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良攝影集《海邊草更藍》裡有一幀相片:坐在車裡的男孩向後方張望,在車窗阻隔下樣貌模糊,玻璃上倒影的城市景觀卻更清晰。我們無法判讀車速或行人的速度,究竟男孩吞吃還是吐出了城市倒影,抑或城市正在壓向他?這本攝影集出版於2018年,至閱讀其新書《渡日若渡海》時,不由想起那兩年間時常產生一種感覺,一種愈看官方文件與計劃書愈覺充滿「遊戲感」的錯覺。在香港的兩場社會運動之間,迅疾衰變且襖熱無常的時代氣氛中,愛與恨的呼聲很高,人的具體感覺卻愈來愈細小,卑弱,直至消散。遊戲感源自於對卑弱的體認,個體生命在時代變速中無時無刻感受到的荒誕,卻也因此每每起疑:錯置的是自己,還是井然新淨的樓群和形式規整的公文?
在疫世代讀《渡日如渡海》,心中總是懷著類似的自我詰問。李智良對書寫者的權力保持警覺,在不得不以指認與化約作為方法、每個人的唾液被灌入瓶中編上序列號的今時,嘗試溯回個體的感知與情志,並小心翼翼將之與被族群挪用的情感區隔開來。可自顧不暇的讀者,能否避免再次歸併的衝動?你,妳,林諭與徐路,可否只是他們自身的延長線,而不是一個符號一種象徵?
然而先是,他們,我們,彼此陌生地相置在同一秩序底下。
渡日與渡海的不等式裡,「如」字呈現出非常微弱的差異,與錯置感隱隱對照著。「夜晚沒法脫離白天的秩序」(〈自動行走〉)、「人若是顯得極其醜陋,不過因為在脫序的疲憊生活中得不到應有的尊嚴,讓人羞恥活著。」(〈此間〉)。秩序與脫序卻共構了渡日的難題,是掃碼出行,是幾番整合的標語,也是唐人街、小巴座位、嫖客與放蛇人形成的閉環,釀成一種羞恥的基底,或者說,氤氳。
如果希望是自信,那麼羞辱就是無能,從這種感受中推衍出來的情感,表達出來就是——無論是在集體上作為人群、國家還是宗教團體,或者是在個體上,你都已經不再能夠控制自己的生命。當你確信其他人已經闖入你的私人生活領域,使你完全依附的時候,羞辱就到達了極致。(註1)
不可支配的感受愈加顯著,意志的擠壓與抽搐在肉身上展演,身體主動或被動地經受著分離:「時候未到半夜,林諭就累,累的時候想靠著一個身體,不說話的身體,那麼他也會覺到自己的身體猶在,彼此連接,但他的手腳僅只是僵硬的支著身軀,就在原處,迷失不知所處。他放不開自己,他無法向群眾打開自己,也無法靠近任何一個……」(〈匿名的人〉),或者是「你卻突然聽出那口音,潔淨溫軟,咬字幾乎不吐露舌齒,你聽見那些字詞但甚麼也聽不見,但那聲音爬到身上,沒有形狀。(〈地圖摺痕〉)
身體的異化一再發生且勢不可擋。弔詭的是,正是在這一微縮的過程之中,人的感覺卻顯現出獨特差別,並由此蔓生出各自的分支,不可耦合。疲勞,迷失,出神,出於私密經驗,而洋溢在一種共同秩序中形成了抵抗。關於被一再中介的感覺,作者並未要求「探其真」,轉而嘗試觸碰記憶與情感的虛線,「他甚至說不上是否僅僅因為記憶的方式生了變形,觸動的感情更像擬仿」(〈延緩〉)。然而抽空,換個角度來看是憑虛,辨偽已顯得不那麼重要,如何在秩序與情感的雙重囚禁中找取「感覺活」的姿態,才是時代問題。
於是有了能動的「渡」。是一種姿態,在線性的因與果之間開闢一種過程;《渡》中用以承載這姿態的,有小巴、雙層巴士、升降機、的士……在城市裡從某點到另一點,從街上回到房間,雖說私密空間已「預咗無」,但大大小小的移動著的空間,用座位或玻璃板隔出一種近乎私人、卻又不可避免與他人相觸的距離,反而促生出一種曖昧。這與香港人普遍的生命狀態相左,因為「無處消遣的窮人自少學會被當成毫無精神生活與美感追求的裸命或嫌疑犯般生活」(〈渡日若渡海〉),狹小的「渡」的空間形成一種餘裕,身處此間人們各自復甦知覺。李智良並非篆碑者,像從前人們習慣的那樣,以城市景觀與人物經歷比照呼應而成就作者所想;他反倒更像是鑿壁人,我、你、妳、他、她亦然,面對橫亙在所有人之間的那堵牆,各自好奇且關切地鑿開一個小孔,觀看到的只是彼此敲鑿的姿勢。
李智良攝。翻拍自《海邊草更藍》。
無法將這些動機形容為愛,因為時至今日,愛已經被灌注了大量石灰。李智良的敲鑿與邊陲之人的互視,是否在行之有效的世界裡構成更大的空洞?在荒謬的「遊戲感」產生的同時,提供脫身的場域?並非一個舒適而清潔的場域,要蒙受的肉身仍在蒙受:「……一個腫脹的身體泡在黑水中,男人擠進來,妳渴望能像脫掉衣服般,從自己的身體脫去。妳不屬於自己,不屬於這裡,或任何一處。」(〈房門內妳底肌膚如精靈的閃光〉)。靈肉剝離以後,隱而未顯的,只是「感覺活」。
在讀的過程中不斷詰問:這些眩暈與困身的感覺真的只是邊陲的感覺嗎?在錯位中在不對等的權力中,如何中介他人的「感覺」與「活」?畢竟「要了解任何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等於從他(她)那裡吸吮生命」(D. H. Lawrence)。Netflix為藍可兒事件最新拍攝的紀錄片《Crime Scene:The Vanishing at the Cecil Hotel》,看了更讓人不寒而栗——當獵奇數年的網民得知藍可兒患有雙向情感障礙,警方表明其主動停藥可能導致最後離世的推斷後,毫不隱諱地流露出失望乃至失落時,他人之活的意義不斷被消減;所謂共通體,正在指向無盡的「我」。
〈地圖摺痕〉的結尾引申出一種,不知道可否稱之為方法:「那裡,你說,人們長得那麼相像,如你剛剛,在路口一盞過路燈下等著車流停下來的人中間,狹小的行人道上,彼此背對,彼此陌生的靠攏一起,忍受著車子駛過捲起的悶熱廢氣,你捂著嘴巴,卻不禁看著前面那人,頭髮整潔衣履乾淨,你看見他的背面。」從那些不可轉譯的他人那裡,你看見自己的背面。
註1:多米尼克·莫伊西:《情感地緣政治學-恐懼.羞辱與希望的文化如何重塑我們的世界》,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頁54。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物異←徵稿選①
萬物在我們短暫的生命
粉碎成我們所經歷的一切
譬如歌失去了耳朵
傘遺失了雨
而貓咪,我們所愛過
撫過的貓咪
丟失了睡意
「或許還有船,或許
還有撐出海面的島」
忍住不觸碰仙人掌的刺
脫皮的蠍尾
逼真魔幻的蜃樓
排隊進入檢查哨
該回答的回答,該閉嘴的閉嘴
眼球陷入滾燙的沙漠
背包裡所謂的違禁品
面具、雞蛋、抒情歌、網球拍
拔掉毒螫
拒絕成年的姿態
坦克嗷嗷待哺
戰爭,每天都在偽裝和平
陽光死了
一束又一束
你適合活得海浪
活得更森林更燈火昇平
哪像我
不適合活得綠洲
不適合活得比黑夜長比貓久
貓起碼真誠
用力喜歡
認真討厭
醒著都在思索
如何把日子塞進紙箱
看看那些磨得發亮的爪子
我連蟑螂都不敢抓
貓跳到我腿上
躺下來呼嚕呼嚕
呼嚕呼嚕
你會夢見我嗎
你會收留我嗎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三月的臺北,陽光和煦,春意盎然。前幾天還是潮濕的冷,今天天空的顏色卻是鮮明得可愛。從冬天跨進春天,帶著一條無形且曖味不明的線,萬事萬物皆蘊含著跨的特性,從文化、學術、語言以至性別討論,自由的空氣流動穿梭於各個領域,「跨」這個字的本質,潛藏於大自然當中。這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舉辦公開講座「我的跨寫作」,邀請遊走於各個創作領域、擁有多重身分的香港作家游靜,由移居台灣的香港詩人廖偉棠主持,探索如何從日常生活和創作當中,發掘「跨」的趣味性。
跨之必要
游靜形容自己是個怕悶的人,所以「跨」字之於她,是生於本質,最自然不過的事。她不斷跨出界限,從劇場、媒體理論、音樂評論、電影研究及至影片拍攝,無一例外。而游靜的大學經歷,似乎也與「跨」脫離不了關係。
一九八五年考進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學系,剛好碰上中英兩國簽署聯合聲明,正正是那個年代的現實,促使她並不滿足於英國文學所給予的知識,「也斯在港大英文系開中國現代主義與文學的課,讓我開始明白,一些我從小喜歡的作家、詩人,如沈從文、張愛玲、錢鍾書、辛笛、穆旦,他們不單是一些天才作家,他們不單是他們自己,也是受當時的一些時代的經驗、受外來加上在地混雜的思潮所牽引,並以他們的作品作出回應,又積極地參與了建構那個時代。」於是她企圖認識被視為落後的作家思想,畢業論文以沈從文與解構理論為題,跨出英國文學的門檻。
回顧多年學習經驗,游靜理解到在不同脈絡和時空環境裡,每個人的條件和被構成,甚至作品或是媒體本身,都包含時代的限制。從文學出發,走到傳統上不屬於文學的地方,游靜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一方面從而更了解文學,另一方面也觀察到單一媒介所帶來的限制,於是她嘗試通過跨越各種媒介載體,以創作回應世界,從而更有效地開拓各種創作的可能性。
她談及曾在香港、澳門和日本北海道的少年感化院舉辦媒體工作坊,「我作為一個大學老師,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安全地帶,到被認為很危險的犯罪少年那裡,一方面受他們滋潤,他們的創意、衝勁,遠遠超過我,另方面我從他們身上,看到我自己是如何走過來的,看到像我們這麼安全的社會是如何走過來/被製造出來的。」少年們透過聲音和影像表達自我,從他們身上游靜看到自己的影子,她把這些創作經驗整理成一部名為《壞孩子》的紀錄片,在這種跨世代、跨文化、跨背景的碰撞下,激盪出跨文類和創作的火花。
以詩越界
游靜提及最近和香港詩人飲江身處兩地的互動創作經驗,並帶來《超實驗》、《告別庚子或BN》兩首詩,即席以粵語朗讀。詩中不少用字都帶有港式趣味,「姑慈」意指名牌GUCCI,「樽鹽」等同「尊嚴」,詩中亦涵蓋近日香港BNO護照的議題,雖然台灣同學們未必能夠直接理解當中含意,但這就是跨的趣味性所在,創作者以詩的形式切入討論,把香港社會議題帶到另一個地域,即使沒有其文化和社會的親身體驗,在闡釋詩的過程當中,無形促使跨文化的互相理解,以詩為媒介,超越彼此經驗和知識,走進新的可能性,游靜稱之為未知的領域,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也可以介乎兩者之間,不論是好是壞,這就是「跨」活躍時的趣味。
本土的限制
「最痛苦的問題不是抗爭不是打壓,而是把社會分裂,製造龐大的二元對立,變成了有一種人叫『你們』,有一種人叫『我們』。」談及《你們與我們》一詩,從雨傘運動走到今日香港,抗爭運動愈演愈烈。回歸到根本性議題,這首詩背後影射的不只是政見對立和衝突,而是「你們」與「我們」如何被建構,在歷史的洪流中,這兩種人的相似和差異性從何形成。
近年常討論到本土或土生土長的問題,從創作中探索身份認同。游靜提出若把本土說死了,它就變成一個標籤,迫使大家符合那個規範。每個人在創作上都有選擇「本土」或「不本土」的權利。在進行與香港議題相關的創作時,游靜撇開了大眾對本土的既定標籤,更注重思考本土的複雜性、模糊性和矛盾性,與香港一路走來的變化,和自身感受到的身體經驗。身體經驗是最誠實的,所謂本土,其實就是身體與身處之地不斷互動,從而建構出含有不同養份的創作。
在講座結束前,廖偉棠指出如今香港處於動盪不安的形勢,卻為創作者提供大量材料,這是身為香港創作者的矛盾和內疚。游靜則補充說,當我們活在歷史的風口上,這就是靈感的泉源,把不滿化成創作動力,安撫現實帶來的不安,在風雨飄搖的時代最適宜創作。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
聲演者:趙鷺燕
親愛的,
該怎麼定義你呢。
在這樣的壞時勢,你甚麼也沒有了。應該是,他們說你甚麼也沒有。
你丟了工作,你本來在咖啡店或者飛機上沖咖啡,但現在沒有客人,老闆把你請走了。
或者,你是舞台演員,政府把劇院關了,你排演了幾個月的戲沒有人能看到,演出的薪水也沒能拿到。
但是你仍要交租。他們就對你說,「你搬去住鄉村鐵皮屋吧」、「你搬去住工廈的劏房吧」、「你去做XXXXX吧」,那是你不喜歡也不擅長的工作。「你還是面對現實吧」、「創作呀出書呀理想甚麼的,有甚麼意義」,「你就馬死落地行吧。」
可是,你的馬,還沒有死。對,我要寫信的對象就是你們,你的生活被拿走一大塊,但你心裡知道你還有想做的事,你知道你想做甚麼,想過怎樣的生活。
你的馬,還沒有死。你很憤怒,但你現在手上甚麼牌也沒有,做甚麼也無法出這口悶氣。但你甚至不需要證明甚麼給他們看。的確,你現在是沒有錢,但也不等於你要落入他們口中的「現實」生活方式。他們只是看不到人有很多可能性,就只會出一張嘴。
現在你忙於糊口的工作,也許是臨時的短工,或許是一個陌生的行業,也或許你還在找新的工作。在這些工作的夾縫中,你想出去走走,去台南或京都吧,但全世界都封關了(只有你在的那個小城對特定地區的人不封關)。你想去喝個咖啡,跟朋友吃個飯,也遇到限聚令、店家倒閉,甚至你在住的舊區整個給封起來。現在你們不能外出晚飯;那麼在家裡吃啊,有人說。但不是所有人都朝九晚五或有辦公室,晚上要上班的怎樣吃飯呢。某天這些都會解禁,但條件是你要在智能電話裝一個會存取很多個人資料,紀錄你行蹤的app。他們要透過手機監控你,當然不止是為了防疫。那幾年,你不是沒有付出時間、汗水,甚至生命安危,在街上站著、跑著,忍受著疲倦、催淚煙甚至警棍,為了一些你認為是基本的信念,而這些權利,其實地球另一邊的人一出生就有了。現在不用說上街,連三個人一起吃飯也不行。你活在鬱悶、沮喪之中。你的世界好像已沒有出路,但,這並不等於,那些有權有勢的人、那些向你傳播失敗主義的人,是勝利了。
***
那麼現在在說這些大言不慚的話的我,是誰呢?我因緣際會,幾個月前到達了差不多全世界最安全的島上,這裡幾乎沒有疫情。我們甚至在街上都不一定要戴口罩,只有在公共交通及博物館等場合必須戴好,文化活動也大都不用取消。我在河邊的小鎮租了個房子,課餘時間去看電影、看展覽,留在家鄉的朋友都說,羨慕!
但我不是來炫耀的。來這裡之前的兩年,我經歷了一些個人方面的劫難,生計無依,也看不見未來,焦慮到要看醫生吃藥。前年獲邀參加國際文學交流活動,那裡有專職文學創作的藝術碩士課程,啟發了我中年求學的念頭,及後幸運地獲島上的大學取錄,不然也不會能在全世界封鎖的時刻過了來。我登機的時候,還有幾個便衣人員站近距離一直盯著每一個離境人士的臉。登機的人看起來多是留學生,他們是有這麼想抓走我們的年輕人嗎?我想說的是,過去這兩年我彷彿活在真空裡,身邊有人苦口婆心叫我搬去更差的地方住、去做違反你志向的工作。現在看來,那時候的他們也不會料到此刻的我能過來這邊念書吧?
***
有人說,當人生給你檸檬,就用它來弄檸檬飲料吧。這好像有點阿Q,但也不完全是,因為我們都是有想像力、有好奇心的人,當生命引領我們走進死胡同、讓我們遇到怪獸,我們都能運用這些經驗創造出樂趣及新的出路。我以自己的經驗舉個例——雖然也許都不是很良好的示範:我把(被)離散、和及後失敗的戀愛寫成自傳體小說——這個我還未出版已遇到一些反對聲音——就是覺得我不應該把這些不上道的東西寫出來,很不堪云云。那我當然有文學上的理由;因為它就是要這樣被寫出來。怎麼樣?那時候我喜歡的人長得很像某種會在水裡捉魚吃的動物。過去一年多我都在看很多這個動物的照片和影片。然後我發現奇怪的知識增加了,我知道牠各個物種的長相差異、特性和歷史,甚至知道了以牠為主角的經典自然文學,及看了這小說的電影版(主角是一隻真的動物),和認識了以牠為主角的各種漫畫和創作商品。無論這事情在現實上發展成怎樣的災難,這個動物就是很可愛,我看到牠的照片和抱著以牠為形像的布偶都會很開心,雖然都是會看到那個人的臉。沒辦法,我就是這樣。
所以,將來的你,沒有人知道會怎樣。你的人生會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至少我是這樣相信的,你將能回去你的咖啡店、飛機、異國旅程、畫室、動物園……還有你的舞台。
*
趙鷺燕
2015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 學位,主修表演。
喜愛畫畫、旋轉、大叫和咬人。
現為自由身演員。
近期劇場演出包括: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午睡》;天邊外劇場《2042世界望鄉之旅》 、《盧亭百年夢終章》─絕望與希望、《傷逝如她》;浪人劇場《一劍蜀山》、《湖水藍》、《棒球場上的亞熱帶少年》、《無耳琴師》(2019愛丁堡國際藝穗節)、《與⻄⻄玩遊戲》(2017臺北藝穗節);眾聲喧嘩《牠和牠和牠的森林》;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沙丘上的巴別塔 : 舞踏深水埗》;近未來事務所《放屁蟲》等。
此項目由香港藝術發展局「Arts Go Digital 藝術數碼平台計劃」支持。
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產生沒有意義的文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