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期評論小輯:香港作為方法

Filed under: 專題啟首 — Editor at 10:44 pm on Saturday, May 9, 2015

專題:香港作為方法

從香港故事到作為方法
啟首語
/譚以諾

 

zihua55_54-99,105-138-47

 

也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詰問︰「香港故事為甚麼這麼難說?」這個問題到今天依然是個未決之問,同時也推動我們去發掘、考掘這個城市所有內涵。近年因陳光興提出「亞洲作為方法」,「XX作為方法」的說法十分火熱,而朱耀偉去年也採用了這個說法,辦了一個「香港作為方法」的研討會。或許因為學界很久沒有以香港為主題的研討會,去年關心香港研究的朋友都很期待那次會議。

「香港作為方法」,把「香港」放置在全球化的脈絡之中,不只是詰問香港的大故事、小故事,而是更全面的、更整全的「香港」在知識生產的網絡中的位置,從政治、經濟、電影、文學、人口流動等不同方面觀照香港這個城市,如何與國族、殖民、解殖、全球化等議題產生連繫。這評論小輯,特別關注解殖和去殖的問題,抽取研討會中與之相關的論題,尋求論者把發言化成文章,把學術的討論化成公共中的議論。

朱耀偉既是這次研討會的發起人,我們特意找他來作訪談,特別聚焦到解殖的議題,再與他談談他近年對香港文化的觀察。其餘的觀點,大可參與他剛發表的文章〈香港(研究)作為方法〉。羅永生從他理論的基本──殖民傳統主義和虛擬自由主義──論及香港出現的民粹政治;余麗文點出也斯和洛楓的詩中的混雜、城市中心及日常生活,從文學看出香港與歷史、國家及世界的不斷互動;李佩然則談到香港電影的忽然「本土」,指出香港的解殖未能帶來文化和價值系統上的去殖;洛謀則以香港為港口,以在地/本土為參照,把香港重新放回東南亞,探究香港作為港口的多元文化和文化混雜,走未完成的解殖之路。

 

No Comments »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