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二
芷茵在這本新書裡,誠意為我們端上的菜單長長一串--有湯品、海鮮、肉類、果蔬、小吃、主食,還有茶酒,豐富得很。每碟菜都小巧精緻,點到即止,甚有不夠喉之感。明明並不認識她,讀畢《小食部》,恍惚親歷其境,予我與芷茵共進過多頓晚餐、把酒言歡的錯覺。這些文字之約,讓我們了解到作者靈魂的底蘊--與吃有關,與文學書寫有關,與生活有關。
味覺記憶形塑出每個人的獨特口味,起點總來自「家」的承襲。〈紅青蘿蔔〉一文裡,她提及她家人慣常以牛腩煲青紅蘿蔔湯,令我大吃一驚,青紅蘿蔔搭豬骨原來不是金科玉律?〈梅菜剁豬肉〉論及蒸肉餅該放甜梅菜抑或鹹梅菜,我倒與她站在同一陣線了;金寶湯呢?兒時從沒在我家出現過,遑論芷茵母親以之所烹的白汁碟頭飯,光憑想像相信兒時的我都會垂涎……尋找散落文章各處的差異與共鳴,是閱讀此書的趣味。每個家庭的家常菜各有前因,芷茵筆下的一碟番茄炒蛋或一碗清補涼,因而變成了一面面鏡,既滿足了我對他人餐桌的好奇,亦令我重新思憶自身口味的構成,懷念起老家的味道。
文史見方物,一旦被書寫下來,便成為了歷史,即使那細碎如一日三餐等生活痕跡。芷茵在書中詠歎的各種滋味,自她家出發,及至她自己亦成家,與她自身的歷練、眼界調和,重新被吸收,代謝出屬於她的味道,這些味道,亦是屬於香港的。一如萬物,飲食文化歷經無數變幻,不論是食材、食肆或技藝,不少仍在,亦有太多已如她在〈黃花魚〉裡所寫的野生黃花魚般,消失了。
食物是一幕幕故事,時、地、人不停轉換,例如她記母校的「人肉飯」,隨著餐廳結業而不再嚐到;或在〈咖啡店〉裡,她從文本中盤點當年文藝青年喜歡聚頭的「巴西咖啡店」,甚或我與她同代的「仙」字頭台飲店,統統已成追憶。還幸芷茵趁一切消失前,抓緊了鳳毛麟角,刻錄留在舌尖上的苦與甜,即使當中包括抗疫時的搶米日常,他日回望,亦屬城市裡的集體印記。
或許與本身研究的課題有關,芷茵在書中時常引述《中國學生周報》的報道,讓我們知道某些食材的前世今生,亦提醒我們,呈現於眼前的食物,會經過歷史的洗禮與淘汰。這甚至包括同桌的朋友……餞別過後,他朝亦會遠去,留下的情懷難被消化,嚥在喉嚨深處,成為了她每篇文章結尾的淡淡哀愁。有些食物傷懷,亦有些具備療癒作用,為混濁的生活調味,供給芷茵書寫的力量,讓我們獲得她傳遞出的溫暖。
一如上一本著作《食字餐桌》,芷茵在《小食部》裡繼續使出她的獨門秘技--她以文學聯想和拼貼把這方桌布無限延伸。經過剪裁,文字世界裡與食物有關的情感與故事得以並置--無論是真實或虛構的--食物的情感版圖因而變得更加遼闊,把人連結起來。她這門招式頗像法國菜,材料明明東一塊、西一塊,各有不同口感與色彩,切得小小備好後,三兩下手勢,竟被她拼合成一幅圖畫,餐盤更帶許多留白,突顯她所要抒發的意境。
〈燒嘢食〉一文只是例子:她先從《大拇指》的燒烤包廣告,帶出了當年物價的歷史資訊,聊著聊著,出現了鄭鏡明的〈燒烤記〉及麥瑞顯的〈燒烤〉兩首詩,這場文人燒烤聚,東瑞、方禮年、西草亦有參與……當中的轉折自然嫻熟,既抒一己之情,亦能讓讀者細味各位文人的描寫與觀察。在文中,芷茵寫道:「『燒嘢食』總有個節奏:先來雞肉腸、紅腸片、牛丸和魚蛋等很快烤熟的食物填肚;待飢腸轆轆的感覺稍給壓下,黑椒牛扒、檸檬豬扒和蒜茸雞翼才能亮相。」
閱讀芷茵的文章,跟「燒嘢食」差不多,她會帶領你跟著她的節奏,在食物與文學世界裡恣意漫遊,無論如何臆測,憑著起點,你都不會猜到她要帶你前往的終點。於〈煎蛋〉一文,芷茵節錄了馬若〈一個秋天的清晨想起戴天的煎雙蛋〉一詩,當中有一段,正好可為此書點題:
戴天的家裡
吃著他煎的雙蛋 你會問
那豈不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故嗎
告訴我 真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故嗎
不正是如此嗎,食材與做法、個人與眾生、慾望和愁緒、過去或未來,感謝芷茵在此書中記下食物的這些與那些,種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故事。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舊詩
我在朋友的詩裡讀到
自己,相信的靈魂
我們無法挽回的舊日
所有人你都能愛
所有人,你都不能愛
我們尚未知道
人類,和每個時代的人類一樣
會完整失去一個詞語
像火機,和自,拍之類
甚至,從此用上壓抑的語氣
去形容一次
又一次,
清洗香港街道,的
垃圾車
02/04/2023
✦
因此
他甚至把情人的頭髮
畫成
草的顏色
有何不可呢?
毫無節制的早晨
把天空也燒成了
粉紅色的
陶瓷
26/06/2023
✦
我想
我自然是屬於文學的
在最美妙的句式
裡面,層層包裹的
朱古力流心
縱然,我每天都推敲著
商業公函的
價錢
千金散盡
仁義道德
02/07/2023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讀著《浮白》我想到Peter Sloterdijk在Rules for the Human Park一文中提到,部分2500年前寫下的哲學文章到今天仍為人所知,有賴其「以文會友」的能力(its capacity to make friends by means of a text)(Sloterdijk 接下來在文中狠批書寫、教化和人道主義的糾纏不清,那與本文無關)。
如果說《浮白》藉文字會友,成為讀者朋友的可不是作者,而是他書寫的對象/夥伴:藝術家余偉聯、勞麗麗和張子軒。張煒森以三人的創作意念、創作素材以及藝術呈現為起點,以多種文體,包括評論、短篇小說、報導、散文,拓寬觀看作品的可能性;而我讀到的更多是藝術家其人的輪廓:余偉聯跳脫、勞麗麗沉實,張子軒輕盈。未知是否受到作者與三人相處的時間和深度影響,還是策略地以篇幅和文體來引導想像,分配予余、勞及張的內容,在量度和書寫力度上有明顯的不同。可能是因為我從頭讀起,到末段便生起了一陣頭重腳輕之感。其實也不是甚麼大問題。
張煒森在首篇文章〈藝評對評藝〉詰問藝評為何,為著作的探索打開了序幕。短篇小說〈今宵多珍重〉以女主角雅詩的不辭而別開始。直到重遇前的一年半內,男主角生活如常,但也在不起眼處作出了改變。雅詩,是Arts嗎?要說明是大寫A的那位。作者對藝術以及他一度選擇了的藝評人角色,是否也處於遠近之間的拉扯?
容許我再度後設地猜想〈牛與鬼〉中的朗弗和斯西,不就是Fran和Cis——Francis 余偉聯?孩童時代最怕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的,是他嗎?一直謹記外婆訓示的他,與〈鹿特丹餐廳〉內穿了太大的鞋子的他,與在鹿特丹穿上蛙鞋作繪畫表演的他,是否同一人?
從〈光與沒有光的所在〉到〈如常〉,張煒森先以「褪色」切入分析張子軒畫作對光的處理,再創新一個主角從不現身的失蹤者的故事,消失作為日常,消失才是如常,是後2019年畫家、評論人、讀者的共同生活境況。勞麗麗的部分「擬聲詞」分三個篇章:〈伊莉亞森與娜塔荊的凝視〉、〈冰川〉,資料含量重,特別是〈候鳥〉一篇,讀起來有種冷靜的距離感,也許「沉實」的印象因此而起。
如果張煒森是藝評人,他目光停留之處是作品、可《浮白》的側寫提供了認識藝術家本人的線索的話,我想到一個問題:藝術家在作品以外,有沒有「身分」?當然,所有人都活在一張嚴密的關係網之中,所謂自我也需要對應他人的角度才成立;我們也一般相信藝術家的生活與作品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同時,我們接受社會上的其他身分之間的毫不相干,例如躺在牙醫的診療室椅子上的我祈求他只動用醫學知識儘快完成而不要讓他對將來的憂慮令他手震;或者政客一旦露出真面目,多麼的令人厭惡。我們期望的藝術家身分與作品之間的有/無關連,是否出於我們對的藝術的想像,或痴想?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戀愛
電影開場前
從剪票員手上接過
餘生的票根
便摸黑尋找自己的座位
你剛好落在旁邊
序號在掌心相連一如星座誕生
在沒有神的黑暗裡
走進螢幕
說我們的對白
✦
愛人如己
相愛的兩個人
總是做著相同的事:
耳機,吸管,外套,夢和愛
而我現在獨自行走
(以你的雙腳)
在初春嗅到雨水的甜淨
(以你的鼻)
聽一隻珠頸斑鳩在雨中飛起
(以你的耳)
說溫暖的話偶爾
也有惡毒的腹語
(以你的嘴)
倚靠著夜讀書寫字
(以你的眼和手)
夜深時翻閱自己的聖經
熟讀第一條戒律:
我的愛人,如己。
✦
晚禱
我就站在這裡
與山脈、溪流、落日
遠方教堂的鐘聲
讓一顆稻穗飽滿
我學習作物成熟的姿態
那就是低頭
背負永遠年輕的時間
以我每日的死亡
面向大地,換來新生的禱告
直到我的站立
成為麥田裡唯一金黃的坐標
等你向我走來
領走我的一日、三餐、四季
我就站在這裡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