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荔枝角青山道479及479A號麗昌工廠大廈3字樓3042室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出版年份
活動年份

別字



像一篇小說那樣看──《九歌112年小說選》編序

黃崇凱
台大歷史所畢業,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總幹事。做過雜誌及出版編輯。著有《字母會A~Z》(合著)、《新寶島》、《文藝春秋》、《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靴子腿》。
SHARE

    小說渴望呈現,渴望讓可見和不可見的事物都變得可見。小說的「可見」是二維平面的觀看和顯現,而我們知道,把三度空間的事物投射到二維平面,必定產生變形、失真。此時就需要讀者透過「看」小說,以想像補位,製造第三維度來輔助小說的成立。

    下文節錄自《九歌112年小說選》(九歌出版社,2024年3月)

    小說是奇怪的東西。小說似乎自由到可以敘述一切,同時也受到各種因素限制。當你看一篇小說,你明確知道這是某人以文字寫就。小說文本通常有個穩定的敘事角度(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有時第二人稱),敘述某些事情。

    小說會教你怎麼看。你沿著敘述的指引,經過某些名字、事物和動作,約略能知道發生什麼事,也能從出場的角色、情節,推測這是篇怎樣的小說。你看得愈多,愈能識別不同小說的質地。

    篇幅意味著容量。如果是一個短篇,你大約無法期待角色、情節和事件源源不絕登場。因為讀者的注意力有限,也因為作者必須在有限篇幅布置一種主從秩序,組織所有文句字詞,呈現一些特定時空場景下的角色行動、想法和感受。

    作品是作者意志的顯影。如果把小說視為建制,我們會察覺作者在文本內部的綿密掌控,換句話說,作者是隱而不顯的獨裁者。

    小說渴望呈現,渴望讓可見和不可見的事物都變得可見。小說的「可見」是二維平面的觀看和顯現,而我們知道,把三度空間的事物投射到二維平面,必定產生變形、失真。此時就需要讀者透過「看」小說,以想像補位,製造第三維度來輔助小說的成立。

    二戰後,美國的大學院校興起創意寫作課程,業經多年積累,大致可歸納出三大法則:「寫你知道的東西」(Write what you know)、「呈現而非講述」(Show, don’t tell)、「找到你的聲音」(Find your voice)(註1)。這套辦法能讓初學者快速上手,學習如何完成一篇夠水準的敘事。但小說不是科學,也不僅是說故事。好的小說常常在遵循法則之時也打破法則。因為小說渴望自由。
    小說的奇怪在於,它既是極度要求組織、秩序的建制,也想要從嚴密監控的布局中逃逸。小說模擬一個完足封閉的小世界,有時開放邊界,讓更多異質的可能性自由流動。小說像一個聚落,小說也像一種無政府狀態。小說是極權統治的藝術,也是不受統治的藝術。小說總在矛盾的追求中產生巨大張力。

    關於小說的趨勢

    過去一年,世界如常發生不少大事。烏俄戰爭延長戰線、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爆發數十年來最激烈的衝突、全球疫情後的復甦、人工智慧ChatGPT華麗登場;台灣則有掀起波濤的#MeToo運動、總統大選攻防戲碼等等。正如事件不會自動依循日期、國界畫分,當代小說有自身場域的美學演變韻律,不一定與外部世界相對應。這裡試著從個人閱讀所及,提出近年趨勢的觀察。

    首先是實驗性作品的稀缺。一九六○至七○年代的現代主義小說以反叛之姿登場,數十年來已獲學院典律認證。現代主義的技法、理念大多在時間中被吸收、消化成當代小說的基礎教材。當年以「破中文」或「小兒痲痺體」衝撞小說語言、形式的破壞性創新精神,沒有多少後來者。八○至九○年代興盛一時的後現代主義及後設小說,同樣後繼乏人。小說家似乎不再著迷於形式、結構乃至典故的文字遊戲。不過,當前方興未艾的母語書寫,也許正在鑄造新語感。例如外國經典文學的台語譯本漸次產出,或將拓展台語文書寫更多想像空間。(放諸其他領域,比如現今饒舌、客語、台語、原住民語音樂創作,已顯現充沛的創新能量。)

    其次,寫實取向的公約數。寫實一向是小說寫作的基本功,關係到能否再現出讓讀者沉浸其中的世界。如何找到適切的敘事視角和聲腔,往往決定一篇小說的成敗(想想三大法則)。當前的小說似乎處在諸種題材的軍備競賽。題材如具特異性或對應特定價值、議題,常可吸引更多關注。例如往昔被壓抑的歷史事件、族群記憶,受忽視的自然生態,以及落在共同體邊緣位置的社群。或許書寫這類題材,不時得背負閱聽中介的責任,作者時常得強調「田野調查」的勞動和可信度,而作品以「好好說故事」為重,調降對於語言和形式實驗的追求。寫實取向成為務實的最大公約數。

    第三,類型小說的借取。一般常以(純)文學小說與類型小說為兩大類別。類型小說含括推理、驚悚、科幻、奇幻、武俠、言情等類別,不同類型內部有各自的演化脈絡,有時相互交匯。類型就像標籤,分類需求是為了在大量出版品中被迅速歸類,以便瞄準特定讀者群。一九九○年代後期以降,大量翻譯文學被引入,年年有席捲市場的翻譯小說(通常是類型小說),像是強勢外來種,漸漸融為在地文學生態的一環。當類型作品成為作者養分來源之一,挪用類型元素也變得稀鬆平常。況且類型的邊防一向鬆散。如果一本純文學小說借取某些類型元素,通常也會被列入那個類型,反過來卻不一定成立(純文學小說的邊境控管較嚴格,關卡警衛眾多)。

    近十數年最顯著的趨向是借取科幻元素。賀景濱、駱以軍、吳明益、伊格言、高翊峰、陳栢青、洪茲盈、林新惠等,皆或多或少披上科幻外衣,骨子裡仍是純文學。類型轉向的生發,也與外部文化環境有關。類型小說有其內在邏輯,小說先要達成類型要求,在地文史或社會脈絡並非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剔除掉讀者的閱讀背景負擔,類型相對有利於對外接軌、傳播及轉譯。此外,近年影音串流平台的興盛,引發內容的巨量需索,帶動影視娛樂產業尋找改編標的。而類型小說容易被辨識、簡報重述的特質,成為焦點所在。

    以上粗略勾勒的三個現象,環環連動:由於著重挑戰、追問小說本質的實驗研發有限,寫實、再現的作品持續穩居主力區位。小說於是傾向追尋特殊題材甚或搭載類型標籤,以期望獲取更多受眾,超克市場考驗。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熱中文學實驗的作者本就稀少。實驗作品也不利於發表和競賽。實驗並不自動等於創新或衝擊,有想法也不等於執行得到位。實驗通常是個案,只有極少數能散播推展,形成風潮。實驗亦不必然外顯於形式,唯有保持實驗的內在精神,才可能做出一點不同的東西。當然小說也不是非得這麼嚴肅、講求創新。小說有可能只靠做好一件事,從生存戰場活下來:個人風格。風格指向區隔,帶來辨識度。有時風格恰好應對乃至塑造需求,有些故事、感受似乎就得用那些特定方式來說,甚至引發模仿衝動。大多時候,風格類似一種微小、頑強的抵抗,一種畫定個人話語領地的必要存在。

    關於選擇的說明

    雖然當今網路自媒體、社群媒介發達,類型小說線上平台盛行,文字如瀑流,到處都能撞見小說。以往的年度小說選,主要從報紙副刊、文學雜誌及文學獎得獎作品作為選取範圍。因為這些發表空間給稿費且保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篩選機制,也因為它們仍是現今文學生態的重要組成,長年持守一方園地,理當重視。

    關於小說發表空間的縮減,早在詹宏志編選爾雅版《六十九年短篇小說選》的序言即已提及。四十多年來,隨著媒體環境的轉變,情況只有更艱難。與此相對的是新世紀前後,各地方文學獎紛紛開辦,吸納不少小說產能。但這類小說由於獎項個別限制或規定,好些刻意採擷地方文史、地景的書寫,有時抽換材料也能成立。地方、校園文學獎小說普遍能見度不高,卻總是小說得以發表的機會,合計起來的數量難以忽略。儘管競賽有其利弊,起碼也經過寫作同行的鑒別。我從中選取了九篇文學獎小說。

    十六篇小說的選取,來自一整年閱讀之後,一個瞬間的定奪。這份名單依編者不同心境有所浮動,但時間不允許我無限制地考量、猶豫下去。我的選擇偏向布賀東(André Breton)所說的:「要先去愛,以後會有時間了解為什麼愛。」(註2)我不打算強加這批小說一個整體解釋,也無法徹底解釋這些小說的所有面向。我傾向透過它們,多思考一點、多感受一些。(下略)

    註1:創意寫作的三大法則來自Mark McGrul, The Program Era: Postwar Fiction and the Rise of Creative Writing(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中譯本參見馬克.麥克格爾著、葛紅兵譯,《創意寫作的興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此譯本有大量刪節。

    註2:轉引自安妮.艾諾、費德里克─伊夫.吉奈著,許雅雯譯,《如刀的書寫》(台北:啟明出版,2023),頁122。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透光

    別字

    第七十三期
    <   
       >

    別字

    第七十三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透光
    • 致鳥山明
    • 小暴力【二十二】
    • 小暴力【二十一】
    • 小暴力【二十】
    • 卡位
    • 車公廟記事
    • 致鳥山明
    • 小暴力【二十二】
    • 小暴力【二十一】
    • 小暴力【二十】
    • 卡位
    • 車公廟記事
    轉注
    • 跨過邊界,回望我們時代的廣東歌——記港大香港研究座談會「廣東歌#搞邊科#唱緊我」
    • 像一篇小說那樣看──《九歌112年小說選》編序
    • 【書摘】《亞洲海洋大歷史》:第一章
    • 「我們還在寫作」 ──《遠方的爆炸聲》新書創作分享會
    • 城市的墓志銘與風景畫:讀池荒懸《閒物廢歌》
    • 跨過邊界,回望我們時代的廣東歌——記港大香港研究座談會「廣東歌#搞邊科#唱緊我」
    • 像一篇小說那樣看──《九歌112年小說選》編序
    • 【書摘】《亞洲海洋大歷史》:第一章
    • 「我們還在寫作」 ──《遠方的爆炸聲》新書創作分享會
    • 城市的墓志銘與風景畫:讀池荒懸《閒物廢歌》

    透光


    致鳥山明

    逍遙
    唐華量,筆名逍遙,中大醫學生,頂著鐵籠飛行的鳥。IG: @_vagace_
    SHARE

      那天你頭痛
      托著頭便瞬間移動了
      你的血塊進化成光環
      (也許會拿來當呼拉圈玩)
      你奔赴重力十倍的星球
      在那邊
      依舊雙腳不著地
      染一種
      我未見過的髮色
      對決一些光頭的敵人
      一聲令下
      整個地球又重新規劃地形

      是的,你屬於氣流屬於力學
      還有光害,多少人為你盲掉
      請你有需要就舉手
      我住的荒漠
      總能借一些元氣給你
      讓你為月球添置坑洞也好
      (把它抹走也好)

      你不用趕回來了
      再沒有比達和立巴
      也沒有拿迪斯來說服我毀滅地球
      可惡呢,我再沒有藉口這樣做
      假如你要回來
      在巡邏的板塊之間
      我想看看戰力檢測器因你而爆掉
      還有,請帶給我一些手信:
      仙豆、龍珠各一盒
      還有
      那天睡覺不小心脫的尾巴
      教我怎麼駁回去
      謝謝

      轉注


      跨過邊界,回望我們時代的廣東歌——記港大香港研究座談會「廣東歌#搞邊科#唱緊我」

      蔣柏兒
      在語言的邊界肆意漫遊,一不留神就跌入失語的域界。想法太多,記性太差,所以用文字記下。
      SHARE

        「我想問,點解唔開心嘅時候唔好聽sad歌?」座談會上,講者分享完畢,討論就這樣由梁嘉茵博士(Serrini)提出的問題開始。

        由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與GE Team合辦的「廣東歌#搞邊科#唱緊我」座談會於1月26日在港大莊月明文化中心舉行。活動由朱耀偉教授主持、陳啟泰醫生主講,邀請了身處流行音樂工業不同位置的嘉賓參與對話和討論,包括唱作人Serrini、資深DJ黃志淙博士和音樂監製陳浩然先生(Edward)。

        講座先由陳啟泰醫生分享廣東歌與日常生活、社會文化、媒介發展的關係。身為精神科醫生,同時以填詞人身份參與流行文化創作,跨領域的知識令他能夠以不同視角理解和研究廣東歌文化。正如講座主題,廣東歌如何「唱緊我」?樂迷如何在歌裡找到情感共鳴,從而互相連結?每個人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勾連著我們獨有的記憶、情緒和經歷,在重複的日常裡建構出屬於個人的、獨一無二的sense of time and space。

        由廣東歌談到個人情緒和精神健康,陳啟泰醫生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傷心的時候就不要聽太多sad歌了。」「但我很多朋友都喜歡在傷心時聽sad歌⋯⋯我的朋友不是我!」Serrini突然強調,然後正經問道,「覺得那是種抒發情緒的方式,所以我好奇為什麼不能?」剛巧這也是我的疑惑。陳醫生思考了一下,回答道:「也不是不能⋯⋯但不要跌入悲傷的漩渦,要懂得走出來。」

        對Serrini而言,音樂是她抒發、書寫情緒的方式。熟悉她的樂迷大概也能察覺到,她的音樂總帶點偏執古怪,喜歡寫生活中很細微的事情,正如去年叱咤冠軍歌《不冷淡不熱情》裡唱道,「告訴你 心裡的 / 無重要小事情 / 細細碎 哭笑的 / 你通通見證」。她自言這首歌其實是搭緊的士時寫的,心裡想著人與人應該如何尊重距離,令彼此相處得舒服。創作時不喜歡所謂的「grand narrative」,然而將「無重要小事情」寫進歌裡時,又會思考如何平衡「腌尖得很古怪囡」的自己和大部分流行受眾。另一方面,也是她現時仍然不斷思考的問題——「究竟我要怎樣在公眾場合唱出抒發私密情感的歌,而不感到尷尬?」這個問題引來現場一陣笑聲,但細想就能理解這種困惑從何而來,畢竟公共(public)和私密(private)的界線愈來愈曖昧模糊,正是當下社交媒體不斷發展的結果。

        只是當代廣東歌的流行和發展,確實也離不開社交媒體和網絡文化。在場的嘉賓、講者都談到網絡世界的分眾特質,那麼廣東歌在新媒介的發展浪潮下,最終會走向diversity還是convergence?黃志淙博士覺得兩者應是並存而且矛盾的,「但正因為有這些矛盾撞擊,才會出現有趣的東西。」在他看來,網絡和媒介的發展是種empowerment,不單樂迷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和歌手,創作人也更容易做到真正想做的音樂,實現「我手寫我心,我口唱我手」。尤其現時很多有熱誠、有才華的獨立音樂人,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和串流平台發表自己的作品,不需再受限於唱片公司,可以成為一個「DIY音樂人」。「所以Serrini成為了第一位沒有簽唱片公司而贏得叱咤女歌手獎的女歌手。」語畢,現場又是一陣起哄嬉笑。

        身為DJ,志淙分享自己近年主持電台節目的變化。「這麼多年來,我都播英文歌、外國歌為主,但近年播多了中文歌、廣東歌,因為我覺得多了好多心聲、好多佳作。」這些作品和音樂單位,有些偏向indie、不刻意包裝去迎合市場,有些比較成熟、經過設計,符合市場所需,然而曾經「流行」的「大眾」文化,已經不再獨大。監製Edward則分享自己的經驗,談到音樂工業其實存在某種循環,去到某個位置、某些時候可能會達至飽和。有人對此感到悲觀,正如好些年前的「樂壇已死」論調,但志淙坦然自己一直偏向樂觀,「有時經濟或政治環境差,但流行音樂永遠不死,不斷變形。音樂工業不斷come and go,但文化一路累積。」音樂工業與文化當然存有交疊影響的部分,「沒有工業就沒有文化,但文化不必然要從工業裡面衍生。尤其現在,文化可以是bottom up的,由很多種子慢慢散播出來。」這種bottom up的音樂文化,逐漸發展為主流以外的各種counterculture,大概也呼應志淙所講的,「當音樂工業達至飽和,就需要再想方法去突破,而這些關口就會出現更多的新可能性。」

        不過,當不斷發展的媒介容許「我手寫我心」,創作人的另一個考量反而是這顆「心」該掏出多少?要毫無保留還是帶點自我防衛?當情緒可以被傳唱、解讀,當私密可以被凝視、甚至討論,大家開始關心「本真」(authenticity)其實有幾真?Serrini覺得,「活出自我」、「知道自己係咩人」,從來都是說易行難,如何誠實面對自己是創作人最大的課題。但何謂誠實?何謂本真?Edward嘗試從監製的角度解釋:當刻跟從內心想法去做一首歌,就是真;做完之後開始計算這首歌可能不夠紅、不夠hit,然後要改,那麼就摻雜了其他考量,就不夠真了。朱教授問Serrini:「那麼由邪童謠到Gwendolyn、到真美、到垃圾女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你?」Serrini立即望向陳醫生:「那大概是人格分裂吧?我應該去看看精神科醫生嗎?」說笑過後沉思片刻,她說:「可能你首先要甘心唔紅、甘心唔成功。如果為了成功而迎合別人、失去自己,反而不可能成功。」我想每個人格都是她本人,不同人設正正代表了她的不同面向和可能。

        廣東歌曾經輝煌、曾經落寞,跌宕起伏過後,「這裡始終是一個基地。」最後志淙說道:「流行音樂到最後,是為了帶給大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