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是九七年七月。香港解下英國旗,上升了五星紅旗,但一切對我們而言不過是電視機裡的一兩幀畫面而已——我們自己眼皮底下的苦痛比主權移交之類的歷史畫面重要得多,也真實得多。」
這一個段落可以說為整篇小說定了調。新界東北邊陲,一塊叫大苑的農地,被迫遷者倒泥頭,本已窘困的姚家從此萬劫不復。在畫面的另一端,旗幟升降,統治權易手,簡稱「回歸」。我們不會記得前一件事,但卻可以從後一件事,感受前者的痛苦,反之亦然。歷史的暴力與個體的傷口互為印證。
《水葬》是出身農戶的男孩葉生與嫁入豪門的女人柳夫人跨世代的悲劇,通過人物,刻畫的是香港被遺忘的土地——土地既指鄉野,也指早被慣於把一切換算成金錢利益(水)的香港逐寸扼殺的地土(如果香港,曾經有原鄉)。在葉生(因降生於地上落葉而定名)童年的眼中,這片看似「生猛而張狂」的「新綠」,早已掩蓋不住它的破敗。它被佔有、遺棄、破壞,然後又被爭奪:
「和田地相比,路邊豎立的五、六間破落寮屋便顯得幽暗且令人生厭。即使在太陽底下它們也是暗灰色的,一種塵土的顏色。屋子鐵皮做的有,木板建的有,除了最貼近湖邊的一間寮屋之外,所有屋子在九十年代初已告廢。有一家人因為收地的賠償金致富,搬入了城市;也有人遷入中轉屋後成功上樓,如今住在公屋頂層,忘記了以往居住過的一段邊境野地。」
「水」直接連繫柳夫人曾是游泳健將的前身,也象徵柳志豪左右逢源的鄉村地產事業所撈到的油水,和所揚起的污濁的腐水。「夫人的水經過氯氣消毒、泛著白沫、一片澄明,有著明確的邊界;公子的水則深不見底,泛著塑膠和油污,從中撈起的生命悉數腐爛。」如果說,他們失敗的婚姻是注定,那柳夫人和葉生的相遇則是希望的幻象。本欲自殺的柳夫人救回湖中的葉生,但廢湖死水並不能為別人和她自己帶來救贖。
《水葬》最令人揪心的地方,不在於長大後的葉生置諸死地卻沒有後生,而是身陷痛苦的人們,全都無法互相扶持,他們各自掙扎,各自沉沒。
小說裡對葉生和柳夫人絕望時相遇,繼而視對方為傾訴對象的依存關係可算用力著墨,當中固然有剖白的真誠,但實際上還在自救掙扎。敘述的必然、敘事的力量與救贖的遙遠是小說自我反諷嗎?但反諷中又有寄望,葉生說:「我費盡心力,用言語的碎片拼湊出屬於孩童的暴力、家庭的殘忍、寮屋房間裡的陰翳角落——我想分享自己最隱祕柔弱的部分。我迴避了所有最關鍵的最核心的也最傷人的細節,只挑選散落四周的微枝末節,娓娓道來,像講述某些遙遠的傳奇。你必須要抽離才可以把真相好好傳達出去。」
正如受壓迫的人雖然無法並肩站起,但懸念也在於,長大後發現了這一點的葉生,後來怎麼了。作者寫這故事時,剛踏入2019下半年,故事則停在2019上半年記者的採訪,也即是小說的開頭。「我」有投身後來的社會運動,與更多人一同掙扎嗎?我們可以想像,卻不能期望太多。在小說後段描述的土地抗爭中,葉生抽離在外,他只想盡快讓殘餘的一切結束並結束得不那麼難堪,他一早放棄那鐵皮屋,那片邊境荒地,不管是落入地產抑或政治霸權的吞噬。但他保持的距離也讓抗爭的噪聲傳來——雖然是細碎的。
《水葬》也是關於世代的。五十年代成長、七十年代發跡的柳志豪一代,奮鬥史在轉述中漂染了傳奇色彩,小說中結合了石湖墟大火,烘托得很精彩:「那個男人在奔跑,每走一步他的褂子口袋裡的錢就跌出一張再一張又一張。如果你提著一壺燒滾了的水在大街上狂奔,水也會這樣子溢出來,水就是錢。公子連滾帶爬拋開母親,抓住一張五元,然後轉頭沿男人奔來的路往前回溯,他在無數男女的跨間穿過,似乎無人有意爭奪遺落地上的寶貝,他終於感到不對勁,抬頭一望才發現大火在眼前蔓延。火不是紅色黃色的,事後他說,火是黑色的。黑煙籠罩了你的視野,燻得你瞎了,瞎了之後皮膚變得敏感無比,灼熱的空氣從毛孔滲入內臟,你就死定了……死定了,少年手裡握著大把鈔票,即使死定了他也不會放開錢,他寧願和錢一起被燒成分不開的焦炭,也不要空手回家過著穿不上一對鞋的日子」。作為鏡像的農民姚十三,也是寥寥數筆就攫住了凝滯的形象:「他要是張望,眼睛也像結了痂,終究還是會低頭回盯自己的手指,或是穿過指隙,盯他的菜田。在抬頭即攫住視野的山水薄霧中,我的父親沒有找到一條出路。」
夫人帶著對愛情最初的憧憬,被柳志豪牽離六四大遊行的人潮,「背向了一整座城」,她最終也活在自己的悲劇裡,而在八十年代成長的葉生,終於在21世紀初等來一場大雨,只是「這雨水和我一樣,來得實在太遲、太慢、也太弱了。」那時的葉生,恍如七八十後一代的縮影,麻醉在看似平安的年月,而驀然醒覺家園已然失去。他一度激烈掙扎,戲劇化地以父輩的農具挖洞,等暴雨埋葬自己。我想到智海的《默示錄》,只不過後者埋掉的是父親。
小說把斷頭女屍這樁懸案直接置於世代之間、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這無名的死者,呈現出某種絕對的暴力,除了恐懼,它和其他人沒關係,反而象徵了小說角色的絕路,以至啞然、無法溝通。
蘇朗欣以無頭案與鄉村強拆事件為本,構築了《水葬》,她或無意寫家族史、暴力史、羅曼史、鄉土史,卻又見出混雜貫穿的野心。我也在香港鄉村長大,那些被掩埋在草叢和機油味裡的貪欲,比市區更隱而不見的巧取豪奪,就像荒廢的漁塘逐漸露出船骸,是平靜歲月中無法曬乾的陰影。可以肯定的是,《水葬》是香港的故事,村野的風光與不堪,就是香港的風光與不堪,那邊陲的傷口不大,卻腐朽如斷頭的切面,日久依然鮮明。
_____
蘇朗欣其他作品
蒜泥白肉: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28/article/pik-uk-and-bak-juk
水與灰燼: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29/article/water-and-ashes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夏天的水深】
酷烈之夏,
我們能否免於滅頂?
感官超載,
心臟有無數冷暖秘而不宣。
回歸前的那個復活節,他們在京都。前一年九月,陳毓祥在釣魚臺海域宣示主權,遇溺身亡,悲而不壯,再次吹響保釣運動的號角,我城反日情緒高漲,還到日本賞櫻,多少也有點內疚感。
他們住的民宿,座落在七条,叫村上家,居然和他喜歡的一個當代日本作家姓氏相同,入住的房間牆上,掛有一幅「平常心是道」的牌匾,就像我城庶民在屋邨單位牆上掛一幅「莫生氣」的字畫那種貨色,可掛在這兒就總覺與別不同。民宿一住就是七天,為了省錢,他們連早餐都在外面吃,才入住了兩天,看來年近花甲的老闆娘居然耳聰目明,早就認得他們的聲音與背影。每回他們早出或晚歸,老闆娘就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蜥蜴般不斷搬弄舌頭,用英語、日語向他們噓寒問暖一番,談當日的天氣,問他們這天打算到哪兒去玩,祝他們有美好的一天等等。她一張開嘴,每一句句子都是以my home、my home開頭,教人煩瑣,但也可見她是如何熱愛她的「家」。
離去那天早上,他們躡手躡腳地走下樓去,到底是有過百年歷史的木構房子,穿上襪子在地板上滑行,也吱呀作響。他們坐到玄關前,卸下背囊,準備換上鞋子,好安靜離去。老闆娘卻如鬼魅似的,忽地坐到妻子旁邊,一張臉堆滿笑容,嘰哩咕嚕的說出一大段日語來,推想她是說聽到你們的腳步聲,便走出來跟你們道別。妻子臉上立時泛起一片緋紅,想起老闆娘說過她的房間就正正在他們住處下一層,那昨夜在榻榻米上的溫存,以為不動聲色,恐怕還是給老闆娘察覺得到。真尷尬啊,她向他示意。而這個傻憨憨的丈夫,當然一點也不在意。
想是老闆娘以為和他們混得熟了,臨別秋波,竟毫不避忌地撫摸著妻子的頭髮,說現時的日本女孩,都愛留長髮了,這麼亮麗的一頭短髮,配在她的小顏上,就分外可愛。日本人讚賞女孩,除了「かわいい、かわいい」,似乎就沒有別的詞彙。忽然,他看到民宿門外那幾株櫻花樹,花瓣正在隨風飄揚,落「櫻」繽紛,正是日本人所說的「吹雪」時刻。屋外的晨光,剛好映進門裡來,為妻子那張短髮的側臉勾勒出一紙輪廓分明的剪影。門框以外,吹雪飄呀飄呀,一時間竟有點夢幻的感覺。
他們向老闆娘道別。老闆娘不忘說下次再來京都,一定要來my home探望她,說自己從沒有到過香港,日本人都說香港夜景價值一百萬美元,她真想在離開人世前也去看一看。他只是隨意應和著,說如果你來,我們就當你的嚮導吧。我就虛應一番好了,萍水相逢,才不會如此認真,他想。
他們背上背囊,朝京都站走去,偶一回頭,老闆娘還站在民宿門前,保持著鞠躬的姿勢,好像只要他們還在她視線之內,這姿勢就得一直保持下去。這時,漫天飛舞的花瓣隨風飄落,為這條巷弄鋪上一片淺淺的粉紅,好些花瓣還落到妻子的髮上、肩上、身上、背囊上,一如雪花,卻又比雪花立體而踏實,用來沏茶,也會齒頰留香,教人捨不得撥掉。回想起來,他當年居然沒用相機拍下這難得的一刻,未免帶點遺憾,可能是菲林昂貴,捨不得亂按快門。
二十多年後,他們到過日本其他地方許多次了,就是沒有重遊京都。本來計畫這年春天,好回到京都去賞櫻。看谷歌地圖,原址已找不到那家民宿的名字,推想老闆娘可能已經退休,甚至作古,當年妻子被她撫摸過的一頭短髮,表面還亮麗如昔,但如果沒有染髮劑之助,也掩不住一片花白如雪的真貌。
過年前,疫症來襲我城,迫不得已退回機票,取消預定好的酒店,一心安排好的路線圖暫且淡出,行程宣告泡湯。起初,他還後悔一早向公司請了個多星期的假,反正家都變成home office,同事大都不用舟車勞頓上班,工作都可以在家中完成,只須間中來個視像會議便行。其後,他才知道,原來boss要眾人輪流放假,由他自己開始,來個身先士卒,以示平等,就把怨聲給壓下去。
為節省口罩,他們非不得已也不會外出,主要是他出外購物,男人到底氣力大,合該成為搬運物品的工蟻。每回出外,他都得做好準備功夫,口罩、搓手液、消毒紙巾一大堆的,回來時,又是酒精、1:99漂白水、消毒紙巾的,既要為買回來的物品消毒,也要為剛上街的衣物除毒,噴個不亦樂乎,彷彿家居以外,就毒素充斥得不行。只怕未曾感染病毒,人類世界已遭受各式各樣化學物品的侵蝕,慢性自殺而不自知。
終日自囚在四面牆壁之內,做家務之餘,妻子的興趣除了煲電話粥,多加了煲韓劇一項;而他呢,啃書和上網看電影,完全可以足不出戶,全在居所內進行,一派與世無爭的樣子。幾個月下來,人都快要長出蘑菇來,從開始時的渾身不舒泰,到日漸適應,深居簡出,原來也不是難事。比起達摩於嵩山少林面壁九年、小龍女在斷腸崖谷底生活十六年,還差得遠哩。
他透過手機的app,開始善用網購:只要按下想添購的物品,輸入信用卡號碼,青蚨就會無形中飛走,約好時間,門鈴響過,戴上口罩的送貨員捧著盒子出現在防盜鏡中,仿若secret angel從天而降。
他近日迷上一款Switch的遊戲,機不離手地玩得廢寢忘食。無人島上,沒有暴政,沒有病毒,自由近在咫尺,民主唾手可得,編織一個又一個現實無法實踐的夢。虛擬世界,有人貼上標語,鋪出一個又一個小人的名字,累得鄰近地區忙不迭要遊戲下架,算是報了病毒來襲的一箭之仇,是阿Q一點,但還可以怎麼樣?
生活在我城,原以為不可能整天躲在家中,愈留在家中太久,人就會愈變得老氣,而家也會愈住愈蒼老,愈住愈了無生氣。可在疫症的陰影下,家就好像喝了重生泉的水,回到初生嬰兒的狀態,慢慢成長,頭顱是頭顱,臂膀是臂膀,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這段日子,本來周遭喧囂的環境,漸漸變得寧靜安謐,聽得最多的是鳥語和狗吠,隨著夏天腳步日近,日間的蟬鳴、晚上牛蛙的求偶之聲,也漸漸洪亮而放恣。他想起幾年前看過山田洋次導演的電影《東京小屋》,小小的家,在戰火連天之際,是逃離俗世紛擾的避難之所。而他們這個家,比起電影中那座小紅屋,還要狹小,即使如第三隻小豬所建的磚屋,能否如銅牆鐵壁般阻隔病毒入侵,也很成疑問。只是相依為命日久,閉上眼睛,都可以自由穿梭無礙;觸及的一椅一桌,都可愛可親。當年民宿老闆娘開口埋口的my home、my home,今天不難體會。
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原來只是虛與委蛇,還未過半,溫水煮蛙,早就由量變到質變。他害怕小小的家,最終也會毀於一旦。想起去年六月以來,多次在遊行隊伍中,他牽著妻子的手在路上走,由午後走到黃昏,感到疲乏無力,卻拉高了參與者平均年歲的curve。他沒勇氣也沒膽量走上前線去,也不會高舉標語、聲嘶力竭的沿街吶喊,只是平靜地走著,走著,從初夏走到寒冬。如今疫症久久不散,從沒想過短短一年,會過得如斯漫長,我城的命運,起伏跌宕得無人可以預測。近日,移民與否,成為親友間最常觸及的話題。八九那年,他們留下來了,可這回呢?是去是留,成為有生以來最難面對的抉擇。
這天,他們翻開當年在京都拍下的照片冊,兩口子只能翻看褪色的照片,反芻當年賞櫻的滋味,以緬懷已逝去的青春,或者,還有我城即將逝去的點點滴滴,即使老闆娘所說的百萬美元夜景仍然存在,很多事物已如櫻花開落,而這花季,恐怕是我城最後一次,他們心目中的my home、my home,最終也永不復返,只能殘留在記憶之中,那種感慨,交織著多少哀傷與憤恨,是一年前從不曾有過的,竟也有點夢幻的感覺。
忽然覺得,如果病毒如吹雪,只要有風,便無遠弗屆,登堂入室,吹進千家萬戶,無論跑到天涯海角,都無法藏匿,眼白白望著病毒,飄呀飄呀的飄進屋裡來,小小的家,一介庶民,平常心好,莫生氣也好,任何符咒都無法抵抗,要是因此而死,也死得夠悲而不壯的。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末日前
末日近了
我往舊情人攤開四指
「一同赴死否?」
她腹中有嬰,捏拳,望窗
惟已無風景
「誕生後還有氧氣就好」
氣體交換——我們上高中時說的
結合,Krebs和Calvin
符號和箭嘴默滿桌上度日
末日近了
樹木都是檯凳任人拉移
如我們無根只有引力
相依,僅是瓶與瓶蓋的關係
結更深的緣,來自坑紋
不知剖開人也有年輪
以供描繪端詳
末日近了
只有好人期待審判
我只想結蛹
她只想回到過去任意某點
修佛或自了
畢竟眼冤
藉一兩門宗教保命
搶購了經書
撕下,貼成揮春
所擔心的自必出現
末日近了
表示我們對世界的多餘
因此她的孩子
將在新的世界稱王
自雜誌摘字作
世上的鬼城都升天了
殞出月相,然而是新月
狼的孩子仰首,變身
卻變成人,伏在禁書館
打算終老而放棄草原
第五行雜誌架上有呼吸聲
仍未定價的消息,一同下沉
陰間,已是熱議紛紛
翻看自己的死狀推斷潮流
「淑女、巨人、高樓」那種情節
四野無人,嫌不似大戰
大戰都有雲朵,像百摺裙,自遠方
已呼喊「不要放⋯⋯」餘下的字無可
落腳
不敗的只有地球如冰運轉
蕃茄炒蛋
廚子多勞
貪一杯新釀的高粱過冬
一夢過了人世
而日出前自必醒來
廚子也務農的
接起多餘的雞蛋
灶邊有蕃茄
正可一炒寧神
蛋不必拌勻
調味是三指抓起的鹽
蕃茄去蒂斜切
沒有農藥
樂予鳥蟲分甘
下油
打出漩渦
勺底蝕得光滑
茄片平鋪
紅如冠狀病毒
惟猛火不能消毒只會焦苦
緣鑊邊傾下黃泉
黃泉裡有泡沬
遇熱成牢
囚自如的空氣
拋鑊拋不散
趁炒燶前上碟
落蔥花只用蔥白
也像溪錢
悼念一切沒出生過的
蕃茄與蛋緊纏
合葬廚子口中
形態永垂
呷口平靜的啤酒*
又遙想了華夏五千年一遍
「哼」
樂無頭緒
*摘自也斯《啤酒館》末句
吸煙者
我懷念你
爬到煙囪吸你的遺體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我沒有寫作的才能。
應該說,我沒有任何才能。出身平凡,人生的表現平凡,會考分數平凡,際遇平凡。鄭愁予說三十歲前不會寫詩的人,三十歲後大概沒有當詩人的可能。數年前,我開始投稿,保留了這種可能性。只是,到現在我還不認為自己是詩人。於是乎「自道」只能道平凡事,不能期待有何識見。
既然說到詩人,詩人是怎樣的身份?
A. 恆常寫詩的人
B. 間中投稿但平日怠於創作的人
C. 靠寫詩維生的人
D. 視詩為嗜好的人
我自問沒有寫作的紀律,不是A。B也不算,儘管沒有紀律,還是每兩個月就從作品堆中選出一兩首詩投稿。C是理想,但現實中詩人們都另有正職。我所知的詩人泰半從事教育與出版事業。我則在機場駕車,輪班。日常寫詩,都是在車上敲電話。因此最貼近我的情況,該是D。
把詩當成嗜好的人可多了。嗜好不及興趣高雅,也有不良意味。偶爾聽說詩集銷情理想,或許是某一兩facebook專頁的推波助瀾,使人認為詩當如此讀,如此用。詩在不少人眼中,就是生活哲理的結集,或是浪漫的佳句,適宜自詡文青者剪裁自用。如此用,算不算嗜好?
我看待詩也是從嗜好開始。
初接觸「詩」,是在小學時代。和所有人一樣,起頭的必然是〈靜夜思〉。老師說詩是「文學」,大概就是很厲害的課文。學〈靜夜思〉,把語譯草率讀完就算學成。我羨慕李白有能看月光的床,還看過雪。這都是奢侈的。故鄉在甚麼地方?我有沒有故鄉?聽說父母的故鄉就是我的故鄉,所以學生手冊裡籍貫一欄不會填「香港」。我就成為「上海」人,儘管我不在那裡出生,也不會說那裡的話。
厲害的課文是怎樣的?該是課後有一個密麻麻的生字表。〈靜夜思〉用了兩次「明月」,我想不算很厲害,想不明白為何是文學。因為舊嗎?我寫的文在千年以後也會成為文學嗎?不知道。而同學們在抽屜偷看《CO-CO!》,我則在桌上了無意義地抄寫「明月」,凝視著,一遍一遍。中華牌鉛筆底端的紅色擦膠,很快就磨平了。要噬開環著擦膠的鐵皮,才能用更多擦膠。
那樣就度過了數年。
讀過更多的課文,還有新詩,沒有感覺。大家都會寫網誌的時代,我也默默開設了一個,但每天內容都是一樣的,除了日期。我沒有可記下的事,日記也就沒動力寫下去。然而,最初的寫作,就是在網誌進行的。寫了甚麼已相當模糊,多是想像出來的片段,還有對人生的感想。暗戀的女同學和別的男生聊得投契,妒忌得咬牙切齒,寫下千百個捉弄對方的計謀,但沒有實行過,沒那種膽量。流行《哈利波特》的時代,偶爾幻想貓頭鷹會送我一信,說我其實另有使命,不為過。那封信沒有寄到,我格格不入的想法,也被語文老師狠批,最終落戶網誌內。
我不捨得這些想法。這裡需要例子說明。蟑螂形穢,難以親近。但我幼年時常與家中亂竄的蟑螂玩樂。不是將之裝入膠樽猛搖的虐殺行為,而是讓牠爬在掌心,走到邊緣,用另一隻手鋪出新路,讓牠有永遠走下去的可能。
性質上能與蟑螂對立的怕且是貓。如果在街上留連覓食的蟑螂都變成貓,讓人撫頭,對人反肚,世界仍然運行如常。反之,家貓都變成蟑螂,在家中亂爬,不受拘束,若有那個世界,就是觀念起了革命。我於是寫了一篇人類奉蟑螂為寵物的小說,不亦樂乎。相類的想法,後來延伸到某些聲音的定義。比如我曾寫過這種短句:「掌聲是刺痛的滾油」、「雨滴在傘上像攪六合彩」、「我對著風扇談話,談得像小巴過海時的FM94.8」……
要安置我這些想法,就需要寫作。但這些不加修飾的短句還不是詩,如要類比,僅像初中生寫閱讀報告的摘句謄文而已。直至高中讀到顧城〈一代人〉,才顛覆我對詩的看法。它像一個精密設計過的符號,簡約而美麗,讓人心領神會。因此,如非另有目的,詩是不應冗長的。這是我第一次對詩有了審美標準。
而寫詩的自覺,是在借閱了《詩韻合璧》以後才產生的。那時恰巧需要應付一門古典詩創作課。為了貼近古人的創作條件,我甚至以毛筆書寫,回想起來卻過於彆扭:
〈聞帝廟新成〉
華容道上潰強曹,坐斷荊南震敵旄。
髧髯鴻飛馳赤馬,兜鍪疾落洗清刀。
徘徊弈石動如猱,慷慨徑勦志若濤。
搏拊春秋餘勇在,寧當鬼傑莫為鼇。
古典詩有其客觀要求,歷年詩話多種,不容議論。今人寫古詩,只能在取材上突破前人。儘管如此,此作以時代的迴聲自居,技法與內容均流於擬古,不好看。古典詩與現代詩當然是兩種不同的體裁,但兩者倒也「感於哀樂,緣事而發」。華文學有其抒情傳統,載體不同,不代表就要完全割裂二者。我嘗試統一讀詩的眼光,但凡是「詩」,撇除格律要求,剩下的純粹意念,該可作有意義的比較。可一旦這樣研讀,不知為何,那時候讀的詩,都變得索然無味,像文學考試,像影評,像寫論文。
誰都少年過。可以這樣辯解嗎?嘗試把嗜好提升為興趣,為其安排系統,強行解構,才發現雖遠離了嗜好層面,卻不有趣。疏於習字且中斷古典詩創作,是年少迷途後的結局。轉而創作現代詩,則是將想法從儲物間搬出,嘗試佈置新居的行動。脫離了格律的限制,才發現格律仍在現代詩創作留痕。且看以下戲作:
聲調拼貼
國學誤人
竊物扮傻
嚼月字藏
革滅暴秦
血肉躪蹂
赤蠟淚流
節日驟忘
結局做完
喝著壽眉
說沒事兒
顯然這是一首寫不完的詩。控制其繼續生長的主軸在於聲調。於是成了個小巧的填充遊戲。此後,我才較恆常地寫作,多半是在電話記下觀察,轉化,然後寫成詩。有次,看過電影,想寫觀後感,我寫成詩:
英雄學
總有鮮明之壞人
總有行刑之英雄
總有渴彩之我們
總有熄滅之太陽
總有可登之梁山
總有曰善之惡意
總有沸騰之菩薩
總有遲疑之孔丘
總有罐裝之對錯
總有血染之道德
總有無視律動之蜉蝣
總有從此平淡之天穹
——《東方快車謀殺案》觀後
以上兩詩都寫得平整,但前者有其功能需要,後者只是砌磚塊,不滿意,忘了為何寫成這樣。大概是格律烙於我身上,創作取向已定了形。於是,我又嘗試隨意地斷句,盡可能把句子的長短做得參差,例如我在《字花》首次獲刊的〈關於如何成體統的故事情節〉,最長那句有二十五字,最短那句只有四字。形體上看似擺脫了束縛,句子開首卻保持了某種格式。如果製成字幕逐句播出,會被人猜出下一句的大概。至此,我還是不能認為自己是詩人,詩人應該自由,這自由是詩人賦予自己的。我只是視詩為嗜好的人而已。
不滯於物,是我後來寫詩的中心想法。現代詩是應當反抗古典詩的。反抗代表對現況的不滿。不是說古典不合時宜,竹枝詞文白混用,三及第兼及文言、白話與粵文,一樣可觀。分別是,創作者是故意為之,還是拘泥舊習。上文引用的〈英雄學〉顯然是被格律詩限制的,不算進步之作。有了這樣的結論,我後來寫詩就較為自在了。
最近,我嘗試寫短詩,想要寫出像〈一代人〉那樣精簡而力量無窮的作品。卻又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寫成文青打卡佳句,苦惱了好一陣子。字數所限,僅以新作收結,日後再談。
吸煙者
我懷念你
爬上煙囪吸你的遺體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