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專題:寧可信其有

Filed under: 特集啟首 — Editor at 4:37 pm on Monday, September 5, 2011

專題:寧可信其有

啓首語

/阿修

紫荊之城,在南之濱,有官當奴,修版權惡法,藐視創作,民皆怨懟。會盂蘭諸聖,奇書《字花》語多怪力亂神,奴惡患,命左右出而焚之。時值新衙奉公,冷氣充盈,奴漸昏沉。俄頃一書生推門而入,髭鬚茂盛,奴醒而迎之。生曰:「吾奉阿爺之命,引汝體察世情,遊畢必建功樹名。」大喜,遂共行。

一時技癢,本想模仿志怪代啟首語,但寫至一半驚覺自身語言如此貧乏,那情景好比Solanin主角種田,歌詞不重要了,直接說出來吧。細心一想,語言與傳統的脫節興許亦非關鍵,關鍵在於魑魅魍魎早已離實際生活極遠,彷彿托爾金筆下的神話,人類與諸神隔著廣袤的西方大海。

讀到「寧可信其有」的編輯,都思疑自己錯拿稿子:「說是鬼故事,沒一個嚇人的!」大家對驚嚇的期盼,某程度意味著人鬼的差距。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談到六朝志怪:「文人之作,雖非如釋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為小說,蓋當時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敍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固無誠妄之別矣。」今次文學鬼怪創作徵稿在語言和敍述與中國古典小說固然風馬牛不相及,然而作者們看待妖魔鬼怪的態度卻與前人不謀而合,也挑戰了編者與讀者的期待視野。黃敏華的死嬰敍述不難想到「abortion」與中斷的關係,雖說粗暴中斷竟瀰漫溫柔的氣息,有形的東西固然喪失了,牽絆卻以另一種方式繼續下去;沈默寫鬼武者自述,看上去是另類的快意恩仇,意外地帶有與黃敏華相近的、非關復仇的執念。也許,鬼即執念,形散神不散,咬著某些甚麼不放,卻不一定與復仇或怨恨有關,期待典型鬼故的朋友要失望了。張嘉璐的鬼亦如是,語言細碎,慕物而亡,或許不投胎而被判入蛆蛀地獄,亦貫徹其念,亦無害於人;蕭頌恆的鬼壞事做盡,但因身繫任務,動機出於大義,其借鑑的「陰司十殿」如中國民間傳統戲擬了社會的官僚制度;李日康的鬼故事亦有針對社會現實的傾向,卻多走一步,嘗試探索民間語言的可能性。

編輯在鬼故事專題的約稿,則提出「新編」此關鍵詞。「編」是有次序的,建基於固有的東西,如果以固有的故事為基石,作家將會寫出甚麼來?平路的作品對照《聊齋》經典,把握的並非情節,而是故事中的、前述的「執念」,表面敍事者與此「執念」角力,實際「驅鬼」卻是婚姻崖邊的一株救命草,如此說來鬼是源於自心。質問人類心性是文學一大課題,文學創作亦有意無意與潮流保持距離,然而,健吾避開了驚嚇嘩然,卻轉頭栽進男女色慾,處理另一則愛情課題:所謂的天荒地老彷彿一塊雞肋,也許白娘子、港女、奶茶所念,實是同樣的千年遺恨?顏峻沒有選取故事新篇,倒是交出一篇與靈魂有關的、精彩的音樂筆記,他從「聲」的維度探索鬼念,除了為專題創作另闢蹊徑,某程度也緩和了編輯們讀不到「洋鬼」的不滿。

鬼怪,是執念的凝聚,外化了則成「聲色」。沒有緊繃的意志,念則消弭,亦無好故事,一如開首那則未完成的志怪。是以「寧可信其有」較為幸福。

No Comments »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