文學不死的明證。

 

[完整目錄]

cover55_OP3

 

55期封面專題:肉身微體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0:52 pm on Saturday, May 9, 2015

封面專題:肉身微體

微體‧解體
啟首語

/黃納禧

zihua55_yeung_0504-12zihua55_yeung_0504-13

 

親愛的讀者,這次,不如從輕撫開始。

試讓指尖由臉頰滑落,抵達鼻尖與上唇之間的凹溝,據說操英文為母語的人也鮮有知其實稱為Philtrum,一個彷彿無法清晰言明的尷尬位置,《黃帝內經》卻稱之人中,是候人體生命功能的重要處所。

「面青,人中反者,三日死。」

如此輕率又如此確鑿,見微而知著,但你說,你從不相信。不相信不要緊,反正她信,就先由俞若玫為我們掀起一場痛感的身體風暴。如果你此刻仍在閱讀,不妨先翻去27頁,從她的指示,低下頭,大力按那頸椎棘突下凹陷的位置,若十級酸楚,對了,她會說,因此穴稱為「百勞」。你或會開始相信,皮囊內外果真無限風景:從天椎到雙肩到腰膝,沿骨骼經絡下遊往復,始發現,我們所獲知的全部真理,如痛與前行的辯證,都來自於身體。

存在就是身體,這當然不只單單俞一人所信奉的。翻掀書頁越過風暴之眼,擺放跟前的將是房慧真的女體宇宙,那位於子宮內每二十八天一次的生死循環,身為男性讀者的你此刻或難以徹底明瞭(身為女性讀者的你可能也已漸覺心虛),甚至無法認同其中取消性與生殖的種種聯想,但這保全身體「宗主權」的自體探索,其實在在展示了一種以身體為主體的寫作範式;縫接微體,重構肉身,循俞、房書寫的體己迴路得以開展。

所謂微體,亦係微「睇」,傾視我們熟悉的軀體,進而拆皮剔骨,鑽探那些我們未及的血肉領域。731高雄氣爆當夜,不知李淑君是否在場,但可以肯定的是災難於她已成無法消磨的傷痂,她以崩塌之肺喻趨敗之城,一呼一吸一呼一吸,「那些呼吸道變狹窄、惡膿、發炎的始末,其實是城市故事的痕跡」。李智良與黃茂林更逼近身體「不可見」之極致,同為書寫免疫系統,前者鋪寫現代社會區隔與管理身體的規訓,使個體一如從未對抗抗原的免疫細胞,只能逐步邁向衰頹,終至自滅;後者則在敘述中拉出一個同體異已的「牠」,想像與遊走於血管阡陌的「牠」對話。三位作者,無獨有偶,各自以身體比附城市,卻都不再如過去的疾病隱喻,而是個體與城市共生共滅,血肉之軀的「自我」也不再淪喪於各種家國論述之中。

鄭聖勳與盧勁馳不寫病體與城市的扭結,卻又開闢另一微體觀察的向度︰敘述與翻譯的病體殘軀的能與不能。鄭聖勳結合訪談與創作,摸索準確描述邊緣中的邊緣──殘障的吸毒者──的方法,結尾卻陰影處處,令人難以釋懷。有意思的是,盧勁馳有關翻譯失認症畫家作品的思考,卻似乎能為鄭因無能敘說殘軀的不安與躁動給出解決的方案,因為敘述本身「根本不是一種實在的質料,不可能觸及,那是你的個人主觀幻覺,而幻覺本身沒有客觀的形式可言。」

閱文及此,你或已感到目眩,甚至可能你會說,我讀不懂這些創作文章,不要緊,那你就先讀〈體感卮言〉吧,那是關於身體概念的文化知識,不過我很懷疑,應不存在這樣的讀者,畢竟你是《字花》的讀者。相反,如果你行有餘力,再試試〈靈魂即軀殼〉吧。如果你不喜歡文字,只愛看圖畫,就乾脆翻到第20和35頁。如果你是精明的讀者,你應該已經看出,上面的一句,以及這種跟你們對話的寫作格式,其實都是參考西西《哀悼乳房》的序言,假若這樣的設計令你想加深了解西西關於身體的書寫,〈從腐朽中重生〉正是為你而設的。如果你真的已累了,那就合上書吧,揉揉眼,喝口水,擇日再讀,如何?

 

55期評論小輯:香港作為方法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0:44 pm on Saturday, May 9, 2015

專題:香港作為方法

從香港故事到作為方法
啟首語
/譚以諾

 

zihua55_54-99,105-138-47

 

也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詰問︰「香港故事為甚麼這麼難說?」這個問題到今天依然是個未決之問,同時也推動我們去發掘、考掘這個城市所有內涵。近年因陳光興提出「亞洲作為方法」,「XX作為方法」的說法十分火熱,而朱耀偉去年也採用了這個說法,辦了一個「香港作為方法」的研討會。或許因為學界很久沒有以香港為主題的研討會,去年關心香港研究的朋友都很期待那次會議。

「香港作為方法」,把「香港」放置在全球化的脈絡之中,不只是詰問香港的大故事、小故事,而是更全面的、更整全的「香港」在知識生產的網絡中的位置,從政治、經濟、電影、文學、人口流動等不同方面觀照香港這個城市,如何與國族、殖民、解殖、全球化等議題產生連繫。這評論小輯,特別關注解殖和去殖的問題,抽取研討會中與之相關的論題,尋求論者把發言化成文章,把學術的討論化成公共中的議論。

朱耀偉既是這次研討會的發起人,我們特意找他來作訪談,特別聚焦到解殖的議題,再與他談談他近年對香港文化的觀察。其餘的觀點,大可參與他剛發表的文章〈香港(研究)作為方法〉。羅永生從他理論的基本──殖民傳統主義和虛擬自由主義──論及香港出現的民粹政治;余麗文點出也斯和洛楓的詩中的混雜、城市中心及日常生活,從文學看出香港與歷史、國家及世界的不斷互動;李佩然則談到香港電影的忽然「本土」,指出香港的解殖未能帶來文化和價值系統上的去殖;洛謀則以香港為港口,以在地/本土為參照,把香港重新放回東南亞,探究香港作為港口的多元文化和文化混雜,走未完成的解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