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荔枝角青山道479及479A號麗昌工廠大廈3字樓3042室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關於字花

團隊

董事/ 洪曉嫻 袁兆昌 張歷君
主編/ 葉梓誦
編輯/ 張煒森 曾繁裕 黃曉彤 黃言丹 陳澤霖 李昭駿 麥曉琳
見習編輯/ 沈旻靜
編輯助理/ 蔣柏兒
美術總監/ 高立
高級行政主任/ 董嘉琪
行政及推廣主任/ 李梓瑩

《字花》雙月刊創刊於2006年4月,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創刊之初,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字花》發刊辭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編輯團隊

葉梓誦
編輯

《字花》主編。寫作、評論、翻譯、編輯,散文集《斷層路徑》即將出版。

曾繁裕
編輯

基督徒。大埔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比較文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第十七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得主。已出版小說《日日》、《低水平愛情》、《無聲的愛慾與虛無》、《後人類時代的它們》、《三》。

張煒森
編輯

嶺南大學中文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現從事策展、藝術評論、創作、教育及推廣等工作。對於藝術,只有喜歡。現時只想單純地詮釋藝術,然後加以保存及傳頌。策展項目包括「張三李四收藏展」(大館,2018)、「藝術在大南」(合舍,2019)。著作有《浮白》,編著包括《在鐵盒上抹一把塵--廿四個寶物的故事》、《一個由遠古而來的呼喚》等。現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會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6 藝術新秀獎 (藝術評論)。

黃言丹
編輯

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可能喜歡寫作,也可能只是喜歡在無人處自言自語。首屆「開故」作
家育成計畫和第四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得主。作品主要為
短篇小說,散見於《明報》及《字花》等平台。即將出版首部短篇
小說集。

黃曉彤
編輯

政治大學中文所畢。喜歡一切大而可愛的動物。研究興趣為香港文學、東亞文學、空間與建築。

麥曉琳
編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碩士一年級生。研究興趣主要為魯迅研究與現當代跨文化比較研究、記憶書寫與歷史哲學、以及文學理論的相關闡釋。本科期間曾獲青年文學獎(文學評論公開組)季軍。
// 希望能用文「字」種出《野草》般堅韌而枝葉豐茂的「花」。//

李昭駿
編輯

徵稿啟事

  1. 歡迎任何形式的文學創作及不同題材的評論文章。唯不接受已於其他媒體(紙本雜誌、網上平台)發表之作品。
  2. 來稿字數以創作不多於4,000字評論不多於6,000字為宜。
  3. 創作(creative@zihua.org.hk)
    評論(review@zihua.org.hk)
    網刊《別字》(online@zihua.org.hk)
  4. 每期總來稿數,創作不得多於四篇,評論不得多於三篇。
  5. 《字花》每期截稿日為單數月15日,《別字》每期截稿日為每月5日。
  6. 來稿者請盡量以Microsoft Word之檔案投稿,並附上刊登筆名、真實姓名、郵寄地址、聯絡電話,以及不多於30字之作者簡介。
  7. 為表謝忱,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
  8. 本刊不設退稿,投稿如在四個月內未獲採用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
  9. 投稿方法
    郵寄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21樓《字花》編輯部收

第100期

第100期字花語

啟首語──循環(再造)史觀

關天林
謝謝支持,希望繼續加持。我們的FB/IG:fleursdeslettres

有些事,不到一百期是不知道的,比如說,商品編碼的雙位碼用完之後,原來是回到原點,甚至比原點更早,從99到00,重新開始。

但繞了一個圈又不算原地踏步,我們起碼畫了一個圓。還記得十六年前,《字花》的誕生是一件盛事,我也被新穎的氣質、能量充沛的突進姿態吸引,馬上成為忠實讀者,後來獲得發表的機會,再有幸加入編輯團隊,一晃眼六年,途中經歷多次改版和人事流轉。這個圈,其實走得一點也不輕巧流暢,更多時候是遲疑、蹣跚、摸索。或許是時候畫另一個圓圈。

終究是跨越了甚麼,但當我們發現起點還在面前,「從零到一」就是繼續出發的自我許諾。周漢輝、劉綺華、文於天既是與《字花》同行多年的作者,也是準備踏入下一階段的詩人、作家;一直致力讓文藝走進社區的李維怡,為了追求另一種生存形態而開了半杯寮;還有和《字花》同年誕生的兆基創意書院,在教育的路上開拓更廣視野。這些受訪者有所堅持,又在自省中求變,新章節依然令人期待。

從零數到一,《字花》有九十九期,你最記得哪一期?十位現役編輯分享最喜愛的專題,有的是亮點,也有等待大家發掘的遺珠。至於前編輯,當然要趁機來場突擊採訪,談談難忘的經歷,也順道傳授經驗,其中最有趣的一條想像題,讀者們也不妨發揮小宇宙:「字花」如果不是文藝雜誌,會是甚麼?(PM我們,選中有獎)

我們還邀請了歷代作者駱以軍、鴻鴻、呂永佳和梁匡哲,重新演繹舊專題,為回顧注入新意。說到新意,當然少不了投稿者的參與,這次「量詞一百」徵集到的作品就足以說明,數字可以計量,文學的異質卻無法衡量。

今期最大的變身,就是BOOK B《花字》的誕生。法文Lettres en Fleurs有盛開的意思,我們也寄望《字花》盛載更多,繼續開放。「出場序」一探岑珈其演藝生命背後的內心世界,「土尋香」首回從本土香水品牌探索香港故事,「前台詞」聚焦台灣,有演員作家鄧九雲專訪和白晝之夜的報道,跨界欄目「倚音」有飲江、江逸天和高立的合奏,「詞語蔓延」則是何倩彤與字典的探戈,還有謝傲霜、陳嘉銘、何阿嵐關於生活觀察、流行音樂和電影的專欄,以及多了一格的五格漫畫。

說到底都是為了連結。《字花》依靠書店去連結讀者,特刊《100+》也連結了眾多店長的心聲,讓我們一起想像閱讀的未來。隨書附送的明信片,上面的畫作或照片都屬於不同舊期數,有了你,就成為時光隧道。


《字花》第100期目錄

字花
issue100
一〇〇‧從零到一

啟首語/關天林

現役之選

從零到一
周漢輝──從憤世的波希米亞到盡力和解
劉綺華──因緣際遇一同長出文字的花
文於天──將詩歌獻予待渡年華
李維怡──文藝不易 但我享受
「我們不是造星學校」——兆基創意書院的另類教育

前情提要

歷史重演
目擊者/駱以軍
人間條件/鴻鴻
一臉之差/呂永佳
陌生人/梁匡哲

量詞一百
一百日/陳李才
第一百道選擇題/驚雷
一百條/王兆基
一百碟/枯毫
啤酒館百步/萍凡人
(不只)一百次睡眠/風緣
100口/吳騫桐
一百滴/黃可偉

專欄
香港偏偏見/曹疏影
大商場/梁莉姿
短毒/游靜

起格
詩兩首/洪慧
渡墨/淑清
晨昏/胡惠文
漪/周丹楓
地上的陰影/蘇棓椏
眼睛/寒雙
再見朋友再見/廖偉棠

解像
戀上殖民雙城──穆時英《第二戀》和《公墓》的都市異域風與病態式情愛/何嘉淇
歷史個人記憶及見證的矛盾:《廣島之戀》/知日

花字
issue001

出場敘
演員當空,烈夜幻覺──訪岑珈其/李顥謙

土尋香
SCENTimental City Romance︰一位調香師的獨白
俗世的神聖──香水簡史

前台詞
被看見的渴望:訪鄧九雲,是演員,也是作者/蔣亞妮
在黑夜中召喚白晝──Nuit Blanche

五格漫畫/Venus.細碌

倚音
飲江X江逸天X高立

詞語蔓延
何倩彤/並行碎屑,有限帝國──字典計劃的緣起

聚聲
邊走邊讀/謝傲霜
流行是一首窩心的歌/陳嘉銘
夜的命名術/何阿嵐

各期年份

關於字花

團隊

董事/ 洪曉嫻 袁兆昌 張歷君
主編/ 葉梓誦
編輯/ 張煒森 曾繁裕 黃曉彤 黃言丹 陳澤霖 李昭駿 麥曉琳
見習編輯/ 沈旻靜
編輯助理/ 蔣柏兒
美術總監/ 高立
高級行政主任/ 董嘉琪
行政及推廣主任/ 李梓瑩

《字花》雙月刊創刊於2006年4月,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創刊之初,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字花》發刊辭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編輯團隊

葉梓誦
編輯

《字花》主編。寫作、評論、翻譯、編輯,散文集《斷層路徑》即將出版。

曾繁裕
編輯

基督徒。大埔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比較文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第十七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得主。已出版小說《日日》、《低水平愛情》、《無聲的愛慾與虛無》、《後人類時代的它們》、《三》。

張煒森
編輯

嶺南大學中文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現從事策展、藝術評論、創作、教育及推廣等工作。對於藝術,只有喜歡。現時只想單純地詮釋藝術,然後加以保存及傳頌。策展項目包括「張三李四收藏展」(大館,2018)、「藝術在大南」(合舍,2019)。著作有《浮白》,編著包括《在鐵盒上抹一把塵--廿四個寶物的故事》、《一個由遠古而來的呼喚》等。現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會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6 藝術新秀獎 (藝術評論)。

黃言丹
編輯

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可能喜歡寫作,也可能只是喜歡在無人處自言自語。首屆「開故」作
家育成計畫和第四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得主。作品主要為
短篇小說,散見於《明報》及《字花》等平台。即將出版首部短篇
小說集。

黃曉彤
編輯

政治大學中文所畢。喜歡一切大而可愛的動物。研究興趣為香港文學、東亞文學、空間與建築。

麥曉琳
編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碩士一年級生。研究興趣主要為魯迅研究與現當代跨文化比較研究、記憶書寫與歷史哲學、以及文學理論的相關闡釋。本科期間曾獲青年文學獎(文學評論公開組)季軍。
// 希望能用文「字」種出《野草》般堅韌而枝葉豐茂的「花」。//

李昭駿
編輯

徵稿啟事

  1. 歡迎任何形式的文學創作及不同題材的評論文章。唯不接受已於其他媒體(紙本雜誌、網上平台)發表之作品。
  2. 來稿字數以創作不多於4,000字評論不多於6,000字為宜。
  3. 創作(creative@zihua.org.hk)
    評論(review@zihua.org.hk)
    網刊《別字》(online@zihua.org.hk)
  4. 每期總來稿數,創作不得多於四篇,評論不得多於三篇。
  5. 《字花》每期截稿日為單數月15日,《別字》每期截稿日為每月5日。
  6. 來稿者請盡量以Microsoft Word之檔案投稿,並附上刊登筆名、真實姓名、郵寄地址、聯絡電話,以及不多於30字之作者簡介。
  7. 為表謝忱,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
  8. 本刊不設退稿,投稿如在四個月內未獲採用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
  9. 投稿方法
    郵寄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21樓《字花》編輯部收

第100期

第100期字花語

啟首語──循環(再造)史觀

關天林
謝謝支持,希望繼續加持。我們的FB/IG:fleursdeslettres

有些事,不到一百期是不知道的,比如說,商品編碼的雙位碼用完之後,原來是回到原點,甚至比原點更早,從99到00,重新開始。

但繞了一個圈又不算原地踏步,我們起碼畫了一個圓。還記得十六年前,《字花》的誕生是一件盛事,我也被新穎的氣質、能量充沛的突進姿態吸引,馬上成為忠實讀者,後來獲得發表的機會,再有幸加入編輯團隊,一晃眼六年,途中經歷多次改版和人事流轉。這個圈,其實走得一點也不輕巧流暢,更多時候是遲疑、蹣跚、摸索。或許是時候畫另一個圓圈。

終究是跨越了甚麼,但當我們發現起點還在面前,「從零到一」就是繼續出發的自我許諾。周漢輝、劉綺華、文於天既是與《字花》同行多年的作者,也是準備踏入下一階段的詩人、作家;一直致力讓文藝走進社區的李維怡,為了追求另一種生存形態而開了半杯寮;還有和《字花》同年誕生的兆基創意書院,在教育的路上開拓更廣視野。這些受訪者有所堅持,又在自省中求變,新章節依然令人期待。

從零數到一,《字花》有九十九期,你最記得哪一期?十位現役編輯分享最喜愛的專題,有的是亮點,也有等待大家發掘的遺珠。至於前編輯,當然要趁機來場突擊採訪,談談難忘的經歷,也順道傳授經驗,其中最有趣的一條想像題,讀者們也不妨發揮小宇宙:「字花」如果不是文藝雜誌,會是甚麼?(PM我們,選中有獎)

我們還邀請了歷代作者駱以軍、鴻鴻、呂永佳和梁匡哲,重新演繹舊專題,為回顧注入新意。說到新意,當然少不了投稿者的參與,這次「量詞一百」徵集到的作品就足以說明,數字可以計量,文學的異質卻無法衡量。

今期最大的變身,就是BOOK B《花字》的誕生。法文Lettres en Fleurs有盛開的意思,我們也寄望《字花》盛載更多,繼續開放。「出場序」一探岑珈其演藝生命背後的內心世界,「土尋香」首回從本土香水品牌探索香港故事,「前台詞」聚焦台灣,有演員作家鄧九雲專訪和白晝之夜的報道,跨界欄目「倚音」有飲江、江逸天和高立的合奏,「詞語蔓延」則是何倩彤與字典的探戈,還有謝傲霜、陳嘉銘、何阿嵐關於生活觀察、流行音樂和電影的專欄,以及多了一格的五格漫畫。

說到底都是為了連結。《字花》依靠書店去連結讀者,特刊《100+》也連結了眾多店長的心聲,讓我們一起想像閱讀的未來。隨書附送的明信片,上面的畫作或照片都屬於不同舊期數,有了你,就成為時光隧道。


《字花》第100期目錄

字花
issue100
一〇〇‧從零到一

啟首語/關天林

現役之選

從零到一
周漢輝──從憤世的波希米亞到盡力和解
劉綺華──因緣際遇一同長出文字的花
文於天──將詩歌獻予待渡年華
李維怡──文藝不易 但我享受
「我們不是造星學校」——兆基創意書院的另類教育

前情提要

歷史重演
目擊者/駱以軍
人間條件/鴻鴻
一臉之差/呂永佳
陌生人/梁匡哲

量詞一百
一百日/陳李才
第一百道選擇題/驚雷
一百條/王兆基
一百碟/枯毫
啤酒館百步/萍凡人
(不只)一百次睡眠/風緣
100口/吳騫桐
一百滴/黃可偉

專欄
香港偏偏見/曹疏影
大商場/梁莉姿
短毒/游靜

起格
詩兩首/洪慧
渡墨/淑清
晨昏/胡惠文
漪/周丹楓
地上的陰影/蘇棓椏
眼睛/寒雙
再見朋友再見/廖偉棠

解像
戀上殖民雙城──穆時英《第二戀》和《公墓》的都市異域風與病態式情愛/何嘉淇
歷史個人記憶及見證的矛盾:《廣島之戀》/知日

花字
issue001

出場敘
演員當空,烈夜幻覺──訪岑珈其/李顥謙

土尋香
SCENTimental City Romance︰一位調香師的獨白
俗世的神聖──香水簡史

前台詞
被看見的渴望:訪鄧九雲,是演員,也是作者/蔣亞妮
在黑夜中召喚白晝──Nuit Blanche

五格漫畫/Venus.細碌

倚音
飲江X江逸天X高立

詞語蔓延
何倩彤/並行碎屑,有限帝國──字典計劃的緣起

聚聲
邊走邊讀/謝傲霜
流行是一首窩心的歌/陳嘉銘
夜的命名術/何阿嵐

各期年份

關於字花

團隊

董事/ 洪曉嫻 袁兆昌 張歷君
主編/ 葉梓誦
編輯/ 張煒森 曾繁裕 黃曉彤 黃言丹 陳澤霖 李昭駿 麥曉琳
見習編輯/ 沈旻靜
編輯助理/ 蔣柏兒
美術總監/ 高立
高級行政主任/ 董嘉琪
行政及推廣主任/ 李梓瑩

《字花》雙月刊創刊於2006年4月,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創刊之初,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字花》發刊辭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編輯團隊

葉梓誦
編輯

《字花》主編。寫作、評論、翻譯、編輯,散文集《斷層路徑》即將出版。

曾繁裕
編輯

基督徒。大埔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比較文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第十七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得主。已出版小說《日日》、《低水平愛情》、《無聲的愛慾與虛無》、《後人類時代的它們》、《三》。

張煒森
編輯

嶺南大學中文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現從事策展、藝術評論、創作、教育及推廣等工作。對於藝術,只有喜歡。現時只想單純地詮釋藝術,然後加以保存及傳頌。策展項目包括「張三李四收藏展」(大館,2018)、「藝術在大南」(合舍,2019)。著作有《浮白》,編著包括《在鐵盒上抹一把塵--廿四個寶物的故事》、《一個由遠古而來的呼喚》等。現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會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6 藝術新秀獎 (藝術評論)。

黃言丹
編輯

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可能喜歡寫作,也可能只是喜歡在無人處自言自語。首屆「開故」作
家育成計畫和第四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得主。作品主要為
短篇小說,散見於《明報》及《字花》等平台。即將出版首部短篇
小說集。

黃曉彤
編輯

政治大學中文所畢。喜歡一切大而可愛的動物。研究興趣為香港文學、東亞文學、空間與建築。

麥曉琳
編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碩士一年級生。研究興趣主要為魯迅研究與現當代跨文化比較研究、記憶書寫與歷史哲學、以及文學理論的相關闡釋。本科期間曾獲青年文學獎(文學評論公開組)季軍。
// 希望能用文「字」種出《野草》般堅韌而枝葉豐茂的「花」。//

李昭駿
編輯

徵稿啟事

  1. 歡迎任何形式的文學創作及不同題材的評論文章。唯不接受已於其他媒體(紙本雜誌、網上平台)發表之作品。
  2. 來稿字數以創作不多於4,000字評論不多於6,000字為宜。
  3. 創作(creative@zihua.org.hk)
    評論(review@zihua.org.hk)
    網刊《別字》(online@zihua.org.hk)
  4. 每期總來稿數,創作不得多於四篇,評論不得多於三篇。
  5. 《字花》每期截稿日為單數月15日,《別字》每期截稿日為每月5日。
  6. 來稿者請盡量以Microsoft Word之檔案投稿,並附上刊登筆名、真實姓名、郵寄地址、聯絡電話,以及不多於30字之作者簡介。
  7. 為表謝忱,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
  8. 本刊不設退稿,投稿如在四個月內未獲採用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
  9. 投稿方法
    郵寄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21樓《字花》編輯部收

第100期

第100期字花語

啟首語──循環(再造)史觀

關天林
謝謝支持,希望繼續加持。我們的FB/IG:fleursdeslettres

有些事,不到一百期是不知道的,比如說,商品編碼的雙位碼用完之後,原來是回到原點,甚至比原點更早,從99到00,重新開始。

但繞了一個圈又不算原地踏步,我們起碼畫了一個圓。還記得十六年前,《字花》的誕生是一件盛事,我也被新穎的氣質、能量充沛的突進姿態吸引,馬上成為忠實讀者,後來獲得發表的機會,再有幸加入編輯團隊,一晃眼六年,途中經歷多次改版和人事流轉。這個圈,其實走得一點也不輕巧流暢,更多時候是遲疑、蹣跚、摸索。或許是時候畫另一個圓圈。

終究是跨越了甚麼,但當我們發現起點還在面前,「從零到一」就是繼續出發的自我許諾。周漢輝、劉綺華、文於天既是與《字花》同行多年的作者,也是準備踏入下一階段的詩人、作家;一直致力讓文藝走進社區的李維怡,為了追求另一種生存形態而開了半杯寮;還有和《字花》同年誕生的兆基創意書院,在教育的路上開拓更廣視野。這些受訪者有所堅持,又在自省中求變,新章節依然令人期待。

從零數到一,《字花》有九十九期,你最記得哪一期?十位現役編輯分享最喜愛的專題,有的是亮點,也有等待大家發掘的遺珠。至於前編輯,當然要趁機來場突擊採訪,談談難忘的經歷,也順道傳授經驗,其中最有趣的一條想像題,讀者們也不妨發揮小宇宙:「字花」如果不是文藝雜誌,會是甚麼?(PM我們,選中有獎)

我們還邀請了歷代作者駱以軍、鴻鴻、呂永佳和梁匡哲,重新演繹舊專題,為回顧注入新意。說到新意,當然少不了投稿者的參與,這次「量詞一百」徵集到的作品就足以說明,數字可以計量,文學的異質卻無法衡量。

今期最大的變身,就是BOOK B《花字》的誕生。法文Lettres en Fleurs有盛開的意思,我們也寄望《字花》盛載更多,繼續開放。「出場序」一探岑珈其演藝生命背後的內心世界,「土尋香」首回從本土香水品牌探索香港故事,「前台詞」聚焦台灣,有演員作家鄧九雲專訪和白晝之夜的報道,跨界欄目「倚音」有飲江、江逸天和高立的合奏,「詞語蔓延」則是何倩彤與字典的探戈,還有謝傲霜、陳嘉銘、何阿嵐關於生活觀察、流行音樂和電影的專欄,以及多了一格的五格漫畫。

說到底都是為了連結。《字花》依靠書店去連結讀者,特刊《100+》也連結了眾多店長的心聲,讓我們一起想像閱讀的未來。隨書附送的明信片,上面的畫作或照片都屬於不同舊期數,有了你,就成為時光隧道。


《字花》第100期目錄

字花
issue100
一〇〇‧從零到一

啟首語/關天林

現役之選

從零到一
周漢輝──從憤世的波希米亞到盡力和解
劉綺華──因緣際遇一同長出文字的花
文於天──將詩歌獻予待渡年華
李維怡──文藝不易 但我享受
「我們不是造星學校」——兆基創意書院的另類教育

前情提要

歷史重演
目擊者/駱以軍
人間條件/鴻鴻
一臉之差/呂永佳
陌生人/梁匡哲

量詞一百
一百日/陳李才
第一百道選擇題/驚雷
一百條/王兆基
一百碟/枯毫
啤酒館百步/萍凡人
(不只)一百次睡眠/風緣
100口/吳騫桐
一百滴/黃可偉

專欄
香港偏偏見/曹疏影
大商場/梁莉姿
短毒/游靜

起格
詩兩首/洪慧
渡墨/淑清
晨昏/胡惠文
漪/周丹楓
地上的陰影/蘇棓椏
眼睛/寒雙
再見朋友再見/廖偉棠

解像
戀上殖民雙城──穆時英《第二戀》和《公墓》的都市異域風與病態式情愛/何嘉淇
歷史個人記憶及見證的矛盾:《廣島之戀》/知日

花字
issue001

出場敘
演員當空,烈夜幻覺──訪岑珈其/李顥謙

土尋香
SCENTimental City Romance︰一位調香師的獨白
俗世的神聖──香水簡史

前台詞
被看見的渴望:訪鄧九雲,是演員,也是作者/蔣亞妮
在黑夜中召喚白晝──Nuit Blanche

五格漫畫/Venus.細碌

倚音
飲江X江逸天X高立

詞語蔓延
何倩彤/並行碎屑,有限帝國──字典計劃的緣起

聚聲
邊走邊讀/謝傲霜
流行是一首窩心的歌/陳嘉銘
夜的命名術/何阿嵐

別字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轉注

別字

第八十期
<   
   >

別字

第八十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轉注
  • 韓江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文學以外的意義嗎?
  • 由「畫自己的畫」到「寫自己的詩」:談西西《畫自己的畫》
  • 韓江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文學以外的意義嗎?
  • 由「畫自己的畫」到「寫自己的詩」:談西西《畫自己的畫》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home/zihua/www/www/www_cp/wp-content/themes/weewungwung/template-parts/issue/content-issue.php on line 152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home/zihua/www/www/www_cp/wp-content/themes/weewungwung/template-parts/issue/content-issue.php on line 167

轉注


韓江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文學以外的意義嗎?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現旅居台灣。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野蠻夜歌》、《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等十餘種。
SHARE

    10月10日那天,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不是大眾盲目猜測的殘雪或村上春樹,也不是學界期待的安·卡森或品欽、提安哥⋯⋯而是年僅五十三歲的韓國女作家韓江。即使她在公眾領域的知名度稍稍高過去年的福瑟和大前年的古爾納,但還是有不少人想當然地對她不以為然,潛台詞是:論資排輩,甚麼時候輪得到你這個七零後「小妮子」?
     
    韓國媒體的反應也有點複雜,第一個韓國人、第一個七零後、第一個亞洲女性獲獎,這個獎就好像是搧向韓國某些男人的一記耳光。不知道諾獎委員會有沒有考慮到韓國性別歧視、剝削和霸凌的普遍狀況?遠不說女演員張紫妍等不堪性剝削自殺事件、N號房事件,也不說那些換臉性騷擾的中學生,我首先想起的是今年巴黎奧運後爆出令人難過的新聞:
     
    奧運羽毛球女單金牌得主、韓國一姐安洗瑩,在奪冠後公開砲轟韓國羽毛球協會,隨後更爆出她遭國家隊霸凌的內幕——因爲她在隊內年紀最小,故必須為「前輩」們料理雜務,歷時長達7年,甚至要替隊中男前輩「手洗內褲」。安洗瑩長年被迫承擔隊內的繁瑣雜務,除洗內褲外,還要修理前輩們斷掉的球拍線、打掃前輩房間⋯⋯即使去年杭州亞運會期間,安洗瑩右膝受傷休養期間,仍需要這樣做,即使那時安洗瑩已經被視為國際羽毛球明星(世界羽毛球聯盟在2023年度把她評為最佳女球員和最有前途球員)。
     
    老實說,這新聞發生在極度大男人主義橫行的韓國,我一點都不意外。韓國女性因此更努力更爭氣更有成就,也不是拜這壓力所賜。而是女性本身就有足以傲視這些猥瑣男的才華,如果被折彎(比如說張紫妍的慘劇),那不能不說是社會的共業。
     
    韓江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小說家,可以想像她曾經遇到過多少阻力。猛然我想起《82年的金智英》裡夢想成為作家的金智英,原著小說在2016年出版的時候,看這本書的女藝人竟然遭到男粉絲的強烈抵制;女導演金度英執導的電影上映時,甚至還有韓國男性聯名上書青瓦台要求禁播——韓江的成名作《素食者》不也有類似的險些遭禁的遭遇嗎?——這一切都和韓國著名的支持本土文學的政府取態構成很大反諷。
     
    眾所周知,韓國極其盼望有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為其民族精神增光,於是有類似「舉國體制」推銷諾獎候選人的傳聞。這次韓江獲獎也被某些觀察者視為「韓國三十五年外譯政策的果實」,不過我想,這個外譯政策的資源,在數年前還是嚴重傾斜向老詩人高銀這樣的男性名家身上的,直到高銀被指性騷擾事發,韓國文學界和關注韓國文學的人才斷了這個念想。
     
    其實我之前也是高銀詩的愛讀者,也有很多年認為他是理所當然最應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他的詩大氣磅礴,灑掃江山之間的崎嶇不平,為韓國近代史芸芸眾生立傳申冤。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給韓江的授獎詞:「表彰她用強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裡面「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放在高銀詩上面也毫不違和,甚至更彰顯。但之所以高銀不獲獎,我覺得恰恰在於他言行不一,一方面關注了廣義的、歷史上的脆弱創傷;一方面卻在個人行為上給他所騷擾的韓國女性製造了新的創傷,且無視她者的脆弱,這是當下的、針對個體的犯罪。
     
    高銀沉默了,但這不代表韓國政府會心甘情願站到韓江她們這一邊,韓江獲獎後新聞傳出她曾經因為在世越號沉沒事件問責朴槿惠政府、及支持在野黨,而在2016年就被政府列入黑名單,獲得國際布克獎時甚至不獲政府祝賀。而這次獲諾貝爾文學獎,現任總統尹錫悅的所謂賀文,也因為太假惺惺而被指像是AI代筆。
     
    那麼說以上是韓江獲獎在文學以外的抗爭意義嗎?也不盡然,文學內部的抗爭自有文學特有的方式,不需要劍拔弩張。
     
    看回韓江的作品,除了《少年來了》、《永不告別》這樣直接處理韓國民主進步史上遭遇的慘劇之作用於具體個人身心的作品——具體到讓讀者切膚之痛,當年我在閱讀《少年來了》數度擲卷,就是因為她描寫的死亡充滿感官質感——也有更多處理日常生活裡遭遇的壓抑與創傷的,除了《素食者》裡不時出現的男權社會壓力、暴力的陰影外,我在她的詩作裡遭遇了更多。
     
    韓江的詩也處理生死,驟眼看來深受高銀影響,但她詩中的生死動輒擺盪到極端的兩邊:貌似不相干的、或者血肉相連的生死。死亡意象、傷害意象和幻象,在她的詩比比皆是,且往往以組詩、連作的方式呈現出綿綿不絕的力量——或沉哀。比如說這首堪稱上品的《馬克·羅斯科和我——二月的死亡》:

    沒有必要事先闡明
    馬克·羅斯科和我毫無關係
    他生於1903年9月25日
    死於1970年2月25日
    我出生於1970年11月27日
    現在還活著
    只不過
    偶爾想起
    在他死亡和我出生之間經過的
    九個多月的時間
    他在工作室旁的廚房裡
    用刀划過兩只手腕的清晨
    那前後幾天
    我的父母行房
    沒過多久
    一丁點的小生命
    在溫暖的子宮裡凝結
    在深冬時節紐約的墓地
    他的身體還沒有腐爛的時候
    這件事並不神奇
    只是悲涼
    我的心臟當時還沒有跳動
    只是一個小點
    不懂得語言
    不知道光線
    不懂得流淚
    只是凝結在
    淺紅的子宮裡
    在死亡與生命之間
    如同裂縫般的二月
    堅持,再堅持
    終於在即將愈合的時候
    在冰雪融化了一半,更寒冷的泥土裡
    他的手還沒有腐爛的時候
    (盧鴻金 譯,下同)

    詩中兩個藝術家的生與死距離原本甚遠,在詩人的魔法下變得如此接近、糾纏甚至重疊。這首詩的前半部分屬於一般詩人能夠駕馭的聯想,但後半部驚心動魄,把生死之間的互相吞噬又互相滋養用穎異的意象彰顯出來。
     
    詩集裡更有另一種,讓人想及上世紀那些自殺的自白派女詩人如西爾維亞·普拉斯(Sylvia Plath)、安妮·塞克斯頓(Anne Sexton)等的、更為切身於女性自我的創痛史,如《流血的眼睛》系列,且看其三:

    如果被允許,我想談談苦痛
    初夏的天際
    仰望著搖曳的巨大柳樹
    隨著那靈魂的頻率
    領悟到靈魂破碎的瞬間
    (真的)如果被允許,我想詢問
    即便如此破碎
    我仍然活著
    皮膚柔軟
    牙齒潔白
    頭髮依舊烏黑
    在冰冷的瓷磚地板上
    跪下
    記憶起根本不相信的神時
    救救我,這句話如此隱約閃爍的理由
    眼睛裡流淌的黏糊糊的東西
    為何不是血而是水呢
    破碎的嘴唇
    黑暗中的舌頭
    (還是)流向漆黑開合的肺臟
    我還想詢問
    如果被允許的話
    (真的)
    如果不被允許的話


    創痛與禱告也許屬於人類共有,但求救、疾呼的權利被允許與否的糾結,恐怕更屬於東亞、尤其是韓國女性的真實困境。作為強有力寫作者的韓江並非不能克服這困境,但她不輕言克服,她更擅於把歷史嵌在遙遠的背景前,襯托自己作為女身在壓力下的微弱的抗力以及侷限,一如《傍晚的葉子》的比喻:「我的身體/像巨大的缸子一樣愈發深邃/想起舌頭和嘴唇/我後悔了/我似乎了解/起身又是百年/得在太陽底下行走/那裡的傍晚葉子/用別的光線翻身/淹沒在漆黑之中」
     
    這個女身,清晰地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在不同的詩中告解著,不卑不亢,也毫不畏懼可能接踵而至的傷害與污名。在《致孝。2002年冬天》的結尾,一個日常的母子在海邊嬉耍的場景,漸漸變成死亡本質的直擊和韓江的自我啟示,那裡面的「因為」如此理直氣壯,讓我們相信即使母親傷痕累累,她也沒有被擊敗。

    「沒關係
    因為大海還沒有到來
    直到它把我們捲走為止
    因為我們會這樣並排站著
    因為我會再撿一些白色的石子和貝殼
    因為我會把被海浪打濕的鞋子晾乾
    拍落粗糙的沙粒
    有時也會 癱坐在地上
     
    用髒手 擦拭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