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荔枝角青山道479及479A號麗昌工廠大廈3字樓3042室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出版年份
活動年份

別字



當大都會成為了療養院──表現主義劇場探索計劃《沙流之城》

駱倩鳴
中文系研究生,偶爾評論。
SHARE

    疫情之下,報告新增確診數字成了媒體每日例行公事,勤洗手戴口罩構成我們集體的身體記憶。當病患與傷亡成為城市的日常,我們的內在精神狀態有沒有痊癒的可能?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跨媒體演出及展覽《沙流之城》,透過表現主義的美學,越過傳統寫實的劇場呈現,帶我們思考內在世界的疾病和存有。

    從二十世紀初的大都會到當下的香港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表現主義劇場探索計劃早在2019年已經啟動。計劃內容除了以中學生為對象的編作劇場工作坊及展演外,是次跨媒體演出及展覽《沙流之城》亦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沙流之城》的內容大致可以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較為動態的跨媒體演出,另一部分是相對靜態的攝影作品展覽。兩部分的呈現方式雖然不同,但都參考了表現主義的美學手法。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表現主義劇場探索計劃

    表現主義流行於二十世紀初的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家。除了較為人熟悉的繪畫外,表現主義在文學、音樂、建築等領域都帶來革新的美學主張。「表現主義重視的是內在的真實、個人感受展現。」是次製作的導演周偉泉提出,城市景觀、線條、色彩、抽象的表達,都是理解表現主義的關鍵詞。攝影創作的主題是「大都會」,意念來自在1927年由有表現主義大師之稱的佛列茲・朗 (Fritz Lang) 執導的德國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電影拍攝正值德國在一戰後的威瑪共和時期。電影處處可見人民在經濟危機和政治鬥爭下,內心充滿鬱悶和對制度的不滿。「表現主義來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德國,當時的人所思考和關心的,在2020年的香港是否依然必要呢?」周導演不違言,近年香港的各種變化讓他進一步思考城市中的壓逼,以及生活在此時此刻此地的感受。因此,演出也有一些投映影像,模仿《大都會》電影的拍攝手法,讓二十世紀初的德國彷彿再次重現當下。歷史在重演,跨越一整個世紀,心中的情感和思想成為了一種人類內在的遙距連結。

    城市中的個人療養院
    《沙流之城》的節目名稱隱藏了兩個創作參考,一個是思考「城市」的電影《大都會》,另一個則是同樣體現了表現主義美學的小說《沙漏下的療養院》。《沙漏下的療養院》是波蘭作家布魯諾・舒茲 (Bruno Schulz) 的作品。小說以抽象和似有還無的敘述語言描述「我」到訪一座療養院。沉睡、垂危、瀕死,都是形容小說呈現的心理狀態的貼切語彙。「無論是療養院抑或城市,都是體制的表現,是屬於集體的東西。」但是,相較於實在的建築物,小說中的療養院更近於個人回憶重疊的虛幻空間。因此,導演在創作中同時也保留了對個體的重視。他在工作坊中設計一些創作框架,鼓勵演出的學員即興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例如,演出其中一個部分是一個語言遊戲,由學員重覆讀出一些詞語,慢慢轉變文字的意思,當中學員個人情感的投入十分重要。因此,演出一方面是個人情感與文字互相連結的成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個體與外在框架建立的關係。

    布魯諾・舒茲 (Bruno Schulz)《沙漏下的療養院》

    《沙流之城》的一大特點是跨媒體的展演方式。除了攝影展覽外,演出也加入了聲音裝置、形體、燈光設計等各種創作媒介。然而,這些跨媒體的元素並不只是表演的外在形式,更是表演的內容和核心。「當走向表現主義,或是內在、抽象的感受時,透過一些扭曲的動作、形狀、不尋常的聲音、影像,我們把文字的意義抽走,嘗試用一種非寫實的方式說故事。」周導演直言,這種抽象的表達方式初時也讓演出學員不太適應,但後來卻在思想上產生了超出預期的碰擊。他形容這是一種表面「無機」的有機集體創作,同時這也是表現主義後來發展出來的常見方法。因此,看似隨機的一個聲音、一個動作,卻意外地表現了表演者內心的感受和思緒。

    《沙流之城》
    導演周偉泉

    倒置的沙漏與失落的一代
    導演提到創作的另一個觸發點是《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一九六八至一九八零》一書。四十年前知識青年的命運與今天的景況似乎再次印證了歷史循環。這種重疊的時間意識與《沙漏下的療養院》所呈現的時空錯置同出一轍。對導演來說,思考香港當下的狀況,需要把時間軸推前,甚至跳出具體的當下時空才能看清問題所在。由《大都會》到《沙漏下的療養院》,再由《失落的一代》到2020年的香港──雖然橫跨100年,但從倒置的沙漏中,人的內在情感和心理狀態卻以抽象甚至扭曲的方式連結了起來,也許這就說明在當下重新探索表現主義之必要。

    演出詳情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2020-10-23 ~ 10-24 ( 8:00 PM )
    2020-10-24 ~ 10-25 ( 3:00 PM )
    HKD 180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透光

    別字

    第三十三期
    <   
       >

    別字

    第三十三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透光
    • 迴旋處——回應裝置《候鳥》
    • 回程
    • 水晶
    • 在洞窟遺落的深處……
    • 【擠迫之城的戀愛方法】博物館
    • 宇田川三日月
    • 【我們踩出的最初步伐】詩四首
    • 吾少也賤(外兩首)
    • 失語
    • 身過高屏溪
    • 肩上的月光
    • 第一次擔任陪審員有感
    • 【重寫本土】粉紅色的堡壘
    • 迴旋處——回應裝置《候鳥》
    • 回程
    • 水晶
    • 在洞窟遺落的深處……
    • 【擠迫之城的戀愛方法】博物館
    • 宇田川三日月
    • 【我們踩出的最初步伐】詩四首
    • 吾少也賤(外兩首)
    • 失語
    • 身過高屏溪
    • 肩上的月光
    • 第一次擔任陪審員有感
    • 【重寫本土】粉紅色的堡壘
    轉注
    • 【金馬月】蔡明亮《日子》裡的聲音
    • 【通關者】魚缸裡的難題——《最後生還者》系列
    • 造口人的命運與想像
    • 閱讀黑暗中的花火──讀Joe Fassler《故事如何說再見》
    • 當大都會成為了療養院──表現主義劇場探索計劃《沙流之城》
    • 秘訣就在於拿捏距離與反覆修改——小說家連明偉、蕭鈞毅、洪昊賢、林皓淳對談
    • 【金馬月】蔡明亮《日子》裡的聲音
    • 【通關者】魚缸裡的難題——《最後生還者》系列
    • 造口人的命運與想像
    • 閱讀黑暗中的花火──讀Joe Fassler《故事如何說再見》
    • 當大都會成為了療養院──表現主義劇場探索計劃《沙流之城》
    • 秘訣就在於拿捏距離與反覆修改——小說家連明偉、蕭鈞毅、洪昊賢、林皓淳對談

    透光


    迴旋處——回應裝置《候鳥》

    余文翰
    寫作者,評論人,愛詩。
    SHARE

      陳家俊以機械裝置模仿候鳥遷徙時的飛行型態,牠們規律地拍動翅膀,準備飛越重洋,遷徙至另一個容身之處。

      陳家俊(Chan Ka-chun Joseph)曾學習機械工程學,並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他游走於工程、科學和藝術之間,在一片廣闊奇特的世界中持續探索。

      迴旋處——余文翰回應作

      又一次像巴士駛出站台
      在同樣的問題上轉彎抹角
      每日自行剪輯,又一則
      城中新聞在螢幕與螢幕之間
      閃退,以為自己睡過頭
      入錯了夢,來回翻轉過,摺疊過
      倦了在你面前消失過,被暴雨
      逼入大廈,如升降機
      不失熱情而執著地望住自己
      直至眼角潮濕走出幾個陌生人

      他們層層推敲
      你不能夠解釋何以
      故事未完,仍然四周圍接駁
      那些沾染鄉音的字
      屢次消毒、沖洗,未晾乾記憶
      內側的水分,就從舊織物上甩脫
      何以在你不曾懷疑過的
      未來響起的電話一接就收線
      彷彿此刻,街頭上密集而井然的腳步
      正與盛大的寂靜擦肩

      又一次像巴士駛入站台
      打開系統儲存、替換著同名檔案
      填不完的表單裡目睹自己
      套用格式,滿身的數據
      等待下一次超出畫面:
      你穿梭在單程路中途無拘無束
      成為失效的超連結


      詩作以節錄方式列印在熱感紙上,參觀者可免費取得。餘溫易散,紙上有QR Code,以讀取整首詩作。

      轉注


      【金馬月】蔡明亮《日子》裡的聲音

      林日錦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學士。現就讀於馬來亞大學視覺藝術系碩士課程。曾獲花蹤文學新秀獎。
      SHARE

        取景於台港泰三地,《日子》的地景往復於城郊之間,當中各種環境音彼此交響、共振出迥然的頻率。

        沉默、緩慢、疏離,儼然成了蔡明亮的電影關鍵詞。然而,追溯蔡明亮的早期作品,我們發現沉默雖然佔據了作品核心,卻也襯托出那些靡靡之音。舉例,《青少年哪吒》採用了黃舒駿陰鬱而冷冽的配樂,其後一首首懷舊歌曲縈繞於《洞》、《不散》、《天邊一朵雲》,近作《你的臉》還請到坂本龍一操刀配樂。誠如林松輝在其著述中指出的:「蔡明亮對聲音的運用有一個根本的矛盾:一方面對白簡約,禁絕旁白,突出日常噪音,這些共同擴大了沉默;另一方面,他愈來愈常用歌舞劇目和劇情外歌曲。」(1)

        來到《日子》,蔡明亮不若《郊遊》在影像構圖上有著如油畫般的精雕細琢,反而專注在聲音處理上,像是運用環境音和畫內音(diegetic music),突顯出零星對白下聲音和靜默互為表裡的齟齬關係。以雨景作為電影開場,使我們想起《青少年哪吒》、陰雨綿綿的《洞》,不同的是,《日子》的雨聲是層層遞進的,從淅淅瀝瀝的雨聲,轉而稠密,嘩嘩地覆蓋了周遭一切聲響,小康獨坐落地玻璃前,表情木然,漸漸被一種強烈的孤獨感所包覆,有點像蔣捷寫的「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我們從小康臉上,彷彿看到時間的紋路,時間如雨沖刷著人的年華,雨一直下一直下,而人只能臣服應對。

        對照時間光譜的兩端,小康早已揮別了《青少年哪吒》那個下雨天掄拳揮向玻璃窗的叛逆少年,邁向晚期生涯的蔡明亮,創作及生命態度也漸臻圓熟。《日子》讓觀眾似曾相識的是,小康深受當年《河流》的脖子隱疾所苦,給大夫針灸時,我們看到他背上插滿了通電的、艾香裊繞的針,空間充斥著壓抑的悶響,混雜著刺耳的機械聲,人的肉身如遭刑求,如困在牢籠之中,動彈不得。後來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小康後腦勺被燙到,背對鏡頭難言痛處,幸好蔡明亮及時現「聲」,救了他一把,但也釀成了另一段插曲,一方面消解了劇情片恆常奉為圭臬的虛構性;另一方面,李康生中風之後,蔡明亮一直悉心照料著他的起居,現實中照顧者的操心和體貼,在鏡頭下表露無遺。

        取景於台港泰三地,《日子》的地景往復於城郊之間,當中各種環境音彼此交響、共振出迥然的頻率。有一幕雲霧叆叇的山上空鏡,蟬鳴雖然很響,大自然卻奇妙地鎮靜了我們的心神。反觀,當小康戴著護頸器,一手按著太陽穴,行走在香港鬧市街頭時,我們從那雜沓人聲中,明顯察覺到小康的不安、抽離。可以說,《日子》的寂靜與喧囂,某種程度折射了城市的矛盾屬性,既污染(噪音)且又象徵著進步,由於都市化造成城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城市獨斷地主宰了康復的途徑,一個歸隱鄉下或山上的人一旦罹患重疾,唯一辦法只有靠著進城投醫。

        除了小康,《日子》也是阿儂的日常,阿儂是一名寮籍移工,兩人後來在曼谷展開了一段短而美的邂逅。對於兩人的床戲,我無意多作討論,竊以為事後的「餘韻」猶勝這場情慾戲。事前,小康獨自在房間數著鈔票,我們知道是給阿儂的,卻也莫名空虛,因為只是一晌貪歡,只是交易。俗世裡,交易總也不美,一如資本主義。完事後,小康送了阿儂一台小音樂盒。音樂盒流出了卓別林為《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作的曲子《永恆》(Eternally),我們有印象這首曲子,緣於《黑眼圈》片末由李香蘭翻唱的《心曲》。幽美的旋律娓娓迤邐,劃破了空氣中的寂靜,阿儂自顧自轉著音樂盒,小康把手搭在阿儂膝蓋上,望了他一眼,復又抽了一口煙。特別喜歡這一幕,無言,卻細膩得溢於言表。音樂盒像一條絲線,串起兩顆寂寞芳心,巧妙地褪去了兩人之間的語言、年齡及階級隔閡,哪怕曲終人散,情感卻是真摯的、不散的。

        臨近午夜的曼谷,阿儂一個人在候車亭,行人、遊客稀稀落落地從他面前走過,鮮少人注意到他。如果到過語言不通的城市,對日常中的忽視與被忽視,一定有所體會,其實這是全球化下族群景觀的側面寫照,人與人流動到同一時空,因為文化或階級差異,無法在群體中連結他者的孤單。孤獨中,阿儂轉著、聽著小康送他的音樂盒,思念隨曲聲悠揚,那些呼嘯而過的嘈雜車聲,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如風吹過地成了過客。

        身處瘟疫之年,人們的生活節奏或被打亂,或慢了下來,此刻看蔡明亮的《日子》,我們或能從中領會日常緩慢之美,靜下心來聽下雨的聲音、蟬鳴的聲音、渴望的聲音、寂寞的聲音、沉默的聲音、日子的聲音。

        註(1):林松輝著,譚以諾譯:《蔡明亮與緩慢電影》(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頁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