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期封面專題:本土〇〇〇〇〇〇〇〇一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2:08 am on Thursday, July 18, 2013

本土. 一個美學問題?
啟首語
/盧勁馳


請別煩我, 我絕對無意跟你爭論甚麼雲粉國師蝗蟲排外龍師旗或勇武抗爭一類的流行術語,跟許多九十年代曾關注過港人身分意識和本土文學歷史的學者和文化人一樣,我每見到今日大堆本土論述修辭每隔一兩星期就給推上報章新聞甚至頭條,就連那些向來對文化一詞不屑一顧的社科朋友和政策研究人都談論起你苦思十多年的本土意識,我又將如何抵受得了此等挑釁,又怎樣不想向讀者大放厥詞?只是,不用作任何深度省思都知道如果我真的這麼說,也實在,實在太了!

我必須承認,單就「本土政治」這個概念,我根本無法加以闡述,因為這裡的本土政治所指的,從來就跟我們文學人一直高調談論甚麼文化政治、身體政治、或從小到大從文學雜誌裡看到或聽到老前輩們喋喋不休爭論過的關於書寫香港在地生活還是追捧世界文學水平的討論截然不同!在此我亦無半點妄自菲薄之意,文學作為一種文字幻術,縱然太快地讓我們知曉了事實的真相, 他仍可以帶我們穿越其中的重重障礙。

不用預測,我知道往後幾年香港的政治環境將會更猖厥地抽取過去積累的本土論述資源,繼續兜售著各式各樣的立場和政治位置,文化感覺僅是被動員或反動員的絕爽情緒,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局勢本無不好,也許亦有它的真實處,雖然一切誠摯的、細密的審美過程,將會漸漸地給搾取淨盡。

無論這個小小專題如何聲嘶力竭,我們僅能在這樣一個再度被社會遺棄的氛圍中發現問題所在,探討一種不存在亦無法被統攝於今日的審美政治消費中的文學風格。至少,我們仍有這樣的一群文學作者仍在孜孜不倦的開拓自己的創作能量。

首先我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顧忌去談談陳慧的新作,儘管你從未讀過一部香港文學著作你亦留意到近日她備受注目的佔中言論,儘管你不認同她那種懷想美好年代的道德取態,你總不能否認這篇續寫十多年前《拾香紀》的〈歸回紀〉,是如何誠摯動人。還有「爺」與「孫」兩代各自承受的背負,人物、對話,竟可在舒緩的敘事節奏裡, 用最不經意的文字透露出種種過去與當下的情感摺疊,以至於對未來(下一代)有一種道德宣示。你大可認為小說字裡行間那種溫情意識僅屬於上一代的離地中產,但我卻從某種老舊的情懷中見出對話的契機。

再讀著朗天的〈自治的天空── 2053 地下道雜記〉那不無強烈戲仿意味的科幻諜報小說時, 若與陳慧的小說相互對照, 更見出今日書寫本土意識的兩極彈性──  過去/未來、趕急/舒緩、浮泛/濃縮、幻想/現實。如文題所見,朗天取材是源於本地文藝小說鮮見的未來世界設定,同時又大量挪用時下備受關注的政治議題, 在他那極具分析性的描述下,當下所有困囿著社會現實的概念迷執都一一瓦解,足以讓讀者對一切多義的、現實與幻想的事態有了更大的期待。

當然,對於本土論述,有些話題還是不得不梳理澄清,為那聽起來過時的本土文學討論注入新視野和問題意識,例如英語寫作的「香港作家」許素細談及她在國際市場凝視下的作家身分,又例如那場一個週末下午迎接本土論述衝擊的文學對談;還有袁兆昌和雄仔叔叔不僅好笑且近於狂歡化的敘事,陳滅和林阿P介乎順口溜和lyric 之間的短詩,在抗拒電影人政治人高登人炒賣本土經驗同時,有一種沉實不受MK 改圖或宅男情結所礙的閱讀快感,一直是不少文學作者得以詩意地安居的語言。

最後,我希望讀者能夠注意一下,一群看來對此議題的展現不免有點羽翼未全的新銳作者,當他們在訴說著、描述著他們所認知的成長生活故事時,在那毫無約定結果貌合神離似的,同樣共享著一個著眼點── 那介乎核心家庭關係與社會運動場域之間的微弱界線,為此我亦不妨武斷地點明一下,在幾代寫作者所懷有的不同觀物角度與世界觀的並置下,對於本土意識如何重寫、如何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美學風格,那將會在這條界線上找到一點啟示。

 

No Comments »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