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的2021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年度MVP)
二、哪位已逝的作家也應該獲獎?
三、哪位得獎作家想之後讀多一點?
陳慧
一、
韓江。其實可能還未可以獲獎,但她是READY的,之後會得獎,薄薄一本《少年來了》,從光州事件倖存者的角度寫,很震撼,但我是在2019年之前看的,現在不能看,會受不了。
題外話,我還是很希望村上春樹能得獎。我最喜歡《1Q84》,最近的短篇集《第一人稱單數》也寫得很好。
二、
約翰‧勒卡雷。最近自傳《此生如鴿》出版了,重新引起回響,他去年底才剛逝世。他對小說、電影影響很大,而且現在又好像回到冷戰時代了,他依然具時代性。我是先看改編他的電影,從湯漢斯演那齣《冷血諜魂》才開始讀他。你知道《此生如鴿》命名由來嗎?他兒時父親帶他去富殖民地色彩的異國渡假,放一些鴿打獵,但倖存的鴿子竟然會再回到原處,明知有危險,冥冥中也只能如此,而勒卡雷就以此形容間諜。他本人就做軍情六處,一邊寫作,富爭議性。本來讀他最著名的《鍋匠 裁縫 士兵 間諜》,讀不完,後來讀其他推理間諜小說經常提到他,發現繞不過。他與占士邦同代,但作品裡動作不多,神氣內歛,我從來也不只當類型小說去讀。事實上,偵探推理不只是類型,也代表著一種世界觀、倫理觀,你要追溯,其實都是來自福爾摩斯。工業革命下,現代城市出現,人們對同住一條街的其他人也可以一無所知,所以有偵探,這就為對講故事方式帶來深遠影響。
另一個是《沙丘》作者法蘭克‧赫伯特,他把創作生活全給了六部曲,而《沙丘》又是冷戰時期的產物。我覺得他其實也是寫神話的。
還有魯迅,從未過時。
三、
阿歷塞維奇。我買了她全部中譯本,但一直沒好好讀,其實很好看。《我還是想你,媽媽》訪問一批二戰的小孩,用他們語氣抒發對母親的思念,那時覺得太好看了,只能先放下。她讓我覺得記者寫小說應該很厲害。
還有艾莉絲‧孟若,她的小說很難一口氣讀很快,不像《此生如鴿》停不下來。她寫人的境遇很出色,本來日日如是,突然發現sidetrack了,真實人生也往往如此。
伊格言
一、你的2021諾貝爾(年度MVP)
我讀米榭‧韋勒貝克很久了──他不是我的「新人」,但《血清素》仍騙走了我新的眼淚。
二、哪個已逝作家也值得諾獎
菲利普‧羅斯。我最近在想「夾敘夾議」這件事──因為《零度分離》也是這麼做的。那或許正是串流平台與影音特效奇觀(想像如沙暴般撲面而來的資訊量,那夾槍帶棍而來的各種光色)夾攻下,少數唯有「小說」此一媒介才能辦到的事。而我們赫然發現,某些讀者已經不習慣這些了。我並非不能理解此事,但我依舊如此不合時宜地認為,只有小說中的議論好不好看的問題,而沒有小說中該不該有議論的問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議論好看極了,米蘭‧昆德拉的議論好看極了──當然,還有沒能來得及得諾獎的菲利普‧羅斯。
三、哪個歷屆得獎人想之後讀多點?
艾莉絲‧孟若的長時多產使得讀書不快的我不用擔心沒有她可讀──但我真心反省了這件事,我錯了,這是對孟若老太太的怠慢,我該勤奮些。她是品質保證。
廖偉棠
一、
糖匪,中國大陸青年小說家、詩人,她的新作《奧德賽博》非常驚艷,超越了科幻的所有套路,展現另一個世界的智慧如何為本世界的笨拙而感動。
二、
今年去世的,當然是波蘭詩人札加耶夫斯基,可能是歐陸的理性思辨詩學的最後傳人,堅持直面、正面迎擊文明崩塌的狂潮。
三、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也許她對淪陷的故鄉的書寫能讓我回望香港的時候多一點觀看的方法。
糖匪
韓祺疇
一、二、這兩條問題的答案都一樣:傑克.紀伯特(Jack Gilbert,1925-2012)。我是很遲緩的讀者,儘管一直都把他放在書單,但今年才完整地讀到《烈火》。他的詩歌以細緻凝練的語言處理人生的孤獨與悲傷,喜歡那種令人窒息的內省和克制。
三、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剛開始讀《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另外是一直在緩慢地讀的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
陳韻紅
一、
是波蘭科幻小說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新近讀了他的《索拉力星》和《完美的真空》。前者想像出一個被海洋覆蓋的星球,這片「海洋」其實是一個整體,也是那兒唯一的生命,能夠抽取人類記憶的素材,將之具象化呈現出來,人類科學家在探索拉力星的奧祕中陷入絶望,小說概有探討人類與太空之交流的宏大主題,亦有處理個人內在情感與記憶的掙扎;後者虛構了十五本風格各異的不存在之書,盡見作者的博學與巧思。萊姆的作品展現了如何以豐富想像力與嚴密的邏輯融合哲學與科學。
二、
我認為已逝的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也值得諾獎。卡爾維諾是個非常出色的說故事者,我不會忘記高中時候首次讀到卡爾維諾作品《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時的喜悅,他的小說語調輕盈幽默而形式多變,充滿哲思與趣味。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獨立電子遊戲都有在卡爾維諾的作品中汲取養份,例如我曾經玩過一個以《月亮的距離》為靈感的小遊戲,玩家把人物和月亮置放在不同位置,會達成不同的結局,呼應小說內容。另外,最近有一個非常精緻的獨立遊戲,名叫「If on a winter’s night, Four Travelers」,名字明顯致敬了《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說的是通往地獄的列車上四個旅客的死亡故事。我感到卡爾維諾的作品至今仍然在影響一些新的創作媒界,足見其作品有超越時代的生命力。我很喜歡初中時看過的一部動畫,開場第一句就交代了一個作家的死,然而他筆下的故事卻在其死後繼續控制着城巿,我覺得卡爾維諾也是有這種魔力的作家。
三、
以後想多讀一點石黑一雄的作品。對於他的國際主義作家定位感興趣。我覺得在當今這個由互聯網把全球連在一起的時代,身份的構成也愈趨多元,每個人因着自己的性情經歷,形成獨特的觀察視角與知識體系,並不能過於概略地歸類,用地域來分類創作者時時讓我困惑。所謂的「香港作家」又是否有一個特定的形象呢?曾經有人問過「香港」對於作為創作者的我之意義,我認為香港在成長期給予我及同代人極大的自由去接觸各類知識與資訊,容許我們以喜歡的方式展示對世界的感受,這就是「香港」對我以及其他創作者最重要的意義。因此,我覺得「香港作家」並不是任何一種風格或主題可以定義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喜歡和相信的事,百花齊放才是最能體現香港精神的創作。
文海林
一、你的2021諾貝爾(年度MVP)
有段時間偏好(中)東歐文學,在苦難歷史荒蕪處境下似乎總能打開人性幽深的維度。除了昆德拉(若算進東歐的話)和近年已得獎的作家,比較算是諾獎熱門而自己偏喜的是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和納道詩(Péter Nádas)。拉斯洛年初出版的新作《Herscht 07769》將被翻譯成英語,或算是年度可盼的事情吧。
拉斯洛
納道詩
二、哪個已逝作家也值得諾獎
其中想到的是數年前去世的以色列作家奧茲(Amos Oz),在世時得獎呼聲好像也不低。他的作品在家國政治宗教社會家庭等元素間往往充滿張力與衝突,人與人間湧動著複雜情感。
三、哪個歷屆得獎人想之後讀多點?
若說是過去十年的得獎作家的話,大概是讀過兩三部而覺得仍然想讀下去的亞歷塞維奇,讀她的作品會思索到時代與個體命運之勾連,那些沒能在大敘事下被呈現的聲音,予我很大的觸動和衝擊。
勞緯洛
一、
每年諾貝爾文學獎賭盤上都有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家名字: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唐.德里羅(Don DeLillo)、阿摩司.奧茲(Amos Oz)等,當然還有盤踞良久但大概沒機會拿的「文青教父」村上春樹與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但由於本人燈力極強,與其選任何一位,還是乾脆分享一位近來正在讀又覺得很不錯的作家好了。我的2021諾貝爾:西班牙作家胡利歐.亞馬薩雷斯(Julio Llamazares)。此人生於1955,小說只有兩部,另寫有旅遊小品、詩歌、劇場,乃至新聞文學,種類繁多,亦曾獲不少知名獎項肯定。我近來讀到的,是他寫於1988年的第二部小說《黃雨》(La lluvia amarilla)。裡面猶有亡魂在被荒廢、被遺忘的寒冬村莊中徘徊的呢喃聲音,讓我想起本來喜愛的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和艾莉.史密斯(Ali Smith)的敘述節奏和氛圍。關鍵詞無比吸引:潮濕,孤獨,剩餘,遺忘,幽靈細語……在此便不細談,推薦大家去讀。
二、
太多了。如果諾貝爾獎允許頒給已逝作家,大概要排隊五百年之後才再次輪到在生的吧。但往另一方面想,正是有太多好作家被諾獎錯過了,因此也就無所謂值得不值得,畢竟諾獎並不是作為判斷作家是否偉大的唯一標準。硬要說的話(自己收窄範圍),作為華文文學研究者與創作者,首推當是魯迅。諾獎不是說你故事寫的得有趣就能拿的,它還有一項條件,就是頒給「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可是,也不是說只有理想主義者才有資格拿。而是在藉由文學所劃出的獨特空間裡,洞破世界的真相,以及在洞破真相之後的虛無裡,繼續尋覓賴以為生的信仰,這才是所謂的「理想傾向」(因此沙特、卡繆、貝克特等才會獲獎啊)。是故魯迅的「理想傾向」絕非那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樂觀進步(下刪5000)的理想,而是他整個生命裡面有鮮活可見的時代的矛盾,有他自己的懷疑、傷逝、鬼魂和諸般黑暗面,然又堅持反抗絕望、尋求革命的理想。如此作家沒有獲獎,絕對是諾獎的遺憾。
三、
我想應該是石黑一雄吧。在他拿諾貝爾獎之前,我只讀過他的《小夜曲》(Nocturnes),是部小品合集,印象只有整本書味道疏淡,不甚亮眼,於是也就沒什麼強烈意欲追看其他作品。2017年得悉他得了獎,我一臉「蛤」的,身邊朋友卻淡定地說,他幾乎都讀完了石黑さん其時所有的長篇了。接著幾年,他不時跟我講起石黑さん小說裡的人物和故事,不知是不是隔離飯香,我用聽的就已經覺得好吸引。後來自己又翻讀了一些:動意緩慢敘事,勾撈歷史沉積,拉延傷害時光,加上那種對場景的獨特描述風格連帶高貴人格的情感教育,如此種種我幾乎只有從馬洛伊.山多爾(Márai Sándor)那裡感受過。之後大概會繼續讀的,以及忠告是:認識一個小說家,最好從他的長篇開始(如有)。
曹馭博
一、
班維爾(John Banville),很喜歡他的小說《大海》。
卡森(Ann Carson),去年原本預測是卡森或是愛特伍獲得諾獎,但都猜錯了。很喜歡她的詩集《玻璃隨筆》。
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非常喜歡他近年的小說《戰時燈火》
二、
博納富瓦(Yves Bonnefoy)、奧茲(Amos Oz)。
三、
沃克特(Derek Walcott)的詩歌。 葛蒂瑪(Nadine Gordimer)的短篇小說。 朵卡萩(Olga Tokarczuks)的隨筆。
Nadine Gordimer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剃頭記
從香港帶來的電鬚刨
電線已經被年月蝕爛
刀鋒還利,鬚髮還硬
但那顆好頭顱
那顆好頭顱
留在香港
天天聽獄牆內傳出來
星光刮撞井壁的聲音
如果可能
他會在沸騰的夜空上鑄一把匕首
試一試砍開普羅米修斯的鐐銬
他的身體
將他的身體
拔掉插頭
收納爛掉的電
好扔進雲層,一舔昨日的血
2021.4.17.
拒絕哀悼死於香港大火的少年
After the first death, there is no other.
——Dylan Thomas
因為你不會死去
你每天凌晨都出生一次
即使沒有了鉛字你依然
讓我們成為刻刀
即使沒有了油墨你依然
讓我們成為炸藥
即使沒有了新聞紙你依然
讓我們成為木刻板、成為當代史
即使沒有了凌晨
你依然,把身上的彈孔一顆顆
撿起,像火種一樣吹燃
第一次活著之後,再不會有別的更好的命運
2021.6.18.
六月備忘
叫我卡桑德拉,是的
叫我回聲嘶啞
預言這遺忘之地有記:你的男嬰
會再度出生,蹣跚在大嶼山沙灘的足跡之上。
會有一天,維港兩岸所有摩天樓的窗戶洞開
長風吹萬,無哀無喜,唯酣暢而已。
叫我卡桑德拉,奪去我的故事
你說吧,然後你吶喊,你逆風開傘,成為翼。
叫我盧亭,叫我伊烏污衣
這些血,藏好了,蟋蟀奉上昨日之渴。
你是燕子,是燕子百隻,在瞬間撕裂
我們一起退回到禁區、登機口,奉上我們的反舌。
2021.6.30.
然後他們擲石
2021年的一個夜晚
格式化了的瑪利亞
依舊是童女之身
除了法律沒有別的器官裸裎
如飛蟻
在牆角紛落扭動透明的殘肢
除了雨,沒有別的猛禽過境
除了香港沒有別的罪
被翻譯成
盲文
我的指腹徒勞
巡遊這群縮微的迷宮
意義的亂塚
不再需要執著粵音、鄉音
反正除了雨,沒有別的壓魅
在枕邊碎念
我的指腹徒勞
巡遊噤語的陰唇
絕食多日以脫逃
煉獄之門。
但丁逝世七百年
人類還未曾見
的煉獄之門。
除了罪本人,沒有別的難兄
難弟,在雨中捲菸
除了隕石沒有別的菸灰
痛擊我的子宮
除了全體低頭手淫的聖人
沒有別的陪審員
2021.1.6.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五日重陽節,我在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看了「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當天晚上我跟妻子說,我要寫一部關於「香港字」的小說。我在展覽中,第一次知道有「香港字」,也第一次見到「香港字」的真身。那一刻,我實實在在地被震撼了。也因而著了魔,彷彿有聲音呼喚我,把它的故事寫出來。通過小思老師的介紹,我接觸到策展人,香港版畫工作室的翁秀梅。通過翁秀梅,我了解到「香港字」的前世今生。我開始搜集有關中國印刷史、基督教來華傳教士、太平天國、香港開埠初期歷史、英華書院校史、早期香港報業等資料。
然後,故事便慢慢在心中浮現——「香港字」本身的故事、成長於早期香港的少年的故事,以及在當下發現和發掘「香港字」的過去的少女的故事。這三個故事構成了小說的三個部分。〈活字降靈會〉是歷史整理。為了避免枯燥的事實鋪陳,我把「香港字」化為眾數的「字靈」,由他們來口述自己的故事。〈復生六記〉寫的是一段絕望的苦戀,因為採用了前現代的敘事形式,所以亦可以視為一則愛情傳奇。至於最長的〈晨輝遺書〉,描寫的是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中,個人如何克服自身的精神困境的歷程。「香港字」的故事,是另外兩個故事的紐帶,把相隔一個半世紀的兩人連繫起來。這條紐帶除了是物質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意識上的,所以是一種「神話式的連結」。
就人類文化發展而言,一般是先有神話,再有傳說(或傳奇),然後才出現歷史。在這本書中,我把這三個階段逆轉了——從歷史出發,創造出傳奇,再而創造出神話。這就是所謂的「靈魂」的溯源或尋根的過程。關於「自己的神話」或「個人的神話」,我受到榮格派精神分析師及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的著作的啟發。我們可以把〈活字降靈會〉和〈復生六記〉,也即是歷史和傳奇,視為賴晨輝的個人神話建構工程的組成部分。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歷史小說,不如說它是一個創造神話,或者神話的創造。當然,最樸素的讀法是,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一個愛人,愛字,愛香港的故事。
我希望在這裡對協助我寫成這本書的人表示謝意。首先是香港版畫工作室的翁秀梅。不是因為她策劃了這個展覽,我不會知道「香港字」;沒有她打下的基礎和開拓的方向,我也無從著手進行研究。版畫工作室的另一位成員黃洛尹主持的工作坊,令我有機會淺嚐活字排版和印刷的滋味。也很感謝Ditto Ditto的姊妹拍檔Donna和Nicole接受我的訪問,讓我了解新一代如何把活版印刷變成創意產業,還有小師傅Max向我示範和講解海德堡風喉照鏡機的操作。
另一位要鳴謝的是《鑄以代刻》的作者蘇精先生。在西式活字印刷傳入中國這個課題上,蘇先生是首屈一指的專家。我因在坊間找不到蘇先生的其中一部早期著作《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向台灣編輯友人陳逸華求助,不料逸華竟然找上了作者本人。蘇先生得知我尋找此書的目的,慷慨地把珍貴的絕版著作送贈給我。我以蘇先生的研究成果為出發點,再去尋找和閱讀相關的原始資料。若非得到蘇先生的指引,我恐怕多花幾年也無法弄清楚這個課題的基本面貌。當然,小說中出現的任何歷史錯漏或虛構,都是我本人的責任。
在本書的美術製作上,非常感激香港版畫工作室提供了五十多個「香港字」原型圖像,作為書名、作者名和章節標題之用。也很高興能請到香港年輕版畫家劉家俊,為這本小說創作插畫。劉家俊運用了三種不同的手法,呈現出小說三個部分的不同品質,為本書增添了飛躍的想像。
最後,要感謝我太太黃念欣。她幫我從中文大學圖書館借回來大量參考書籍,令我只要安坐家中,便可以享受到周到的外送服務。我不是學者,但這大半年也稍為感受到學術工作的趣味和辛勞。我但願能夠寫出一本夠好的小說,讓所有曾經熱情相助的人不至於白費心機。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