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21樓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出版年份
活動年份

別字



意馬(上)

袁子桓
怨去吹簫 狂來說劍
SHARE

    小馬走了。

    八月。我以為她還會回來,像過去三個月一樣。

    直至我發現貝殻椅上擺著那隻蕃茄薄荷味的木馬,壓住字條,上面寫著:

    我是一匹野馬
    可你的家裡沒有草原

    宋冬野,我記得她告訴過我。我記得好多她告訴我的事。

    她走了以後,我每晚雕刻木馬。找出工作室貯存的所有木材——楠木、樟木、黃揚木、酸枝木、花梨木、柏木⋯⋯鋸出一小塊,暗燈下呷著威士忌,聽《安河橋北》,用手工刀一刀刀刻鑿,然後上色。十多隻風格相同,色彩各異的木馬。我陷入了自我模仿,模仿那隻我醉酒時胡亂雕成的木馬。我用黃楊木打磨出橫板,嵌入牆壁,將雕好的木馬按順序擱在上頭。馬頭都朝向我的沙發,像一排豢養的純良寵物。

    我從來不雕動物,不雕非實用的物件,簡約的木製家具是我的強項。可我再回不去以前的生活,即使每天做同樣的事,由早至晚流程不變,身體總有些異樣,彷彿背脊的衣服生了根倒刺,撩得人分神,萬分難受。

    意馬,心猿意馬的意馬。

    我回想她撩起濕瀌瀌的長髮,告訴我她的名字。至於姓甚麼,她從來不說。也許姓斑,也許姓野,我不曉得。

    我是何時開始變得如此躊躇和囉嗦?竟要到處告訴他人小馬的故事。過去我可從未曾如此窩囊過。

    我的工作室在上環。巷弄裡一個隱蔽的角落,遠離開鬧市的煩囂。這兒很安靜,旁人難以找到,只有熟客會偶爾來拜訪,還有一些拿相機的文青經過。工作室不算闊大,但五臟俱全。上層是居所,廁所以外,室內沒有隔牆,完全開通。傢具全是木製,以胡桃木和榆木為主,靠牆木牀、茶几、書桌、廚房、吊燈、休憩椅都經由我親手打造,色調棕黃,風格統一和諧,配合落地玻璃的室外光,寬敞舒適,符合我乾淨簡約的美學。有時我會模仿大師的作品,如韋格納的三腳貝殻椅和明朝的紫檀椅,擺在小廳作點綴,有中西合壁的奇趣。

    那時我每天八點起床,吃輪換的外賣早餐。自沖的一壺黑咖啡,一邊喝一邊工作至下年四時,中午吃個簡單的三文治,以防餓得精神不穩。之後我會坐在貝殻椅或紫檀椅上休息,播放黑膠唱片,聽一陣子輕盈的音樂,如波薩諾瓦和室內四重奏,喝杯英式紅茶,配一兩件甜品。肚腹微飽,心情愉快,我便穿上運動服和跑鞋,外出跑兩條固定路線:一條往北至海濱長廊,繞中山公園轉回來;一條往西南至半山區和香港大學,如精力充沛還會跑上龍虎山郊野公園。跑完回來洗個熱水澡,到相熟的餐廳吃晚飯。一星期去兩次酒吧,其他日子回上層讀社普書和看紀錄片,聽無人聲的古典樂和爵士樂,直至上牀睡覺。如此過了近十年。

    我大學主修精算,為何當上匠人,那是另一個故事。我從來不看電影,不讀小說,也不相信愛情。這些都是虛假的,令大腦和身體產生異常反應,人陷入了非理性,如同存在謬誤的數學原理。你不必亂猜,我的父母關係融洽,我也沒有經歷任何情感創傷,這是個性使然,天生俱來的理性。我曾認真閱讀過分析愛情的書籍,所言都是虛妄,不外乎貪、嗔、痴。

    三個月前的雨夜,我築起的堡壘開始風化,逐塊剝落,最終崩塌。餘下現在的我於敗瓦中哀鳴。更準確的日子是四個月前,到底那天我為甚麼要偏離跑步的路線?我至今仍無法解析,但我不認為那是命運。

    或許那天我加班完成了作品,而且很完美,心情過於暢快;或許路上霓虹燈過於閃爍,迷惑了我的思緒。那天我圍著腰包沿堅道慢跑,一時意興轉右跑進小巷,忙於避開行人,隨意左右亂轉,拼命前跑。漸漸夜幕低垂,天空無星,衣服被汗染濕,口乾舌燥,身體湧上一陣勞累感。我停下來,發現身處偏僻小巷,周圍無人,但見巷尾透著微光。我走過去,是一家小酒吧,只有老闆和幾個肥胖的鬼佬,播放著瘋克音樂。我坐下後身體有點冷,連乾了三杯威士忌,然後呷生啤酒,吃墨西哥塔可和薯條。我醉濛了,告訴他們自己是個高級匠人。他們不信,還開賭局。我即刻拿廚房的水果刀,接過老闆的木頭,順手雕了隻不規則粗糙的木馬,並用蕃茄醬和薄荷醬上色。後來發生甚麼茫無頭緒,我斷片了,只記得隔天我醒在上層的床上,頭痛欲裂,休息了一整天。

    二十九天後的夜晚,外邊下起滂沱大雨,淅瀝不絕。十點十九分,我閱讀維根斯坦時聽到樓下響起門鈴。我望向牆上的時鐘,走到前窗探頭下望。雨點粒粒飄灑,我看到藍黑背囊的外側,上面散披著濕貼的髮尾。她又按了兩下門鈴,退後仰頭大叫,大師在嗎!我跟她打個照臉,她身形瘦小,瞇眼張口,迸齒而笑,露出皓大的門牙和虎牙。她說可以開門讓我進來嗎?

    她坐在貝殻椅上,雙腳蜷縮,用毛巾抹著濕髮。背囊傍著牆壁,雨水滑落到圓墊上。她說我叫意馬,心猿意馬的意馬,他們都叫我小馬。

    她告訴我她剛成年,考完了文憑試,趁假期拎起背囊離家到處浪蕩。晚上在不同人的家過夜,有男有女。她說只要走入酒吧就不愁沒地方過夜,有些還會留她久住。可她需要新鮮和刺激,從未留超過三天。如同她的妝容需時常更換,背囊長期放置一堆化妝品。父母早接受了孩子的浪蕩,曾經的打罵也隨年月遺忘,只求她每晚報個平安。我說習慣了一個人,可幫她找酒店過夜。

    你想知道我怎樣來到這兒嗎?她說。

    她站起來,打開背囊,解開膠袋,拿出那隻粗糙的紅綠色木馬。她說,我一進酒吧就望到牆上的木馬,眼光再離不開它。它好似好似我。我問老闆,他告訴我那晚你的瘋言瘋行,還說怎麼艱難才把你送回去。可他說甚麼都不肯把馬賣給我,於是我趁他不留意順手拿走,像匹馬一樣狂奔而逃。

    她向一臉無奈的他大笑。

    你這裡我可找了好幾晚,昨天晚上總算找到了。當時你的窗口傳出音樂聲,我就站在樓下聽了一整晚,直到燈光熄滅。

    德彪西的月光曲,我壓抑住感動說。

    她說想聽。我播放黑膠唱片。聽的時候她不斷追問我的木匠知識,我隨意介紹,繼而聊到工作、家庭和人生。她告訴我身邊朋友的愛情故事,我不時冷嘲熱諷,說世上就是多痴男怨女。

    我覺得有點冷,她擦著手臂說,能不能穿你的衣服。

    她選了我的長袖恤衫和短褲,坐回貝殼椅,露出纖白長褪。衣服過寬,鬆垂下來,堆在椅上如重疊的植被。她傾前身,告訴我她名字的來源。

    她說十九年前,父母第一次去到非洲。許多夫婦度蜜月都選浪漫的城市,父親偏固執要遊東非,看大草原和落日。父親當年也很離經叛道。

    與眾不同,我說。

    他罵我離經叛道,她說,我也罵他離經叛道。

    父親告訴我,那時他和媽乘坐吉普車在原野飛馳,沿著泥紅色的馬拉河流。那天萬里無雲,陽光直曬,照得河流更紅了。中途他們看到河對岸不遠奔來一群斑馬,黑白色間條擠擁,給上昇的熱氣扭曲,彷彿在搖盪。父親叫停車,開門走到河旁,看斑馬群湧進河道,濺起飛騰的水花,落下,波光泛動如鑽石刺眼。父親幾乎睜不開眼睛。到閃爍漸淡,隔著擺動的熱氣,他看到斑馬群陸續奔離河道,繼續上路。可有一隻母馬佇足不行,身邊斑馬絡繹而去,剩它落在馬群後。父親望著母馬的背影,濕瀌瀌的馬尾在健壯的後腿間垂下,遮住私處,尾尖滴著水。一滴一滴,落到熱沙上,濕暈,蒸化。母馬抬起頭,彎往左邊,雙眼望著父親,眼睛泛著淚光,陽光下映出光澤。母馬跟父親對望許久,回過頭仰天悲鳴,馬尾不住拂動,水花四散。父親望到母馬右股上,一暈暈暗紅的傷口,泥河的暗朱色。良久,母馬向前飛奔,沒再回頭,消失於熱芒裡。父親目送,歎了口氣。回香港後,他久未能忘記那個畫面,總在腦海中閃回到那條河流邊,看管著那匹斑馬。於是他將快要出世的我取名為———意馬。

    隔天醒來,小馬已經離開,帶同她的背囊和木馬。房間平靜如初,彷如她從未來過。便服整齊折疊在貝殻椅上,我捧起來,留有她淡淡的體香。那不是夢。我把衣服放進洗衣機,下樓到工作室吃早餐,心底有點莫名惆悵。我難以完全相信小馬父親的經歷,多少有些造作。可當我望著桌上堆起的棕黃木材,感覺自己彷彿就站在馬拉河畔,眺望對岸那隻負傷的斑馬。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對焦

    別字

    第三期
    <   
       >

    別字

    第三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對焦
    • 【願我們笑點相同】笑話一側
    • 【願我們笑點相同】(偽)笑話編年
    • 【願我們笑點相同】激情簡史
    • 【願我們笑點相同】用生命說笑
    • 【願我們笑點相同】誰不識誰
    • 【願我們笑點相同】笑話一側
    • 【願我們笑點相同】(偽)笑話編年
    • 【願我們笑點相同】激情簡史
    • 【願我們笑點相同】用生命說笑
    • 【願我們笑點相同】誰不識誰
    轉注
    • 用力保護我們吸進的每一口氣───林生祥訪問
    • 留住青春的餘溫──《棒球場上的亞熱帶少年》的創作與「浪人劇場」
    • 香港故事,講下去就可以——「如此時代消失咒」講座報導
    • 前塵之困──專訪《苦集滅道》作者曾淦賢
    • 【文青旅遊攻略】 在布拉格「買起」卡夫卡
    • 【獨立生活】五十年共產生活實驗──小說般的共治社區「雙橡村」
    • 用力保護我們吸進的每一口氣───林生祥訪問
    • 留住青春的餘溫──《棒球場上的亞熱帶少年》的創作與「浪人劇場」
    • 香港故事,講下去就可以——「如此時代消失咒」講座報導
    • 前塵之困──專訪《苦集滅道》作者曾淦賢
    • 【文青旅遊攻略】 在布拉格「買起」卡夫卡
    • 【獨立生活】五十年共產生活實驗──小說般的共治社區「雙橡村」
    透光
    • 詩兩首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雜貨店
    • 跟住去邊度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是誰殺了他
    • 那片空地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微信
    • 九號餐館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一張椅子
    • 意馬(上)
    • 意馬(下)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手機
    • 無塵屠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分裂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睡姿
    • 詩兩首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雜貨店
    • 跟住去邊度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是誰殺了他
    • 那片空地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微信
    • 九號餐館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一張椅子
    • 意馬(上)
    • 意馬(下)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手機
    • 無塵屠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分裂
    • 【浮世繪──中學生文選】睡姿

    對焦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全世界都在阻止你講出
    一個有效的笑話,但放心
    冷場本身也是可笑的,而且
    怎能期望每個人的笑點一樣?
    不是講笑/想笑很難,
    而是我們都在尋找笑點的中途
    成為了笑話的一個角色。

    【願我們笑點相同】笑話一側

    小克
    漫畫+填詞人,著有《偽科學鑑證》系列等。
    SHARE

      轉注


      資訊如流,言論輾轉衍變。
      接通明暗,激活注解空間。

      用力保護我們吸進的每一口氣───林生祥訪問

      字花編輯室
      SHARE

        《圍庄》要說空氣污染的問題,但一味的控訴對藝術來說沒有意義,林生祥和鍾永豐寫的很多是受空污影響的居民的故事。

        訪問及整理:何杏園、查映嵐

        攝影:梁健邦

        訪問當天,林生祥看起來有點累。

        那是他在港的第二天,而前一天他已經一口氣接受了五個訪問。這次他特地從台灣來香港兩天,為十月中「台灣月」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活動和演出做訪問。這次演出表演的曲目主要來自《圍庄》────生祥樂隊去年推出的雙唱片概念專輯。

        只要把《圍庄》從頭到尾聽過一遍,便會自然而然地驚嘆唱片中繁複卻又渾然天成的編曲和龐大的力量────那股力量到了演出現場便更為一發不可收拾。

        《圍庄》的力量也許有一部分來自它的難度。林生祥在多個訪問中都強調過這個概念雙大碟的意念源於Pink Floyd在1979年推出的《The Wall》大碟:「大學時我聽到《The Wall》,那時便已很喜歡。但到了幾年前,我才又想到原來我這個夢想還未達成,於是便開始計劃做一張雙唱片。」林生祥常跟朋友形容音樂好像建築,要做出好的音樂必須要有良好的結構。對於如此重視結構的人來說,要構築概念雙唱片,背後必須要有龐大而穩固的組件,才能撐得住整整兩張唱片。為了使唱片結構不會垮掉,又想令聽眾聽下去時不會覺得無聊,林生祥刻意加入了兩個元素--龐克和北管。

        從林生祥以前的作品已知道,他向來關心傳統音樂,例如客家山歌和八音,這次他又加進了北管:嗩吶擔當了好幾首曲的引子部分,壓軸作〈風入松〉改編自北管傳統詞牌,並由嗩吶主奏。傳統的樂器與很硬朗的龐克風格碰撞起來竟有意想不到的和諧效果,正如在生祥口中,它們彷彿本來就應該在一起的:「我在創作《圍庄》時,很早就決定要插電,因為那主題跟工業有關,所以鼓便要進來。後來我又想加上北管,於是嗩吶便又進來了。」音樂上的精彩結合卻又無奈地正好指涉了台灣(曾經)建造了五輕、六輕的地區的狀況--傳統生活習慣和信仰在區民生活的那一邊,而工業與污染也猝不及防地滲透了他們的日常。

        《圍庄》的另一部分力量,大概來自它所包含的故事。鍾永豐在2014年4月已把所有的歌詞完成,但在他完成歌詞那刻,生祥尚未有做雙唱片的念頭。歌詞是到後來才一直修改和擴展,發展至雙唱片的規模。在這嚴密的建築物內,鍾永豐修建了一間間充滿故事的房間。

        《圍庄》要說空氣污染的問題,但一味的控訴對藝術來說沒有意義,林生祥和鍾永豐寫的很多是受空污影響居民的故事。〈拜請保生大帝〉記的是反五輕主將李玉坤和後勁居民全力反五輕的強而有力的原因:請示神明時,連擲六次聖筊都得到同一答案,就是要反對;〈出,不走〉記的是台西鄉的陳財能先生,因得到因肝硬化逝世的兒子報夢,跟他說:「阿爸走,阿爸緊走」,所以他和妻子便改裝了貨車,住了進去,從此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為的就是聽兒子的話,避開令家族中的人都得了肝病的污染小鄉。鍾永豐甚至在〈南風〉改編了猶太詩人Rose Ausländer的詩Mein Schlüssel:「我个鎖匙變暮痼/願要轉去尋屋/海風北上 敲門/佢一身酸臭/田丘徵收做大路/隻隻鎖頭生鹵/我个鎖匙難確定」,以屋和鎖匙連接村民與詩人的悲慘遭遇,以空氣污染帶來的侵蝕和破壞,對照猶太詩人的無家可歸。

        《圍庄》這張專輯出版以後廣受肯定,台灣樂評人馬世芳形容為「一張偉大的專輯,它示範了台灣土產的搖滾樂可以玩到怎樣的高度,走得多遠。」林生祥卻說:「大概以後也不會再做雙唱片了,因為實在太太太辛苦了,並不只是對我而言,而是所有樂手同樣精力耗盡。」

        (二)

        村上春樹在《爵士群像》中寫道,Dexter Gordon 用次中音色士風奏出的聲音令他「清楚地聞到爵士樂的硝煙味」。聽著《圍庄》,那憤怒的喊聲、戰鬥的架勢,同樣令人想起槍管前端的硝煙味道。除了插電樂器和林生祥在快歌中的粗獷唱腔,《圍庄》亦召喚了多年前《菊花夜行軍》裡的嗩吶助陣,成為專輯中強烈生猛感的重要來源。

        今年春天,生祥樂隊在台灣舉辦了《菊花夜行軍》十五週年紀念演唱會。十五年前,林生祥的樂隊不叫「生祥」叫「交工」,《菊花夜行軍》是他們的第二張專輯,當中用上客家山歌的元素,又引入嗩呐、月琴等傳統樂器,撞擊成鮮活的客語在地搖滾。

        林生祥二十年來的創作拍檔鍾永豐曾寫下散文〈歌手林生祥〉,裡面提到他當年勸說林生祥加入反水庫運動時說道:「現在我們需要你來為運動造一顆文化原子彈。」1999年的《我等就來唱山歌》和2001年的《菊花夜行軍》,就是這顆「文化原子彈」。當時是台灣少數抗議樂隊的交工,甚至憑《菊花夜行軍》,拿下了金曲獎最佳樂隊,將偏鄉美濃的抗爭,帶到台灣流行曲的聽眾群面前。

        如果說校園民歌源於青年反抗西方文化霸權、尋找身份認同的衝動,那它的沒落則反映了後浪們更為基進也更多元的文化覺醒,以及在國民黨政府治下被壓抑的本土回返。林生祥正是在這樣的時代開始音樂創作

        這個造原子彈的故事,要從90年代初講起。那時林生祥還是大學生,因為喜歡音樂,所以孜孜地吸收各類型音樂,包括西方搖滾樂、台灣正興盛的新台語歌。他就讀的淡江大學是台灣現代民歌運動中一個重要場景:著名的校園民歌運動催生者李雙澤正是畢業於此。1976年,李雙澤在淡江大學的西洋民謠演唱會中質問其他演唱者「唱洋歌有甚麼滋味」,然後據說砸碎了可樂瓶,在台上唱起閩南歌謠、《國父紀念歌》等,最後拋下一句:「我們應該唱自己的歌!」便拂袖而去。

        這事在台灣藝文界引發熱烈討論,後來被稱為「淡江事件」或「可口可樂事件」。宏觀地看,此後席捲台灣各地大學校園的民歌運動,是70年代中華民國步向與美國斷交這個時代背景的產物。林生祥屬於聽著校園民歌成長的一代,到了他上大學的九十年代初,陳明章、黑名單、陳昇、朱約信、伍佰等名字正掀起一片叫做「新台語歌」的風暴。與林生祥同代的評論人張鐵志在《聲音與憤怒》的序言中寫道:「那些音樂,體現了一個被時代壓抑已久的深層吶喊。而我們的青春在那些吶喊中燃燒。」

        如果說校園民歌源於青年反抗西方文化霸權、尋找身份認同的衝動,那它的沒落則反映了後浪們更為基進也更多元的文化覺醒,以及在國民黨政府治下被壓抑的本土回返。林生祥正是在這樣的時代開始音樂創作,他和同學組成「觀子音樂坑」,最初寫國語歌,多關於大學所在的淡水。1993年的暑假,林生祥回老家時,用母語客家話寫了一首歌,關於他媽媽的生活:「速度很快,一下就寫完了。」他這樣回憶。「那時就驚覺到,原來用自己的母語來思考、寫歌,可以這麼流暢。用國語的話,我要一直想一直想,但母語不用轉換,『啪』一聲直接就出來了。母語創作對我來說最自然,唱歌也是最自然。」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歌,這一年、在故鄉美濃,林生祥開始觸摸到「自己的歌」的形狀。

        也是在1993年,美濃的鄉民組織了台灣歷史上第一次反水庫遊行,隊伍在高雄縣政府前大喊口號,要求縣長簽名反對興建美濃水庫。林生祥同情反水庫運動,就和同學辦了一場售票的音樂發表會,把收入全部捐給反水庫運動,因而認識運動主將之一鍾永豐,但他形容自己這時在運動中參與不深,只是有時回美濃會找這些鄉親亂聊而已。

        大學畢業後,林生祥雖然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城市,但還沒有回鄉的打算,而是住在淡水一個叫瓦窯坑的地方,一個「很偏僻的山谷,再進去就沒有路了」。在淡水的時期,他和觀子音樂坑的成員繼續創作混合福佬話、北京話、客家話的歌曲,又舉辦客家莊巡迴演唱會,在1997和1998年發表專輯《過莊尋聊》和《遊蕩美麗島》,產量算是不俗。「但那時寫完《遊盪美麗島》,就進入創作的低潮。住在淡水也不知道寫甚麼,對這個社會沒甚麼想像力、沒有甚麼觀察,覺得自己不認識這個社會。」林生祥憶述。

        同年,行政院長蕭萬長宣布美濃水庫將在一年內動工,反水庫運動形勢急轉直下,鍾永豐三番四次來到淡水找林生祥,希望說服他回鄉做運動音樂。林生祥對此記憶猶新,感嘆道:「永豐搞運動真的很有天份。其他人多數都是灰頭土臉的,只有他會說,『美濃的運動正精彩,很好玩,要不要回來玩?』」就這樣,林生祥決定回美濃,鍾永豐也真的帶著他到處「玩」。「那時好像當永豐的助理、跟班一樣,跟著他到處跑,跟人聊天。那段日子很有趣,見到各式各樣的人,不管是政治人物,或者是市井小民,各種人的臉孔、談話方式都不同」。

        從他回鄉到現在,十八年過去了,林生祥也繞了一圈,造出《圍庄》,這張自交工時代之後最緊密結合議題的專輯。

        由鍾永豐作詞、再丟給林生祥譜曲的創作模式也在此時確立了。他們多年來遇到的生動小人物,轉化成生祥歌裡的阿成、阿芬、阿欽、秀貞、仙人,也化為他們創作中源源不絕的養份。兩個人的合作從交工樂隊到生祥樂隊,從《我等就來唱山歌》到《圍庄》,即將踏入第二十年。「我們兩個加起來才是比較完整的 singer-songwriter。」

        原本困於淡水偏遠山谷的林生祥,回鄉後又找到走下去的方法。餘者皆是後話了。

        從他回鄉到現在,十八年過去了,林生祥也繞了一圈,造出《圍庄》,這張自交工時代之後最緊密結合議題的專輯。這些年來,交工樂隊常被引用為文化介入社會運動的經典案例,如今林生祥又怎樣看音樂在運動中的位置?據他觀察,台灣社會運動近年有專業化的傾向,在組織上分工更細,能對議題做到更紮實的研究。音樂人對議題的認識,多數遠遠不如運動組織者專業。「音樂人在運動現場比較像是一個觸媒的角色。在現場如果大家都是喊口號、講知識面的東西,其實很無聊,所以如果有支持這些運動的歌手出現,對於現場的氣氛、節奏會比較好。」

        訪問結束時,我們跟林生祥說起〈我等就來唱山歌〉。這首歌描述美濃鄉民在第一次反水庫遊行中的一個片段。當時遊行隊伍分乘巴士從高雄北上,前往台北的立法院請願,進入台北後,帶隊的鍾秀梅(鍾永豐妹妹)發現鄉親們正對著台北的高樓發愣,於是立即拿起擴音器用客語大喊:「鄉親,大馬路走端正,鎮暴警察這麼多,不用怕!就當作自家的子弟。立法院這麼尷尬,沒關係,就當作自家的三合院。來!我們就來唱山歌,好不好?」

        這一喊,鼓動了鄉民的士氣。當天,兩百多名美濃鄉民頭綁白布條,手執油紙傘,在立法院前高聲吶喊「反水庫,救美濃!」兩星期後,立法院通過凍結美濃水庫預算一年。

        林生祥說:「我們做這個事情,最原始的原因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近年台灣南部反空氣污染的抗議愈演愈烈,官員們一邊道歉,一邊加緊擴張區內石化工業,令當地居民憤怒不已。《圍庄》站在受呼吸道問題困擾的居民那邊,林生祥為無數的無聲者喊出「石化廠的煙囪管/點著香 點著香/它們拜天 眾神耳聾/它們拜地 農作反種/它們拜人 身體叛變/它們拜水 魚產失蹤」。音樂的槍管對準石化工業,在這條戰線上,但願《圍庄》一如十八年前的山歌,成為催生奇蹟的要素。

        透光


        鑿夜生火,鋒芒無分先後,
        發掘創作新視角。

        詩兩首

        謝旭昇
        台灣新竹人。著有詩集《長河》(後話文字)。
        SHARE

          我短暫獲取麻木,我短暫
          不煩惱意義,但想你。

          散步

          我把海浪收在秋天
          在秋天裸露的骨架上
          海浪冰冷地刮搔著
          發出我的聲音,從身體
          出發,豹的斑紋和陰影,我的
          瞳仁落下在果核落下之處
          我的皮膚和夜一起深了
          ──你還不睡嗎,你在為窗外
          為那片荒野喚醒什麼,為那些騷動
          起什麼名字?
          步伐還要前進,路那麼長
          伐倒前一刻的自己,路那麼長
          所有意義還要埋沒
          我從牆邊,拭起灰塵
          我從牆邊、灰塵從身上再剝落,剝落
          將豹的血管切開
          吃牠的身體吃牠的骨;
          吐出神經纖維和眼球
          我短暫獲取麻木,我短暫
          不煩惱意義,但想你。

          十二月

          我不會將明信片在現場寄出。
          什麼是現場。什麼是明信片。
          現場就一直在那而這是我想說的包含信件中
          任何文字都是消極的抵抗
          一旦翻明,就積極了起來:
          一個非週末的假日。
          混凝土疊在窗外
          不知要疊到哪去
          天空坐在我們身上
          倒也非常乾脆
          你記得雪嗎
          污髒的雪
          我們在雪夜下走了一陣
          我也在這走了一陣
          總之就是走,不是別的。
          有沒有想過上半身其實是多餘的?
          身子稍微向前傾。抬頭。抬很深的那種,後頸肉
          曲疊在一起會誘人想要挪用意象的那種──
          有沒有看到連接腿股的細長軀幹伸入雲漠?
          前傾的身子是一段垂露的盲腸。
          這時候就很好懂了,關於矛盾:
          一個非週末的假日。
          我將水煮沸,水氣上升又不復見但就一直在那
          做點事情
          和你無關的
          和我無關的
          我又在這走了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