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香港

序言書室.樂文書店.田園書屋.Kubrick.榆林書店.城邦書店.誠品書店.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天地圖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Perthland Limited.中華書局
** 如想購買《字花》過刊,可向銅鑼灣樂文書店、序言書室及 kubrick 查詢

 

澳門
邊度有書

 

新加坡
草根書室.Books Actually

 

台灣
誠品書店.三民書局.政大書城.唐山書店.無論如河書店.小小書房.詩生活.閱樂書店.清大水木書苑.新竹或者書店.台北浮光書店.桃園嫏環書屋.桃園新星巷弄書屋.台東晃晃書店

 

網上
博客來網路書店.讀冊生活.友善書業

 

友善事業的社員書店均接受顧客的客訂,社員實體書店面名單連結資訊:https://goo.gl/o5GG5w


電子版

讀冊生活HyRead 凌網科技Readmoo讀墨Kono電子雜誌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查詢:2150 2100 (黃發心小姐)


台灣代理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65號5樓(2012年更新)

查詢:02-2254-2899 (潘治嘉)

購買《字花》


訂閱《字花》,立刻成為持證訂戶,即可享受一系列優惠禮遇,並收到最新會員通訊,緊貼水煮魚文化的文學活動和書訊﹗

《字花》持證訂戶優惠禮遇包括:
1. MOViE MOViE |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持證購買節目正價戲票,可享9折優惠。
2. 影意志 | 「獨立焦點」正價戲票9折
持證購買節目戲票,可享9折優惠。
3. ifva |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4. 鮮浪潮 | 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訂戶可優先獲贈特定場次戲票(數量有限)。
5. 牧羊少年咖啡館 
訂戶可獲贈餐飲現金卷。
(太子白楊街分店、葵芳分店、沙田分店及將軍澳分店)

*節目詳情請留意有關機構消息。
*如優惠有任何爭議,水煮魚文化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按此直接訂閱。

電子版

你亦可到「首尚文化電子書店」購買:

App Store
Google Play

訂閱字花

私隱聲明

敬請仔細閱讀此私隱聲明,以了解閣下在瀏覽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時,我們如何處理閣下所提供的資料。

  1. 資料的蒐集及使用互聯網資料

    當閣下瀏覽本網站時,本網站不會蒐集一般的互聯網資料,包括閣下的互聯網協定位址以及閣下瀏覽本互聯網的日期和時間。

  2. 閣下提供的資料

    當閣下瀏覽我們的網站時,閣下可能會因不同目的,向本網站提供資料,例如向我們查詢。閣下可向我們提供部分個人資料,如姓名、地址、聯絡號碼或電郵地址。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利用蒐集自閣下的資料用於閣下提供該等資料的目的。

  3. 資料保留期

    一切經由本網站蒐集的資料會在完成蒐集目的後立即銷毀。

  4. 對第三方作出披露

    除法庭命令,本網站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我們會要求執法機關提供書面解釋其蒐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為何該資料對調查有關及不披露該資料如何影響調查。在法律容許下,本網站會通知閣下有關法庭命令。

  5. 直接促銷

    除獲閣下同意,否則本網站不會利用所收集的閣下個人資料作推廣用途。如將來不欲收取本網站的推廣資料或訊息,或欲查閱及修正閣下的資料,閣下可電郵至 info@zihua.org.hk 提出。

  6. 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路

    本網站可能提供接駁第三方網站的鏈結。請閣下務必留意,當閣下連結至第三方營運商的網站時,該等營運商可同時蒐集閣下的個人資料(包括通過使用cookies產生的資料)。本網站毋須就該等人士如何蒐集、使用或披露閣下的資料負責,故此在閣下向該等人士提供閣下的個人資料時,閣下應熟悉該等人士的私隱權政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免責聲明

本網站(「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字花」及「別字」)是一個多媒體的文學創作平台,內容和資訊的真確性由創作者承擔,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網站內容內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故此,讀者於此接受並承認信賴任何「資料」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

網站文章中的超連結或會導引讀者至有些人認為是具攻擊性或不適當的網站,本網站對這些超連結內容所涉及之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著作權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並不負任何責任。

客戶於網上購買本網站的產品及服務時,所使用的網上付款系統並不一定在本網站內進行,客戶使用本網站以外的網上付款系統時,必須理解及明白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所列明的使用政策及私隱條款等資料。本網站的私隱條款將不適用於所有網上付款系統網站內。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一切文章的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如需在出版刊物上引用、轉載,請先與本網站聯絡(info@zihua.org.hk),否則不得使用及轉載。

如需在網絡上引用、轉載,只需註明出處。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4月19日

條款

地址
荔枝角青山道479及479A號麗昌工廠大廈3字樓3042室
電話
2135 7038
傳真
3460 3497
水煮魚文化製作 Facebook
字花 Facebook
字花 Instagram

聯絡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下稱「水煮魚」)為已註冊的香港慈善機構,亦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文學組織,自2006年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將香港文學推廣到兩岸三地,並成功引起年輕讀者對香港文學的關注和創作風潮。近年也舉辦多種文學推廣活動,包括中學及公眾創意寫作坊、書節、多媒體朗誦會等。

誠邀你與我們同路,請捐款支持以下工作:

  • 印刷、製作、獨立發行書刊
  • 文學藝術活動推廣
  • 寫作教育
  • 跨界別創作
  • 編輯、作家及藝術行政人員栽培
  • 日常營運

請按以下連結,輸入你欲捐贈之款項,透過Paypal捐款。

你每分支持,都將讓美麗的、打動人心的文字走得更遠。

支持我們


我們長期需要熱愛文學、喜歡閱讀的朋友協助編輯、美術、活動助理、行政等工作,並付出你無限的精力和熱望,一同創造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如你想加入水煮魚文化或《字花》團隊,請把個人履歷及過往作品傳至 recruit@zihua.org.hk ,註明你希望加入的職位。

若感情投意合,我們會回覆你。勉強無謂,行動最實際﹗快來吧﹗

加入我們

各期年份

關於字花

團隊

董事/ 洪曉嫻 袁兆昌 張歷君
主編/ 葉梓誦
編輯/ 張煒森 曾繁裕 黃曉彤 黃言丹 陳澤霖 李昭駿 麥曉琳
見習編輯/ 沈旻靜
編輯助理/ 蔣柏兒
美術總監/ 高立
高級行政主任/ 董嘉琪
行政及推廣主任/ 李梓瑩

《字花》雙月刊創刊於2006年4月,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創刊之初,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字花》發刊辭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編輯團隊

葉梓誦
編輯

《字花》主編。寫作、評論、翻譯、編輯,散文集《斷層路徑》即將出版。

曾繁裕
編輯

基督徒。大埔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比較文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第十七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得主。已出版小說《日日》、《低水平愛情》、《無聲的愛慾與虛無》、《後人類時代的它們》、《三》。

張煒森
編輯

嶺南大學中文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現從事策展、藝術評論、創作、教育及推廣等工作。對於藝術,只有喜歡。現時只想單純地詮釋藝術,然後加以保存及傳頌。策展項目包括「張三李四收藏展」(大館,2018)、「藝術在大南」(合舍,2019)。著作有《浮白》,編著包括《在鐵盒上抹一把塵--廿四個寶物的故事》、《一個由遠古而來的呼喚》等。現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會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6 藝術新秀獎 (藝術評論)。

黃言丹
編輯

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可能喜歡寫作,也可能只是喜歡在無人處自言自語。首屆「開故」作
家育成計畫和第四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得主。作品主要為
短篇小說,散見於《明報》及《字花》等平台。即將出版首部短篇
小說集。

黃曉彤
編輯

政治大學中文所畢。喜歡一切大而可愛的動物。研究興趣為香港文學、東亞文學、空間與建築。

麥曉琳
編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碩士一年級生。研究興趣主要為魯迅研究與現當代跨文化比較研究、記憶書寫與歷史哲學、以及文學理論的相關闡釋。本科期間曾獲青年文學獎(文學評論公開組)季軍。
// 希望能用文「字」種出《野草》般堅韌而枝葉豐茂的「花」。//

李昭駿
編輯

徵稿啟事

  1. 歡迎任何形式的文學創作及不同題材的評論文章。唯不接受已於其他媒體(紙本雜誌、網上平台)發表之作品。
  2. 來稿字數以創作不多於4,000字評論不多於6,000字為宜。
  3. 創作(creative@zihua.org.hk)
    評論(review@zihua.org.hk)
    網刊《別字》(online@zihua.org.hk)
  4. 每期總來稿數,創作不得多於四篇,評論不得多於三篇。
  5. 《字花》每期截稿日為單數月15日,《別字》每期截稿日為每月5日。
  6. 來稿者請盡量以Microsoft Word之檔案投稿,並附上刊登筆名、真實姓名、郵寄地址、聯絡電話,以及不多於30字之作者簡介。
  7. 為表謝忱,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
  8. 本刊不設退稿,投稿如在四個月內未獲採用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
  9. 投稿方法
    郵寄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21樓《字花》編輯部收

第85期

第85期字花語

啟首語:被未來揚棄

/關天林 於是,我們唯有承認破毀有意義,虛無可以體會感知。

寂滅的意義猶如陰影,在陰影下,系統瀕死,但歷史浮湧。寂滅是種渴求,渴求一個盡頭,而資本的邏輯就是「多」,部件重疊,交換幻覺,架設如同架空,雙重的衰亡。我們情願走進虛無的深處。

碎片本身是豐饒的,一次次的曝光,灌溉著無人能至的密林。攝影能帶我們在廢墟中走多遠?Michael Lundgren像採集者,在美國西部荒漠,以鏡與光,喚醒空曠中的遺骸。佛說明心見性,於是他又是拾荒見性的占卜師;班雅明說機械複製時代的「光暈」,攝影則在遺忘中栽種「事界」(Event horizon)。

盡頭作為事件,未必像燃燒,發生之後,留下的可能只有折射,但眼角餘光,已足以讓歷史湧現。鄭瑋玲的家常、韓祺疇的夢燼、村正的闌珊、鄧廣燊和袁雅芝的負像,都是獨特的餘光,彼此折射時,又像時光暗面的一場漫談。

電影如障眼法,大銀幕上建構的卻終究不是一場泡影。美術指導文念中、張世宏,導演鄭保瑞,拍出疑幻疑真的都市廢墟、人性廢墟,也築起了某種技術與藝術、實體與影像之間的深度,讓觀眾的想像跋涉得更遠,也讓高速中灰飛的我城找到自身的鏡像。

非裔法語詩人Aimé Césaire呈現的幻景(Vision)儼然是艾略特《荒原》的延續,而卻更加兇險。同樣處身某種後文明境地,經歷了多一次更大規模的毀滅性戰爭,本身就帶著身分認同危機的詩人,面對的已非真理闕如之難,而是滿目的詛咒。

為了見證盡頭,既要讓它發生,有時還要讓破碎的更豐饒。余婉蘭筆下死而復生的半械人名叫「0」,甦醒於她,只不過是從一場大夢墮進另一場無止境的雨。她生而為「很深淵的空殼」,0並沒有從頭來過的意思。

最近有一班離地權貴提倡「再出發」,出發去哪裡?抑或只是把他們所需要的未來,縫進危城的殘骨腐肉?余婉蘭寫道:「人類報以時間的一再消逝與凝止,製造了至為龐然的海市蜃樓,造建龐然,毀塌也龐然。」


《字花》第85期目錄

完整目錄

專題:#廢墟
封面:Michael Lundgren

文本
從時間崩裂之處——Michael Lundgren的影像

展讀.廢墟
關天林/啟首語:被未來揚棄

前線
張煒森/找廢墟的人──訪文念中、張世宏、鄭保瑞
廢墟電影物語

專題小說
余婉蘭/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利志達/廢墟

譯界
Aimé Césaire的破碎歐洲
Aimé Césair/在空無的水閘中

彼此
餘光:廢墟背面的詩與影像
鄭瑋玲/北角廢物堆
韓祺疇/夢燼錄——六節詩
鄧廣燊,袁雅芝/此地某處
村正/蔓延

雙島紀行.第五回
劉克襄/返校探貓

黃炳專欄/炳觀點:隔離啟示錄

一個故事
米哈/紳士的星期一行程
卓韻芝/跛沙仔

香港文學開引號
第二十一站 八方文藝叢刊
第二十二站 小說家族
續航指南

書評陣
鄧正健/在勃起與凌遲中看見色情:巴塔耶《愛神之淚》
查映嵐/砸毀博物館
陳錦輝/花輪和一的牢欲劇場

崑南專欄/文曲雕龍:香港命運繫於11及777之秘數網

四手聯彈——左翼文學
金其琪/左翼文學:我們時代所需要的文學
木石/以抒情作為抵抗
李薇婷/安那其在香港
楊焯灃/現代中國的革命精神

寫真
鄧廣燊/匠人

起格
隱匿/在愛的肩膀上
Ihor Pavlyuk/詩二首
汪倩/躲迷藏
余文翰/詩二首
呂佳機/窗口
余言/孩子
今文/工場人物誌兩首
謝旭昇/帝國主義狗
李顥謙/演員
銘仔/班
涼拌狗毛/酒神的地毯
黎衍頌/海貓
黃駿/黃嬰仔
梁莉姿/阿妹──日常運動系列

壓卷
單德興/策劃流亡,展示離散──山東流亡學生特展及其反思

各期年份

關於字花

團隊

董事/ 洪曉嫻 袁兆昌 張歷君
主編/ 葉梓誦
編輯/ 張煒森 曾繁裕 黃曉彤 黃言丹 陳澤霖 李昭駿 麥曉琳
見習編輯/ 沈旻靜
編輯助理/ 蔣柏兒
美術總監/ 高立
高級行政主任/ 董嘉琪
行政及推廣主任/ 李梓瑩

《字花》雙月刊創刊於2006年4月,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創刊之初,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字花》發刊辭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編輯團隊

葉梓誦
編輯

《字花》主編。寫作、評論、翻譯、編輯,散文集《斷層路徑》即將出版。

曾繁裕
編輯

基督徒。大埔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比較文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第十七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得主。已出版小說《日日》、《低水平愛情》、《無聲的愛慾與虛無》、《後人類時代的它們》、《三》。

張煒森
編輯

嶺南大學中文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現從事策展、藝術評論、創作、教育及推廣等工作。對於藝術,只有喜歡。現時只想單純地詮釋藝術,然後加以保存及傳頌。策展項目包括「張三李四收藏展」(大館,2018)、「藝術在大南」(合舍,2019)。著作有《浮白》,編著包括《在鐵盒上抹一把塵--廿四個寶物的故事》、《一個由遠古而來的呼喚》等。現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會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6 藝術新秀獎 (藝術評論)。

黃言丹
編輯

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可能喜歡寫作,也可能只是喜歡在無人處自言自語。首屆「開故」作
家育成計畫和第四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得主。作品主要為
短篇小說,散見於《明報》及《字花》等平台。即將出版首部短篇
小說集。

黃曉彤
編輯

政治大學中文所畢。喜歡一切大而可愛的動物。研究興趣為香港文學、東亞文學、空間與建築。

麥曉琳
編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碩士一年級生。研究興趣主要為魯迅研究與現當代跨文化比較研究、記憶書寫與歷史哲學、以及文學理論的相關闡釋。本科期間曾獲青年文學獎(文學評論公開組)季軍。
// 希望能用文「字」種出《野草》般堅韌而枝葉豐茂的「花」。//

李昭駿
編輯

徵稿啟事

  1. 歡迎任何形式的文學創作及不同題材的評論文章。唯不接受已於其他媒體(紙本雜誌、網上平台)發表之作品。
  2. 來稿字數以創作不多於4,000字評論不多於6,000字為宜。
  3. 創作(creative@zihua.org.hk)
    評論(review@zihua.org.hk)
    網刊《別字》(online@zihua.org.hk)
  4. 每期總來稿數,創作不得多於四篇,評論不得多於三篇。
  5. 《字花》每期截稿日為單數月15日,《別字》每期截稿日為每月5日。
  6. 來稿者請盡量以Microsoft Word之檔案投稿,並附上刊登筆名、真實姓名、郵寄地址、聯絡電話,以及不多於30字之作者簡介。
  7. 為表謝忱,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
  8. 本刊不設退稿,投稿如在四個月內未獲採用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
  9. 投稿方法
    郵寄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21樓《字花》編輯部收

第85期

第85期字花語

啟首語:被未來揚棄

/關天林 於是,我們唯有承認破毀有意義,虛無可以體會感知。

寂滅的意義猶如陰影,在陰影下,系統瀕死,但歷史浮湧。寂滅是種渴求,渴求一個盡頭,而資本的邏輯就是「多」,部件重疊,交換幻覺,架設如同架空,雙重的衰亡。我們情願走進虛無的深處。

碎片本身是豐饒的,一次次的曝光,灌溉著無人能至的密林。攝影能帶我們在廢墟中走多遠?Michael Lundgren像採集者,在美國西部荒漠,以鏡與光,喚醒空曠中的遺骸。佛說明心見性,於是他又是拾荒見性的占卜師;班雅明說機械複製時代的「光暈」,攝影則在遺忘中栽種「事界」(Event horizon)。

盡頭作為事件,未必像燃燒,發生之後,留下的可能只有折射,但眼角餘光,已足以讓歷史湧現。鄭瑋玲的家常、韓祺疇的夢燼、村正的闌珊、鄧廣燊和袁雅芝的負像,都是獨特的餘光,彼此折射時,又像時光暗面的一場漫談。

電影如障眼法,大銀幕上建構的卻終究不是一場泡影。美術指導文念中、張世宏,導演鄭保瑞,拍出疑幻疑真的都市廢墟、人性廢墟,也築起了某種技術與藝術、實體與影像之間的深度,讓觀眾的想像跋涉得更遠,也讓高速中灰飛的我城找到自身的鏡像。

非裔法語詩人Aimé Césaire呈現的幻景(Vision)儼然是艾略特《荒原》的延續,而卻更加兇險。同樣處身某種後文明境地,經歷了多一次更大規模的毀滅性戰爭,本身就帶著身分認同危機的詩人,面對的已非真理闕如之難,而是滿目的詛咒。

為了見證盡頭,既要讓它發生,有時還要讓破碎的更豐饒。余婉蘭筆下死而復生的半械人名叫「0」,甦醒於她,只不過是從一場大夢墮進另一場無止境的雨。她生而為「很深淵的空殼」,0並沒有從頭來過的意思。

最近有一班離地權貴提倡「再出發」,出發去哪裡?抑或只是把他們所需要的未來,縫進危城的殘骨腐肉?余婉蘭寫道:「人類報以時間的一再消逝與凝止,製造了至為龐然的海市蜃樓,造建龐然,毀塌也龐然。」


《字花》第85期目錄

完整目錄

專題:#廢墟
封面:Michael Lundgren

文本
從時間崩裂之處——Michael Lundgren的影像

展讀.廢墟
關天林/啟首語:被未來揚棄

前線
張煒森/找廢墟的人──訪文念中、張世宏、鄭保瑞
廢墟電影物語

專題小說
余婉蘭/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利志達/廢墟

譯界
Aimé Césaire的破碎歐洲
Aimé Césair/在空無的水閘中

彼此
餘光:廢墟背面的詩與影像
鄭瑋玲/北角廢物堆
韓祺疇/夢燼錄——六節詩
鄧廣燊,袁雅芝/此地某處
村正/蔓延

雙島紀行.第五回
劉克襄/返校探貓

黃炳專欄/炳觀點:隔離啟示錄

一個故事
米哈/紳士的星期一行程
卓韻芝/跛沙仔

香港文學開引號
第二十一站 八方文藝叢刊
第二十二站 小說家族
續航指南

書評陣
鄧正健/在勃起與凌遲中看見色情:巴塔耶《愛神之淚》
查映嵐/砸毀博物館
陳錦輝/花輪和一的牢欲劇場

崑南專欄/文曲雕龍:香港命運繫於11及777之秘數網

四手聯彈——左翼文學
金其琪/左翼文學:我們時代所需要的文學
木石/以抒情作為抵抗
李薇婷/安那其在香港
楊焯灃/現代中國的革命精神

寫真
鄧廣燊/匠人

起格
隱匿/在愛的肩膀上
Ihor Pavlyuk/詩二首
汪倩/躲迷藏
余文翰/詩二首
呂佳機/窗口
余言/孩子
今文/工場人物誌兩首
謝旭昇/帝國主義狗
李顥謙/演員
銘仔/班
涼拌狗毛/酒神的地毯
黎衍頌/海貓
黃駿/黃嬰仔
梁莉姿/阿妹──日常運動系列

壓卷
單德興/策劃流亡,展示離散──山東流亡學生特展及其反思

各期年份

關於字花

團隊

董事/ 洪曉嫻 袁兆昌 張歷君
主編/ 葉梓誦
編輯/ 張煒森 曾繁裕 黃曉彤 黃言丹 陳澤霖 李昭駿 麥曉琳
見習編輯/ 沈旻靜
編輯助理/ 蔣柏兒
美術總監/ 高立
高級行政主任/ 董嘉琪
行政及推廣主任/ 李梓瑩

《字花》雙月刊創刊於2006年4月,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創刊之初,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字花》發刊辭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編輯團隊

葉梓誦
編輯

《字花》主編。寫作、評論、翻譯、編輯,散文集《斷層路徑》即將出版。

曾繁裕
編輯

基督徒。大埔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比較文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第十七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得主。已出版小說《日日》、《低水平愛情》、《無聲的愛慾與虛無》、《後人類時代的它們》、《三》。

張煒森
編輯

嶺南大學中文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現從事策展、藝術評論、創作、教育及推廣等工作。對於藝術,只有喜歡。現時只想單純地詮釋藝術,然後加以保存及傳頌。策展項目包括「張三李四收藏展」(大館,2018)、「藝術在大南」(合舍,2019)。著作有《浮白》,編著包括《在鐵盒上抹一把塵--廿四個寶物的故事》、《一個由遠古而來的呼喚》等。現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會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6 藝術新秀獎 (藝術評論)。

黃言丹
編輯

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可能喜歡寫作,也可能只是喜歡在無人處自言自語。首屆「開故」作
家育成計畫和第四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得主。作品主要為
短篇小說,散見於《明報》及《字花》等平台。即將出版首部短篇
小說集。

黃曉彤
編輯

政治大學中文所畢。喜歡一切大而可愛的動物。研究興趣為香港文學、東亞文學、空間與建築。

麥曉琳
編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碩士一年級生。研究興趣主要為魯迅研究與現當代跨文化比較研究、記憶書寫與歷史哲學、以及文學理論的相關闡釋。本科期間曾獲青年文學獎(文學評論公開組)季軍。
// 希望能用文「字」種出《野草》般堅韌而枝葉豐茂的「花」。//

李昭駿
編輯

徵稿啟事

  1. 歡迎任何形式的文學創作及不同題材的評論文章。唯不接受已於其他媒體(紙本雜誌、網上平台)發表之作品。
  2. 來稿字數以創作不多於4,000字評論不多於6,000字為宜。
  3. 創作(creative@zihua.org.hk)
    評論(review@zihua.org.hk)
    網刊《別字》(online@zihua.org.hk)
  4. 每期總來稿數,創作不得多於四篇,評論不得多於三篇。
  5. 《字花》每期截稿日為單數月15日,《別字》每期截稿日為每月5日。
  6. 來稿者請盡量以Microsoft Word之檔案投稿,並附上刊登筆名、真實姓名、郵寄地址、聯絡電話,以及不多於30字之作者簡介。
  7. 為表謝忱,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
  8. 本刊不設退稿,投稿如在四個月內未獲採用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
  9. 投稿方法
    郵寄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115號智群商業中心21樓《字花》編輯部收

第85期

第85期字花語

啟首語:被未來揚棄

/關天林 於是,我們唯有承認破毀有意義,虛無可以體會感知。

寂滅的意義猶如陰影,在陰影下,系統瀕死,但歷史浮湧。寂滅是種渴求,渴求一個盡頭,而資本的邏輯就是「多」,部件重疊,交換幻覺,架設如同架空,雙重的衰亡。我們情願走進虛無的深處。

碎片本身是豐饒的,一次次的曝光,灌溉著無人能至的密林。攝影能帶我們在廢墟中走多遠?Michael Lundgren像採集者,在美國西部荒漠,以鏡與光,喚醒空曠中的遺骸。佛說明心見性,於是他又是拾荒見性的占卜師;班雅明說機械複製時代的「光暈」,攝影則在遺忘中栽種「事界」(Event horizon)。

盡頭作為事件,未必像燃燒,發生之後,留下的可能只有折射,但眼角餘光,已足以讓歷史湧現。鄭瑋玲的家常、韓祺疇的夢燼、村正的闌珊、鄧廣燊和袁雅芝的負像,都是獨特的餘光,彼此折射時,又像時光暗面的一場漫談。

電影如障眼法,大銀幕上建構的卻終究不是一場泡影。美術指導文念中、張世宏,導演鄭保瑞,拍出疑幻疑真的都市廢墟、人性廢墟,也築起了某種技術與藝術、實體與影像之間的深度,讓觀眾的想像跋涉得更遠,也讓高速中灰飛的我城找到自身的鏡像。

非裔法語詩人Aimé Césaire呈現的幻景(Vision)儼然是艾略特《荒原》的延續,而卻更加兇險。同樣處身某種後文明境地,經歷了多一次更大規模的毀滅性戰爭,本身就帶著身分認同危機的詩人,面對的已非真理闕如之難,而是滿目的詛咒。

為了見證盡頭,既要讓它發生,有時還要讓破碎的更豐饒。余婉蘭筆下死而復生的半械人名叫「0」,甦醒於她,只不過是從一場大夢墮進另一場無止境的雨。她生而為「很深淵的空殼」,0並沒有從頭來過的意思。

最近有一班離地權貴提倡「再出發」,出發去哪裡?抑或只是把他們所需要的未來,縫進危城的殘骨腐肉?余婉蘭寫道:「人類報以時間的一再消逝與凝止,製造了至為龐然的海市蜃樓,造建龐然,毀塌也龐然。」


《字花》第85期目錄

完整目錄

專題:#廢墟
封面:Michael Lundgren

文本
從時間崩裂之處——Michael Lundgren的影像

展讀.廢墟
關天林/啟首語:被未來揚棄

前線
張煒森/找廢墟的人──訪文念中、張世宏、鄭保瑞
廢墟電影物語

專題小說
余婉蘭/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利志達/廢墟

譯界
Aimé Césaire的破碎歐洲
Aimé Césair/在空無的水閘中

彼此
餘光:廢墟背面的詩與影像
鄭瑋玲/北角廢物堆
韓祺疇/夢燼錄——六節詩
鄧廣燊,袁雅芝/此地某處
村正/蔓延

雙島紀行.第五回
劉克襄/返校探貓

黃炳專欄/炳觀點:隔離啟示錄

一個故事
米哈/紳士的星期一行程
卓韻芝/跛沙仔

香港文學開引號
第二十一站 八方文藝叢刊
第二十二站 小說家族
續航指南

書評陣
鄧正健/在勃起與凌遲中看見色情:巴塔耶《愛神之淚》
查映嵐/砸毀博物館
陳錦輝/花輪和一的牢欲劇場

崑南專欄/文曲雕龍:香港命運繫於11及777之秘數網

四手聯彈——左翼文學
金其琪/左翼文學:我們時代所需要的文學
木石/以抒情作為抵抗
李薇婷/安那其在香港
楊焯灃/現代中國的革命精神

寫真
鄧廣燊/匠人

起格
隱匿/在愛的肩膀上
Ihor Pavlyuk/詩二首
汪倩/躲迷藏
余文翰/詩二首
呂佳機/窗口
余言/孩子
今文/工場人物誌兩首
謝旭昇/帝國主義狗
李顥謙/演員
銘仔/班
涼拌狗毛/酒神的地毯
黎衍頌/海貓
黃駿/黃嬰仔
梁莉姿/阿妹──日常運動系列

壓卷
單德興/策劃流亡,展示離散──山東流亡學生特展及其反思

別字



別字各期目錄
目錄 透光

別字

第七十八期
<   
   >

別字

第七十八期

「別字」一名,不僅意指某種形式上

的別冊,更寄望另闢網絡傳播門徑,

拓寬文學場域,連結更多文字力量。

透光
  • 麥皮系列(九首)
  • 鴿子
  • 過去的七月嘀嗒嘀嗒
  • 致楊牧先生
  • 維生素P
  • 我與你 ── 給謙
  • 台北溫度
  • 割掉聲帶:給H
  • blanc/black – rouge
  • 《旅程》及 《那場雨後》
  • 不在場的蘋果與電鑽
  • 又一個了
  • 形聲辭 ——致K
  • 網中人──目乏
  • 詩意
  • 麥皮系列(九首)
  • 鴿子
  • 過去的七月嘀嗒嘀嗒
  • 致楊牧先生
  • 維生素P
  • 我與你 ── 給謙
  • 台北溫度
  • 割掉聲帶:給H
  • blanc/black – rouge
  • 《旅程》及 《那場雨後》
  • 不在場的蘋果與電鑽
  • 又一個了
  • 形聲辭 ——致K
  • 網中人──目乏
  • 詩意
轉注
  • 文字發出的回聲——讀孔銘隆詩集《海石敲響潮音》
  • 文字發出的回聲——讀孔銘隆詩集《海石敲響潮音》

透光


麥皮系列(九首)

鍾國強
寫詩、散文與小說,作品包括詩集《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短篇小說集《有時或忘》。
SHARE

    麥皮

    麥子八個月熟
    麥皮十分鐘

    沒有你掛在嘴邊的泥土味
    麥皮只是自己

    你可以想像一千個健康的理由
    向西,有一個遠眺的窗口

    你也可以用海子的路軌作匙
    緩緩攪動,春暖花開

    而遠方的麥子無話
    你在這裡,吃著邊皮

    輕飄飄的麥皮

    麥皮是輕飄飄的
    它應該不喜歡降落

    像雪花
    落地便是泥

    吃泥不如吃麥皮
    時局壞了,有甚麼會讓你稍稍歡喜?

    吃飛蛾撲過的煙灰
    吃蝴蝶拍過的空氣

    像褐色的蜻蜓
    只輕輕的點在水面

    旋生旋滅的漣漪
    足讓你吃一輩子

    麥皮的想像

    個子雖小不規限想像的能力
    你的思維像刀片

    即使密不透風的現實
    即使結成厚繭的人情

    切入乒乓碎
    又迅速復原

    你在皮外想像皮
    皮外的傷口便是拉鍊

    探入的想像是耳垢
    或是頭皮屑

    你便能好好地咀嚼
    你身處的時代

    端一碗麥皮

    快樂的時候
    端一碗麥皮

    憂傷的時候
    端一碗麥皮

    你甚麼時候端著
    麥皮是沒意見的

    它照不見你的臉
    你只要看著它

    這時麥皮最透明

    落難的麥皮

    麥皮是落難的貴族
    裹在一副寒酸的皮囊裡

    曾經左匙右筷
    筷一直無用武之地

    如今匙也離去
    在教堂的後門敲飯後的鐘

    夜深了,麥皮走進一家
    跟自己同姓的美式快餐店

    討一個即棄紙杯
    用自己的身體禦寒

    孤獨的麥皮

    麥皮一個人坐
    麥皮想與人分享

    (牛奶,雞蛋都移民去了
    或關在冰箱裡)

    麥皮是火車三座位連排
    靠近走廊那一個

    麥皮坐在病床的餐几上
    麥皮坐在破曉的窗前

    不望窗外麥皮可以望自己

    的影子

    顛簸的麥皮

    麥皮確實經歷了一些顛簸
    如今平躺在一個淺碟裡

    麥皮說這不是他的地方
    他的故鄉已死在包裝說明裡

    麥皮說自己可以有多爛
    就有多爛——

    可以用來糊海報
    尋人,尋犬,尋一種發達速成法

    可以用來黏郵票
    把一切多餘的東西寄到老遠

    涼風下的麥皮

    麥皮遇上涼風前
    早已在時間裡擱涼了

    麥皮下藏有一個冰窖
    急凍著你所有無法想起的記憶

    也不釋出任何滋味
    咀嚼就是我們的日子在磨牙

    在時間終結前,把牙磨長了
    還在不竭地把爐火升起

    麥皮在和平飯店

    麥皮帶著和平
    想走進這家飯店

    刀和叉的戰爭好像暫時平息了
    匙和筷也在對面的湯包店裡養傷

    饕餮們知道拖下去是無意義的
    肉汁和奶酪的補給都有點不繼

    麥皮只喜歡和平
    他臉上和內裡都透露這個訊息

    卻被一個穿制服的攔在門口——
    你有沒有訂位?

    轉注


    文字發出的回聲——讀孔銘隆詩集《海石敲響潮音》

    鍾國強
    寫詩、散文與小說,作品包括詩集《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短篇小說集《有時或忘》。
    SHARE

      對孔銘隆的詩,最早的印象來自〈文字〉。那是獲得2020年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獎項的詩,我那屆擔任評審,對他借助「文字」來刻劃父子關係,也旁及本地僵化的教育體制的寫法,深有共鳴,其綿密細膩及此呼彼應的筆法,亦讓人印象深刻,許為當屆極具潛力的得獎者之一。

      「力度過大的字 / 在下一頁紙留下字跡」。這是〈文字〉中的一句;多年以後,我仍然聽見來自那裡面的回聲。

      如今讀他的第一本結集《海石敲響潮音》,不啻那回聲的延伸變奏。〈搬運——和謝默斯.希尼〈挖掘〉〉無疑是為〈文字〉中讀「中文系」、「只想寫詩」的選擇進一步尋求一種精神上的皈依:文字與筆桿,於希尼是父輩的泥炭和鐵鏟,來到孔銘隆身上,便化身成為負重搬運的紅白藍膠袋以及穿越母土和城市的地底管道:

      我常常躬身,低頭
      如引領我一同前行的鐵路
      穿過石山的孔穴
      我挨依在透明光板,傾側肢幹
      拿起紀錄之物
      敲鑿分行的管道
      在狹窄的孔穴之中穿行
      負重搬運

      誠如不少本土詩人深受希尼的影響(我也是其中之一),孔銘隆不少詩作無論在題旨上、意象上、文字上都對希尼亦步亦趨,〈管道——主持謝默斯.希尼詩會後寫〉是繼〈搬運〉後的又一例子:

      如今,校門外那條邊緣的河
      懸吊的繩索仍未有拉起
      我俯身,沿着線,筆直地看河的表面
      如履帶的水紋,似乎從山裏拖行過來

      我便把畸異的想像,壓到
      手上物器的方格裏
      建成一條圓管形的通道
      有人會朝它投擲,而它會發出回聲

      這裡的管道,又從地鐵變回水井了,但也何嘗不是筆管。雖然這詩也還是滿多希尼的影子,但我也注意到孔銘隆反覆以受制、外窺的角度注入不少他自己的想法,還有「攀緩」、「拖行」那些意料之外的「延展」,這無疑是在想當然的縱向傳承以外,另闢一種橫向的無形滲染與影響的蹊徑。

      詩集中我也很喜歡〈詩觀三題——記文創班瑣事〉。詩中借「跳躍」、「迴行」、「意象」三種寫詩技法,與文創班上的學生及上課的情狀交叉對照;也借也斯、王良和與我的詩作互文生長,反覆鑒照,景情配合,收結尤好。

      文字、寫作與倫理、土地的關係,是孔銘隆《海石敲響潮音》中最在意的題旨,也是全集中寫得最好的部分。香港本土詩雖不乏這類題材,但孔銘隆在傳承之餘還是很努力地透顯屬於自己的觀照;而反映在文字上,他的細密佈置和在行文措詞上不惜尋求可能讓讀者不慣的變異,也在在顯示他不會甘於只是前人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