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21樓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出版年份
活動年份

別字



預知

陳微
中大中文系,自少喜好文字創作,現為專欄作者、寫作班導師等。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全港微型小說創作獎等,作品散見於《明報》、《別字》、《虛詞/無形》、《大頭菜》、《城市文藝》、《聲韻詩刊》等刊物。 FB:陳微 IG:chanmei.monologue
SHARE

    葉燦早上睜開眼那刻便知道了。短於一瞬,尖銳的預感像打開雪櫃攻過來的冷氣團般醒人,此前被傷病折騰得發昏的渾沌,都因這個新來的念頭而清晰。這樣的知道是無聲的,甚至沒辦法在頭殼內唸誦,但身上所有被年老搓皺的紋都知覺到,無法形容的隨意進出他,省著穿到發酸,白背心上的孔洞,反覆沾上汗跡泛黃的四角褲。兒女總勸他不用省,給他整潔衣服,在舊日子窮熬出來的習慣老改不掉。蚊帳像暮色的薄膜隔開他與現世,細窄窗框有晨光漏進,僅夠照亮床頭,其餘幽暗維持墨灰色。外頭有動靜,聽覺在這個早上奇跡瞭然,不再是撞聾那種悶在棉被裡聽到的糊,清晰地聽到妻子美甜用鎖匙絞動木齒輪,門閂的橫木拖到另一頭扣住,要經歷多次被撞擊似的鈍聲,拖了幾十年還是冷硬無情感。

    過不久有下樓梯的腳步接近,他也聽清楚,小兒子酷似他的輪廓自暗處微亮,暮光中定格的身影,幾乎可以看錯成早逝的父親來接他。翻動被舖揚動一股霉味,是他的肉貼著竹蓆,長年接收身體汙積的油垢味,跟美甜分房睡之後楚河漢界,她絕不來打點,女兒幫他洗過床鋪,殘留混濁的鬱悶,隨著小兒子翻動他的氣流糾纏,像一群飛過的黑蚊。今天的感覺不同,他伸空完好的腿,沒有生鏽門鉸的喀喀聲,小兒子摸著他開過刀的斷腿,腿上橫行霸道的瘀紅蜈蚣也沒有撕咬他的肌肉,軟綿綿的皮肉融化在小兒子壯實的肩,彷彿他是動物剝下來的死皮囊,兒子負荷老人的重量,對於整個角落的腐朽氣息不動聲色,跟生養之恩妥協的無情緒。葉燦明知自己的朽壞,乖張地破壞家族的氣氛,肆意髒亂﹑排泄,對疾病的恐懼噬咬家人心志,好像要趕在被厭棄之前,先厭棄所有人。這樣的景象喚起熟悉感,阿娘走之前一段長日子,葉燦也如此,每早定時出現阿娘帳外,服侍她僵硬的病體,然後拖著疲憊的精神去下田,低沉的嘆息尾隨不去。同一幕穿梭數十年,換他躺到阿娘的位置。肌理下有莫名的在流淌,支撐起他,疼痛奇異地退減,但是他覺知到,最深處有根將要燒盡的燭芯。他突然想起昔年大旱,魚群紛紛自迅速下降的水位窮盡力氣躍起,枯盡前夕的反撲,然後便沒有,無數條魚攤在岸邊蒸乾,摸上手皺巴巴。

    平日坐慣的木搖椅被孤立在電視前面,客廳空曠,街外細碎的人的騷動更顯屋內的靜,乘涼的藤椅呆立門檻旁,久坐壓出他身體的弧線冰涼的,靜置上面的灰塵不動,今後無人擦拭。坐到輪椅上葉燦只剩一人,他不能多動,唯獨思緒奇異地比初春的餘寒清冽,瑤柱白粥置在桌上,他拿起匙羹,粥淡味如漿糊,瑤柱煲到出盡味,但覺牙齒重複咬合著塑膠,擠得牙床酸軟。他只吃一口便吐掉。不要吃這個,尤其是今天。

    內在有催逼感繃著他的神經,傷病以來的渾噩掃空,頭腦清楚地條列今日的清單,轉動輪椅,僵硬地移動到床邊的木櫃,掏出抽屜裡的物事,兒孫孝敬他的零用存下不少,結算八千五百元,八千元捆成圓柱﹑束橡筋,給美甜,再不願娶也是妻,只求她別都上貢給村口的神棍婆;五百元帶在身上,今日用;兒子女兒打給他壽辰的幾隻鑲金玉戒﹑金鏈金佛牌,用絨布擦拭油垢,手指巍顫顫顯得笨拙,阿娘以前,也是這樣用舊衣布,仔細擦他的小手指,邊說他的手長得像父親。聽說父親在他五歲前撞邪死,下田被女鬼上身,被鄉親用擔架抬回家,已經不似人形,青筋暴脹,用詭異的高音嚎叫半天,才斷氣,人人都說女鬼抓替身。遙遠的記憶像屏障,他的印象停留在五歲,勾不出父親的面目,也沒有叫過多少聲阿叔。幾張老照片,已死的人被撕走,扒出一包二胡弦線,三十歲前拉得一手好二胡,對婚姻毫無興趣,他曾想過跟戲班演出,像梁山好漢逍遙江湖,後來三姑六婆天天罵他不孝子,逼著他相親。娶美甜的那天,他在樹下砸碎二胡琴。

    葉燦打電話喚最小的孫兒過來,推他出去理髮。九歲的孩子長得不高,卻遺傳了他曾經的橫壯,大骨架﹑肌肉鼓脹,他五十幾歲還在扒龍舟。圓潤的手臂夠力推他前進,抑或是他已萎縮,生命到頭來只剩苦澀和陰霾的骨架子。他詳端街道景色,對面那戶,有棵豐盛的石榴樹,年年摘年年吃,近十年老鄰居變成金塔,跟著房子枯萎成廢墟陰森森的汙泥堆;長兩歲的哥哥往在轉角的巷子,前年死了;同他在市場賣魚的阿久,過年前夢中走。老人就是瑟縮在生命的暗角,擺擺手就拍掉的灰燼,他沒有跟孫兒說話,新嫩的推著老朽的,頸背曬出汗,流下來搔得他痕癢,混和他身上黏稠的穢氣與陰鬱,老了就不中用,或許每一個接近他的人,都會沾上晦氣。

    理髮師用電剪俐落地鏟頭,髮碎揚起銀白的霧,像清明時往阿娘墳頭灑的溪錢,頭頂是圓形的山丘,理髮師的手勢像在墳地割草。與死亡相關的事平日不能張揚,死去的人是廢棄的田野,提起即讓人沾滿難以形容的陰鬱,但他這日特別無顧忌。阿娘帶哥哥和他拜阿叔,年年奮力割草,他記得阿娘稟神稟很久,不急不慢的語氣,隱去寡母婆養家的辛酸,只報告兒子長進。兩兄弟跪地,對著沒有建立感情的人叩頭,燒衣的灰嗆鼻,是對阿娘的乖順延伸出來的慎終追遠。將來到他,那種公式一樣的禮數應該要免去,他不想最終變成勞師動眾的符號,死了就當他是吹熄的燈。

    一桌子的美食冒著熱氣,只有今天,他胃口奇蹟地好,平時連清粥也進不了多少。催促孫兒多吃點肉,孩子已自動大口吞吃起來,男孩子要長得壯,葉燦則扒了兩大碗飯,伴著金沙骨﹑豉椒炒蜆﹑椒鹽鮮魷﹑東坡肉,就算最終會經由他的內臟腐化成臭穢物,久違的口腹快感,他趕緊把握。此前喝下太多澀怪刺鼻的中藥西藥,那陣叫人不悅的味道總是徘徊口腔,出院回家,他即要求吃各種美食,但兒女總是以健康為由跟他爭執,不許吃不許喝,好像搶回他手中的朱古力,葉燦就能捱到八十大壽。如果病態奄奄如老廢物,起居全部卸荷到身邊人,長壽只是拖長來抵受的酷刑,凌遲全村人。

    五百元用來結帳還有剩,其餘的給孫兒置文具,零錢給孩子紥袋。回到仍然無人的家,他想洗去身上的臭酸味,孫兒不夠力氣幫他洗澡,打了一盤熱水來便打發他回家。最後的事要加緊辦好,他這肉身突然生出的力氣,怕是快要到尾,他仔細抹臉﹑頸,揭開他鬆圬塌在骨架上的皮膚,捽掉汗垢,換上捨不得穿的襯衣西褲,要體體面面,平常在重要場合才會這樣打扮;再從木抽屜掏出早上擦亮的金器,逐隻戒指戴上,金鏈戴上,玉牌貼在他的胸腔間,涼涼的,吸收他的體溫。打扮得身光頸靚,比他經歷過的大場面更高規格。

    葉燦躺臥在床上,在屬於他的幽暗角落安靜地等,盯著蚊帳頂的網紋,他不會再走出去了。聽力無比地敏銳,小窗外傳來人們在河邊活動的雜音,甚至分辨出有人在敲打髒衣服,水花的鈍聲,有小孩玩水,門外有人挑著竹籮過路,生活的動靜如常繼續。此刻的景象似曾相識,他曾反覆夢見這樣的場景,原來,這就是最後。小窗有光束爬騷進來,張開,外間的聲音被壓下,一種前所未有的愉悅感溫柔包裹,他清楚聽見胸腔發出摩打故障的摩擦聲,可是漸漸,身上的疼痛盡皆消失,有種卸下所有負重的輕,感官懸浮起來。他就是感覺到,恍惚間有酷肖他的輪廓出現在蚊帳外,有一圈白光包圍,裡頭,夾雜輕細的,他阿娘往日愛哼的小曲。前所未有的平安,舊的都褪下去,無知的薄膜被撕開,他睜開新的眼睛,看見底下的真像,即將在另一個世界跳動。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小詩潮

    別字

    第五十七期
    <   
       >

    別字

    第五十七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小詩潮
    • 俯向一片實在的黑暗──記海三首
    • 唯一一次
    • 彼得包外傳
    • 石頭詩──念李怡
    • 移山如低迴聲不能掩蓋──詩兩首
    • 自由和空氣的關連──詩兩首
    • 俯向一片實在的黑暗──記海三首
    • 唯一一次
    • 彼得包外傳
    • 石頭詩──念李怡
    • 移山如低迴聲不能掩蓋──詩兩首
    • 自由和空氣的關連──詩兩首
    轉注
    • 那些年,諾貝爾文學獎錯過的得獎者
    • 去聽巴洛克的音樂 邊看巴洛克的畫
    • 寓學習於劇場——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妙虛傳》
    • 那些年,諾貝爾文學獎錯過的得獎者
    • 去聽巴洛克的音樂 邊看巴洛克的畫
    • 寓學習於劇場——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妙虛傳》
    透光
    • 【試譯】安妮·艾諾│日記,1988
    • 「沒事的,你這麼年輕。」
    • 愛讓你再死一次──詩三首
    • 今宵維港,醉鄉路穩宜頻到:你望下林阿P嗰首詞
    • 預知
    • 【試譯】安妮·艾諾│日記,1988
    • 「沒事的,你這麼年輕。」
    • 愛讓你再死一次──詩三首
    • 今宵維港,醉鄉路穩宜頻到:你望下林阿P嗰首詞
    • 預知

    小詩潮


    每月一期,聚散有詩。

    俯向一片實在的黑暗──記海三首

    徐竟勛
    字閻浮,薪傳文社社員,相信酒債尋常行處有,曾獲大學文學獎、青年文學獎。
    SHARE

      蓑鮋

      終於,無光的血族
      喪失了自己的名字
      一如盲目的與非盲目的
      潛藏在黑夜的邊緣
      寧靜地褻瀆

      那充其量不過是件破爛的蓑衣
      在沒有雨的時節
      開成海中的繡球
      那升起的魚鰭
      時時托起名字的重量
      也托起黑夜的輪廓

      四目交投
      與那至死方休的搏鬥
      名字與名字
      扭成了漩渦
      偶爾折了一根
      便還有另一根
      牙齒延宕在通透的邊沿
      游離的腥紅,與刺痛
      迭失的重量,開成深淵的玫瑰

      最後
      當名字落到黑暗的盡頭
      僭越的便會來到
      奉其名與姓
      成為水的線條
      從此
      那潛藏的便得到勇氣
      追逐陽光

      藤壺

      甚麼是溪流呢
      那清冽的形態
      沿着邊陲,彎曲的身軀
      充其量就是
      明暗的分野
      像我見過海鰻與蓑鮋的搏鬥
      那探戈與曼妙
      是否象徵了河流的本質?
      然後那泡沫
      逃逸引力,泡沫上升
      白色與不存在的泡沫
      進入到另一個夢境

      甚麼是峽谷呢
      風滾草烈日當空
      泡沫停滯,在一個人的鼻尖上
      我聽說
      牛與馬,在陸地或海洋
      都是一個模樣
      並不需要分辨
      而人與人,撇除界限
      也是同一個模樣
      有人注定捕鯨
      有人注定被捕
      有人注定喪失輪廓
      潛藏在深淵唼喋

      甚麼是城市呢
      那攀升的燈驚動我的聯想
      於是有一片白色的影像浸入
      對此一無所知,我
      僅僅存在的幻想
      遙指一艘船
      與那煙囪的餘煙
      化為烏有

      玳瑁

      於是你擱淺在一個盡頭
      想像過這樣的儀式
      那佇立海邊的身影
      徘徊在失海的帆船
      彷彿忘記了甚麼,腳尖掠過浪花
      在開花的日子裡,夜
      並不可怕,那孤苦的非夜亦非日
      而是孤身一人,來到海的盡頭
      你知道鐘聲響了,並不為你而響
      凝望水中的疲倦,你知道
      漣漪並非出於本意
      而你渴望沒頂,與那包容的水
      形為一體

      於是我擱淺在一個盡頭
      那掙扎打破了儀式的完整
      滄海並非通透的圓
      在夜裏,那沉沒的漣漪
      再次被打破
      我所渴望,沉睡在一個孤穴
      明滅銘刻在殼上
      俯向一片實在的黑暗
      在寂寞裏
      留存塵世的詭秘

      怎麼了?夜,在沒有雨的時節
      越過了卑微
      忽然間便想起了
      盡頭之外,尚有盡頭
      任平生的一蓑與亂石
      敗興而來
      隨興而歸

      寫於二零二二年十月五日

      轉注


      那些年,諾貝爾文學獎錯過的得獎者

      字花編輯室
      SHARE

        一年只頒一個(除了2019和戰時停辦),諾貝爾文學獎的遺珠可不算少,但只要作品留下,就仍能站上讀者心中的頒獎台。我們突擊採訪了以下作家,相信其中總有你也認同的,錯過(但已沒所謂的)得獎者。
        問:自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以來,哪位沒得獎的已逝作家是你心目中的諾貝爾獎得主?為什麼?最多可選三位。

        胡晴舫

        我只覺得Graham Greene該得獎,因為他是人類故事的搜集者,真正的小說之神。

        格雷安‧葛林(1904-1991),自由之丘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說全集。

        鄭政恆

        這是個好問題,但不容易答,作家名單很長呢。第一個首先想到托爾斯泰,當然這是諾獎的損失,於他無礙。俄國作家方面,另外也想到契訶夫、阿赫瑪托娃……(名額太快用完!)第二位是里爾克,其實還有他的朋友梵樂希,當時兩大歐陸詩人,哲思深刻。最後是谷崎潤一郎,遊走於傳統與異色的能手。谷崎辭世三年後,川端康成在1968年成為第一位日本作家,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當時日本文學確是人才輩出,只有川端和大江健三郎獲獎,是太少了。

        谷崎潤一郎(1886-1965),代表作有《春琴抄》、《陰翳禮讚》等。

        鴻鴻

        契訶夫:20世紀所有在魯蛇人生中找到詩意的小說和電影都蒙受他的恩賜。
        卡夫卡:現代主義結合魔幻寫實第一人,但並非諾貝爾獎的錯──他到死後重要作品才面世。
        布萊希特:開掘劇場政治性的先鋒,也是一流的詩人。

        布萊希特(1898-1956)

        黃愛華

        王小波。於我來說,他是當代最厲害的中國作家,寫淒涼頹廢的時代與歷史,筆觸與思想卻幽默喧鬧跳脫,他逼讀者直面荒謬同時卻又趕緊帶你逃走:不單是逃出一段故事,而是用自由筆觸帶你邊笑邊哭跳出制度與人群。思想之廣,那胸襟與力度,超越語言和文化。不過對一直想逃出掌心及世界的王小波而言,獎項又顯得無關痛癢了。

        沐羽

        卡夫卡:超前時代的作品都要等待後世追認,比如過晚知覺辦公室文化全面席卷世界後才會重讀梅爾維爾的《錄事巴托比》,又如到達無意義的世代才知道卡夫卡《城堡》的好。
        納博科夫:沒拿到諾貝爾文學獎是令人驚訝的,但他作品的不可譯程度也令人遺憾。除了把英文當成情婦般使用外,小說內核也是美得使人震撼。
        普利摩.李維:戰後有太多大家,使李維蓋在他們偉岸的陰影底下。但是是黃金就總會發光,如果這是一個人的光,怎樣滅頂都會生還。

        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 1919-1987)

        鄧正健

        要回答編輯的問題,我先訂下一些準則。一是我認為頂級優秀的作家,一是我對他或她沒得到獎感到「遺憾」。我即時想到的名字竟不下十個,大出我意料之外。於是我額外加了別的篩選標準,最後終於篩剩一個名字: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額外加上的標準如下:一是非歐洲作家,淡化歐洲中心主義色彩;二是不選長篇小說作家跟詩人——這點我沒統計過,但我私心覺得長篇小說跟詩歌是文學大宗,故想選些少數文體的。最後還加了一項:沒同鄉拿過獎的。

        關於最後一項,我也是意外的。拉美作家摘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者共六位,智利兩人、危地馬拉、哥倫比亞、墨西哥跟秘魯各一,拉美西語大國阿根廷卻無一人。阿根廷人波赫士生於1899年,諾貝爾獎在1901年創立,至於1960年代,分別已有比波赫士長十歲的詩人米斯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跟波赫士同年的小說家阿斯圖里亞斯(Miguel Ángel Asturias)得過獎。到1986年他以八十六歲高壽辭世,又再獲獎名單又再加上跟他同輩的聶魯達,和晚輩賈西亞‧馬奎斯。


        關於波赫士沒能獲獎,江湖傳聞說跟他的政治保守主義有關。有說他因曾與獨裁者會面,因而與獎絕緣,但當然,波赫士不是歌頌獨裁者,他只是有點政治潔癖。他聲稱憎恨共產主義、憎恨法西斯、憎恨反猶主義,總之所有政治正確與政治不正確的立場,他通通都「讓它們放在防水閘的另一邊」,不讓滲進他的寫作裡。他說過,「我想一個作家的責任,是要做一名作家,如果他能成為一位好作家,他就盡了自己的責任。」波赫士寫了很多詩,但他最著名的仍是短篇小說。虛構性、敘事迷宮、後設,他無不將文學的敘事形式發揮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亦幾乎成為日後這類文學實驗的原爆點。但正因為這種文學形式的冒險,他避開了政治,或說他盡量讓一切政治立場撇除於他的文學之外,叫讀者幾乎只注意到他無宇倫比的文學迷宮。

        波赫士確實不像會拿諾貝爾獎的作家,如果我們相信,「作家必須有其政治品味」是諾獎評審長年堅持的文學標準的話。僅此一點,就把波赫士跟諾貝爾文學獎隔在防水閘的兩邊。

        林三維

        Hilary Mantel:Hilary Mantel是英國當代十分重要的作家, 兩度以「狼廳」(Wolf Hall)系列小說獲得布克獎,她對歷申細節進行深入的研究,三部曲均以亨利八世的寵臣托馬斯·克倫威爾進書寫, 顛覆正史中以 亨利八世為中心的歷史書寫,小說讓讀者以嶄新的目光閱讀都鐸王朝。

        D.H. Lawrence:D.H. Lawrence的作品大膽地鼓勵女性做自己,他寫性是人性的解放、原始的慾望。20世纪三大禁書之一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如今讀起來仍然覺得不落伍。

        Hilary Mantel與Wolf Hall

        透光


        【試譯】安妮·艾諾│日記,1988

        朱嘉喬
        全職藝術打雜,夢想成為溜冰場DJ。
        SHARE

          1989年11月16日,我致電蘇聯駐巴黎大使館,要求與S先生對話。接線生沒有回覆。我們陷入漫長的寂靜,一個女人的聲音響起:「S先生昨天回到了莫斯科。」我馬上掛斷電話。我感覺我好像曾在電話中聽過這句話。用字雖然不一樣,但意義相同,同樣可怕,同樣令人難以置信。後來我記起母親在三年半前去世的消息,醫院護士曾說:「你的母親今早用過早餐後就過世了。」

          上週柏林圍牆倒下了。歐洲的蘇聯政權接連被推翻。那個剛回到莫斯科的男人是派駐巴黎的俄羅斯外交官,也是蘇聯政府的忠實追隨者。一年前,我在前往莫斯科、第比利斯及列寧格勒的作家旅遊團上認識了他,他當時被派遣陪同我們。我們在列寧格勒共度了最後一晚。回到法國後,我們也有繼續見面。透過會面,我嘗試把他的軌跡拼湊起來:他是一個典型的年輕共產黨機關人員,先加入了共青團,再加入蘇聯共產黨,並在古巴待過一段時間。他法語說得很快,口音很重。雖然表面上是戈爾巴喬夫及改革的擁護者,但當他喝過一兩杯後,便會懷念布里茲涅夫的時代,毫不掩飾對史太林的崇敬。我對他的行蹤從來一無所知,據說是與文化有關。今天,我為自己並未提出更多問題感到驚訝。

          在這段時間,我唯一真正進行寫作的地方,是我從青春期開始斷斷續續寫的日記。他離開法國以後,我開始寫一本有關我被激情吞噬的書。我在1992年出版《簡單的激情》(Simple Passion)。

          2000年1月或2月,我開始重讀我和S先生外遇那年的日記。我上一次打開這些日記,已經是五年前了。(基於無需在此說明的原因,它們被存放在我無法接觸的地方。)我意識到這些書頁中有著與《簡單的激情》不同的真相─—一些原始而黑暗的東西,沒有救贖,如同奉獻。我認為這也該被公開。我在把它打出來的時候,並沒有更改或刪除原文的任何部分。(以下文字摘自原文。)對我來說,用以捕捉任何一刻思想和感覺的文字,與時間一樣不可逆轉——那就是時間本身。

          1988年9月27日,星期二

          三個突出的場景。那天晚上(星期日)在S的房間裡,我們靠得很近地坐著,觸踫著彼此,一言不發,期望著接下來會發生的事,儘管這仍然取決於我。每次他把煙灰抖到地板上的容器時,他的手也擦過我的腿。在大家面前。我們就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聊天。後來其他人離開了(Marie R. 、Irène、RVP),但F留了下來。我知道,如果我現在離開S的房間,就再沒有力氣回來了。F在房間外面,或者幾乎在外面,門是開著的,S和我撲向對方。然後我們在門口大廳。我的背靠在牆上,把燈關了又開。我放下雨衣、手袋及西裝外套。S關上燈。

          第二個瞬間,星期一下午。當我收拾好行李時,他敲響我房間的門。我們在門口互相愛撫。因為他太想要我了,我跪下來,緩慢地用嘴巴讓他達到高潮。他沉默了,用俄羅斯口音,像唸禱文一樣低聲說著我的名字。我的背被壓在牆上——黑暗(他不想開燈)——交流。

          第三個瞬間發生在前往莫斯科的夜行列車。我們在車廂後方接吻,我的頭在滅火筒旁(我後來才察覺)。這一切都在列寧格勒發生。

          我自從昨天乘飛機回家以來,一直嘗試重組事件,但並不成功。我可以肯定的是,星期六我們在莎哥斯基參觀修道院的珍品時,我們腳上穿著拖鞋,他摟著我的腰幾秒鐘,在那刻我馬上知道我會願意跟他上床。我們乘坐夜車前往列寧格勒。在歐洲酒店用餐:我坐在他身旁,但自旅程開始以來,這種情況已經發生很多次了。(有一天,在格魯吉亞,當他坐在我身邊時,我不由自主地用他的牛仔褲擦了擦濕手。)在參觀冬宮時,我們很少在一起。回去的路上,我們穿過涅瓦河上的一座橋,將手肘靠在欄杆上。卡列里亞酒店的晚餐:RVP慫恿他邀請Marie跳舞。這是一首緩慢的舞曲。然而我知道他和我有著同樣的慾望。(我剛忘記了一幕:晚飯前的芭蕾。我坐在他身旁,只想起對他的渴望,尤其是在表演第二部分:百老匯風格的三劍客。我腦海裡仍浮現那些音樂。我告訴自己,如果我能記住Louis-Ferdinand Céline舞伴的名字,我們就會上床。我記得,那是Lucette Almanzor。)

          9月29日,星期四

          有時我能想像他的臉,但只是轉瞬即逝。現在我又忘了。我記得他的眼睛、嘴唇的形狀、牙齒,但它們並不構成一個整體。只有他的身體是能被辨認的——他的手,還未。我被慾望所吞噬,快要哭出來了。我想要完美的愛情,因為我相信,我在寫作《一個女人》(A Woman’s Story)時達到了某程度的完美。這只可透過付出來實現,同時把所有謹慎拋諸腦後。

          9月30日,星期五

          他還沒有打電話來。我不知道他的飛機什麼時候降落。如果這一切注定要完結,該如何解釋那個星期天在列寧格勒奇怪、無聲的和諧?

          10月1日,星期六

          那時是12時45分。他的航班延誤了三小時。痛苦的幸福。我害怕今晚死在里爾和巴黎之間的路上,害怕任何能阻止我再見到他的事。

          10月2日,星期日

          疲勞,麻木。我從里爾回來以後睡了四個小時。在David的工作室做愛做了兩小時。【David和Éric是我的兒子。】

          瘀傷、快感,以及在離開前,在慾望消退之前,不斷意識到要充份利用這些瞬間。在「我太老了」的威脅前。但在35歲的時候,我可能會妒忌50歲的美麗女人。

          索鎮公園,池塘和運河,又凍又濕的天氣,土地的氣味。1971年,當我在這裡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時,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與一個蘇聯外交官回到這個公園。他喜歡豪華車、奢侈品、社交,而不太是個知識分子。這也許是時光倒流,讓我想起丈夫可恨的形象,但儘管如此,現在我看來這也是愉快的,因為它對應著我過去的某部分。

          我該怎樣做才不會太快表現出我的依戀,讓他至少偶爾覺得留住我是困難的?

          10月3日,星期一

          昨晚他打電話來。我那時在睡覺。他想過來。沒有可能。(Éric在這裡。)不安的夜晚,如何面對這慾望?今天也一樣,我也不會見到他。我因慾望而哭泣,這種對他的強烈渴望。他代表著我內心最「暴富」的一面,也是最青春的部分。他喜歡「引人注目」。他是「我青春的男人」,有著金髮且不優雅(他的雙手、他方形的指甲),讓我充滿幸福感(我不想再因他缺乏智慧而責備他)。即便如此,我現在真的要補眠。我到了筋疲力盡的地步,什麼也做不了。

          Édith Piaf的歌曲:「上帝啊,留給我,再長一點,一天,兩天,一個月,彼此相愛和受苦的時間……」(Mon Dieu, laissez-le-moi, encore un peu, un jour, deux jours, un mois, le temps de s’adorer et de souffrir…)我活得越久,就越放縱自己去愛。母親的病和死亡讓我意識到,我對別人需要的力量。當我對S說「我愛你」時,我很開心他回應「謝謝你!」他高興並自豪地對我說:「你會見到我妻子的!」至於我,我是作家、外國人、蕩婦— —也是自由的女人。我不是那種被佔有、炫耀、給人安慰的「好女人」。我不能為任何人帶來慰藉。

          10月4日,星期二

          我不知道他是否想我們繼續下去。我快要哭出來了。我不知有多少次,等待著,把自己打扮得「美麗」和變得熱情,然後— —什麼也沒發生。
          我一整天唯一的快樂:在快鐵上有個不良少年跟我調情,他說著標準的方言,我不由自主地說出:「再繼續我就把你打得兩眼翻白。」我和S的幸福已經結束了嗎?

          10月5日,星期三

          昨晚9時,一通電話……「我在這裡,賽吉爾附近……」他過來了,我們在我的書房逗留了兩個小時,因為David在這裡。後來我睡不著,無法脫離他的身體,他一直留在我體內。這全然是我的鬧劇,我無法忘記另一個人,無法自主。其他人的說話和行動滲透著我,我的身體吸收另一個身體。在這樣的一個晚上,我很難工作。

          10月6日,星期四

          昨晚他在賽吉爾接我,一起去David在勒布爾街的工作室。半黑,他的身體可見卻又模糊。如常的狂野持續了將近三小時。在回去的路上,他開車開得很快,收音機播放著(「紅與黑」(En rouge et noir),去年的熱門歌曲),車頭燈忽明忽暗。他給我看他想買的強力車。他有點粗魯(「假期尚未結束,我們仍然可以約炮。」他說。)也厭女:從政的女人很可笑,女人是糟糕的司機,等等……奇怪地我享受這一切。我們到達房前大門之後,有最後一幕,精彩的演繹(在我看來)名為愛的東西,我想不到另一個形容詞:他讓收音機開著(Yves Duteil,「小木橋」(Le petit pont de bois)),然後我用嘴愛撫他,直至他高潮,在車上,在洛澤爾巷子中。我們在彼此眼中迷失自己。今早醒來,我沒完沒了地重溫這幕。相比我們在列寧格勒的時候,現在他剛回到法國不足一星期,我們已經如此依戀對方,如此自由地對待大家的身體(我們已經做過所有能做的事情)。我一向也抱著會死的心態,做愛和寫作(昨晚當我們在高速公路開車回到我家,我期盼著一場意外,讓我死去)。

          10月7日,星期五

          昨晚他在我睡覺的時候打電話來,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用喉音輕唸我的名字,以腭音強調首個音節的發音,令第二個音節顯得非常短(âni)。再也沒有人會這樣說我的名字了。

          10月8日,星期六

          勒布爾街的工作室。一開始有點累,接著是甜蜜和疲倦。他一度說:「我下週會給你打電話。」——換言之,「我不想在週末見到你。」我微笑——換言之,我接受了。我回到那種「事後」的混亂狀態。我害怕顯得纏人和老(因為老而纏人)。我在想是否應該提出分手,孤注一擲!

          10月11日,星期二

          他在晚上11時離開。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連續這麼多小時做愛,沒有停頓。他在10時半起床。我:你想吃些什麼嗎?他:你。回到睡房。10月底,他的妻子會來,我們不再見面,事情將變得多麼艱難。但他能輕易放棄他們嗎?從我的角度看來,他似乎挺喜歡我們在一起的快樂。聽他批評性自由、色情物品和喬治亞人的風流韻事!現在他竟敢問我:「你高潮了嗎?」他最初並沒有這樣做。今晚,第一次肛交。很好,第一次是與他一起。床上的年輕男子的確能讓人暫時不想時間或年齡。這樣渴求一個男人真的很可怕,如此接近對死亡的渴望,自我的毀滅,究竟能維持多久……

          10月13日,星期四

          在這裡,該提到愛和對衣服的渴望之間的相互影響,無法滿足。1984年的時候也是如此,當時我不斷買裙、衛衣、連身裙等,從不看價格— —不顧一切地拼命消費。

          這樣等待電話響起,而他又難以捉摸— —我對他來說究竟是什麼?

          我開始學俄語了!

          10月17日,星期一

          總期待著冷漠。今天,我敢肯定,在10月底之後這不會有任何結果,甚至可能更早結束。我突然想起我沒有問他妻子的名字。

          10月18日,星期二 / 10月19日,星期三

          凌晨1時30分。他在12時45分離開了。他(或者更確切,我們)做愛的慾望越來越強烈和深切。他說話,喝伏特加,我們又再做愛,等等……四小時內三次。很自然地,很少思考,或更準確地說,思考只停留在現在這刻:肉體和對方。每個瞬間,我是這模糊的當下——當我們聊天時在車中,床上,客廳裡。未知性令這些見面籠罩著一種強烈、不受控制和暴力的感覺。

          在接下來的一天,我繼續與這當下糾纏在一起。我看見我們在前一晚做愛。然後記憶與麻木雲消霧散,我再次重新等待。

          10月21日,星期五

          自星期二晚上以來沒有任何消息。永遠不知道為什麼。等待。

          在花園裡狂熱地工作。再過幾小時,我們今晚在巴黎見面就會太晚了。自我們的外遇展開,我從未哭過,一次也沒有。如果我們不見面,也許今晚我會哭。

          10月22日,星期六

          夢見我偷了我們九年前擁有的雷諾阿爾卑斯。如此清晰的象徵,那輛車:S的誘惑對象,他熱愛快速和「優雅」的車程。多大的誤會。吸引他的只是我的作家身分、我的「榮耀」及所有建立在我痛苦、失敗的生活及支配著我們關係的一切。

          10月23日,星期日

          今早,我幾乎是獨自在艾克斯普羅旺斯的Les Deux Garçons咖啡店。自星期二晚以來,沒有任何他的消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的冷漠,顯然地,令我擔心發生最壞的情況。

          10月24日,星期一

          晚上11時10分,為週三的會議打電話(可能)。明顯地,與我相比,這些夜間活動對他來說不太重要。我有太多時間去想激情,這是我的不幸。沒有工作是他人強迫我一定要完成的。

          星期三,跟蘇聯大使吃午飯。S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既尷尬又令人興奮。在一個我們對彼此漠不關心的公開場合後,如果他那晚來找我,簡直就是完美。

          10月25日,星期二

          我要穿黑色西裝、綠色襯衫和一串珍珠,這是我在做愛時會留在身上的(如果他在餐桌上認出的話)。我知道我從未像現在這麼美麗,更甚於二十或三十歲時的我— —所有人也這樣告訴我,男人不斷跟我調情,例如昨天在歐尚再次發生。現在我記得在列寧格勒房間裡發生的事。我要離開,正要關上身後的門時,我又走了進去。他一定一直就在那兒,因為我們立刻撲向對方。

          10月26日,星期三

          如何形容那頓午飯的喜悅?因他就在我對面。因我知道我會在晚上見到他,知道我們是戀人卻沒有表現出來(事實上可能是以我的口味來說表現得不夠)。現在八點。他應該在一兩個小時內會到這裡。這幾小時的等待是世界末日— —尚未完成的巨大快樂。幸福之前。也就是說,我知道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他可能不會來,可能會發生意外。Piaf的歌:「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我的上帝!再留給我多一點……就算我錯了,也再留給我一次。」(Mon Dieu! Mon Dieu! Mon Dieu! Laissez-le-moi encore un peu . . . Même si j’ai tort, laissez-le-moi encore.)

          10月27日,星期四

          10月26日,星期三,是完美的一天。他列出:他的Saint Laurent襯衫、他的Saint Laurent運動外套、Cerruti領帶、Ted Lapidus褲。對奢侈品的渴望、對他們在蘇聯缺乏的東西的渴望。他過去是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嚮往著富家女的裙子,我又怎能責怪他呢?在我看來,他的所有衣服也是新的,而他想打扮得更醒目。求愛表現。這一切,也是美好的。

          現在我不再在愛情中盡求真理,而是在一段關係、美、快感中尋求完美。避免說傷人的話;換言之,只說他會喜歡的話。

          10月30日,星期日

          我去了拉羅謝爾。星期日晴空萬里,港口開放。在火車上,我嘗試閱讀,執迷於他妻子即將來到的事實。昨晚他在半夜12時半左右打電話來,說想在這星期一或二見我。然後在他打完電話後,我大聲說了幾次:「真高興!」今天下午,我想起12月那天,當時我十六歲,為了見G. de V, ,我竟然在102.2度的高燒下撐過一整天的課,準備第二天發著104度的高燒去看電影。然後他不能去。我回到家,上床睡覺,與肺炎抗爭了兩個星期。我沒有變過。

          11月2日,星期三

          傍晚。已經一週了。我感覺是,沒有什麼會再這樣強大了。我越來越害怕這一點。

          一切也會慢慢結束的感覺。我不會說他的語言。他從不會打電話給我,除了做愛(我想說性交,這會更準確)。

          11月4日,星期五

          十月革命紀念日……蘇聯大使館少得可憐的人群,「地堡」 。S問道:「我今天下午可以過來嗎?」我沒有預料這會發生,所以缺乏等待和嚮住。好天氣,我關上百葉窗,然後他的身體回到我身邊。

          對星期一跟查爾斯和戴安娜在愛麗舍宮共進晚餐感到焦慮。所以是永遠不會結束嗎?總會有比最近期社交活動更讓人卻步的事嗎?最近與密特朗在Gallimard午飯的考驗會被超越嗎?

          一本新的記事簿。願望:與S有更堅定的關係;從1989年初開始寫(正如我渴望那樣)一本更大型、更具影響力的書;沒有錢的問題。

          11月8日,星期二

          因為遲到而感到極度焦慮,害怕不能準時到達融入人群,在雷諾5中穿梭於香榭麗舍大街和馬里尼昂大道的車流中。查爾斯王子對我來說是真的嗎?皇家晚宴、音樂……我突然想到,這舊世界的「英法協約」有朝一日可能會被其他大國一掃而空——我想到的是蘇聯和中國。

          也許昨晚我們就像1913年或1938年的人們,聚在同樣金碧輝煌的大廳之中——或者,短暫地,在包法利夫人渥畢薩爾的晚宴中。

          S在1953年4月6日出生。我的母親於4月7日去世。我在4月2日懷上Éric。

          我再次渴望見到他。然而一切歸根究底是:他做愛,他喝伏特加,他談論史太林。我想像他成為一個中年男人,有大肚腩,鬢角發灰。在他的記憶之中,我會變成什麼?

          11月10日,星期四

          昨天我從姨姨們口中得知,我母親曾在安錫遇到一個「好」男人,並考慮再婚。現在我知道她為什麼去見通靈者:六十五歲的時候,甚至更老,還有一個未來。我是一個充滿慾望但不敢挑戰極限的女人的女兒。但我敢。我正在等S。Éric的存在讓人難以忍受。他一直留到最後一刻,阻止我做夢和等待。

          傍晚。我後悔向S展示這本日記的開頭。永遠不要說什麼,永遠不要表現太多的愛:普魯斯特的慾望法則。S憑直覺就知道這個道理。但我看到他在喝了半瓶伏特加後,以熱情回應我。他可能會在一年後離開。他說:「這會很難。」最初我不太明白,但他補充:「我希望你也會覺得很難。」這就是他說他關心我的方式。

          11月11日,星期五

          我發現我遺失了一塊隱形眼鏡。我在他的陰莖上尋回它。(我想起Zola,他在女人的乳房之間弄丟了他的眼鏡。)

          11月15日,星期二

          從我醒來那刻開始,等待便已開始。生命在他按門鈴進門的那刻停止。我被他不能再來的恐懼折磨。整段外遇的美妙之處就在於那持續的不確定性。
          下午4時。我會記得11月那些陽光普照的下午,我等待著S,等待著他的車聲預示我們進入另類時光,時間被慾望取代。

          午夜。一個瘋狂的夜晚。他喝多了。10時半,車子發不動。愚蠢而危險的動作。我求他等到引擎不再溢油。他站不起來,或不太能站好。他想在走廊中做愛,然後是廚房。上下倒轉,很有趣— —男女荒謬的雜技,意味著愛,一次又一次表現出來。

          更多渴望。他曾說過一次「我的愛人」,但不會說「我愛你」,沒有說出來的就不存在了。

          11月16日,星期三

          昨天,跟往常一樣,稍微嚐到下賤的味道。我們最後一次上樓:啤酒刺鼻的氣味,他說「幫幫我」(射精)。

          然後在汽車故障後,再次,在門廳裡,衣衫不整,靠在暖爐上,在廚房裡。他顯然地喝醉了,說著一些法語單字,他幾乎停止說話,只想要我。

          較早的時候,他談到他的童年,以及西伯利亞,他曾在那兒做原木運輸的工作。關於四處遊蕩的熊。他有點(不是說非常)反猶太:「密特朗不是猶太人來嗎?」(!)我好像無法相信,所以把這純粹歸咎於思想灌輸,而他不用為此負責。

          11月17日,星期四

          循環又開始了:這是哀傷、萎靡不振的日子,我無法做任何有創意的事情。然後我又再次等待,慾望、痛苦重新出現,皆因我受他的電話擺布。再加上我必須寫關於1789年革命的文章。太可怕了。

          11月18日,星期五

          4時半醒來,心想,他沒有來電。時光流逝——十月革命大使館的招待會只是過了兩星期!那時我因為要見到他的妻子,而感到很不安,但他的妻子最後沒有出見。他今晚「應該」打電話來。他通常在我們見面後三天打來。

          11月19日,星期六

          我真的要問自己,我是不是必須繼續這樣,生活在期待與懊惱、冷漠與渴望之間?我現在的行為跟當時母親離世時很相似:我總在為他做些什麼(就像當時我為她做的那樣)。我現在外出買伏特加,也許一條短而緊身的「時髦」裙子(尤其是因為我知道他的妻子不穿那種裙子)。

          11月22日,星期二

          今晚,Irène家有派對。他會和妻子參加。考驗。特別是因為我們待會不能單獨見面。昨晚,他打電話給我,顯然已經喝醉了(所以這變成一件會頻繁發生的事?我在莫斯科沒有察覺),尋找適合的措詞。20分鐘後,他再打來,一開口就說「我也是」,好像在回應著我上次通話中說的話,也許是「我愛你」。他變得糊塗,笑太多。但他最後說「我愛你」,儘管只在我說過後他才說。

          晚上:確實很難。我尋找痛苦的源頭,尋找我那晚從Irène家回來時的無限哀傷。

          S的妻子Maria不是很有吸引力——正如人們形容布料那樣,很「結實」。這股悲傷,跟潛意識中知道她可能正承受的痛苦有關。我以前「曾是」她,我丈夫在派對中對其他女人表現有興趣,而他的情婦G亦在場。有好幾次,S用熱切的目光注視著我。所以我突然決定要和他妻子說話。我們最終「交談」了——S、他的妻子和其他人。我們表現得如此融洽,但事實是我們是虛偽的混蛋。這解釋了我的悲傷。以及我要等到星期四才能和他單獨相處。

          11月24日,星期四

          今天令人失望的事:
          (1)他還沒有說我一直期待著的溫柔說話。
          (2)法國和蘇聯的聯誼活動結束後,他沒有開車送我回賽吉爾,就和使館的女孩們離開了。

          我發現我那篇關於革命的文章寫得非常差。睡覺,是的。

          我已經在想(但很厭惡),他什麼時候會打電話給我?

          11月25日,星期五

          兩個有趣的行為:我在教堂點燃蠟燭,祈求成功的愛情。今天下午,我去了春天百貨圖書部查看有關性的書籍。我翻閱書頁,人來人住:一個男人也在隨便看看;有個女人與我擦肩而過,所以我覺得她可能是女同志。然後在收銀處,那裡有Leleu博士的《愛撫論》和《夫妻與愛情:肉體之愛的技巧》,75張照片,售出80萬本。女人們在我身後排隊。我仍然面無表情。店員把書包起來。我並沒有用銀行卡付款,所以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我也不會在快鐵上看這些書。

          11月27日,星期日

          這是生活嗎?是的,可能比什麼也沒有好。我在電話旁等待著可能不會來的電話。我不翻開關於「做愛技巧」的書,害怕像書中的人那樣,不知何時可以在一起,卻陷入慾望的折磨……承認吧:除了愛,我什麼都不想要。還有文學。我只為了填補空白而寫作,給予自己一個機會去講述和承受1958年的回憶,墮胎,父母的愛。如果他明晚也不來電,亦即上次見面的四天後,我想我會開始想像完結,如果可以的話,讓結局來得更快。今個星期,請記住:擁有又新又大的汽車肯定會比任何關於我的想法更能佔據他的心。

          *轉譯自英文,英譯者:Alison L. Strayer
          原文:https://www.theparisreview.org/letters-essays/7875/diary-1988-annie-erna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