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荔枝角青山道479及479A號麗昌工廠大廈3字樓3042室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出版年份
活動年份

別字



林檎,二十年成巫

柯嘉瑋
台灣高雄人。外文研究所碩班畢業之後,當了一陣子空服員。離職後,算是旅居美國中。
SHARE

    你呀,懷念的是不是作繭自縛的自己呢?彼時恰好你還穿著高中制服,周旋在體臭和書香之間,覺得生活明明有很多很多揮灑的空間,而你卻還在考試制度裡頭打滾。但是身邊有誰不是在考試制度裡頭打滾?於是你還繼續在鋼琴上彈著德布西,阿拉貝斯克第一號,心裡頭對於這個曲子的畫面後來到了大學修過電影課才發現原來被岩井俊二拍起來了。在德布西的光與影裡頭總有一顆破碎的心靈,你知道後來大家把這個叫做青春。青春以逃避的姿態,逗引著光和影,像是德布西。但是在光影青春的心靈裡頭有誰不是從地獄爬出來的呢。那就是椎名林檎想要唱出來的。你懷念的那個椎名林檎。

    你當然記得,椎名林檎在《雙六高潮》演唱會裡頭畫著那顆假黑痣,直到最後一首〈蘋果之歌〉時才把黑痣抹掉。假黑痣假不假?當然假,看過林檎照片、卻不是歌迷的人一看就知道那顆演唱會裡頭的黑痣小到不可思議,但是那當下歌迷們沒有人會相信那顆黑痣是假的——直到它消失為止。消失的黑痣沒有多久,成為〈蘋果之歌〉MV的主角,貫穿椎名林檎出道以來的所有造型,影像最後黑痣消失於一瞬,素顏的林檎唱著歌曲的最後一句,「罪惡的果實」。夏娃接受的果實,來呀請你咬一口,來呀來呀,你想像著聖經裡頭的毒蛇這樣哄騙著。咬了一口之後就會成為有血有肉的人了,痣消失之後的林檎,被稱為「黑子時代」的結束。恰巧也是你將要離開制服的日子。

    你開始覺得椎名林檎的一切都只停留在黑子時代之前。憤怒的林檎,滾喉音翻白眼的林檎,對著螢幕比中指的林檎(〈積木遊戲〉音樂錄影帶裡頭短暫的一瞬間),妖媚而故弄玄虛的林檎,咬文嚼字(那些險峻山勢一般的困難漢字)的林檎,飆高音被董啟章形容為如同從地獄爬出來的林檎,嗓音飽滿張力強勁的林檎,擁有完整個人美學的林檎,不流俗的林檎,逗引人緩緩走向地獄的林檎(你想起曾經在日本傳出有女高中生因為聽了椎名林檎而自殘或自殺的消息),簡直舉手投足都是天地創生出嶄新符徵符旨、吸引大家爭相解讀的林檎⋯⋯但是你怎麼樣也等不到下一張《加爾基・精液・栗子花》。東京事變的出現,是怎樣的事變法,你覺得林檎的聲音突然變得尖銳但是缺少厚度了,那像是一把利刃徒然向天空劃去,但也只是徒然,因此突然間,那股聽完椎名林檎的戰慄和暈眩消失無蹤。原來東京事變推翻的是那樣的林檎。

    黑子從林檎臉上消失,你也離開最純真的稚嫩。而今天你才了悟,稚嫩不在於清純無暇,而在於簡單純粹,所以這種簡單純粹可以是最純粹的憤世忌俗或是狂喜或是魯莽或是,或是單純地把音響開到最大聲。當然,你繼續聽著東京事變,但是那種聽法已經變成找尋,找尋黑子的靈光一現,找尋你明明知道奇詭蜿蜒卻充滿毒性的旋律,即便只是出現在專輯裡頭的一首歌也好。於是看到〈修羅場〉的音樂錄影帶時你感到欣慰,椎名林檎其實仍然是個玩心很重的女人,那股充滿邪氣的笑容依然存在著。

    啊,你喜歡那個一直在玩的女人。

    她的遊戲是在一片混沌中維持自我內爆的秩序,因此打從她第二張專輯《勝訴的新宿舞孃》開始,對稱遊戲成為人人稱道的林檎式美學:專輯曲目字數的對稱、平假名漢字片假名的對稱、專輯長度的對稱;延伸到第三張專輯《加爾基・精液・栗子花》,連曲名的含義甚至曲目的製作人或是專輯發行日都追求近乎病態的對稱。你發現形式上的美學已經讓椎名林檎成為更廣意的、文學那般的,難以界定的創作人。好險,你心想,好險東京事變的專輯裡頭這樣的對稱形式仍然存在,你知道這個女人沒有把太多東西丟掉。找啊找的,你知道你喜歡的椎名林檎被你視為一種時代的象徵,好比電影《琳達!琳達!》裡頭的女主角們組的樂團一開始要找的就是椎名林檎的歌,「啊,我的椎名林檎呢?」裡頭的角色對著CD架這樣問著。

    你開始聽到玩團的朋友們說著,東京事變很屌啊,每個樂手都很厲害,但是你覺得,那只是一個椎名林檎玩的匿名遊戲而已,匿名為「東京事變」的椎名林檎。當然你不知道是本著一股堅持還是固執,一路從《教育》到《大發現》,到突然間樂團決定在2月29日解散(連解散日期都挑得如此不平易近人),都繼續聽著。當然也沒有錯過那場台灣同步在電影院直播的解散演唱會。東京事變活動期間,偶爾椎名林檎會用個人名義回來發行專輯,一如《平成風俗》或是《三文八卦》,你在前者聽到〈初戀娼女〉這樣帶有菲利浦葛拉斯底藴的歌曲,或是後者裡頭讓所有如你一般「老」樂迷興奮無可自抑的〈平凡人〉,大家爭相讚頌著「以前的林檎回來了」,她依然可以自在地走進地獄,再翩然飛舞回來唱歌給你聽,呼風喚雨,而你瞧,她不就更加悠遊地唱起了〈神明、佛祖〉了嗎?吟唱如神,舞動如佛,實則為妖一般與俗世無涉的存在。

    尋找的路途一旦展開,就沒有回頭的路了。即使你在那些突然不想往前看的日子裡頭,找出唱片架裡頭那珍貴的,林檎第一張專輯《無罪償還》,從第一首〈正確的大街〉開始,以為有了起點,就不會迷路,怎知道一首一首聽下來,曲子像是《糖果屋》裡韓賽爾沿路丟下的麵包屑那樣,被鳥兒叼走,家在哪裡,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但是卻找到了巫婆藏身的糖果屋。一路到了《勝訴的新宿舞孃》裡頭暴戾又奮不顧身的少女,再到《加爾基・精液・栗子花》裡頭背著吉他的黑寡婦。你可真是貪婪,因為饑餓而貪婪因此把屋子給吃了,但是依然饑餓,感官上的饑餓。你誤以為時間還很多,多到夠你賴在人生時間軸的一個點上頭逗留,直到林檎再一次和你碰撞你才願意往前走,但是林檎早已成為巫婆。從少女搖身一變為偶爾背著電吉他的巫婆,越唱越多的是百老匯華麗風格的曲子,或是聽起來氣氛熱血但是你總難免覺得普普通通的搖滾。

    但是時間推著你走的同時,你只能偶爾在洪流裡頭撿到一顆顆閃爍的礫石。好比說,那顆夏娃擁有的罪惡的果實,在《(生)林檎博08》的演唱會裡頭,成為〈浴室〉一曲的主角。一邊唱著歌又一邊削著蘋果的椎名林檎,豈不是最赤裸的剝開自己給觀眾看嗎?那一段表演不正是椎名林檎自己的聖餐禮嗎?把蘋果皮一層一層削開,剖半、剁碎,而歌詞裡頭唱著的也是「洗啊切啊在水中」,彼此呼應著,既赤裸又肉慾又殘暴,然後又是那一瞬間,林檎露出巫婆的微笑。

    又或者《(生)林檎博14》裡頭唱著〈草草幹活〉的林檎,原來她還沒有忘記自己在14年前的《座禪高潮》的狂暴。(雖然雖然,〈草草幹活〉的音樂錄影帶只是一個「假」現場錄影,但這不就是林檎喜愛玩弄的真假莫測的巫術嗎。)又或是《百鬼夜行》演唱會裡頭突然出現的〈警告〉,巫婆都可以變成少女,你知道這樣就足夠了。

    你知道的你知道的,這些通通都還會在,這些你和椎名林檎一起成長過的痕跡。雖然她成為會在演唱會跳著舞穿著華麗服裝的女歌手,比起搖滾怒女,現在儼然成了爵士女伶。但是那些曾經撼動過你的,佯裝咬過毒蘋果而死亡的少女(〈幸福論〉)、十五歲的歡場女子(〈歌舞伎町女王〉)、切半與爆破的老賓士(〈罪與罰〉)、跪著趴著舔拭女體的女護士(〈本能〉)、狂亂派對裡頭的女僕和女主人(〈迷彩〉)、唱著英文歌詞的藝伎(〈莖〉),甚至是卡通呈現的那位女特務(〈純潔的深夜〉),你如數家珍。你才驚覺,原來你不曾離開過黑子時代。

    也好,喜歡的,依舊是喜歡的。即使林檎已經出道二十年,你知道你擁有過那些最美好的,無人能奪走的事物。林檎偶爾還是可以施展一點點巫術,讓你回到糖果屋來。巫術是她的遊戲,但她可不是那種想要吃掉你的巫婆噢。

    她只是要你再回過頭來,再迷路一次。在迷路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青春的身影,你十五歲,你十六歲,你十七歲——是你在第一次聽到那些歌曲時,回到那種,頓時間你好像可以奮不顧身衝破所有桎梏、去自私的愛與恨,頓時間全世界都不存在的那種純粹。

    原刊於《別字》第十期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字花│別字創作年賞佳作展

    別字

    第二十二期
    <   
       >

    別字

    第二十二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字花│別字創作年賞佳作展
    • 黃燦然詩評賞
    • 詩三首
    • 何福仁散文評賞
    • 交換物件的回憶
    • 澡堂
    • 鉛筆
    • 林檎,二十年成巫
    • 虛構的必然(陳麗芬小說評賞)
    • 高潮蟲
    • 闋歌
    • 二十一世紀俱樂部
    • 花圈
    • 你是花,我是葉
    • 不老的男人
    • 怪物
    • 母鷹舌
    • 黃燦然詩評賞
    • 詩三首
    • 何福仁散文評賞
    • 交換物件的回憶
    • 澡堂
    • 鉛筆
    • 林檎,二十年成巫
    • 虛構的必然(陳麗芬小說評賞)
    • 高潮蟲
    • 闋歌
    • 二十一世紀俱樂部
    • 花圈
    • 你是花,我是葉
    • 不老的男人
    • 怪物
    • 母鷹舌
    連儂牆
    • 詩寄香港三首
    • 文字獄
    • 我做了一個夢
    • 詩寄香港三首
    • 文字獄
    • 我做了一個夢
    透光
    • 【雙語練習】有多少 ‧ 偉人
    • 整個宇宙垮下來的瞬間
    • 爸爸媽媽的遊戲
    • 【雙語練習】有多少 ‧ 偉人
    • 整個宇宙垮下來的瞬間
    • 爸爸媽媽的遊戲
    轉注
    • 試驗、偶遇、見眾生——藝術在大南一帶流動
    • 專訪導演陸慶屹:見微於物,流浪日常
    • 畫窗人
    • 試驗、偶遇、見眾生——藝術在大南一帶流動
    • 專訪導演陸慶屹:見微於物,流浪日常
    • 畫窗人

    字花│別字創作年賞佳作展


    黃燦然詩評賞

    字花│別字創作年賞
    SHARE

      《字花》編輯要我從過去一年《字花》和網刊《別字》登載的詩中選出三首最佳作品。由於我住在深圳洞背村,《字花》都是寄到我香港的通信地址,我也是回香港時翻閱,故我手頭沒有字花。我讓編輯把詩列印了寄我,一共121首。列印稿裡的詩全部沒有署名。因此我不知道作者是誰。

      以下我要說的一些感想,雖說是肺腑之言,但因為既不是與歷年或某個階段的《字花》裡的詩做比較,也不是與其他刊物的詩做比較,而僅僅是就這121首詩而言,故主觀或偏頗是難免的,尤其不可作為對當前香港新詩的評斷,儘管可能不無關係。

      我最深的印象,跟我做譬如說青年文學獎新詩評審時的印象很接近:很多詩都偏於冗長和累贅。還有,缺乏音樂感和節奏感。

      在看稿的過程中,我剛好重看了美國詩人龐德關於寫詩的兩篇文章《意象主義者的幾個「不」》和《致哈莉特•芒羅的一封信》。這兩篇詩論涉及到非常基礎性卻也是根本性的問題,特別是他關於詩歌至少應該寫得跟散文一樣好的著名論斷。這個要求其實很高,很多人都達不到。因為它需要任何藝術、任何體裁中的好作品都不可或缺的深刻而獨特的感受力。

      龐德:

      「不要在平庸的詩中重講優秀的散文中已講過的事。不要以為你試著把你的作品切成了行,避開了優秀散文藝術的極難的難處,就能騙得過任何一個聰明人。」

      「不要想像一種在散文中太沉悶的東西到了詩中就會『行』了。」

      「詩必須寫得和散文一樣好。它的語言必須是一種優美的語言,除了要有高度的強烈(即簡潔)之外,與一般的話沒有什麼兩樣。」

      關於冗長、累贅、缺乏音樂感,龐德也有很精闢的見解:

      「如果你用一個對稱的形式寫,不要寫入了你的意思後用廢話填補餘下的空白。」

      「不要試圖用另一種感覺的說法來確定一種感覺,反而把這種感覺也搞混了。這常常是因為太懶,找不到確切的字的後果。」

      「不能有套語、用爛了的話,千篇一律的老生常談。避開這些毛病的唯一方法是精確,這是對所寫的東西高度精神集中專注的一種產物。」

      「每一種書卷氣太濃的寫法,每一個學究氣的詞,都在消磨掉讀者的耐心,消磨掉對你的真誠的感覺。」

      「不要以為詩的藝術比音樂的藝術要簡單一些。或者當你在詩的藝術上所作出的努力還不如一個一般的鋼琴教師在音樂的藝術上作出的努力時,就不要以為你能討專家的歡心。」

      我想,以上引言,也許同樣可以作為編輯的選稿指南。

      我選《至少我們在橋上看過最後一道風景》,因為我從來就討厭圖像詩,但是這首詩我不討厭,而且感到它沒有掉進一般詩歌寫作的陷阱裡,反而很新鮮。有足夠的條理表達作者的感受。視覺上顯眼但不刺眼。在書面語中插入一句半句效果很好的口語,例如時間和現代化這兩個概念一旦用很嚴肅的口吻談論,會很沉悶(至少在這裡),而「去你的時間,去你的現代化」把它們的嚴肅和潛在的沉悶都消解了。

      選《關係》,因為明明白白,言簡意賅,像好散文那樣。疏密有致,鬆緊有度,大小通殺。

      選《非(不)反》,因為它好像有意結結巴巴、佶屈聱牙,反而傳遞某種拗口的節奏感,而且還是表達愛情(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

      連儂牆


      詩寄香港三首

      黃弘任
      台灣台中人,現居民雄,以茶葉謀生。
      SHARE

        說話

        直到我們看見天空。──商禽

        他們並非第一個看見海的人。

        他們與自由說話
        自由,與誰說話?

        (我們看見一陣風
        在野狗身上狂奔)

        他們與童年的陰影說話
        童年的陰影,與誰說話?

        (我們看見光
        從太陽底下滾了出來)

        白天他們與報紙上的黑色說話
        黑色,與誰說話?

        (夜晚我們閉上眼
        看見這塊黑色想要消滅還會長出字的地方)

        在街上他們與鳥說話
        看見。鳥。低下頭
        為了食物

        (我們看見他們
        長出了翅膀)

        在霧中他們與長出來的翅膀說話
        而沒有翅膀的,只有子彈
        沒有舌頭

        (我們看見雨水
        凝結,在半空)

        在夢中他們與音樂說話
        被喚醒的音樂
        問:是誰在與我說話?

        (我們聽見音樂
        是寂靜的子宮)

        他們用音樂與我們說話
        我們,在括號中
        與誰說話?

        (我們發現希望
        更容易哭泣)

        現在,他們與天空說話──
        我們並非第一個看見天空的人

        20190919
        ____________________

        國家的田園詩

        在田邊。打一個砲
        在種米。打一個砲
        在毒草。機器隆隆
        在收割。打!
        在漫長的行進。像排糞
        引來好幾隻鳥
        在如此潔白沒有鄉愁的天空。寫下:

        「一行白鷺上青天」

        美,如雪疲倦
        如影隨形
        如明信片般
        一身輕便
        在煙花炸開的天空底下
        右手抒情而左手
        不得不對仗
        在煙花炸開的天空底下。合唱:

        「土壤沒有野草
        地上沒有墳墓」

        寫於2019年十月一號前15天
        ___________________

        海的浮木還有身體

        1.海不是風景

        海的浮木是我的身體
        我的身體是
        我的浮木

        我的浮木是我的身體
        我的身體是
        海的浮木

        海的浮木很重
        我的身體
        很輕

        2.火的慶典

        火焰也有品種之分
        有的吃素
        有的吃肉
        有的愛吃垃圾

        有的喜歡熱鬧
        就呼朋引伴
        去大廟吃香
        笑那些吃房子的
        害怕獨處

        也有的嗜字
        熱愛閱讀
        且最愛吃羊毛皮的:有人
        曾經穿越火焰
        在上面留下地圖

        也有的,一邊
        聽音樂,一邊
        唱得霹哩啪拉
        為慶典的牲禮
        吐出更多煙
        設迷障
        抓野味
        愈年輕的愈多汁
        愈新鮮的愈年輕

        生肉熟食
        胃口在燃燒

        這種火
        專挑人
        且不求甚解

        3.他們的眼淚來自我閉上的眼睛

        火在我的身體裡尋找遺書
        ──他們需要更多的水

        我的浮木是海的浮木
        只有海水能澆熄

        我的身體是海的身體
        只有海水能灌醉

        海在我的身體裡寫下遺書
        ──他們需要更多的水

        透光


        【雙語練習】有多少 ‧ 偉人

        雷博謙X森少一木郎
        雷博謙 主修中文教育,熱衷教學,閒時寫作。偶爾悲傷,卻能被陽光療癒。/森少一木郎 1982年生於婆羅洲島,目前定居島上小鎮,看樹、賞雲、讀詩。
        SHARE

          有多少

          /森少木一郎

          那些「否」裡頭,有多少
          「是」呢?

          我們趁搖頭、閉眼
          的時候,短促地哽咽
          仰臉的時候避開
          旁人的目光

          盈眶的淚裡頭,有多少
          過去的秋日呢?
          被忘在候車站的禮物
          行李開關的次數
          一直沒寫好的遺書

          那些過去的日子,有多少
          現在,有多少未來呢——

          晨光已經原諒鬧鐘
          餐盤已經包容吐司
          寧靜已經寬恕空樓

          是的,是的
          確實是

          但那些「是」裡頭,又有多少
          「否」呢?

          _____________

          偉人

          /雷博謙

          左傾的太陽吝嗇地把光照進城內
          僅用餘温纏著老婦人的頸
          骯髒的手心緊握著她的願
          日落後的海平線特別平就像
          熒光綠框著的生命線
          聞得慈祥人天生一副亮相
          可謂相由心生於是他執意挑起指尖
          放在深陷的眼窩裡感受深海波濤
          黏著眼白的指甲於淚腺一戳
          便摘下他身上最後一顆
          真的是最後一顆
          焝弱無光的紅寶石
          以咽喉的最後一口氣擲出窗櫺
          微風把渾紅的琉璃送往未知的那家
          接過紅球的人還以為它是太陽的子嗣
          哈利路亞天主聖神聖子聖母阿們
          每唸一句他的體內就會長出芒刺
          與纏著表皮的荊棘化成一隻魂魄消散的
          臘鴨被鐵鈎豎掛在鐵支架上
          眼眥只能跟腳趾甲裡的凝血對峙
          始終能救贖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最後一抹光束逐漸被濃霧遮蔽
          黑暗中隱約看見滑過臉龐的淚凝結成一朵
          深褐色的玫瑰
          死寂的城傳來群眾的歌謠
          在深夜的狂歡裡根本沒有人知道 原來
          他早已枯萎

          轉注


          試驗、偶遇、見眾生——藝術在大南一帶流動

          章奐同
          青年藝評人
          SHARE

            在前往深水埗的路上,本想提前查定「藝術在大南」一眾活動地點,怎知翻來覆去都只得出一含糊結論:「地點:深水埗大南街一帶」。

            「一帶」二字,看似籠統,卻正得精髓。作為一個外區來的「遊客」一下就領略到了:這並不是往常「有事就來、完左就走」(頂多食多餐宵夜)的活動,而是要通過漫無目的閒逛,加上幾分運氣才能碰著有趣事情發生的行動。於是當參與者揣著活動單張,懷著好奇的心思,規規矩矩地按照地圖標識一間又一間找的時候,不知不覺也就把大南街前後左右的街道建築、鋪頭裡外逛了個遍。

            最後,循著活動海報的蹤跡,在街尾的金工手作小店 a little something,竟恰巧遇上了計劃的參與者之一、同樣立足於大南街的藝術空間「合舍」成員Man Hoi,才又循著她的介紹,回到一路上經過的咖啡店、旅店、皮革店,尋找其他計劃中的「隱藏經典」。而在Café Sausalito門口,計劃中的藝術品之一「漂書檸檬樹」下,剛好又撞見其創作者、藝術家謝曉陽,以及同場另一件以榴蓮創作裝置的藝術家陳正文,他們正準備把漂書車移至下一個地點——而這些天來,它已在大南街的各個角落,接受了天南地北各式各樣的書與目光了。

            是次計劃邀請了陳正文、鄧國騫、謝曉陽、溫佐治、黃永生、袁永賢六位藝術家坐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也讓整個計劃的呈現形式、效果更佳豐富有趣。如鄧國騫以作品《往外面去》邀街坊以物換煙酒,為的是更輕鬆卻深切的溝通;而溫佐治與好友成立的文化組織「程尋香港」,則以考古獵奇的方式展開「深水埗古廟遊路線」,呈現了深水埗的另一個面向……諸此種種活動,也為剛因文藝經濟而復活的大南街,新長出了社區人文的皮膚。

            那麼這些看似散落各地、相互獨立的藝術家及作品之間,有沒有絲毫共性呢?「在選擇參與藝術家時,都會以他們作品有沒有互動、好唔好玩為主。」此次活動的策展人張煒森說道。在展覽的引介詞中,他也曾這樣寫:「……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商店與藝術空間,在不同的時勢下紮根到大南街裡。這個計劃暫時借了他們的光,得到街上幾間店鋪與藝術空間的合作支持,化成有機的展演場,讓藝術家在這個充滿故事的地方,再次『重演(re-enact)』。」

            因著藝術在大南,又一次行完大南街,感到這樣的計劃與市面上許多「製造IG打卡點」的展覽理念十分不同,前者更具有偶發性,或也能滿足人們漸漸消退的獵奇心。藝術家、策展人皮力曾經表示:「當代的公共藝術既不是藝術家對公共空間的美化,也不是一種無傷大雅的冒犯和可疑的反叛。它是無數個人敘事和公共訴求之間的雙向運動。」在如今美與抗爭並存的深水埗來看,再貼切不過了。

            「好多時真正為社區,係長期計劃,要讓子彈飛一會。」這是張煒森的願望。最近大家常提香港重光的那一天,重光是個漫長的過程,何以致之,還要看每件事的韌性和強度,還要看每一件切膚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